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的语用学分析——以中、美官方网站有关中东和会的新闻报道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东论文,和会论文,为例论文,新闻报道论文,网络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397(2003)04-0096-09
○ 引言
新闻报道虽然一向以客观、公正、均衡为首要标准,但由于不同媒体本身所固有的不同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往往形成一定的新闻框架(News Frame),新闻框架帮助记者按照主流论调来撰写报道,塑造受众对事实的理解,从而达到各自的报道目的。由于学科的局限,对新闻框架的分析新闻学界向来局限于消息来源的选择、图片、版面的安排、标题、导语的设置以及把关人的甄别等等纯粹媒体技术层面的分析,而忽视了本身作为叙事体之一的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而框架分析大师Entman(1993)认为,框架至少存在于以下四个领域:传播者、文本、接受者和文化。因此新闻文本的话语分析应该是框架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运用语用学的方法,从文本结构、预设、会话原则、指示词语四个方面对分别发表于中国和美国两大官方新闻网站中国日报网(WWW.chinadaily.com.cn)和时代网(www.time.com)的两则新闻作对比分析。旨在揭示掌握着话语权力的新闻媒体是如何利用自己在新闻传播中的特殊地位,借着文本的编排和语言的选择,将自己的意志和观点传递给受众的。两则新闻发布的时间相同,标题相似,主要内容也相似,都是针对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中东地区的斡旋作报道。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将中方的新闻称为甲新闻,美方的新闻称为乙新闻,并将每句标上数码,便于分析。
一 文本结构分析
新闻文本的结构安排直接影响受众的判断能力,相同的内容,在文中位置不同,对受众的影响会不同;相同的主题,各部分详略安排不同,突出的重点也不同,因此从文本结构的整体安排可以体察不同媒体的不同立场。这两则报道的标题和首句的内容十分相似,为了传达不同的报道目的,文本结构在此就显得尤其重要。现将两者的文本结构对比于表1(见下页)。
从表1可知,甲新闻共11句,每一句都在叙述事实,没有一句主观评论,这与中国在此事件中的第三国角色有关。乙新闻共22句,其中有4句评论,占全篇的18%,这是因为此次报道的对象是这个国家的国务卿鲍威尔,虽然是巴以冲突,但美国也参与其中。尽管美国一再声明不主持中东和会,想让自己退在“第三国”的准线之后,但这样的“第三国”仍是与中国等大部分真正的第三国不同。新闻报道中的评论越少,所体现的主观意识就越少,报道的内容与其受众的关系也就越远;相反,新闻报道中的评论越多,所体现的主观意识就越多,报道内容与其受众的关系也就越近。因此,报道内容与受众关系的远近,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外,新闻报道者的主观意识也具有重要影响。报道者只要稍加评论,就轻松拉近了报道与受众的距离,吸引受众关心所报道的事件。甲乙新闻都把“鲍威尔支持举行‘没有阿拉法特’的中东和会”作为主要信息来吸引受众,但是从主要信息所占的篇幅来看,甲新闻显然更加关心以色列方面的反应以及这场冲突何时才能缓解;乙新闻则关心鲍威尔的一举一动,因为是本国国务卿充当了调解人,所以对于中东局势,他们更关注鲍威尔的决定,而很少关心以色列的主张。接连而来的就有必要为鲍威尔(即美国政府)的举措做出一些听上去比较合理的解释,于是就有6句(27%)提到尽管阿拉法特不可以参加“部长级和会”,他仍是可以派代表去的,还有3句写到了欧洲国家对此做法的态度,等等,这些甲新闻都没有提到,保持了沉默。对于这种“沉默”可以有正反两方面的理解,但在这种特定文本和世界局势的语境下,受众最易产生的理解则是反面的: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的最高领导人,是国家的代表,尊严的象征,美国和以色列为了将阿拉法特排除在外而召开“部长级和会”的手段是不公正的,不光彩的,因此无须作说明和评论。这样,甲新闻的报道目的也就达到了。另外,乙新闻在最后5句(23%)报道了鲍威尔在访问叙利亚和黎巴嫩时遭到的近乎粗鲁的待遇,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都不可能忍受自己国家的领导人在别国遭到如此冷淡。乙新闻试图以这点内容来调动国民的情绪,博得一些共识,从而分散对之前内容的注意。这5句,虽然是作为附加信息,但恐怕比主要信息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让受众在感情上对媒体产生依赖,从而不知不觉地接受它的其他信息,包括认为鲍威尔支持“没有阿拉法特”的中东和会的确是为了促进中东和平。
表1
二 预设的使用
“预设”一词最早是德国Gottlob Frege在《意义和所指》中提出的,他说:“在任何命题中总有一个明显的预设——使用的简单或复合专名是有所指的。因此如果断言‘Kepler died in misery’(凯普勒死得很惨),就存在一个预设即名称‘Kepler’有所指。”(注:Frege(1952)。)一般认为预设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陈述S1真,则S2真;如果S1假,S2仍是真;如果S2假,则S1不成立。
本文把两则报道的预设情况对比于下表2,其中S1表示新闻文本的句子,S2表示句子所蕴涵的预设信息,当S2不能成立,或其值为假时,相应的S1都失去意义。同样,当我们肯定S1有意义,值得思考或商榷时,也同时肯定S2为真。从这些预设信息可以体察报道者所实际要传达的目的信息:
表2
从表2可知,两则新闻都不容质疑地肯定了美国政治强国的地位,以及中东迫切渴望和平的愿望。不同的是,甲新闻认为美国干预了别国政治,采取的是强权政治,因为以色列和美国单方面将阿拉法特排斥在外,并且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仍将继续,这样与美国认为的武力不能解决问题的观点自相矛盾。乙新闻的预设含义却完全不同,它认为美国所做的一切只为促进中东和平,美国是人权至上的国家,虽然巴解被强迫解散,但巴民族仍将继续存在。阿拉法特是阻碍和平进程的关键人物,黎巴嫩和叙利亚也是包庇挑衅肇事者的共犯,但只要将阿拉法特排除在和谈之外,和会就有可能召开。
可见,即使受众可能已经意识到某一篇新闻报道的观点会有失偏颇,但只要他们去评判这则消息的真假,他们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它通过预设传递的信息。预设将一些藏在纸背后的附带信息悄悄地转化为目的信息来传播给大众,是新闻报道控制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 利用会话原则传递新闻报道的潜在信息
新闻报道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大众传播的重要方式,尽管只是从发话人到受话人的单向交流,但它仍然符合美国语言哲学家H.P.Grice的交际理论。本文将利用语用学中的会话原则从受众的角度推导新闻报道的潜在信息。在Grice提出的会话合作的四条准则中,考虑到新闻报道的行业性质,“质的准则”“相关准则”“方式准则”是不能够违反的,否则就会降低报道的可信度,失去新闻的价值。而对于作为受众主要信息来源的新闻媒体,新闻的“量”则是可以操作的:首先,就媒体而言,由于所能获得的新闻源有限,任何媒体的新闻报道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全面;其次,就受众而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依赖于新闻媒体作为主要信息来源,在缺乏其他可靠信息源的情况下难以了解媒体所传达的信息是否充足。所以,“量的准则”就常常成为新闻报道加以操纵,以传递自己隐含的目的信息的手段。
具体而言,量的准则,指应该提供当前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足够信息,同时不应包含多于需要的信息。通过对比,本文发现两则报道在运用“量的准则”时有以下特点:
1.提供少于所需的信息量,使受众推导其含义。表1中,关于鲍威尔提出阿拉法特可以派代表出席和会这一消息,我们在甲新闻中找不到。如前文所分析的,这是因为甲新闻的作者认为美国和以色列的这一决定不符合国际准则,单方面的将巴方的重要领导人排除在外,即使再有别的什么办法,阿拉法特出不出席会议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隐去这一点不提是对美方无声的抗议。另外,在句[9]中,提到“以方称”,而不是其他有力的证据,证明被捕的巴尔古堤与自杀性爆炸有关,表明这只是以方的说辞,引起受众对这一消息的猜疑。乙新闻则没有提到以色列将要继续进行军事行动,这是因为作为盟国,以方的行为显然是与美方的主张相背的,乙新闻对此保持沉默,既有为以色列“隐恶”的用意,另外也暗示他们对以方的行动并不赞同。
2.提供多于需要的信息,使受众推导其含义。乙新闻的句[2][4]和[5]写了一个内容:“‘部长级和会’是一条‘让各方坐下来谈判的道路’。”在报道比较重要的位置如此反复,意在强调鲍威尔这一主张的确是促进和平的有效手段。此外,在句[8]中,鲍威尔称美国将不主持这次和会,表面看,这一信息似乎有些多余:本来这就是“中东”和会,美国为什么要来参加甚至主持呢?乙新闻提供这个多余信息显然是意在显示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实力。甲新闻也利用了这一原则,在结尾处用46%的篇幅传递了这一消息:以色列将继续军事行动。这是对以的行为表示不满,暗示以方的自相矛盾:一面大张旗鼓求和平,一面又继续军事打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新闻不止传递字面上的消息,同时传递着“新闻背后的信息”。赫伯特·甘斯在《确立新闻的决定因素》中指出:“新闻报道不只要公断现实的事件,还要有价值标准。它的陈述均有倾向性。这样就使人们有可能从新闻背后,看出一幅它所要显示的国家的社会面貌的图画。”这种“新闻背后的信息”就是新闻的潜在信息,“所谓潜在信息是指蕴含于新闻事实之中,对受众起情感作用,表现某种事理或倾向性的信息”。(注:李元授,白丁(2001)。)
四 指示词语
指示词语一般有五类:人称指示、时间指示、地点指示、语篇指示、社交指示等。指示词语的主要功能是指示信息,但在具体的语境中一定指示词语的选用却能传达特定的含义。由于事件的地点比较明晰,就在中东,因此两篇报道指示词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称、时间、语篇和社交等的指示上。
1.人称指示
①“美国国务卿鲍威尔/COLIN POWELL,the Us Secretary"(甲新闻句[1]和乙新闻句[1])
分别出现在两篇报道的开头第一句,用以表明报道的主要人物的身份。
②“鲍威尔”(甲新闻句[2][4][5])
在甲新闻中,除第一句外,其他都直呼其名,不加任何头衔或称谓,表明两者的关系既不亲密,也不疏远。而且在已经介绍了鲍威尔的身份的情况下,为求新闻的简洁,也无须每一次都加上头衔。
③“General Powell”(乙新闻句[2][4][8][17][18])
这是乙新闻通篇对他的称呼,表明了美国民众对他的尊敬和他在美国的声望。
④“‘恐怖分子’”(甲新闻句[11])
自从“9·11事件”发生以后,“恐怖分子”一词的使用频率明显上升,尤其是美国,几乎将所有与其对抗的人都称为“恐怖分子”。甲新闻用到此词,并加了引号,一是直接引用沙龙的原话,另外也有一种暗示作用,暗示以色列对美国的亦步亦趋,将所有与其对抗的人都视为“恐怖分子”。而此处“恐怖分子”的真正含义,已经很明显了。
⑤“We”(乙新闻句[4])
“We”在此指以色列和美国政府。这个词明显地将所有国家进行了分类:与美国同一立场的“We”和与其不一致的“他们”。“We”在此还体现了美对中东政策的控制权,体现了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政治意识,当然这也是作为当今唯一超级大国国力强盛的表现,会激发一些美国民众的民族自豪感。
2.时间指示
①“与此同时”“4月15日”“15日”“当天”(甲新闻句[1][3][5][7][8][10])
在甲新闻中,这4个指示词语指的是同一时间,其中,仅“15日”一词就出现了4次。在一篇只有11句的报道中,表示同一时间的词语反复出现了7次之多,说明当时的局势多变,也意在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犹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②“Last night”“today”“tomorrow”(乙新闻句[17])
乙新闻的句[17]连用这3个词,表明三件事发生的连贯性和紧凑性。这句话讲的是鲍威尔在中东斡旋的进程计划,用了3个连续的时间指示词体现了鲍威尔在中东工作的忙碌和积极,意在告诉美国民众鲍威尔将军在中东的工作是有效率的。
3.语篇指示
①“but”(乙新闻句[3][5][8][10])
这是一个转折连词,有很强的指示性,它让人更注意“but”后面的强调部分,从而达到减弱对“but”前面消息的印象,转移受众的注意力。我们来看一下具体例句:
乙新闻句[3],“Mr Arafat would not be invited”是一个有意想让人忽视的信息,因为这一做法显然是难以服人的,于是报道者将受众的注意力转移到Arafat能否派代表这一点上,以此显示美国此举的合理性。乙新闻句[10],“Mr.Arafat and the 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 were banned from the talks”,这一信息在此句处于弱势,受众可能更为注意巴勒斯坦仍由本民族来领导这一信息。
乙新闻句[18],“General Powell received a polite,but frosty,reception when he traveled to Beirut and Damascus earlier in the day”,从下文可以看出鲍威尔在黎巴嫩和叙利亚并不受欢迎,此时,通过“but”来突显“frosty”,以调动受众的情绪,暗示叙利亚、黎巴嫩与美国的敌对情绪,为美国对叙利亚、黎巴嫩施压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样,通过一个语篇指示词“but”,乙新闻就将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加以淡化,而极力强调和渲染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②“So”(乙新闻句[6])
这个词表明前后两个分句的因果关系。根据原句的推论:因为Arafat可以派代表,所以他可以不必亲自参加。如果不考虑此时特定的语境,因果关系也能成立,这样受众在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乙新闻的推论,丧失了自主推导能力,但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中,在有关一个国家尊严的问题上,这个推理本身的合理性就值得怀疑。
无论何种表示前后话语之间关系的词或短语,至少还包含一个不能用真值条件处理的意义成分。如乙新闻句[3]中,我们不能讨论Arafat能否参加和会,句[6]中,我们不能讨论Arafat能否派代表,句[9]中,我们也不能讨论巴解是否能被解散,因为一旦对这些意义成分产生疑问,这些句子便没有了成立的依据。这也是强迫受众接受传递信息的方式之一。
4.社交指示
社交指示涉及言语交际参与者的身份,显示了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说话人和所谈到的人之间相对的社会地位。社交指示语比较复杂,能指示或暗示交际双方社会地位的词语都可列入其中。在两则新闻中具有指示事件参与者关系的词语主要有:
①“施压”“convene”“exclude”“host”(分别出现在甲新闻句[5]、乙新闻句[1][16][8])
这些词在其施事和受事之间体现了鲜明的权限差异,只有在地位上占优势的一方,才能成为这些行为的施事。这四个词的施事都是美国或美国的代表人鲍威尔,表明无论是美国自己还是中国都承认美国处于强势地位,具有发出这些行为的能力。
②“invited”(乙新闻句[3])
这是一个遵守了礼貌原则的词,表示对阿拉法特的尊重,但这是一种“主”对“宾”的尊重,作为事件当事方的巴方领导人阿拉法特在事关国家命运的会议问题上竟然还需要第三国美国的“邀请”,在中东问题上到底谁掌握主动,谁具有决定权,由此可见一斑。
五 结论
在对两篇“鲍威尔支持举行‘没有阿拉法特’的中东和会”的新闻报道分析中,我们明白了不存在绝对客观的新闻报道。新闻的编写者这个把关人可以控制新闻的信息量,挑选对自己有利的消息多加报道,而隐去对自己不利的内容,使受众产生与报道目的相一致的观点。同时,新闻报道还可以通过预设,使新闻的附带信息变为目的信息进行传递,传递方式令人难以察觉,让受众在无法判断的情况下,就被迫接受。另外,新闻报道还可以故意违反会话合作原则,提供少于或多于所需的信息量的内容,让受众无意识地按照报道者的意图进行新闻倾向的推导。而指示词浯的指向性,能指导受众重视某一部分的信息和忽视某一部分的信息。通过使用以上手段,各媒体分别奠定了各自的报道倾向,构架子各自的新闻内容,从而显示了各自的政治立场。以上媒体的政治立场其实是与本国(地区)政府的政治立场是一致的,充分表现了一定的政治集团是如何通过代表其利益的新闻媒体,借着语言的选择,把他们的意志和观点传达给受众,也让我们撕破新闻报道“客观、公正、均衡”的外衣,清楚地看到国家权力和媒体权力是如何通过新闻话语作用于受众的。
标签:阿拉法特论文; 鲍威尔论文; 网络新闻论文; 文本分类论文; 网络词语论文; 新闻报道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 语用学论文; 中东局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