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对PT,APTT检测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月霞

王月霞

(牡丹江市先锋医院检验科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 要】目的:分析贫血对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00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所有患者均规范采集两管血液样本,其中一管依据标准抗凝剂和全血比值1:9对其PT、APTT进行检测,视作参照组,另外一管依据矫正公式并在调整抗凝剂用量后对其PT、APTT进行检测,视作试验组,统计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HCT≥0.25时,试验组与参照组PT、APTT值相比,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HCT<0.25时,两组PT、APTT值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矫正抗凝剂剂量可显著提高严重贫血患者PT、APTT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小偏差。

【关键词】PT;贫血;APTT

贫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当红细胞数显著低于正常水平时,患者就会出现贫血症状,血液携氧能力不断下降,必然导致呼吸系统、血液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诸多系统或重要脏器发生一系列改变[1]。发生贫血之后,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贫血可根据进展速度、骨髓红系增殖情况进行分类,也可根据形态学划分,而对贫血类型进行准确诊断,对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目前,在血液系统疾病辅助诊断方面临床有很多检测指标,其中PT、APTT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检测指标。本文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00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现作如下整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400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均经血常规检查确诊。其中男性患者240例,女性患者160例,患者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2.6±4.5)岁。其中195例HCT<0.25,205例HCT≥0.25。所有患者均知晓此次研究的目的,并自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仪器:半自动凝血分析仪。一切操作按照试剂盒上的要求进行。所有患者均规范采集两管血液样本,其中一管依据标准抗凝剂和全血比值1:9对其PT、APTT进行检测,视作参照组,本组采集全血量为1.5ml,一次性真空管中枸橼酸钠液抗凝剂的具体量为0.2ml。另外一管依据矫正公式并在调整抗凝剂用量后对其PT、APTT进行检测,视作试验组,抗凝剂量(ml)计算方法:实际采血量×0.0185与(100-患者红细胞压积)之差,根据HCT值将校准采血量计算出来,以校准采血量作为依据为患者进行采血。两组患者采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采血之后立即轻柔颠倒混匀血标本,并采用3000r/min进行min离心处理,2h之内由专业人员负责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借助版本为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检测结果使用( )表示并行t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HCT≥0.25时,试验组与参照组PT、APTT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0.25时,两组PT、APTT值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1 比较不同程度HCT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 )

注:△表示与参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PT和APTT是临床检验科中检验某种血液疾病时必不可少的两个检验项目,其不仅可以筛查和诊断出血性疾病,还能应用于血栓前状态的检查以及抗凝治疗用药指导等。PT和APTT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病情诊断、临床治疗及效果评定。陈秀敏[3]等在报道中发现静脉血检测结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抗凝剂浓度的影响。PT、APTT测定均采用抗凝剂和全血比例为1:9,也就是将1.8mL静脉血直接加入0.2mL抗凝剂试管,利用临床常规方式对严重贫血患者进行血液采集时,发现PT以及APTT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存在这种检测差异较大的原因在于没有对抗凝剂验血比例不均的现象给予调节。据相关调查数据得出,APTT、抗凝剂抗凝原理、PT三者的检测原理存在一定联系。有效结合血液中CA2+,同时避免血液凝固,最终实现抗凝是枸橼酸钠抗凝全血的主要原理。因此,在对APTT以及PT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适当加入CA2+,从而加速血液凝固时间,促使血液快速恢复至正常的凝固过程,本组研究结果显示,HCT≥0.25时,两组PT、APTT值无差异(P>0.05);HCT<0.25时,两组PT、APTT值差异明显(P<0.05),这符合国内相关学者报道结论[5]。此外,部分学者在研究中发现,采血、离心、送检血液样本过程中以及检测设备都会对PT、APTT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6]。因此,矫正抗凝剂值的同时,还必须严格规范采血、血液样本送检等流程,切实提高检测设备的准确性,以提高检测值的准确性,协助医生更好的诊断和治疗疾病[7-8]。

综上所述,矫正抗凝剂剂量可显著提高严重贫血患者PT、APTT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小偏差。

参考文献

[1]匡芳梅,赖兰英.贫血对PT和APTT检测结果的影响[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23(6):750-752.

[2]杨庆贤.贫血患者对PT、APTT最终检测结果的影响观察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3):7212.

[3]陈秀敏.不合格血液标本对 PT、APTT 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09(28):45-46.

[4]徐菡,邸平,夏全成等.标本血量不足对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40(16):2201-2202.

[5]佟广辉,张晓平,佟威威等.不同离心条件下对不同人群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56(18):3303-3306.

[6]梁栋.血液标本存放时间对血凝中PT、APTT检测结果影响浅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08(36):112.

[7]周文虹,陈书裕,余伟强等.120例肝细胞癌患者Fg与PT、APTT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24):110-110,107.

[8]丁素碧.凝血真空采血管及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对凝血检验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8):30-31.

论文作者:王月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  ;  ;  ;  ;  ;  ;  ;  

贫血对PT,APTT检测的影响分析论文_王月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