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调查研究①
李若宁*王海棠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 社区是居民生活娱乐的重要场所,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质量有利于满足居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更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前提是要对现有的服务现状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本文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杭州现有的社区公共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并针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的对策。
关键词: 社区体育 公共服务 现状调查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体育作为社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为社区居民提供了锻炼身体的场所和设施,让社区居民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及时缓解社区居民的不良情绪,促进人际交往,有利于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形成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推动精神文明建设[1]。通过让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提升居民群众的素质,改善社会的精神风貌,有利于提高居民群众的凝聚力,增进社区邻里之间的和谐。
1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社区体育是社区公共服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以社区为空间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2]。
1.1 社区体育设施配套情况
本次调研选取的24个社区,基本都配备了简易的健身器具,包括有秋千、单/双杠、跷跷板、乒乓球台、腰背按摩器、单/双人太空漫步机、太极轮、仰卧起坐板、双位蹬力器等。其中以单/双杠和乒乓球台居多。其中13个社区广场舞空地,使用频率为100%,即每天都有居民自发到广场空地跳广场舞。有些场地过小或没有场地的居民在晚饭后会到附近的广场或公园休闲娱乐。24个社区中建有专业健身房的有2个,专业游泳池的有3个,有篮球场的有5个。由于此类设施的规划配置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而且后续也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只有少数社区配备。
1.2 社区居民参与健身的现状
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散步和慢跑是居民们最主要的健身方式,以这种方式健身的居民80%以上为40岁以上者。近60%的居民会同时选择两种以上的健身方式。如有的居民在晚饭之后,先到楼下散步,然后再去打乒乓球。在健身的频次上,20%的居民每天都会健身,46%的居民偶尔健身,62%的居民1周至少健身1次,健身频次相对较低。健身时间调查结果显示:96%的居民认为早上和晚上是健身的最佳时间,21%的人每天早上和晚上都会健身,早上健身的人以中老年人居多,晚上健身的人以年轻人居多,其中52%的居民健身的时长为≤30min,健身时间段的原因主要是时间有限,还有的是难以持续坚持。
1.3 社区体育存在问题
第一,社区内场地有限,没有健身房、游泳池、篮球场、足球场等专门规划建设用地;第二,配套的健身设施存在诸多问题,有很多设施因维护不到位老化或损坏,设施质量较差,种类太少,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想要健身的群众只能到附近的公园或广场;第三,居民健身都是自发的,没有专人指导,健身的方式单一,主要以散步、慢跑、跳广场舞、打太极为主,一些比较专业的训练很少。单一的健身方式居民健身的积极性、时常、频次等均会下降。
其二是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小区中的居民以老人小孩居多,健身设施安全性存在一定隐患,被损坏的设施可能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而且一些低级老旧设施无法满足年轻人的健身需求,健身设施一经投放之后就成了“三不管”,没有专人维护维修,责任人不明确。
2 杭州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2.1 杭州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满意度和影响因素
为了客观反映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的满意度情况,将居民对社区体育的现状满意度划分成了10个指标(见表1)。
根据以上10个指标,可以将影响因素归为地理条件因素、设备质量因素、自身情况因素和维护管理因素。从表1中数据可看出,居民对健身设施总体满意度的均值为3.2。对自身健身状况、健身效果、健身设施位置、健身设施所处环境的满意度均高于3.2均值。在健身设施的满意度方面,只有设施本身的安全性略高于3.2均值。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居民自身健身有“盲目乐观”的成分存在,因为居民对自己的自身健康给出的分值是比较高的,这其实也就从侧面说明了居民尚没有树立正确的健身观念和健康观念,而且对健身效果的评分也偏高。
经检验,两组护生操作考试成绩不符合正态分布,故采用非参数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对照组护生成绩中位数为83.37分,试验组护生成绩中位数为89.73分,两组比较:Z=-6.501,P=0.000。
2.2 杭州社区健身设施现状分析
本工程托换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托换承梁的受力体系。在托换梁两侧各布置直径1.5m混凝土灌注桩,并对现有桥墩采用凿毛、植筋形式与新增托换梁有效连接,新托换梁支承于两侧新建的桩基上,通过在桩帽上顶升千斤顶来控制既有老桥上部结构的变形,利用千斤顶控制托换梁高程,稳定后浇筑桩顶混凝土,完成老桥基础托换。
普遍认为,土味文化是伴随网络直播视频流行起来的一种网络文化,因为来自于民间,具有乡土气息被称为土味文化。其衍生分支是土味情话,指那些听起来腻人、带着土气、冷幽默式的情话,多采用转折、夸张的表达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可以得知,社区居民对社区健身设施的现状总体是不太满意的,而且健身的积极性也有待提高。同时居民也表现出了加强对健身设施管理、维护及更新的诉求。社区健身设施存在的以上问题并非是相互孤立的,而且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凭体育部门的一己之力,还需社区居民、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共同参与[3]。
表1 居民对社区体育的满意度均值得分
针对目前杭州市区内体育设施维护不当,缺乏居民健身引导人的,建议应建立或完善社区体育及其他公共服务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并为其制定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分区管理。负责维护或引导的责任人要定期对所负责区域的体育设施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呈报上级领导。
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从刑事法律规范的位阶方面进行入手,容错纠错机制在本质上是一种行政性规范或规定,它无法和更高位阶的刑事法律规范进行对抗。因此,我们认为刑事错误理应不能容忍,当然排除在容错纠错机制的错误范围之外。这实际上也解释了失职行为到达一定程度就属于渎职侵权犯罪规范的刑事法律范畴,超出了传统的行政法律规范的范畴。
社区体育是社区公共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需要一定面积的土地资源支持。为确保居民的健身需求,发展社区公共服务,推进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在规划用地时应严格规定用于健身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场所,如公园、广场、球场、健身场馆的面积指标[4]。
3 对策和建议
3.1 推进用地配套政策,完善管理制度
其三是有些新式健身设施被投放到社区之后,居民不知如何使用,若使用不当则会拉伤肌肉损伤骨骼等。社区体育没有专门的引导人员来引导居民使用设施,用科学的方法健身,同时这也造成一些新设备被投放后被弃之不用浪费资源的问题。
其一是杭州现有的住宅小区有很大一部分已有了30年以上的历史,当时由于设计规划方案缺乏前瞻性,未充分考虑到健身场地规划、环境绿化等问题。如今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市区土地价值飙升,有限的闲余土地都已征用为商业用地。
3.2 规划专业场地
因为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居民生活休闲锻炼的去处越来越少。因此地产开发商在规划兴建之前就要严格按照政府的规定,规划好专门的社区体育用地和其他社区公共服务用地,这些专门的用地不能挪作其他用途。同时也要根据社区内居民的年龄收入构成,灵活调整健身设施的档次。并采用供应商招标的形式,采购售后服务好,质量有保证的健身设施和器材。
3.3 加强对设施的管理,引导群众健身
有些体育设施因为缺乏专人指导,居民不会使用的情况,因此采购体育健身设施的部门在采购设备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全套的操作方法指导标识。体育主管部门或社区居委会要指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期清理,存在安全和质量隐患的要及时排除。另一方面是为了鼓励居民健身,居委会可以发动热心群众充当健身引导员,领导带领社区居民科学健身、积极健身,为社区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欢乐运动氛围。
现阶段乡镇地区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时,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首先,工程管理工作能够约束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提高其对施工工作的重视程度,能够避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部分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发挥出其监督意义,严重降低了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难以为农业生产工作提供帮助,阻碍了乡镇地区经济发展。其次,在乡镇地区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保障施工工作运行畅通是施工的重点。但在实际进行施工时,相关管理单位没有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缺乏实效[1]。
3.4 加强宣传,提高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
当前居民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持盲目乐观的态度,这一方面跟社区体育设施存在各种问题有关,同时也说明社区居民健身的意识还没有形成。对此政府部门就要加大宣传力度,比如可以在社区张贴公益广告、横幅、宣传栏公告等宣传参与健身的重要性。杭州市政府也应倡导公众媒体积极宣传全民健身的意义,让居民真正意识到健身不仅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能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4 结语
杭州是一个经济和文化都比较发达的城市,加快推进杭州社区公共服务持续向前发展,有利促进城市的宜居指数和居民的幸福感。经过对杭州市社区体育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之后发现虽然目前杭州各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基本已普及,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问题背后还有几个制约因素。对此就要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居委会、开发商、社区物业等共同携手解决。具体的解决方式就是合理规划配套用地,完善设施,加强管理和宣传。
参考文献
[1] 胡茵.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2):16-19.
[2] 李静,陈嵘.浙江省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2):23-25.
[3] 刘干,张婉渝.杭州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8(3):107-111.
[4] 张伟,王彤.创新社会治理视域下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的培育与发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8,38(3):7-11.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11(a)-0189-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31.189
①基金项目: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健康城市视域下杭州市社区智慧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Z18JC094),浙江省体育局年度课题《“健康浙江”视域下城市社区智慧体育建设研究》(项目编号:浙体政[2018]343号)。
通讯作者: 李若宁(1992,11—),女,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研究,E-mail:ruoning 0507@qq.com。
作者简介: 王海棠(1979,10—),女,汉族,浙江台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管理与群众社会体育研究。
标签:社区体育论文; 公共服务论文; 现状调查论文;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