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被提高。人们逐渐将目光不再完全放在学生的成绩上,还开始关注学生的品德问题,所以品德与社会这一科目在小学教育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科目,将教学与生活建起桥梁,帮助学生品德的培养,让小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但现阶段的农村小学,由于各种内因、外因导致了农村小学的小学生无法得到更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所以,笔者对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实效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探究。
关键词:农村资源;品德与社会;教育实效
前言:
现阶段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成果一直都不理想,大部分原因是学校、教师对这一课程的重视度不高以及农村教学资源的匮乏。农村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怎样巧用农村资源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实效成为教师现在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利用自然景观开展活动
虽然农村教学资源看起来是比较匮乏的,但是由于农村拥有着比城市更加开阔的环境,只要教师仔细挖掘,注重观察就会发现,农村虽然远离城市,比较偏远,但是却拥有着城市所没有的美丽的景色、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师可以巧妙地将丰富的自然景观与学生的品德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充分利用农村自然景观中的山川、河流等等。
比如:在品德课讲到有关热爱祖国的模块时,教师为学生先讲解此次教学的目标、任务以及内容。引导学生讲述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其进行讨论,探讨之后,让学生选取学生代表进行讲台上发言。上台的发言代表为学生介绍祖国的各个有名的景点。同学在课堂预习的时候,都进行了资料的查阅与收集。例:中国香港的回归,中国香港是中国的,以及香港和大陆人民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当然还有学生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了介绍,通过对于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的介绍,更加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之美,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并且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大大的提升,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所以教师巧妙的利用自然景观,有效的帮助了小学生的道德思想的培养。
二、利用农家生活开展活动
区别于城市生活,农家生活是相对比较丰富的,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以及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活动都可以以农家生活为主题。比如像农家生活中的一些种地、耕地以及饲养家禽、家畜等活动,并且教师要留给学生任务活动,让学生每天记录活动中自己都做了什么,并且在活动中学习到了什么、要注意什么。可以向教师和家长以及长辈请教。
学校也应该积极响应这种活动,比如;在学校操场的角落开辟出一块种植地,专门让学生在这块地上进行耕种,获得的农作物直接用于学生的中餐,通过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种植的过程,中值得注意要点,还能够让学生知道一些植物的特性、生长周期、生长规律,甚至在学生动手操作的时候,让学生意识到粮食、食物的种植非常不易,给他们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平时减少食物的浪费。利用农家生活开展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训练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将生活和思想道德的学习建立起联系,并让学生更加的热爱劳动,更加积极的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利用民风民俗开展活动
各个地区的农村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民风民俗,对于小学生而言,有意思的事物才会吸引到他们的注意,而民风民俗恰好都是极具特色的,有传奇的典故、有趣的风俗习惯,非常容易带动起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民风民俗开展活动。现阶段,农村各个小学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都走向了变革的道路,现在的小学学校都对自身本地的传统文化以及民风民俗十分的看重。传统文化中所以留下来的民风民俗中所蕴藏的文化和历史资源可谓是深厚,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科目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领着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并带领着学生感受这些风土人情,让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更加了解,通过学生去感受,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精神,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拥有良好的品质、品德。
比如:教师在教学的课堂上,可以开展“谈谈我眼中的家乡”活动,让学生自行选择角度,通过询问父母、长辈,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等途径了解家乡的各种风土人情以及民俗,然后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眼中的家乡。并且学生可以自己尝试制作幻灯片,以图片的形式为大家进行展示。最后,整个班级的学生再一起进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以及现在家乡的发展历程。还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参与性大大提升。
四、利用人文资源开展活动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跟其他的科目非常的不一样,它的内容十分繁杂,教学内容涉及的覆盖面十分的广泛,比如:风土人情、文化、品德教育等等。但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每周上课的时间就很少了,而教学的空间也不充足,并且经常教师的教学内容非常的枯燥,这就导致了小学生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学习效果始终都不理想。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创新教育的方式,巧妙的使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教学,最大程度的提高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乐趣,让原本非常无趣并且教学内容都是高深莫测的大道理的课堂,不但注入新鲜的血液,重新焕发出活力,还使教学内容更加容易理解。比如:在教学讲到卢沟桥事变的时候,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桥上,模拟当时卢沟桥战士为了保卫国家勇于牺牲、用于战斗的情景,通过这样做,最大程度的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农村,人文资源十分的丰富,教师应该注重观察,不断发掘,并善于利用,以达到教育小学生品德的目的。
结语:
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非常重要,很多观念的形成都是在小时候完成的,所以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农村小学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农村当地的教学资源,让有限的资源在不断的发现与发掘下最大化。并且品德教育离不开生活,教师要让学生的品德教育与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再依据教材以及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通过这样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参考文献
[1]陈银玲.善用生活资源构建高效课堂——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J].读写算:教师版,2015(29):247.
[2]柴春艳.巧用农村资源提高课堂实效——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利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2):43.
[3]管红红.立足生活,关注体验——浅谈农村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科教文汇,2012(10):68-69.
论文作者:李超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品德论文; 学生论文; 农村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论文; 社会论文; 小学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