休闲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探究论文_李敏宜

休闲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探究论文_李敏宜

广东顺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28300

摘要: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工作不仅要含有美好村庄外在工作,还要利用美好村貌村容,提高村民的生活幸福感与生活品质,进而为培养现代化农民,建设现代化农村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就围绕休闲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展开分析探究。

关键词:休闲视角;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1、农村景观现状分析

近几年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也加速了农村的快速发展。在对农村景观规划的过程中,规划设计方案趋向城市景观的发展规划模式,比如,建筑模式、环境绿化种植等方面都在效仿城市建设。总的来讲,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没有创新,没有突出自身特色。所以,新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要把建立以人为本的农村景观发展体系、发展农村特色风貌、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经济文化价值、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态环境等作为新农村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

经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发现,很多的农村景观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居住环境绿地覆盖率非常低;娱乐休闲空间少;道路两边空地没有充分利用;街道排水系统不完善;生活垃圾随处丢放;公共空间的基础设施比较差;没有明确的指示系统等。

2、乡村空间资源分析

2.1 街道空间分析

乡村道路的规划可以分为三类:主路、小巷以及村边路。主路比较宽阔,四通发达,每条小巷与主路相通,只起到通行作用。乡村中预留的绿化空间没有被充分利用,道路两边的垃圾随处堆放。

2.2 公共活动空间分析

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娱乐活动。一些村庄的村民经常组织娱乐活动,尤其在是逢年过节时,赛龙舟、猜灯谜等。但是,村民的活动大都是在主路两边,紧挨街道,人群密集,不仅影响交通而且人们的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2.3 居住环境分析

新农村的居住环境效仿城市,林荫小路逐渐消失,水泥路变得呆板,农田的耕作日渐减退。居住区道路大部分进行硬质铺设,绿色覆盖面积越来越少,农村的气息逐渐被城市化。部分公共空间都设有绿化用地,但是却没有被充分的利用。一些地方虽然进行了绿化,但是只是效仿城市的绿化设计模式,导致乡村的优美的田园风光不断缺失。

2.4 建筑环境分析

新农村中每家的单元面积几乎一样,呈水平垂直模式排列。每家的空间模式以及空间利用也基本相似,大部分的空间都用于放置杂物,不仅影响院容而且浪费空间。

3、乡村规划设计构思

3.1 设计理念

新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应该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和环境,以方便农民的生活和生产为基础;应该把人的行为和环境设计有效结合起来,满足农民需求;建设足够的交流空间以及设施,重视发展邻里关系,建设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为规划设计目标。

3.2 设计原则

通过对乡村景观进行考察,依据不同地区的农村实际情况以及所欠缺的问题,进一步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更新与保留。通过保护乡村原味以及对空间的充分利用来展现乡村独特的生活方式,努力创造一种农用与休闲的共存空间。

3.2.1乡景观的更新。更新也就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对各种有利因素进行有效整合,通过重建或者改造使乡村景观更加舒适和美观。主要包括生产生活方式的更新和土地生态格局的更新。

3.2.2乡村景观的保留。一些能够体现农村价值的景观环境都要尽可能的保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一些自然景观或者是生产生活方式体现的草根文化等。

3.3 设计思路

3.3.1保留乡土元素,更新利用方式。美丽乡村的整体规划应该是可持续规划,应当重视节能、节材,同时要充分利用乡土元素,甚至是变废为宝,坚持这样的设计思路既节约成本又能突出当地的风土特色。

3.3.2保留乡土文化,更新景观品质。农村的民间信仰以及风土民情是长期以来发展的时代衍生物,代表着农民平常的生活情趣,保留这样的地方传统以及文化内涵能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同时也是当地文化的一种传承。

3.3.3保留乡土肌理,更新农村绿化。农村的绿地规划应该保留当地的人文特色,同时把现有的人文景观和自然充分的融入其中,以丰富农村绿地,充分体现别具一格的地方风貌。街道绿化可以与当地的田园人文景观相协调,庭院和绿化相结合充分体现农家田园的特色景观。

4、美丽乡村规划方向

4.1点亮居民住宅特色,营造建筑群的整体性

居民住宅的景观提升也是美丽乡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保证房屋建筑质量外,还应在建筑群布局的合理性、外观的整体性上保有自身的特色。民居风貌直接决定了乡村的外在形象,给人以第一直观的印象。居民住宅应与当地的生活习惯、自然环境、文化氛围融为一体,既能体现地域特色,又能彰显美丽新乡村的风貌。

4.2合理产业布局,营造产业集成模式

以乡村为基础,发掘农业与其他产业特点,合理规划,实现“一村一景”的独立特色。乡村景观的美丽与否与产业布局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不能制造孤立的、形式上的“景观”,要统筹农村经济发展,立足实际生产生活,通过土地的流转进行土地整合,营造集约化、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模式。

4.3重视环卫治理,营造健康美丽环境

只有健康才有美丽,所以美丽乡村的卫生环境是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乡村环境卫生的建设、治理、长效保持清洁和维护的机制、专项管理的监督和检查。例如:专人负责公共场所的清洁、居民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和定点清运、专管人员的流动监督、居民卫生保持的宣传。通过卫生环境的管理和整治,为美丽乡村营造健康、舒适、放心的宜居生活。

4.4倡导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精神文明生活

国家十分关注乡村精神文明与文化建设,大力度的投入乡村文化事业。乡村文化事业的繁荣标志着一个新兴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的成效。所谓乡村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要凸显出本乡本土的人文特色和风俗习惯,例如:民族风俗、文化遗产等。在宣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让村民从自身文化感受和熏陶中获得乡村集体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4.5回归大自然,营造天然、淳朴的生态美

部分乡村都独立的坐落于山、水、平原之间,与诸多自然因素融为一体,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在乡村间极少有工业污染,纯天然生长,无增长激素等。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必要立足于本身的自然风光和地理条件之上,营造有特色、有品位、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休闲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方面,其规划设计要在服务农民、回归农民、以农民为本的基础上,从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等不同层面对乡村做出系统的设计,运用更新与保留的思想,才能真正的将乡村景观进行优化和升级,才能充分体现乡村特色。

参考文献:

[1]张超.新农村建设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2014.

[2]任平.新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2014.

[3]王佳.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6.

论文作者:李敏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3

标签:;  ;  ;  ;  ;  ;  ;  ;  

休闲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探究论文_李敏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