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学生在智育、体育、美育还有劳技的培育上都起着调控与支持的作用。班级是学校和班主任进行德育的重要场所,同时班主任担任着德育的重要角色,班主任是否能够抓住德育的核心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发展。从德育的开展着手,阐述德育开展的一些方法和怎样才能抓好德育,有助于教师加大对学生德育的发展,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2-171-01
好的品德在小学教育和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品德不是一下就能够养成的,它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养成。学生养成好的品德,就是为了他们日后思想的进步奠定基础。然而,不当的德育会使学生形成坏的品德习惯,这样将会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发展。这样一来,班主任作为学生德育的领导者,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
1.班主任开展德育的着手点
1.1德育的开展基础是要熟知和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作为学生的领导者和引导者,班主任首先要认识每一个学生,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知道每个学生的相貌和性格特点、爱好等,通过学生的不同情况来逐个进行德育。光知道这些还不够,家庭也是培养学生品德的地方,所以,班主任还要建立和家长的沟通,知道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这样结合起来开展德育才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1.2德育的开展关键是要关心和爱护学生,从行为上起到示范作用。班主任要尊重、关心学生,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信任、尊敬。班主任要在感情上与学生贴近,在精神上要鼓励和支持,并给予帮助,尽量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带来的温暖,使他们在班主任的关心爱护下养成好的心理素质、性格。同时,班主任在要求学生的时候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更好,从行为上对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
1.3德育的开展中心是要从正面来教育和引导学生。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做出正确的指导。小学生天生是爱玩的,在某些事物上他们是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对待的,这时班主任就要做到从旁引导,给出正确的德育。班主任也要多与学生沟通,从而使德育在引导学生的同时,加深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
1.4德育的开展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道德素质。一个好的班集体要具备好的道德素质,所以班主任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培养,使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班主任还要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在互相的学习中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2.抓住根本,学会感恩
我们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父母的宝贝,从小都被浓浓的爱所包围着,呵护着。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渐渐形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我们班主任在小学生的教育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从小就要培养他们拥有一颗至诚的感恩之心,这样他们才会拥有快乐的人生和美好的未来,正如《感恩一切》这首歌中唱的一样:"……感恩亲爱的父母,给予我生命;感恩亲爱的老师,教会我成长;感恩帮助过的人,使我感受善良,感恩伤害过我的人,让我学会坚强……"
我们班主任首先要教育学生从感恩父母开始,"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我们要通过给学生讲"二十四孝"的故事,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抓好道德的根本。可以通过给父母洗脚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等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感恩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激发学生好好学习来报答父母的决心。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培养学生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大自然、感恩一切的思想,生活在一个相互感恩的世界的人必将是幸福的,社会也一定是和谐美好的。
3.班级管理虚实相结合
踏踏实实地抓管理,是班主任的应尽职责,既是对学生爱的奉献,更是学生健康成长之必须。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个性形成、尤其是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应该切切实实地实行全程管理、全面管理。但是,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繁杂琐碎,既要完成自身负担的科学教学工作,又要协调各科的教育教学,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全面落实教育管理学生的任务。如果事无巨细,一一躬亲,久而久之,就能疲于应付,效果极差。这种"坐班"或"站班"式的警察型管理,那种大包大揽、唠唠叨叨式的保姆型管理,其效果往往都不佳。过"实"的管理,一是会把学生管"死"了,太多的约束和强制,会降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会把学生管"懒"了,太细的指导和帮助,会造成学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快速形成。班级管理中"管"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管"。其实,我们在班级管理中也不妨试试"虚"晃几招,把管理渗透到"不管"之中。譬如,将权力下放,让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制能力。点名簿交给班长,团队活动让团支书主持,黑板报由宣传委员负责,班费由生活委员管理……让整个班集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学生在参与班集体的服务与管理中,实现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有时,我们也不妨来点"大而化之",故做糊涂。有时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不要婆婆妈妈每次计较,待问题比较冲突时一并处理可能效果要好得多。管不过"实","虚"而有度,"虚""实"结合,达到"无为而治"、"不教而正"的管理最高境界。
4.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
教师与学生之间,从情感上说,距离越近越好;从管理上说,又必须留有一定的距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与学生之间保持一个适度的距离,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既可亲,又可敬的班主任形象。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日常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必须努力创造良好的氛围,积极探寻与学生情感的交融点,拉近师生情感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乐于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心与心的感应中,接受"无痕的教育"。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师生之间必须有一个适度的距离,要让学生在这适度的距离中,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老师在学识、能力、经历等方面的差距,从而对教师保持应有的尊重;同样,老师也只有依靠这种距离,才能把课堂教学与课后谈心、硬性规定与宽松氛围融合起来,使班级管理始终处于和谐的气氛之中。而师生之间如果距离过近,片面强调和学生"打成一片",那么学生则会与你称兄道弟,轻慢老师应有的权威。不尊其师,何谈"信道",何以"服管"?
论文作者:陈旭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学生论文; 班主任论文; 德育论文; 距离论文; 父母论文; 的人论文; 品德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2月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