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中段癌切除术后不同吻合部位的比较

食管中段癌切除术后不同吻合部位的比较

一、中段食管癌切除后不同吻合部位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卢双喜[1](2020)在《65岁及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影响≥65岁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处理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同时预测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接受手术的219例≥65岁食管癌患者,分析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术前心功能不全、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术前PO2<60mmHg、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TNM分期、肿瘤部位等15个指标为自变量,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有无为因变量。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概率预测模型,并绘制Nomogram图。结果患者术后新发心律失常71(32.42%)例,其中:房颤32例(45.07%)、窦性心动过速28例(39.44%)、窦性心动过缓10例(14.08%)、室性早搏1例(1.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术前心功能不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TNM分期 P 值=0.021、0.007、<0.001、<0001、0.006。其他观察指标 P 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术前心功能不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TNM 分期 P 值=0.031、0.011、0.043、0.016、0.024,OR值=2.443、8.764、1.006、1.064、1.632。Logistic 回归方程:P=eX/(1+eX),e 为自然对数的底,X=2.44+(0.893×术前合并心律失常)+(2.171×术前心功能不全)+(0.006×手术时间)+(0.062×淋巴结清扫数目)+(0.49×肿瘤TNM分期)。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诊断效能良好。结论患者术前合并心律失常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是未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2.443倍,术前合并有心功能不全、手术时间越长、淋巴结清扫数目越多、肿瘤分期越晚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也越大。对于术前合并有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先控制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再手术,术中也应缩短手术时间、仔细操作,提高患者围术期安全性。

秦启明[2](2020)在《食管肿瘤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及目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是胸外科术后最严重,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也是胸外科术后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围术期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和减少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医院胸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行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观察和查阅文献,选取与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术中出血、麻醉时间、BMI(身高体重指数)、术前白蛋白水平、吻合部位,病理分期、分化、主动脉硬化、既往史、术后肺部感染、ASA分期等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再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食管胃吻合口瘘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总计300患者中,术后总吻合口瘘发生率3.67%(11/300)。各项指标中:年龄、性别、术中出血、BMI(身高体重指数)、病理分期、分化、主动脉硬化、既往史、ASA分期等指标在未发生吻合口瘘组与吻合口瘘组之间进行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白蛋白水平吻合口瘘组平均值40.6(±2)g/L,无吻合口瘘组平均值42.5(±4.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麻醉时间吻合口瘘组平均值5.4(±1.7)小时,无吻合口瘘组平均值4.0(±0.9)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中行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0.43%(7/23),右胸顶吻合口瘘发生率3.91%(2/51),弓上吻合口瘘发生率0.61%(1/165),弓下吻合口瘘发生率1.64%(1/6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13.72%(7/51),未发生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1.61%(4/245),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手术吻合部位,麻醉时间、术后肺部感染、术前白蛋白水平,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吻合部位(P=0.001,OR=0.058)、麻醉时间(P=0.021,OR=0.505)、术后肺部感染(P=0.011,OR=8.441)、术前白蛋白水平(P=0.031,OR=1.315)是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1.手术吻合部位、麻醉时间、术后肺部感染、术前白蛋白水平是食管胃吻合口瘘的独立危险因素。2.胸中下段食管癌选择胸内吻合、积极预防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可能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

卜茜[3](2020)在《184例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根治切除术后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探讨影响Ⅲ期食管鳞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并依危险因素建立总生存率的预测模型,以期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延长术后的无病进展时间,期望能为改善食管鳞癌(ESCC,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治疗效果提供具体可能相关的参考指标,并期望发现本研究在该类患者治疗模式上存在的可改进之处。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行Ⅲ期(pT1N2M0、pT2N1-2M0、pT3N1-2M0、pT4aN0-1M0)ESCC根治术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家族史、肿瘤位置、肿瘤长度、手术方式、吻合口位置、脉管瘤栓、清扫淋巴结数、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术后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经过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184例患者。采用SPSS22.0及R3.5.1软件对Ⅲ期ESCC根治术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出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纳入Cox模型鉴定Ⅲ期ESCC根治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的结果,建立总生存率的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的校准度采用校准曲线验证,区分度采用C Index验证。用R软件以列线图的形式直观显示,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共纳入184例患者,男性145例,女性39例,中位年龄62岁(范围4879岁)。有家族史者20例,无家族史者164例;肿瘤位置位于上段、中段、下段者分别为7例、158例、19例;吻合口位置:颈部7例、胸膜顶12例、弓上145例、弓下20例;采用二野、三野手术者分别为163例、21例;肿瘤中位长度为6.0cm(范围1.29.0cm);分化程度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未分化者分别为10例、69例、105例、0例;术中清扫淋巴结的中位数为10个(范围832个);有脉管瘤栓者115例,无脉管瘤栓者69例;术后病理T分期:pT1者10例、pT2者23例、pT3者151例;术后病理N分期:pN1期99例、pN2期85例;术后临床分期:ⅢA期23例、ⅢB期161例;单纯手术者46例,术后辅助放疗者21例,术后辅助化疗者69例,术后辅助放化疗者48例。截止到随访时间2019年12月31日,全组共死亡患者118例,存活66例,患者的1、3、5年总生存率(OS,Overall Survival)分别为78.8%、30.9%和19.8%,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清扫淋巴结数目、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术后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这些因素与患者术后OS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度、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是Ⅲ期ESCC根治术后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预测评分体系(C Index=76.73%),以R软件描绘列线图直观显示患者OS。全组术后共出现食管肿瘤进展145例,未进展39例,其中局部区域复发占86.9%、远处转移占7%、混合转移(局部区域复发+远处转移)占6.1%,患者术后1、3、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分别为67.5%、18.6%和3.2%,中位无进展时间为2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家族史、手术方式、肿瘤长度、分化程度、清扫淋巴结数、T分期、N分期、术后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这些因素与患者术后PFS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肿瘤长度、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及术后辅助治疗是Ⅲ期ESCC根治术后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184例单中心Ⅲ期ESCC根治术后患者分析显示5年OS为19.8%,肿瘤长度、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是本组Ⅲ期ESCC根治术后OS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长度<5cm、T分期N分期早、高分化、术后化疗和放化疗组的可能OS较优,而术后单纯放疗的价值有待进一步证实;(2)本组研究显示影响OS的因素,均可影响PFS,同时还发现手术方式也是影响PFS的独立因素,手术方式为三野、肿瘤长度<5cm、T分期N分期早、高分化、术后化疗组的PFS较优;(3)基于患者OS独立影响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显示可准确预测本组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率,其可行性及可信度较高,并且能以列线图的形式直观显示,值得多中心进一步验证;(4)本组Ⅲ期ESCC患者中同期行新辅助治疗例数很少,值得日后探讨研究;25%患者未行术后辅助治疗,本研究提示术后化疗或放化疗对患者生存获益,应进一步强化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

赵秉莳[4](2020)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管状胃颈部吻合术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近期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胸腔镜食管癌管状胃机械吻合术与开胸食管癌管状胃机械吻合术临床资料的对比,研究两组之间手术相关数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探讨胸腔镜在食管癌根治-管状胃机械吻合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2010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248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管状胃-食管吻合术”的完整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100例病例为实验组,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148例病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二者术中、术后情况及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釆用χ2检验分析。P<0.05(α=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纳入排除标准后,有248例完整病例列入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其中男性203例,占比81.9%,女性45例,占比18.1%;患者平均年龄61.40岁,50至65岁的患者居多,占比53.2%;开胸患者比例居多,占比59.7%;术后住院天数16.65±3.713天;肿瘤位于胸中段的患者居多,占比66.5%。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患者中以肺部感染居多,占比15.7%,吻合口瘘患者占比4.4%,围手术期死亡3例,占比1.2%。胸腔镜组与开胸组两组相比,在性别、年龄、吸烟史、既往病史、瘤体位置、肿瘤分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胸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胸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清扫胸内淋巴结数目胸腔镜组高于开胸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人血白蛋白水平胸腔镜组高于开胸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住院天数胸腔镜组小于开胸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胸腔镜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开胸组,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有相同的手术安全性,并且在术中清扫胸内淋巴结数目、术后平均人血白蛋白水平、术后住院时间要优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2.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相比不会增加术后吻合口瘘及心律失常的风险,并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康宁宁[5](2019)在《镜下荷包技术胸内吻合与颈部直视吻合在微创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食管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六位。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每年世界上新增加的食管癌患者中,约有一半以上发生在中国。外科手术仍然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长期以来,开放食管切除术(open esophagectomy,OE)一直是治疗食管癌主要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左经胸食管切除术(Sweet术)、经腹右经胸食管切除术(Ivor Lewis术)、右经胸经腹经颈三切口食管切除术(Mckeown术)、经腹经颈食管内翻剥脱术等等。这些手术需要常规开胸、开腹或附加颈部切口,切口较长,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创伤。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腔镜下的微创手术逐渐应用于食管癌的治疗。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在保证肿瘤彻底根治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已逐渐成为治疗食管癌的常规术式。目前,主流的微创食管切除术按照吻合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术(thoracoscopiclaparoscopic esophagectomy with anastomosis in the neck,TLE-neck,MIE-Mckeown)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thoracoscopiclaparoscopic esophagectomy with anastomosis in the chest,TLE-chest,MIE-Ivor Lewis)。TLE-neck术开展较早,操作相对较简单,应用更加广泛,已逐渐成为各大医院治疗食管癌的常规术式。而TLE-chest术相对难度较大,开展较晚。由于其省去了颈部切口,相对于颈部吻合术更加“微创”。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是一种新式的TLE-chest术。其特点是术中仅仅用一根最常规的Prolene线将食管肌层荷包缝合,完成钉砧头的置入,简化了胸内吻合的流程和耗材,目前关于这种术式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报道较少。近年来,我们将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与TLE-neck术均进行了持续的优化与完善,许多新的操作和流程被加入到这两种术式中,产生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食管中、下段癌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时究竟该选择颈部吻合还是胸内吻合,目前仍没有定论。目的1.分析基于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的围手术期资料,探讨该手术方式应用于食管中、下段癌的可行性,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2.总结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与TLE-neck术术中技术和流程的改进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经验。3.将两种术式进行改进后的围手术期相关资料进行对比,为食管中、下段癌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时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共计25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0例为TLE-neck术,110例为基于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放疗和化疗。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及术前临床分期。术中术后观察项目包括: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由腔镜中转为开放的例数、围手术期死亡例数、术后总引流量、胸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情况(吻合口瘘、上消化道出血、肺部并发症、喉返神经损伤、乳糜胸)及术后病理分期。将两组术式的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组的平均年龄为64.05±8.38岁,其中男性82例,女性28例。平均体重指数为22.49±2.78 Kg/m2,其中57(50.18%)例有吸烟史,49(44.55%)例有饮酒史。73(66.36%)例为胸中段食管癌,37(33.64%)例为胸下段食管癌。鳞状细胞癌的百分比为92.73%。TLE-neck组的平均年龄为64.99±7.05岁,其中男性100例,女性40例,平均体重指数为22.61±2.74Kg/m2,其中60(42.86%)例有吸烟史,51(36.43%)例有饮酒史。107(76.43%)例为胸中段食管癌,33(23.57%)例为胸下段食管癌。鳞状细胞癌的百分比为95.7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肿瘤位置、病理类型、术前临床分期等指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73.71±48.85min,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为22.58±10.77个,术后平均总引流量为2172.59±1130.03ml;术后病理分期:Ia期12例,Ib期15例,IIa期27例,IIb期12例,IIIa期6例,IIIb期28例,IVa期10例。术后胸管留置天数为9.93±3.53天,术后住院天数为11.67±4.10天。吻合口瘘4例,均行保守治疗后治愈。上消化道出血2例,1例行保守治疗治愈,另外1例术后行全麻下胃镜下钛夹止血治疗后治愈。肺部并发症11例,喉返神经损伤4例。乳糜瘘2例,均行保守治疗后治愈。围手术期死亡1例,因术后重症肺部感染而死亡。TLE-neck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4.23±58.78min,淋巴结清扫个数为24.52±13.14个,术后总引流量为2329.97±1587.39ml;术后病理分期:Ia期13例,Ib期23例,IIa期24例,IIb期18例,IIIa期9例,IIIb期45例,IVa期8例;术后胸管留置天数为11.31±6.09天,术后住院天数为13.88±8.24天。吻合口瘘15例,其中14例行保守治疗后治愈。上消化道出血7例,均行保守治疗治愈。肺部并发症24例,喉返神经损伤21例。乳糜瘘3例,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经剖腹探查后发现为乳糜池破损,经手术治疗后治愈。围手术期死亡2例,均死于术后肺部感染,其中1例并发吻合口瘘,继而出现食管气管瘘、呼吸衰竭,经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抗感染等治疗,出现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后治疗无效而死亡。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中转例数、围手术期死亡例数、术后总引流量、术后病理分期、上消化道出血、术后肺部并发症及乳糜瘘等指标上无显着差异(P>0.05)。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组术后胸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显着小于TLE-neck术组(P<0.05)。结论:1.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在保证肿瘤根治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2.通过对应用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的TLE-chest术与TLE-neck术术中技术和流程的改进,提高了可操作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3.对于胸中段及胸下段食管癌患者的微创治疗来说,采用镜下荷包技术的TLE-chest术是一种合适的选择。

廖慧娟[6](2019)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颈部T型吻合与圆吻吻合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较高一直是困扰胸外科医生的难题,同时也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身心健康等产生较大影响。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食管切除术中食管管胃的吻合方式的选择等有关,尤其是吻合口并发症。本课题通过比较胸腹腔镜下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颈部吻合中T型吻合(T shaped anastommsis,TSA)与常规圆吻吻合(Circular stapled anastomosis,CSA)两种吻合方式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分析两种吻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本院胸外科68例食管中、上段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回访数据。所有患者均行胃镜、颈胸及上腹部平扫+增强CT、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并明确病理诊断及术前分期。所有患者均行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并行淋巴结清扫术。根据颈部吻合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为两组:T型吻合组(TSA组)和圆吻吻合组(CSA组)。吻合方式为TSA的患者32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2.81±8.20)岁。吻合方式为CSA的患者3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2.08±8.34)岁。记录两组患者的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心肺并发症及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等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TSA组吻合时间为(20.31±5.23)min,术中出血量为(256.88±61.77)ml,术后吻合口瘘2例(6.25%),吻合口狭窄1例(3.13%),胃食管返流14例(43.75%),肺部感染5例(15.62%),心律失常3例(9.38%)。CSA组吻合时间为(21.19±4.25)min,术中出血量为(257.22±65.01)ml,术后吻合口瘘2例(5.56%),吻合口狭窄9例(25.00%),胃食管返流17例(44.74%),肺部感染7例(19.44%),心律失常2例(5.56%)。两组在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胃食管返流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和心律失常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A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C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联合腔镜食管鳞癌根治颈部吻合中,与圆吻吻合相比,T型吻合能降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这一并发症,且不增加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及胃食管返流发生率等并发症。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颈部吻合中T型吻合安全性好,临床效果佳,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食管-管胃颈部吻合方式。

孙贝[7](2018)在《胸腔内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微创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胸腔内食管胃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微创食管癌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9月到2018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采用胸腹腔镜联合、经右胸上腹胸腔内食管胃机械吻合治疗胸下段食管癌、食管胃交界癌(siewertⅠ型及Ⅱ型)的患者共52例。其中全机械侧侧吻合组有29例,管状吻合器吻合组23例。我们收集了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对照研究,包括性别、年龄、BMI、FEV1、DLCO、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呼吸病史、肿瘤长度、组织分型、肿瘤位置、病理分期、吻合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和组数、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部感染、乳糜胸、心律失常、声音嘶哑、胃排空障碍)、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胸管留置和术后住院时间。按照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8版标准进行肿瘤TNM分期。结果:1.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基本临床资料的的对照研究本研究共有52名患者,其中全机械侧侧吻合组29例,管状吻合器吻合组23例。两组病例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BMI、FEV1、DLCO、吸烟史、饮酒史、呼吸疾病史、高血压病史、肿瘤长度、组织分类、肿瘤位置、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手术和术后相关资料的的对照研究全部患者均完成胸腹腔镜下食管病损切除术,术中行胸腔内食管胃全机械侧侧吻合和管状吻合器吻合全部成功,未有中转开胸开腹者。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的吻合时间分别为26.35±5.90min和31.04±6.71min,手术时间分别为318.97±6.85min和367.57±75.22min、胸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1.10±2.80天和13.52±2.17天、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4.41±2.65天和16.70±4.3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的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和组数、术后第一天胸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术后并发症的的对照研究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0%和17.39%,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0%和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在肺部感染、乳糜胸、心律失常、声音嘶哑、胃排空障碍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胸腔内食管胃全机械侧侧吻合在治疗食管下段及食管胃交界癌微创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2.与管状吻合器吻合相比该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吻合和手术时间,降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徐东[8](2018)在《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技术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108例食管癌采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疗效分析目的:手术中采用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是否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吻合方式。方法:从2015年01月起至2018年06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胸心外科随机选择部分食管癌患者使用管状胃食管T型吻合,记录并观察及随访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后远期生存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原手术计划。共入组患者108例,胸上段30例,胸中段50例,胸下段28例,Ⅰ期12例(ESD失败,或手术前胸部增强CT提示纵隔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淋巴结阴性的患者),ⅡA期(T2-3NOM0)50例,ⅡB期(T1-2N1M0)34例,Ⅲ期(T3-4N0-1M0)12例。其中右胸内吻合26例,左颈部吻合82例;截至随访期末(2018年06月),随访患者1-42个月,中位时间20个月。共有30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其中死亡7例,吻合口瘘或管状胃瘘发生例数为10例,均经过保守治疗,在吻合口瘘发生后1周至5周内愈合。吻合口狭窄需要进行内镜下扩张治疗的患者1例。结论: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均在胸腹腔镜的技术下进行,手术采用腔镜微创方式,管状胃与食管T型侧侧吻合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极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较少。将腔镜技术与T型吻合技术相结合,是一种安全、微创、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中采用和推广,促使食管癌手术的优化。第二部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在胸内及颈部的对比分析目的:采用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的手术方式中,对比分析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右胸内吻合与左颈部吻合不同吻合部位治疗食管癌的效果及优缺点。方法:2015年01月起至2018年06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选择部分食管癌患者使用管状胃食管T型吻合。术前均行胃镜检查,肿瘤上缘距门齿30cm以内的患者,行颈部吻合;距门齿大于30cm行右胸内吻合。其中右胸内吻合26例,左颈部吻合82例。记录观察患者的一般一般情况,如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远期生存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原手术计划。无中转开胸及无剖胸探查后关胸病例。右胸内吻合26例,左颈吻合手术8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T型吻合。右胸内吻合组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和平均清扫上纵隔淋巴结数较左颈部T型吻合组少,但两组总转移率未见明显差异性(P>0.05);右胸内T型吻合组的左右喉返神经损伤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左颈部T型吻合组低(P<0.05);其他并发症,两组术后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术中渗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共随访108例(100%),随访截止时间2018年06月,随访时间跨度为术后1-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所有I期患者均无化疗,所有Ⅱ、Ⅲ期患者均采用标准的4-6次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随访观察食管癌局部复发率或远处转移率、反流性食管炎、T型吻合口的狭窄、无复发生存率、总死亡及总生存率等指标。两组随访指标中,左颈部吻合组复发或转移率较右胸内组低(P<0.05),故左颈部吻合组无复发生存率较右胸内组高。结论:所有食管癌患者均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吻合采用T型吻合术。上述对比研究验证了 T型吻合无论是右胸内和左颈部都是安全可行的,两组均可彻底清扫区域淋巴结。与左颈部吻合相比,右胸内T型吻合在术后吻合口瘘、左右喉返神经损伤等方面并发性更低,返流性食管炎左颈部更低。两组患者的其他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未见明显差异性。食管癌微创手术T型吻合具有安全、可行、微创等特点,值得推广。第三部分: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颈部T型侧侧吻合与圆形端侧吻合的对比分析目的:比较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后管胃食管左颈部行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与行圆形管状吻合器端侧吻合的差异。方法:从2015年01月起至2018年06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微创食管癌左颈部吻合手术(微创Meckown食管癌手术)中,统计出采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与行圆形管状吻合器端侧吻合的病例共174例,T型吻合组(82例)和圆形吻合组(92例),分别接受管胃食管左颈部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和圆形管状吻合器端侧吻合。对比分析吻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乳糜胸、声音嘶哑、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返流等)等指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T型吻合组与圆形吻合组对比,T型吻合组吻合时间更短,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需处理的胸腔积液、心律失常、乳糜胸及声音嘶哑等一般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吻合口瘘发生率和吻合口返流发生率与圆形端侧吻合比未见明显改善;而T型吻合组的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发生率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颈部全机械T型侧侧吻合与圆形端侧吻合相比,同样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吻合方式。T型吻合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并不高于圆形吻合,具有吻合时间明显缩短,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等优势,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李国栋[9](2016)在《151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食管癌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全球食管癌发病人数有一半左右都在中国,山西省是中国食管癌高发的地区之一。外科手术仍是食管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食管癌术后的总体5年生存率仍不尽人意,且术后影响其预后的因素颇多,多数目前尚无明确定论。因此,本文了解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山西省食管癌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1510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对所得资料整理后录入Excel数据库,检查核对后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在统计分析过程中,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术后总的1、3、5、10、15年生存率,对可能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食管癌术后患者1、3、5、7、10、1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0.78、0.47、0.38、0.33、0.30、0.27,中位生存时间2.68年。家庭月平均收入、吸烟、饮酒、解剖部位、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阳性淋巴结数目、临床分期、肿瘤直径长度、切除方式、吻合部位及患者出院后治疗方式各水平间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从事工作、婚姻、教育时间、病理分型各水平间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教育时间、吸烟、饮酒、解剖部位、分化程度、浸润程度、临床分期、肿瘤直径长度、切除方式、吻合部位及患者出院后治疗方式是食管癌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教育时间、吸烟、饮酒、解剖部位、分化程度、浸润程度、临床分期、肿瘤直径长度、切除方式、吻合部位及患者出院后治疗方式与其预后密切相关。解剖部位、分化程度、浸润程度、临床分期、肿瘤直径长度这几种因素是无法干预的,吸烟、饮酒这两种不良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切除方式、吻合部位及患者出院后治疗方式时可以选择的,因此,患者应当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而临床医生应准确识别高危因素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标。

钱昆杰,李德生,居来提·艾尼瓦尔,由兆磊,伊力亚尔·夏合丁,张力为[10](2015)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与颈部吻合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与颈部吻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11期)、Web of Knowledge、CNKI、CBM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搜集食管癌切除术管胃胸内吻合与颈部吻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11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RCT,共1 138例患者,其中行颈部吻合术568例,胸内吻合术57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颈部吻合组相比,胸内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RR=2.72,95%CI(1.67,4.45),P<0.05]和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RR=5.64,95%CI(2.41,13.18),P<0.05]更低,但术后切缘阳性率[RR=0.25,95%CI(0.09,0.67),P<0.05]更高;在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RR=1.12,95%CI(0.73,1.74)]、肺部并发症发生率[RR=1.10,95%CI(0.60,2.01)]、围手术期死亡率[RR=1.03,95%CI(0.55,1.94)]、肿瘤复发率[RR=1.57,95%CI(0.72,3.44)]和乳糜胸发生率[RR=0.76,95%CI(0.24,2.36)]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采用胸内吻合,其并发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风险比颈部吻合低,但切缘阳性率较高,二者术后围手术期死亡、吻合口狭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可降低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食管癌切除后较为安全可靠的消化道重建术式。但受纳入研究数量与质量所限,其远期疗效和术后生活质量仍需大规模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证实。

二、中段食管癌切除后不同吻合部位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段食管癌切除后不同吻合部位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65岁及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围术期准备
        2.3.1 术前观察指标
        2.3.2 术中观察指标
        2.3.3 术后观察及处理
    2.4 资料的搜集整理
    2.5 主要手术步骤
        2.5.1 食管癌根治术(Ivor-Lewis、二切口)
        2.5.2 食管癌根治术(McKeown、三切口)
        2.5.3 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MIE)
    2.6 心律失常的预防和处理
第三章 统计学处理
第四章 结果
第五章 讨论
    5.1 术前合并心功能不全
    5.2 术前合并心律失常
    5.3 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清扫数目
    5.4 手术时间
    5.5 本研究的不足及缺陷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综述 纵隔引流管在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2)食管肿瘤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术前资料
    3. 手术方式选择
    4. 手术方法
    5. 术后治疗
    6. 吻合口瘘的诊断与治疗
    7.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单因素分析结果
    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食管术后吻合口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184例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一、绪论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资料收集
    2.3 评价标准
    2.4 随访
    2.5 列线图
    2.6 统计学分析
三、结果
    3.1 临床病理资料
    3.2 总生存期
        3.2.1 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生存单因素分析
        3.2.2 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生存多因素分析
    3.3 无进展生存期
        3.3.1 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无进展生存期单因素分析
        3.3.2 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无进展生存期多因素分析
    3.4 总生存率预测模型
        3.4.1 总生存率预测模型的建立
        3.4.2 总生存率预测模型的应用
        3.4.3 总生存率预测模型的验证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附录

(4)胸腔镜食管癌根治管状胃颈部吻合术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近期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5)镜下荷包技术胸内吻合与颈部直视吻合在微创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6)胸腹腔镜下食管癌颈部T型吻合与圆吻吻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致谢
综述 食管癌术后不同吻合方式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7)胸腔内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微创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和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 临床资料
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方法
        2.2.1 腹腔镜下的操作
        2.2.2 胸腔镜下的操作
        2.2.3 胸腔镜下食管胃全机械侧侧吻合
        2.2.4 胸腔镜下食管胃管状吻合器吻合
    2.3 术后处理
统计分析和结果
    3.1 观察指标
    3.2 统计学处理
    3.3 结果
        3.3.1 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基本临床资料的比较
        3.3.2 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手术和术后相关资料的比较
        3.3.3 全机械侧侧吻合组和管状吻合器吻合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讨论
    4.1 微创食管切除术和吻合方式
    4.2 管状胃的应用
    4.3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主要并发症分析
        4.3.1 吻合口瘘
        4.3.2 吻合口狭窄
    4.4 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后一般并发症分析
        4.4.1 肺部感染
        4.4.2 乳糜胸
        4.4.3 心律失常
        4.4.4 喉返神经损伤
        4.4.5 胃排空障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英文缩写词表
致谢

(8)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技术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108例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疗效分析
    序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围手术期处理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在胸内及颈部的对比分析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2 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管胃食管颈部T型侧侧吻合与圆形端侧吻合的对比分析
    序言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手术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思考与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及科研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9)151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资料收集
    1.4 随访
    1.5 数据录入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随访结果
    2.2 患者资料
    2.3 生存情况
    2.4 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的生存率
    2.5 不同生活习惯患者的生存率
    2.6 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生存率
    2.7 不同治疗情况患者的生存率
    2.8 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患者生存分析
    3.2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与颈部吻合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与排除标准
    1.2文献检索策略
    1.3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1.5统计分析
2结果
    2.1文献检索结果
    2.2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偏倚风险评价
    2.3Meta分析结果
3讨论

四、中段食管癌切除后不同吻合部位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65岁及以上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D]. 卢双喜. 扬州大学, 2020(04)
  • [2]食管肿瘤术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秦启明. 山东大学, 2020(02)
  • [3]184例Ⅲ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 卜茜. 江苏大学, 2020(02)
  • [4]胸腔镜食管癌根治管状胃颈部吻合术与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近期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D]. 赵秉莳.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5]镜下荷包技术胸内吻合与颈部直视吻合在微创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D]. 康宁宁.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7)
  • [6]胸腹腔镜下食管癌颈部T型吻合与圆吻吻合的对比研究[D]. 廖慧娟. 安徽医科大学, 2019(11)
  • [7]胸腔内全机械侧侧吻合在微创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D]. 孙贝. 青岛大学, 2018(02)
  • [8]管状胃食管T型侧侧吻合技术在微创食管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D]. 徐东. 苏州大学, 2018(04)
  • [9]151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D]. 李国栋. 山西医科大学, 2016(08)
  • [10]食管癌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与颈部吻合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 钱昆杰,李德生,居来提·艾尼瓦尔,由兆磊,伊力亚尔·夏合丁,张力为.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07)

标签:;  ;  ;  ;  ;  

食管中段癌切除术后不同吻合部位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