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思路防沙止漠——北方荒漠化地区的成因及治理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换个论文,对策论文,思路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些年来,我国沙漠化及沙尘暴危害日趋严重。每年沙漠化面积从五六十年代的1500多平方公里,七八十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发展到90年代的2460平方公里,每年沙漠化吞噬的土地相当于一个中等面积的县。更为严重的是,沙漠化所引发的沙尘暴也日益频繁。不仅北京地区的沙尘暴较为严重,西安、沈阳等绝大多数北方城市都在遭受沙尘暴的袭击。近年春天的抄尘暴已经波及到了南京、上海等地。过去,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而现在即便是冬天也出现扬沙和沙尘暴天气,今冬一些地区出现的“黄雪”便是一例。
荒漠化和沙尘暴到底是谁惹的祸?
我国北方荒漠化与沙尘暴的形成是人类活动诱发,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交互作用、不断恶性反馈的结果。
首先,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条件构成了荒漠化与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基础。该区位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干旱过渡地带,降雨量等气候要素极不稳定,草场生产力年际变化较大,容易形成草畜矛盾,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出现荒漠化。在冬春季节转换之际,蒙古高压形成的强烈风力作用于裸露的地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后,形成扬尘及沙尘暴天气。其次,这一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及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荒漠化与沙尘暴形成的诱导因素。以内蒙古为例,该区人口由建国初期的600万增加到目前的2400万,其中牧区人口由26万增加到193万,分别相当于同期全国人口增长速度的2倍和4倍。现全区人口密度20人/平方公里,而据有关计算,这一地区的人口密度不宜超过7人/平方公里。牧区人口数量的膨胀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草场载畜量加大,导致草场严重超载和破坏,在相当部分地区形成地表裸露,直至出现沙漠化。再次,荒漠化周边地区植被破坏,特别是大兴安岭地区、华北地区及西南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削弱了周边地区对荒漠化地区的降水补给,这也是荒漠化地区气温升高,但降雨减少,气候趋于干旱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年年种树不见树”?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国家曾几次大规模地开展沙漠化防治工作,在治理北方荒漠化与沙尘暴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工程,如三北防护林工程、全国防沙治沙工程、京津沙源治理工程等,但由于治理战略失当,治理投入不足与技术路线偏差,特别是对沙化地区功能定位不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当地农牧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因此无法制止过垦、过牧现象,破坏与退化速度要远大于治理速度,必然导致“年年种树不见树”、沙化“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局面。在新世纪,我们有必要审视过去治理荒漠化与沙尘暴的成败得失,以期找到有效的治理办法。
我们认为,治理荒漠化与沙尘暴的关键在于:一是解决当地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减轻沙化地区的人口压力,防止农牧业发展对植被的破坏;二是加大投入,依据自然生态规律恢复天然植被。
北方沙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沙区作为全国生态屏障功能要远大于其经济贡献。沙化地区强调发展农业,保证粮食自给的思路是值得商榷的。对于沙区来说,水是最宝贵的资源。发展农业必然要耗竭大量的水资源,势必影响草原与生态用水,因此,转变沙区农业发展观是当务之急,在沙区实行退耕政策也是必要之举。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国家在西部山区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并且指出包括北方沙区,但目前尚未全面到位。此外,北方沙化有相当部分是草场超载过牧造成的,国家应仿照退耕政策,在牧区尽早出台禁牧或休牧政策。我们高兴地看到,内蒙古等地出于国家利益考虑,已将建立北方生态屏障作为发展目标,但这项工程需要大量的投入,仅靠沙区地方政府的财力将难以支撑。为此,国家尽快出台北方沙化治理的有关政策,动用全国的财力,建立起地区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将有利于沙区政府和人民持续开展治沙行动。
加大投入 减轻沙区压力
防沙止漠关键在于解决人的生存问题,并合理利用水资源。现在一些沙化地区采用的生态经济圈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活动对沙化土地的破坏,但不能从根本上减轻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治理荒漠化的思路应从单纯的人工恢复植被和封闭式的生态经济模式,转到发展工业、第三产业以及推进城镇化上来,减轻沙区人口压力,减少耕地和草场载畜量,控制人为破坏植被,依照自然生态规律恢复天然植被。
沙化地区人们生产方式必须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由广种薄收转到精耕细作上来。农牧交错带,可选择少部分优质土地作为农业发展基地,发展效益型的现代农业,将大部分土地退耕还林还草,实现农牧林综合发展;牧区要选择水土资源较好的草场建设为牧业基地,将大部分退化的草场保护起来,天然或辅以人工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国家已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第四期工程,在这一期工程中,应吸取前三期工程的经验,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恢复植被的标准,而不是用单一的造林指标来要求。
特别需要指出,北方沙区周边地域的森林植被恢复对于增加沙区降水十分重要,因此,加大西南、华北及东北等地的森林覆盖率也是改善北方沙区水分状况的重要举措。
近20多年来,我国政府对北方荒漠化治理十分重视,但由于受国力制约,我国每年用于沙漠化治理的投入仍较低,致使沙化治理的速度较慢。建国以来,“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24万平方公里,防沙治沙工程累计完成面积近9万平方公里,依此速度,治理全国50万平方公里沙地需50年以上时间。那么,《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提出的50年内完成沙化治理的目标就将落空。鉴于此,并考虑到现有国民经济实力,我们认为治理荒漠化到了大规模投入时期。特别是,可将荒漠化治理与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列为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对于非西部的沙化地区可享受西部生态建设的有关政策,争取年治理沙化土地1万平方公里以上。在经费投入上,宜采取中央财政为主,受益地区、沙化地区、全社会组织和国际社会等共同参与的复合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