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称句的语义解释及形式化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义论文,概称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862(2006)08-0021-06
概称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概称句在思维和语言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语言学、逻辑学、人工智能、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概称句进行研究,时至今日已经提出了多种理论和形式处理方法。尽管研究视角、方法不同,对概称句进行语义分析都是研究的必经之路。本文从逻辑学研究视角,以概称句的特点为依据,将部分概称句语义研究的成果做总结和梳理,力图抓住各研究方向的思想本质,并通过论证指出周北海及毛翊①比较透彻地分析了概称句语义,抓住了概称句的本质。
一 概称句特点概述
概称句(generic sentences)大体上指不表示明确情节(episodic)或独立事实,而是表达一类一般性质的命题。概称句有不同的类型,本文把研究范围限定在谓项性质可以应用于主项个体的SP型概称句。
以下对此类概称句的特点进行总结,主要考察不同语言所共有的一些核心性质。
1.概称句表达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规律。概称句表达的是一类一般性质,如“猕猴桃含有维他命C”,而不是表达独立的事实,如“这个猕猴桃含有维他命C”。概称句所表达的规律通常可以用于辖域内的个体,如通常可以由“猕猴桃含有维他命C”得出“这个猕猴桃含有维他命C”。这使得概称句和全称句有某种相似性,概称句可看做某种意义上的全称句。
2.概称句容忍例外。区别于全称句,概称句所表达的规律是容忍例外的。例如我们通常接受“鸟会飞”,即使我们同时知道“企鹅是鸟”,但“企鹅不会飞”。“容忍例外”是概称句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吸引众多研究领域共同关注概称句语义解释的主要原因。
3.概称句有真值。赖特(Reiter)②等学者把概称句看做元语言的规则,他们认为概称句的涵义是动态的,因此概称句没有真假。这种处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阿舍(Asher)和莫里(Morreau)曾对此做过详细的论述。③本文认为,尽管对概称句做判断与下判断主体和语境等有关,但是即使不同主体在不同语境对概称句的判断不同,他们都做了判断,因此概称句有真值。
4.概称句具有内涵性。即使没有一个现实世界的实例满足概称句的谓项条件,概称句仍可以真。例如:对“俱乐部的会员在危急关头互相帮助”,即使俱乐部的会员还没有遇到过危急关头,此句作为概称句还可能是真的。
5.概称句的真值判断要对主项做限制,限制中要同时考虑主项和谓项的涵义。对于概称句“孔雀生蛋”和“孔雀有华丽的羽毛”,人们一般认为这两个概称句都是真的,尽管只有雌孔雀生蛋,只有雄孔雀有华丽的羽毛,如果两句话的主项解释相同(对应相同的个体集),就会出现问题。这一现象通常被称为沉溺问题(drowning problem)。沉溺问题提示我们:对概称句做真值判断时,(a)我们对主项做了限制;由于满足两句谓项性质的个体集是不相交的,我们一定是对主项做了限制。(b)对主项做限制时考虑到了谓项的涵义;这两句话不仅对主项做了限制,而且所做的限制还不能一样,④考虑到主项同为“孔雀”,这种限制一定考虑到了谓项的涵义。此外,由于“孔雀生蛋”和“孔雀有华丽的羽毛”分开来看与其他概称句没什么区别,因此这样的句子在处理上应与本文考虑范围内的其他概称句没什么两样,即(a)(b)的总结是对这些概称句都适用的,而沉溺问题则是(a)(b)的突出表现而已。
6.概称句的真值判断与做判断的主体和语境等相关。概称句的判断和做判断主体的知识背景及认知特性等有关,同时还和相应的情境及场景有关。例如,对于“鸟会飞”,动物学家在大多数场景下都会认为其真,虽然知道某些品种鸟不会飞的人,在通常情境下会认为这句话是对的,但在脑筋急转弯或智力测试时,也可能认为这句话假,在不考虑死鸟,病鸟等的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认为该句真。概称句的形式表达要给这一部分因素留有空间。
二 概称句语义解释及形式化比较研究
根据前面的分析,由于概称句表达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规律、概称句容忍例外、概称句有真值,可以考虑从全称句出发,通过加上可表现概称句特点的限制来刻画概称句。以下所介绍的研究方向,都基于把概称句看成在全称句上的某种限制。⑤
对概称句SP,我们从(x(SxPx)出发。⑥
1.相关限制
相关限制(relevant quantification)的思想由德克莱克(Declerck)⑦提出。这一方向将概称句看做在相关实体上的限制。德克莱克认为存在这样一个原则:当一个陈述由一个集合组成时,听者会根据他(她)自己世界中的知识将该陈述限制到这个“集合”中,该陈述可以以一种适宜的方式来使用集合中的元素。
以“鲸鱼生幼崽”为例,这个陈述是针对雌性、发育成熟的鲸鱼而言的,因为首先,只有它们才有可能生幼崽。具体的处理上,这句话被表示为x(鲸鱼(x)&R(x)→x生幼崽)。
克里弗卡(Krifka)等⑧对此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1)这一原则可以使所有的概称句都成立。对任一概称句,很容易找到一个限制,使该概称句真。例如对“鲸鱼是蓝色的”,如果给出的限制R是谓词“是蓝色的”,该句就变成了“蓝色的鲸鱼是蓝色的”。(2)尽管这一陈述声称为合理的限制,但这一方向怎样或是否可以发展起来,情况并不明晰。
本文认为,如果规定对“鲸鱼是蓝色的”和“鲸鱼不是蓝色的”所做的限制相同,上面提到的问题(1)将有所改善,这是一阶逻辑可以做到的。关键在问题(2),由德克莱克不够清晰的陈述所发展出的形式化来看,问题的重点就在怎样给出R(x)的问题。但是,以一阶谓词来表达这种限制,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能表达源出思想的命运。R首先不能是常元,否则怎样表现“以适宜的方式”,R如果是一组Ri也于事无补。具体给出R(x)的方法这一方向没有给出,事实上,在这种表达下是无法探讨这一问题的,以一阶谓词作为限制手段,不能为概称句的判断所做判断的主体和语境影响留有余地,也不可能体现概称句的内涵性。
2.“不正常”限制
麦卡锡(McCarthy)⑨的划界说(circumscription)把“鸟会飞”解释成:如果“x是鸟”,而且x相对于“会飞”来说不是不正常的鸟,则可得出结论“x会飞”。从形式化角度,这一理论用一个谓词来囊括所有的例外,该谓词表示这些情况是不正常的,而且仅仅将该谓词的论域限制到给出正面知识就一定“不正常”的那些实体上。简化来讲,这一理论引入了表示“不正常”的谓词常元Ab,将“鸟会飞”表示为x(鸟(x)∧Ab(x)→会飞(x))。这种表达的问题在于,“不正常”被表示为一阶谓词常元,指“不正常的某种东西”,这就像说“是鸟”,“不是鸟”这样的简单的谓词。然而,“不正常”应该是与语境相关的,没有绝对的不正常,这一处理不能体现这种相对性。针对这一问题后来的研究者有所改进,引入了一系列的不正常谓词,以Ab[,i]表示,但Ab[,i]仍然是一阶谓词。
抛开背景思想的具体差异,从形式表达来看,由于R(x)与Ab(x)同是一阶谓词,对于“鸟会飞”,相关限制中的“x(鸟(x∧R(x)→会飞(x))”和“x(鸟(x)∧Ab(x)→会飞(x))”有惊人的相似性,因此,这两种形式处理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一样的:一阶谓词的表达能力不足以刻画他们想表达的更复杂的选择过程,而且这种经典逻辑公式加限制的方式也不可能处理像“俱乐部的会员在危难时刻互相帮助”这样表达概称句内涵性的例子。
3.典型说
典型说⑩(prototype)把概称句看做加在一个概念的典型元素上的全称限制。例如,“猫有尾巴”可以被改写成“每一个典型的猫有尾巴”。这一方向通过引入算子TYP来限制一个谓词的外延,使之限制到对于该谓词是“典型”的那些实体。
例如,“猫有尾巴”可表示为:x(TYP(猫)(x)→y(y是尾巴&x有y))。
克里弗卡等(11)分析,“如果我们对所有的概称句做统一的处理时,则必须假设一个相当一般性的典型算子。因为我们所要概称考虑的范围变化非常大,而我们必须允许TYP算子对不同情况的谓项都可以应用。还要注意,该算子不能定义为集合或其他的外延实体。该算子所表达的内容一定是通过内涵表达所给出的,因为如果概称算子以外延实体的形式给出的话,比如说,假设现在的世界上除了企鹅其他的鸟都灭绝了,在外延实体形式的解释下,典型的鸟和典型的企鹅的概念是一致的。……这一研究方向其实只是将怎样确定概称句的语义的难题转化成了怎样确定TYP算子的语义的难题。”
这一方向并没有指出怎样来确定TYP算子,这是事实。而克里弗卡等用来说明这一点的分析,却为典型说方向未来发展给出了一点提示。从上文的分析中可看出,如果想沿着这一研究方向发展,(1)由于概称句变化的范围非常大,TYP算子的限制只能体现最基本、最普遍的特点,要多留一些空间。(2)TYP算子应体现内涵性,这不仅是根据概称句有内涵性这一点提出的要求,TYP算子的定义方式就体现了这一需求,TYP算子是加在谓词上的函数,而不再是一个独立给出的谓词,这较前面的方向有了进步。如果说前面用一阶谓词做限制的研究方法表达内涵性是不可能的,这一方向却使这一点成为可能。
对于沉溺问题,前面分析过,沉溺问题表明对主项做限制要同时考虑到主项涵义和谓项涵义。尝试将一元TYP算子转化为二元TYP算子,使其辖域同时包括主项和谓项的因素,沉溺问题在这一方向下就有可能得到处理。后面将指出,毛翊等就这一问题给出了比较成功的处理。
沿着这一方向的直观,后人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毛翊(12)、埃卡德特(Eckardt)(13)都声称自己是沿着典型说方向发展了自己的理论。
4.模态条件句方向
由阿舍和莫里(14)及佩尔蒂埃(Pelletier)和阿舍(15)等所给出的概称句的形式化及语义通常被称为模态条件句方向。阿舍和莫里给出了像“狗吠”这样的概称句的形式表达,该概称句可表示为x(D(x)>B(x)),其直观意思是:对任意对象x,如果x是狗且x在一个适当的环境下,则这个环境通常会包含x吠这一事件。形式表达中的>是从条件句逻辑中发展来的二元模态算子,形式语义中通过上的选择函数*来解释。直观上,D(x)>B(x)在可能世界w中真要求B(x)在所有根据可能世界w和由>的前件所表达的命题||D(x)||所选择出来的可能世界中真。而x(D(x)>B(x))(代表“狗吠”)真,当且仅当,对任意论域中的对象x,D(x)>B(x)真。这一方向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怎样更好地给出*的语义上,直到周北海和毛翊(16)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引入新的算子。
沿着这一方向,很多概称句都能够得到“解释”(17),这种解释较前面几种的一个显著优点是,引入模态算子体现了概称句的内涵性。考虑概称句“俱乐部的成员在紧急关头互相帮助”,尽管与该概称句相对应的事实句可能还没有机会实现或者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实现(例如,这个俱乐部的成员还没有遇到什么紧急关头),该句仍可以是真的。这说明,人们在理解概称句时不是仅仅考虑现实世界的实例。而模态条件句方向的解释由于考虑到了可能世界的实例,(18)可以比较好地处理这类句子。
但这种语义仍旧存在问题。对于“海龟长寿”,人们对这句话做判断时,所想的是那些活着的海龟,那些出生不久就死掉的海龟已经被排除掉了,对每一只海龟都选择相应的可能世界,不符合人们日常认知这一概称句的直观。
对于引发沉溺问题的“孔雀有华丽的羽毛”和“孔雀生蛋”。对任意一只孔雀,在参照当下世界选择的可能世界中,该孔雀不可能有华丽的羽毛同时生蛋。根据前面的分析,沉溺问题说明考虑概称句语义时,要对主项做限制;对主项做限制时要同时考虑主项和谓项的涵义。模态条件句方向的处理没有体现这些特点。佩尔蒂埃和阿舍(19)也意识到这一方向解决沉溺问题的困难,他们的补救办法是对两句分别加限制,用x(P(x)∧male(x)>C(x))表示“孔雀有华丽的羽毛”、用x(P(x)∧Female(x)>L(x))表示“孔雀生蛋”。而这样做相当于将引发沉溺问题的句子单列出来,规定这类句子和其他要讨论的概称句有所不同。但是,从句子形式和单句理解上,产生沉溺问题的句子与其他的概称句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这种处理方法并不合理。我们需要一种更普遍的概称句解释,在该解释下,这类句子同其他概称句能以相同的方式解释。
可以看出,模态条件句方向通过引入可能世界语义体现了概称句的内涵性,这是前面几个方向没有做到的。而前面几个方向都考虑到要对主项限制,模态条件句方向在引入可能世界语义解决内涵性的同时却放弃了对主项元素做限制;前面的几个方向共同的追求反映了人们认知概称句的部分直观,而模态条件句方向引入了可能世界语义学这样一个好工具的同时,却忽略了对主项限制的研究。
能否把这两条相融合呢?
5.带模态的典型说
埃卡德特(20)的研究是对主项个体做限制和模态方向相融合的一个尝试。
埃卡德特指出自己的研究是沿着典型说方向所做的进一步努力,试图在语义中抓住概称句是对所有的典型个体的陈述这一特点。在她的理论中概称句实际上被定义为:(21)
其中,N[,n]用来从一个类中选择出该类的典型/正常对象(例如从所有的鸟中选出典型/正常的鸟)。概称句GEN[,x1],…,x[,n](ψ;Ψ)在可能世界w中真,当且仅当,对任意通过≈与w相关联的世界w′,在w′中使ψ成立的正常对象a[,1],…,a[,n]在w′中也使ψ成立。≈是可能世界上的二元关系。w≈w′指w′与w在所有生理特性、因果和统计相关性及规律方面是一样的,而其他方面可以不同。
埃卡德特同时考虑了引入模态成分和对主项个体进行限制,从而发展了典型说方向的研究,通过引入N[,n]在可能世界语义学下比较明确的表现了通过主项涵义来选择典型/正常对象这一点。通过引入可能世界语义学,这一解释中考虑到了可能世界中的实例,表现了概称句具内涵性这一特点。
但是,这一语义没有考虑到对主项个体的限制要同时顾及谓项的涵义,因此,目前这一解释不能解决沉溺问题。而根据≈的解释,□这个模态算子并没有像模态条件句中的二元模态算子那样起到选择正常情况的作用。例如,对概称句“鸟会飞”,埃卡德特的解释是说,如果所有生理特性、因果和统计相关性及规律方面没什么变化的话(这种限制与具体主项和谓项无关),正常的鸟会飞。由□引入的限制,是一个整体的限制,不因具体的ψ,Ψ的变化而变化。这种限制过于死板,不能体现概称句的多样性。
6.双正常语义
周北海和毛翊(22)对模态条件句方向进行了改进,毛翊(23)指出,这一研究是沿着模态条件句方向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包含典型说的思想。同样是同时考虑对主项个体进行限制和加入模态因素,这一方向与埃卡德特研究的区别是,埃卡德特的研究是以典型说为基础,同时考虑加入模态成分;而这一方向的研究则以模态条件句方向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在其上加入典型说的成分。
毛翊(24)详细分析论证了单用“正常的”和单用“正常的情况下”做限制都不足以刻画概称句,我们必须同时引入“正常的”和单用“正常的情况下”两个限制。以“鸟会飞”为例,假设鸟处在一个大气压力异常的环境,鸟儿无论怎样挥动翅膀都不能飞了,那么,即使再正常的鸟,也不会飞,这说明我们需要对概称句加“正常情况”限制。而如果在气压,天气等条件一切正常的环境里面,断了翅膀的鸟还是不会飞的,这说明我们需对概称句的主项加“正常”限制。
这一方向指出概称句SP的直观意思是,“对任意的个体x,如果x是相对于P或非P来说正常的S,那么,在正常情况下,x是P”。他们同时给出了概称句SP的典范解释:对所有主谓结构的概称句SP,都可以被精确化为“S(在正常情况下P)”。如果S是复数名词,又可进一步精确化为“(正常的S)(在正常情况下P)”(在相应语言下的表达式为x(N(λxSx,λxPx)x>Px))。(25)这一形式包含了两层全称概括,外层的全称概括作用于相对于主谓项的正常个体,内层的概括作用于相对某个正常个体的正常环境。以“鸟会飞”为例。不会飞的不正常的鸟被外层的全称量词略去,正常的鸟在不正常环境里而不会飞的现象由内层的全称量词排除。具体的,两个“正常的”分别用两个不同的模态算子来刻画。用于正常情况的“正常的”是二元命题算子>,在形式语义中用选择函数来刻画,是由模态条件句方向中的*进一步发展而来的。用于主项的“正常的”是以谓词为变元的函数,被称为正常个体选择函数。由于这里引入了两个正常算子,以下简称这一语义为双正常语义。双正常语义在“根据涵义来选择个体”这一思想及形式处理上与埃卡德特的处理有相近之处。但在具体处理上,通过把N[,n]的一个参数变为了两个,体现了对主项个体做限制要同时考虑谓项涵义这一直观,这样,沉溺问题得以顺利解决。而且,这一解释给出了限定条件使与谓项涵义相关的选取参数同谓项的肯定和否定无关,直观上,以“鸟会飞”为例,给出的条件限定对于鸟和会飞,以及对于鸟和不会飞,选出的正常个体是相同的,这样的限制避免了循环定义的可能,从而使前面提到的“蓝色的鲸鱼是蓝色的”问题得以消解。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这种解释体现了(1)概称句表达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规律;(2)概称句容忍例外;(3)概称句有真值;(4)概称句具有内涵性;(5)概称句的真值判断要对主项做限制,限制中要同时考虑主项和谓项的涵义;(6)概称句的真值判断与做判断的主体和语境等相关。
可以说,这种解释是比较成功的。
注释:
①(22)见Mao,Y.and Zhou,B.,An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of Generics,Social Sciences in China,Vol.XXIV,No.3,Autumn 2003,pp.126~133,以及[12][24]所列文献等。
②Reiter,R.,A Logic for Default Reason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13) 1980,pp.81~132.
③Asher,N.and Morreau,M.,What some Generic Sentences Mean,The Generic Book,G.Carlson and F.Pelletier (ed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95,pp.300~338.
④这里要排除两个主项同时选择空个体集的情况。
⑤概称句还有其他处理方式,篇幅所限,将在另文讨论。本文的介绍中,部分研究方向的直观背景思想和给出的形式处理不一定一致。这其中有些是因为直观讲的不够清晰,从而相应的技术处理也不能到位,有些是形式化者没有完全体现直观表述的涵义。本文的讨论和评判主要是参照形式化结果给出,对形式化处理提出的问题,不等同于对背景思想的评判。
⑥为简化问题,本文仅考虑一个变元的情况。
⑦Declerck,R.,The Origins of Genericity,Linguistics (29)1991,pp.79~102.
⑧(11)Krifka,M.,Pelletier,F.J.,Carlson,G.N.,Meulen,A.,Chierchia,G.,and Link,G.,Genericity:an Introduction,The Generic Book,G.Carlson and F.Pelletier (ed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95,pp.45~46,pp.46~47.
⑨McCarthy,J.,Circumscription-a form of Non-monotonic Reason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13) 1980,pp.27~39.
⑩Heyer,G.,Generic Descriptions,Default Reasoning and Typicality [J],Theoretical Linguistics,(11) 1985,pp.33~72.
(12)(16)(23)(24)Mao,Y.,A Formalism for Nonmonotonic Reasoning Encoded Generics,Ph.D.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2003.
(13)(20)Eckardt,R.,Normal Objects,normal Worlds and the Meaning of Generic Sentences,Journal of Semantics (16) 2000,pp.237~278.
(14)Asher,N.and Morreau,M.,Commonsense Entailment:a Modal Theory of Nonmonotonic Reasoning,Proceedings of the Twelf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itificial Intelligence,J.Mymopoulos and R.Reiter (eds.),Morgan Kauffman,Los Altos,California,1991,pp.387~392.
(15)(19)Pelletier,F.J.and Asher,N.Generics and Defaults,Handbook of Logic and Language,J.van Benthem and A.ter Meulen (eds.),The MIT Press,Cambridge,MA,1997,pp.1125~1177.
(17)得以解释,不意味着解释得够准确。
(18)出于不认为现实世界比可能世界更真实的观点,本文中可能世界中的事例也被统一称为实例。
(21)埃卡德特给出的是扩展到多元谓词情况的处理,本文的介绍保留了这种形式。毛翊注意到埃卡德特没有区分概称句的形式表达和语义解释,并把两者做了区分,这里给出的是毛翊区分后的形式。
(24)周北海:《概称句本质与概念》,《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