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县中医院 贵州 瓮安 550400)
【摘要】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治疗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适宜临床应用。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加减;血塞通注射液;脑梗塞;后遗症;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1-0218-02
脑血管疾病中脑梗塞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大于占据全部脑血管疾病的4/5,病死、致残率高,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维护。临床上治疗以往多采用西药治疗,但是西药治疗只能实现短时间内的疏通梗塞的效果,但是长期疗效并不理想[1]。因此,本院从中医学角度出发,在以往西药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的同时,给予此类疾病患者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88例本院在2017年8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年龄45~79岁,平均(62.08±5.62)岁,男女患者分别为25例、19例;治疗组44例,年龄45~80岁,平均(62.54±5.68)岁,男女患者分别为26例、18例。基础数据经过系统软件处理,数据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根据临床诊断标准,确诊;患者与家属对研究内容熟知,自愿签署参与书;研究通过临床一一审核。
排除标准:其他系统、器官疾病者;伴有糖尿病者;精神异常且服用药物者;语言无法沟通者;不愿参与研究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血塞通注射液(东北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分公司,国药准字Z22022853)治疗,选用浓度为5% 250ml葡萄糖溶液加入10ml血塞通注射液,每日静脉滴注一次,连续治疗3月[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配方:黄芪58g、赤芍12g、当归尾12g、川芎12g、地龙8g、桃仁12g、红花12g、甘草8g;加减方:上肢偏瘫者,加入桑枝、桂枝各8g;下肢无力者,加入续断12g、杜仲18g;半身偏瘫者,加入穿山甲8g、水蛭8g;语言障碍者,加入石菖蒲12g、远志8g;痰多,加入制半夏8g、天竺黄8g;偏寒性者,加入熟附子12g;脾胃弱者,加入党参12g、白术12g。以上配方均水煎,每日1剂,分为早晚服用,每次250ml,坚持服用3月[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治疗手段对患者的影响,其中临床治疗效果标准:优:经过治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达85%以上;良: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达50%;差;差:经过治疗,神经功能虽有改善,但改善面积小未实现以上标准。神经功能情况选用神经功能缺损表,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4]。中医症候积分包括:偏瘫、口舌歪斜、神识昏蒙、偏身感觉异常。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分析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63±5.28)分,对照组(14.99±4.97)分,无显著差异(t=0.5855,P=0.5598);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16±2.51)分,对照组(9.82±2.66)分,差异显著(t=4.8245,P=0.0000)。
2.2 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治疗组优22例,良19例,差3例,优良率93.18%,对照组优19例,良15例,差10例,优良率77.27%,差异显著(χ2=4.4226,P=0.0355)。
2.3 中医症候积分分析
治疗组偏瘫积分(1.58±0.25)分,对照组(2.03±0.24)分,差异显著(t=8.6133,P=0.0000);治疗组口舌歪斜积分(1.64±0.13)分,对照组(2.02±0.18)分,差异显著(t=11.3 524,P=0.0000);治疗组神识昏蒙积分(1.68±0.16)分,对照组(2.05±0.23)分,差异显著(t=8.7598,P=0.0000);治疗组偏身感觉异常积分(1.64±0.16)分,对照组(2.1 0±0.47)分,差异显著(t=6.1458,P=0.0000)。
3.讨论
脑梗塞疾病病因是因患者的脑部供血系统出现异常,脑部组织出现缺血、缺氧,致使组织发生坏死、软化现象,增加系统功能障碍,从而引发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错失治疗最佳时机,可能会对患者的大脑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害。根据临床有关数据调查结果发现,脑梗塞疾病发作人群多是以中老年为主。伴随年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衰退的现象,出现脑梗塞疾病的几率增加,而且一旦发病病情严重,甚至严重时部分患者失去宝贵的生命[5]。因此,为了改善病症,以往临床决定采用血塞通治疗。血塞通的成分多以三七总皂苷为主,氯化钠为辅料,其具有祛瘀、活血、脉络疏通的作用,临床多将其用于瘀血阻络病症治疗;另外因该药物经过注射,可迅速软化患者脑组织胶质细胞病灶,让其海马区神经元病变症状得到缓解,改善神经元死亡数量。补阳还五汤根据中医相关分析,其出自清代,配方多以桃仁、赤芍、黄芪、地龙、川芎等药物为主,有效改善患者的脉络阻塞现象。因此,本研究以收治的脑梗塞后遗症患者为对象,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并得到显著的成效。实践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候积分比对照组更优异,且治疗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比对照组更高,数据经过检验,数据差异显著(P<0.05)。朱颜[6]等研究显示: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治疗有效率89.65%,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由原来的(15.67±5.31)分降低至(11.69±3.27)分,与本研究结果存在共性。原因分析:脑梗塞根据中医学分析,其处于“中风”范畴,病情多以脑血栓、栓塞为主,病因则多与患者风火痰淤现象存在相关性。因此,该疾病多以气血为主,风火痰淤为标,加之气血失衡等现象,脉络出现淤阻症状,正因此引发脑梗塞后遗症。因此,本研究给予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采用西药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中医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根据两种药物的药理,改善机体的血液变性、脑部血供状态以及血流量,让患者的神经功能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另外其对于脑梗塞损伤后的运动、感觉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同时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有利于将血液黏稠性和血小板聚集性降低,促进血栓溶解,从而改善脑组织局部症状,为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或者重建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唐道平,TangDaoping.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6):115-116.
[2]仓中民.分析血塞通注射液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药前沿,2016,6(15):72-73.
[3]张启博.补阳还五汤联合血塞通治疗缺血性脑中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v.30(1):75-77.
[4]朱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43例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26(11):47-48.
[5]冀晓利,JIXiao-li.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6):458-459.
[6]朱颜,纪永毅.补阳还五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7,38(10):1388-1390.
论文作者:陈文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患者论文; 注射液论文; 对照组论文; 脑梗塞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后遗症论文; 血塞通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