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肺部小结节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孙茂刚

CT在肺部小结节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孙茂刚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中医院 154599

【摘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肺部小结节使用CT诊断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6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使用常规剂量和低剂量两种CT扫描方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结节检出结果、辐射剂量等等指标。 结果:低剂量组患者的结节检出数是82个,常规剂量组检出数量是55个,两组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低剂量组的CTDlw和DLP辐射剂量分别为(25.22±3.13)、(1.48±0.21),对照组分别为(187.18±22.31)、(9.24±0.52),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形态扫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肺部小结节患者接受低剂量CT扫描的敏感性较强,辐射量较低,患者接受度高,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 CT;肺部小结节;临床诊断;辐射

 Objective: To study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T diagnosis of pulmonary nodule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nodules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October 2017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nodule detection, radiation dose and other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y using conventional and low-dose CT scans. Results: The number of nodules detected in low dose group was 82, and that in routine dose group was 55.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radiation doses of CTDlw and DLP in the low dose group were (25.22 +3.13), (1.48 +0.21) respectively, 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187.18 +22.31), (9.24 +0.52). The results showe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nodules have high sensitivity, low radiation and high acceptance of low-dose CT scans,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

[keywords] CT; pulmonary nodules; clinical diagnosis; radiation

CT是现在常用的检查方式,有很多研究都是关于提升CT诊断结果准确率。此次我院就CT应用于肺部小结节的诊断效果,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根据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的6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共有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最小患者37岁,最大患者78岁,平均(58.26±9.27)岁,患者的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等症状,无心脑肾严重疾病存在,无凝血异常疾病。

1. 2 方法

1. 2. 1 仪器设备 仪器型号为用Philips Brilliance 64层螺旋CT扫描机。

1. 2. 2 扫描参数及关键步骤 ①常规剂量组:以上全部患者均先行常规剂量扫描。安置患者于仰卧位, 扫描前, 技师指导患者正确呼吸训练, 即:充分吸气后屏住呼吸/充分呼气后屏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扫描顺序为肺底至肺尖, 扫描中应控制患者屏气时间, 以免影响测量数据。扫描方法为容积数据扫描, 参数设定为:管电压:120 kV, 管电流:200 mA, 扫描厚度:10 mm;扫描间隔:10 mm;扫描时间:1 s。若发现肺部结节, 则设定不同参数反复扫描5次[1]。②低剂量组:全部患者常规剂量扫描后行低剂量扫描。描方法为容积数据扫描, 扫描顺序为肺底至肺尖。参数设定为:管电压:120 kV, 管电流30 mA, 扫描厚度:10 mm;扫描间隔:10 mm;扫描时间:1 s[2]。

1. 3 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结节检出数目和形态学扫描结果。对两组辐射剂量进行效果评价。

1. 4 统计学方法 将全部数据录入Epidata数据库,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低剂量组患者的结节检出数是82个,常规剂量组检出数量是55个,两组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低剂量组的CTDlw和DLP辐射剂量分别为(25.22±3.13)、(1.48±0.21),对照组分别为(187.18±22.31)、(9.24±0.52),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形态扫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3 讨论

肺癌诊断方式有肿瘤标志物、X线、CT等等几种。肿瘤标志物的操作比较复杂,漏诊率高;X线敏感度低,确诊率不够理想。CT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现在是影像诊断的主要方式。CT低剂量扫描技术最初是在1990年时由Naidich提出的,他认为低剂量扫描会让图像造影和纵膈伪影增加,可是对正常肺组织以及相关结构关系的呈现不会造成影像,能够清晰的观察到病变特征[3]。研究结束后,低剂量组检出的结节数量比高剂量组多。因为普通剂量CT扫描受到呼吸运动的影像,肺部病症可能会遗漏。而且肺部病变和空气对比度高,患者20至30秒屏气就可以完成扫描,大血管波动以及心脏跳动产生的伪影被减少了,精确的对结节附近及其边缘结构进行了呈现,所以低剂量组的敏感度较高。两组的结节形态学无统计学差异性,低剂量的CT扫描辐射较低,更加安全[4]。

总而言之,肺部小结节使用低剂量CT扫描的敏感性比较强,患者受到的辐射量比较低,接受度高,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琳, 黄学全.螺旋CT透视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肺部小结节病变中的应用.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2, 24(6):1149-1151.

[2] 王臣, 嵇鸣, 叶春涛, 等.低剂量CT引导肺小结节活检的应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 22(4):297-299.

[3] 田巍, 李龙芸, 于桂兰, 等.低剂量CT扫描对于肺内小结节病变诊断的临床研究.癌症进展, 2009, 3(4):378-385.

[4] 史燕杰, 张晓锦, 李剑颖, 等.多排低剂量螺旋CT鉴别肺结节: 两种重建层厚比较.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 26(8):1477-1480.

[5]俞琴,冉隆富,周映华.高分辨率CT对早期小肺癌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09,21(12):2092-2094.

[6]袁克美.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诊断价值[J].社区医师杂志,2011,9(14):45-46.

[7]董佐良,何望春,周继华,等.血管集束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33(1):48.

[8]方丽,储成凤,杨明,等.肺癌性与肺结核性结节的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研究[J].现代医学,2012,34(2):116-118.

论文作者:孙茂刚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2

标签:;  ;  ;  ;  ;  ;  ;  ;  

CT在肺部小结节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论文_孙茂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