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芬 臧淑琴 夏筠筠
(解放军第113医院消化内科 浙江 宁波 315040)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肝癌动脉介入化疗患者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肝癌,并行动脉介入化疗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47例,采用症状自评表(SCL-90)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BREF)评估患者的负面情绪和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SCL-90、QOL-BREF评分;比较二组患者干预前后肿瘤大小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CL-90、QOL-BREF评分及瘤体大小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8周后SCL-90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研究组8周后QOL-BREF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研究组8周后瘤体平均大小要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能明显缓解行动脉介入化疗的肝癌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心理干预;动脉介入化疗;肝癌;疗效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180-03
肝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动脉介入作为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方法,为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起到了重要作用[1]。在治疗肿瘤原发病的同时,如何改善肝癌带给患者恐惧、焦虑、绝望、悲观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肝癌综合治疗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个大背景下,心理干预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那么这种方法的效果到底如何?为此,我们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肝癌,并行动脉介入化疗的患者106例为对象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积极心理干预,患者的负面情绪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6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68例,女38例,年龄55~75岁;106例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心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9例,男37例,女22例,平均(64.8±3.1)岁,对照组47例,男31例,女16例,平均(65.7±3.2)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为肝恶性肿瘤;(2)患者本人充分知晓病情;(3)患者知情并愿意参加心理干预试验,无其它精神疾病;(4)患者一般情况可,日常生活可自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其他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研究基线平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临床治疗方案。
1.2.1动脉介入化疗方法 在局部麻醉下采用seldinger方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在X线监视下将导管送至肿瘤供血的靶动脉,行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化疗药物有表柔比星、顺铂、5-氟尿嘧啶及多西他赛等。栓塞剂一般用超液化碘油与化疗药物充分混合成的乳剂以及可吸收性明胶海绵。
1.2.2心理干预的具体措施 研究组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包括:加强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对其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疏导患者不良情绪的同时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保护其自尊心,使其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3];依据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培训其学会合适的心理放松方式,如情绪转移法、音乐疗法等;必要时可使用多虑平等药物,平复患者恐惧和焦虑情绪[5]。所有患者治疗和心理干预周期为8周。
1.2.3调查工具 (1)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从感觉、情感、意识、行为、饮食睡眠等1O个因子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价,每个因子均采取1~5级评分,各细项评分相加为SCL-90总分,得分越高被测试者心理健康状态越差;(2)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uality of Life-Brief Version,WHOQOL.BREF)含26个0~5分评分条目,涉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4个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两个主观条目。主观条目分5个评定等级,包括“很差/很不满意”、“差/不满意”、“一般”、“好/满意” 和“很好/很满意”。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3 判定标准
采用症状自评表(SCL-90)、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BREF)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面情绪,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和干预8周后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干预8周后SCL-90、EPQ、QOL-BREF评分。参照WHO实体肿瘤评价标准进行影像学评价肿瘤大小变化,以肿瘤最大直径为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SCL-90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SCL-90评分比较(分,x-±s)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疗模式发展到“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从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患者的心理状况不但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影响患者康复及配合治疗的态度,尤其是作为不可治愈的慢性病,肝癌患者往往表现为逃避,对疾病恐惧、对他人依赖性增强及猜疑心加重等[4];这些不良情绪在临床治疗中会表现为拒绝求医或是不配合治疗,继而会出现激素失衡性免疫功能降低,加速肿瘤恶化,甚至加重化疗的不良反应,影响临床疗效同时也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5],所以针对肝癌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成为肿瘤治疗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
心理干预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兴起,使心理干预成为富有成效的治疗手段。现代心理干预从支持疗法、精神分析疗法,到家庭疗法及各种行为疗法等[7]。对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价一般采用SCL-90及QOL-BREF量表进行评价,这些评价量表能从不同角度和维度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具有准确率高、操作性强的特点。
本研究将以上评价量表应用于患者的心理评价中,从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各个评价量表的指标经过心理干预均有显著改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经心理干预后肝癌患者的负面情绪的有效控制及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虽然在肿瘤大小变化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优势。这与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2][3][5]。
总之,心理干预可以比较有效管理肝癌患者的各种负面情绪,增强患者对临床治疗措施的依从性,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应用心理干预,对于肝癌行动脉介入化疗患者的综合治疗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陈素芬,臧淑琴,夏筠筠.原发性肝癌经动脉介入化疗的护理及疗效的初步研究[J].中外医疗,2014,33(5):148-149.
[2] 孙伟.心理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9):100-101.
[3] 马贵邦.对肝癌介入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变化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850-851.
[4] 谢莹珊,沈宜,孙迪等.重庆市城乡居民预防肿瘤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453-1454,1458.
[5] 谭永红,陈洁,向贵平.小组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2):186-189.
[6] KOksal AS,Kalkan IH,Yildiz H,et a1.Direct visualization of an extremely rare malignancy:adenocarcinoma of the appendix[J].Am J Gastroenterol,2013,108(1):149-15O.
[7] 孔燕,李敏.心理干预相关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3,42(29):3567-3569.
论文作者:陈素芬,臧淑琴,夏筠筠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肝癌论文; 动脉论文; 肿瘤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情绪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