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305221989****1058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地下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对于勘察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提高,同时水文地质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在岩土工程与建筑工程中,地下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勘察的过程中,应重视地下水问题,在对地下水勘察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质差异问题,将水文评估工作精细化,对于地下水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从而为工程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目前,由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系统性和全面性缺乏,所以导致勘察作业地质基础设计和实际施工情况无法控制和把握,最终使地下水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所以,我们要对地下水文地质勘察和建筑的影响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分析和讨论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确保我国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1水文地质勘察概述
水文地质勘察是对某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条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等运用各种勘探手段进行查探的水文地质工作,主要是在野外进行,而且多数是在临近水源的野外。进行水文地质勘察的勘察结果是该地区的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和附带的相应图件,比如地下水存量、地下水走向位置等。根据勘察目的、任务、要求等的不同,水文地质勘察可分为综合性的水文地质普查和专门性的水文地质勘探两类。前者的目的是查明某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了解该地区地下水的埋藏和分布状况、水源补给情况、水源径流分布和排泄条件,并对地下水资源的数量和品质进行估算,为地区进行经济发展和建设规划提供基础资料;普查的结果一般用水文地质图表显示,同时附有相应的普查报告和分析结果。后者是为具体到各种专门目的而进行的比较详细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比如某地区的水质勘探、地下水品质和存量勘探等,勘探结果主要是用于进行某种专项研究,比如某地区地下水存量的变化等。
2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相关问题
2.1地下水下降问题
地下水下降问题是地质勘察工作中的问题之一。地下水下降为引起地质环境中的岩土紧密度直线上升,并且对于岩石的压实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伴随着地质土体自身承载能力的提高,极易产生地面塌陷问题。不利于保证建筑物自身的稳定性能,不能保障建筑物内容人员的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性。地下水位的下降问题也会导致土层当中钠盐层与石膏层溶解速率加快,长时间则会影响建筑物的地基稳定性,严重则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偏移或者沉降问题。
2.2潜水位上升
一般而言,在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会存在工程建设的现象,这样一来则会产生不安全隐患,另外潜水位上升会导致地基发生位移,从而形成上浮,对工程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单纯的从力学角度分析,因为岩土层本身便不具备稳定性,在伴随潜水位上升的过程中,其斜坡与河岸会产生崩塌,且岩土的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潜水位的上升也会软化地基,尤其是粘性土壤中的含水量有所增大,岩土的强度下降,进而产生沉降问题。
2.3影响建筑的稳定性
导致地下水位变化的原因不仅有自然因素,还有人为因素,而且人为因素的破坏更具杀伤力,例如:地下水开采过度,建设水库等,都会是地下的水位发生变化,这样会导致岩土的性质会发生变化,因此可能会引起地裂、地崩、地陷等,一系列的现象发生。另外这些人为因素,极可能会致使地下水资源被破坏,甚至枯竭,从而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等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此在水文地质的勘察过程中,要提高对地下水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定位勘察工作的首要目标,并根据这些问题制定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勘察的技术可以与一些先进的技术相结合,是水文勘察技术不断的向着科学化与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3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问题的具体解决对策
3.1加强对地下水问题的重视程度
大多数勘察工作人员对于地下水勘察问题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片面性认为地下水的勘察工作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之间没有直接联系。作为水文地质勘察的重点内容,勘察人员需要对地下水的各种属性、参数实现全方位的掌握,保证水文地质勘察结果的精确性、实用性。需要勘察人员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制定合理的地下水质检测报告,进而根据检测的实际解决,找出地下水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有效的问题处理策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稳定进行。
3.2明确水文地质勘察的评判要求
在整个水文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地下水位上升或者下降导致各类问题的发生,甚至还会对水文地质勘测的质量与效率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土层的厚度以及渗透性也会对水文地质勘查造成制约,对此,要想从本质上改变这一现象,提高水文地质勘察的整体质量,那么则需做好对地下水位的判定,加强对地下水的深入了解,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评判标准与条例,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地下水对岩土层造成的影响。此外,在对水文地质勘察评估的过程中,还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处理方案,保证水文地质勘察资料的全面性,多元化的解决地下水位问题,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3.3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勘察机制体系
想要提高水文地质的勘察水平,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勘察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此勘察机制要有灵活性,就是要根据勘察的情况与勘察的变化等,做及时的调整,使勘察机制不断的完善,另外勘察的机制在勘察的过程中,将起到指导的作用,引导工作人员掌握勘察的状况与环境,之后根据具体的勘察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此同时,一个完善的水文地质勘察机制,还应包括地质勘察评价系统,能够有效的对地下水的问题进行评测,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从而降低地下水问题带来的损害。
3.4提高水文地质勘察技术水平
考虑到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在前期的水文地质勘察中,要注意对于勘察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水文地质勘察对于勘察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较高的技术投入可以有效减少地下水问题对于工程质量所造成的影响。强化对于容水性、透水性、持水性的技术勘察。同时,也需要充分考量岩土状态,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进行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通常来说,水文地质的采样检测,应当分别从枯水期及丰水期两个阶段入手,对地下水质、地下水成分等因素加以分析,包括地下水的总硬度、镁离子、钙离子、pH值与碳酸根离子等,明确地下水的具体问题,并对症下药地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以应对其问题,避免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减少地下水的危害。另外,还需对地下水的各种问题进行调查,包括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地下水的压力及腐蚀性,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应对与处理措施。
结语
总而言之,水文地质勘查是一项独立的勘查任务、可以在水文地质勘查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地质勘查,因此要对其加以重视,此外,在进行地下水问题解决时,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要详细进行考虑,特别是对数据的评价和分析要格外重视,并且制定出合适的应对对策,利用这些措施对地下水文问题加以解决,最终使地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最终保障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跃进.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之地下水位危害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1(19):11—13.
[2]翟江峰.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得问题及应对措施之我见[J].建材发展导向,2016(1):153—154.
[3]冯少峰,陶满意.关于地质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5(10):260.
论文作者:臧俊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地下水论文; 水文论文; 岩土论文; 地下论文; 地质论文; 工作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