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日本九十年代的金融危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金融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0年1月伴随着股市、地价的下跌,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了。随着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众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面临生存危机,甚至破产倒闭。尤其是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因经营破产而依法实行临时国有化更是日本原有金融体系瓦解过程中具有象征性的大事件。回顾和分析日本90年代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并从中找到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一、日本的成功模式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政府严格管制之下,日本经济成功地实现了高速增长,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成为了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日本的成功模式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对经济实行严格的计划和管制,集中全民力量发展优先产业。人们把这个称之为“开发独裁型经济增长”。毫无疑问,在这个模式之下,支撑经济增长的支柱是银行。
因为要实现经济的增长,要优先发展某些重要产业,首要问题就是获取持续的低利资金。在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日本无法获取外来的资金,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本国的储蓄率。为了让国民以低利主动储蓄,首先就必须让国民感到银行很安全,绝对不会倒闭。日本在战后不仅规定了存款利率的上限,而且规定了贷款利率的下限,不允许银行进行降低贷款利率的竞争。另外,日本把金融机构划分为城市银行、地方银行、长期信用银行、信托银行、相互银行、信用金库、信用合作社、生命保险公司、损害保险公司、农林系统金融机构、政府系统金融机构等,这些机构具有专门的职能,各银行不能越过专业领域展开竞争。当然,利率体系更要由政府来决定。种种限制金融领域竞争的措施,使得各种银行成为了在政府管制之下、按照严格的计划为社会提供低利资金的一个类似政府派出机构的企业。真正掌握银行命运的不是银行自己,而是大藏省。
然而,在经济腾飞中做出卓越贡献的日本金融体系并非能够存在于所有的经济条件之下。它所赖以生存的经济条件是政府主导下的以银行为主的间接金融体制。然而,70年代以后,这个赖以生存的经济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直接金融向间接金融转变,银行面临生存危机
首先是国债市场的形成,国债利率市场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逐步推进。1965年,日本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政府首次在战后发行了大量国债,此后,日本政府每年都发行新国债。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政府又大量发行国债,这时的日本经济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增长速度从以前的7%-8%降低到4%-5%,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于是,政府企图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而这就必须要持续大量发行国债。从1977年开始,日本政府规定持有国债的时间为1年,1年以后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出售。这是日本金融体系变迁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因为在此之前,日本的金融体系是一个绝对的以银行为主的间接金融体系。而一旦形成了国债流通市场,企业和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从市场购买期限不等的国债,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运用和筹集长、短期资金,形成了庞大的国债市场。国债市场的利率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自由决定,这就意味着政府主导下的间接金融体制开始逐步瓦解了。
其次,债券融资成为大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20世纪80年代,世界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曾经作为资金筹集主要方式的银行贷款在1986年的时候,被证券融资取而代之。在证券融资的背景下,作为间接融资的核心——银行,其生存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日本的金融业从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也开始由间接金融转向直接金融,银行的地位明显下降。在1965年,以间接金融方式向大企业提供的资金在资金供应总额中的比重曾经高达80%,到了1983年,这一比重降低到55%。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通过在国内和欧洲货币市场上发行债券融进资金。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企业设备投资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企业通过在日本国内外发行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和优先认购新股权公司债券等方式融进的资金已经没有足够的投资对象了。于是,企业开始把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即使如此,仍有大量剩余的资金。而银行由于企业大量偿还贷款,剩余资金急剧扩大。
众所周知,传统的银行是要靠获取存贷利差来牟利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由于资金供应紧张,银行只要能够筹集到资金,就不会有生存的问题。但是,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以后,总体资金需求下降,而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的转变,更使得银行丧失了重要的贷款对象。银行必须为剩余的资金找到出路,否则,银行就将面临生存的危机。此时银行的生存出路应该是把业务间接金融转向直接金融,也就是说,运用集团投资者的资金,实行贷款债券证券化,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等。但是,长期以来,银行被禁止从事国债、公债以外的证券业务,在海外的证券业务也受到严格限制。这样,在金融自由化、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转变的过程中,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三、持续的金融扩张政策导致泡沫滋生
1.日元持续升值与金融扩张政策
80年代初美国因财政赤字、贸易赤字、美元升值等问题一筹莫展,在美国政府的策划下,在纽约的广场饭店召开了“广场会议”。会议决定,五国共同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这次联合干预非常成功,特别是日元兑美元的汇价大幅度的急剧上升,1985年9月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250日元,在年底上升到1美元兑200日元以上。这个势头一直持续到1987年底,从1987年到1988年初,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的水平,在2年中,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上升了1倍。
从1984年开始,日本经济出现了景气衰退,在广场会议之后,由于日元急剧升值,出口减少,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但是,由于1980年以来国债余额的持续增加,大藏省不想采取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对策,而企图完全依靠大规模的金融扩张政策。
中央银行贴现率从1986年1月起连续降低5次,由5%降低到1987年的2.5%,这是战后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时由于日元兑美元汇价的上升,日本银行持续买进美元卖出日元,造成了货币供应量膨胀。1987年,货币供应量增加率达到10%以上,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不断增强。
同时,随着利率的大幅下降,住宅投资增加,在此带动下,从1987年年中开始,景气急速转入恢复阶段。由于日元升值,进口产品价格降低,进口产业的收益大幅增长,而出口产业由于进口原材料价格下降,收益下降的幅度较小。当时,计算机技术取得了明显进步,在很多工厂开始出现全面实现自动化的投资。设备投资很快步入增长轨道,与此同时,生产率明显提高。由于日元升值降低了进口原材料的价格,自动化投资提高了生产率,出口产业的出口能力得到了增强,贸易收支顺差开始扩大,这意味着美国的贸易收支逆差扩大。
在广场饭店会议之后,联邦德国的情况与日本一样,由于马克升值,景气开始衰退,1987年景气开始回升,甚至有可能出现经济过热,联邦德国政府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从10月开始连续3次提高短期利率。其结果是,美国与联邦德国的利差缩小,美国的股票被大量抛售,资金流向联邦德国和日本,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纽约股票市场下跌23%,是1929年以来最大幅度的暴跌。
尽管带动日本经济也出现了令人担心的过热迹象,日本政策当局也正在计划提高利率,但是,在联邦德国提高利率之后,美国股市出现了如此剧烈的暴跌,如果此时日本提高利率的话,美国的股票危机必然进一步加深。因此,美国财政部长贝克要求日本大藏大臣宫泽喜一继续实行扩张的金融政策,宫泽答应了美国的要求。
2.地价和股价急剧上涨
持续扩张的金融政策所带来的资金供应必须要找到出口。在1987年10月以前,美国有一个不错的选择。美国的经常项目收支逆差主要就是依靠日本金融机构购买国债和股票来弥补的。但是现在不同了,美国的股市出现了危机。过剩的资金就必然要投向价格预期上涨大的股票和土地,以寻求利润。
在日本,土地曾经是最重要的投资对象。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人口不断向大城市集中,而土地的供应能力是有限度的。随着日本的经济国际化,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要扩大用地规模;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要在日本的大城市建立亚洲总部,土地需求必然增加。因此,当时人们坚信今后的土地需求势必持续增加,供不应求的状况将更加严重,土地价格必然上涨。
股票的供应量也是有限的。在日本,银行与企业之间、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协作企业之间等的相互持股十分普遍,上市流通的股票比较少。在股票总量少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游资过剩,股票价格必然上涨。随着土地价格和股票价格上涨,拥有大量土地和股票的企业的账外资产膨胀,其股票价格也会进一步上涨。
在直接金融的限制取消、自由市场形成之时,在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轨、资金需求增长率下降之际,突然迎来了一个长时间的金融扩张的时代,生存基础发生动摇的银行以及拥有巨额剩余资金的企业都把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和股票。在资金供应充裕的情况下,日本的地价和股票价格飞速上涨。在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购买土地和股票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获取土地本身所带来的收益以及股票的分红,而完全是出于对其价格上涨的期待。日本的土地总值达到美国的两倍,也就是说,如果把日本卖掉,可以买两个美国。东京千代田土地总值可以与加拿大相匹敌,显然,这样的地价是及其不正常的。
四、危机对策欠妥当,经济长期低迷徘徊
1.银行不良资产久拖未决
从1990年1月开始日本股票价格急剧下跌。到4月份的时候,大约暴跌了30%。政府为了抑制泡沫膨胀,制定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4月份,实施了限制银行对房地产业融资总量的措施,对房地产的资金供应骤然停止。日本银行提高贴现率,对泡沫经济给予打击。
一旦泡沫经济崩溃,股票价格和房地产的价格急速持续下滑。银行的大部分房地产贷款都变成了不良资产。据推算,在1992年时,不良资产总额大致为20万亿日元。在1993的时候,银行还是完全有能力处理不良资产的。但是无论是银行自身,还是政府,都不愿意立即着手解决问题。银行担心公开不良资产问题会降低信用,经营者会被追究责任;大藏省担心银行丧失信用,会造成资金外流,引起金融体系崩溃。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拖延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期待着经济不久就会恢复,地价和股票价格一旦上涨,不良资产问题就可以随之迎刃而解。但是,事与愿违,地价和股票价格持续下跌,银行为了逐步处理不良资产,持续出售股票。因此,即使是在景气进入恢复过程,股票价格也不上涨。
2.内外交困,经济进一步恶化
1989年日本加入了国际清算银行的《巴塞尔协议》,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只有自有资本比例超过8%的银行才能在国际金融市场从事活动。日本考虑到日本的银行股票账外资产非常多,在加入时强烈要求把其中的45%认定为自有资本,国际清算银行同意了日本的要求。1990年股票市场价格持续下降之后,一方面不良资产增加,另一方面自有资本比例急剧下降。由于股票价格下降,增资是很困难的。要提高资本比例就只能压缩贷款规模了。这样惜贷之风越来越盛行,遏制了中小企业的设备投资,从而也就扼杀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动力。
从1980年前后起,日本的银行对东亚的融资和投资急剧扩大。因此,1997年7月当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先从泰国开始席卷整个东南亚时,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进一步趋于严重。日本经济和东亚经济出现了轮番下降的恶性循环。
3.金融行政能力削弱,管理出现真空
在景气长期低迷的情况下,经营困难的企业不断增加,银行的不良资产也在不断扩大,银行的账外资产不断减少,自有资本比例压力不断增大。尽管日本银行为了刺激景气回升防止银行破产,从1995年9月开始一直把贴现率固定在0.5%,低利率抑制了不良资产的利息负担,防止了不良资产本利的膨胀。但是,即使如此,东京协和信用组合和安全信用组合等大型信用组合在1995年破产。紧接着,宇宙信用组合、兵库银行、太平洋银行、阪和银行业先后破产。在日本影响深远的住宅专门金融公司(即住专)在1993年前后不良资产大量增加,陷入了难以继续生存的绝境,许多银行打算尽早清理住专。然而,大藏省强烈反对让债务超过自有资产的住专破产,指示银行提出重建住专的方案。由于地价进一步下跌,重建住专是极其困难的。因此,在1995年,终于决定对住专进行清算处理。但是在清理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农林系统的金融机构破产,奉应该由农林系统金融机构负担的2.7万亿日元最后变成只负担5000亿日元。当政府对住专投入财政资金进行清理时,公众反应强烈,认为是在浪费老百姓的税金。从此以后,政府很难再采取投入财政资金的办法处理银行破产问题,以前在大藏省保护下的生存方式不复存在了。
大藏省根据从1998年4月起开始实施的所谓“早期改善措施”,拟对自有资本少、不良债权多的银行发出改进营业命令或者停止营业命令,以此促进银行的合并与淘汰。而确定不良资产的工作是很复杂的。因此,实际上大藏省检察官灵活判断的余地是很大的,于是各大银行纷纷展开对大藏省上层官员的接待攻势。这种企图以行政裁决的方式来克服泡沫崩溃以后的金融危机,只能导致贪污腐败。从1997年开始,不少大藏省和日本银行的官员被逮捕,从而导致了长期以来强有力的金融管理当局,在此时却出现了管理权力的真空,削弱了金融行政能力。
4.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配合失误
1990年泡沫经济崩溃以来,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日本政府实施了强有力的财政扩张政策。1992年8月投入的财政资金为11万亿日元,1993年4月投入了13万亿日元,1994年又投入了15万亿日元。另外,重新实行了扩张的金融政策,大幅度降低了中央银行贴现率,1991年11月为5%,1992年7月降低到3.25%,1995年终于降低到0.5%。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强有力推动下,日本经济终于摆脱了持续3年之久的停滞状态,开始缓慢恢复。在1996年,经济增长率超过3%,逐步进入了正式恢复的轨道。
但是,由于反复实施财政政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借款总额达到500万亿日元,在发达工业国家中,日本的财政状况最为糟糕。于是,在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以后,大藏省马上就采取了优先考虑财政状况的方针。1997年4月,大藏省把消费税从3%提高到5%,废除了每年减轻2万亿日元所得税措施,大幅度提高医疗费和社会保险费,削减公共投资。刚刚出现转机的日本经济此时陷入更大危机。大部分学者认为,如果桥本内阁不是这样急于抛出财政紧缩政策,日本的经济可能会好一些。但是无论如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不当是显而易见的。
标签:银行论文; 不良资产论文; 股票论文; 国债论文; 金融论文; 日本银行论文; 金融风暴论文; 美国金融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日元美元论文; 经济学论文; 外汇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