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前景论文,现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城市化现状与问题
从80年代起,我国城市化以空前之势兴起,一如大潮澎湃。改革前,我国设市城市只有172个,如今已增至668个,建制镇从2800多个增至18000多个;城市化水平从20%提高到29%。预计到2010年, 我国设市城市将超过1000个,建制镇将超过20000个;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0 %左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城市现代化所必须的先导。但是,我国城市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城市总体水平低。我国城市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以位于总排名前3位的上海、北京、广东为例,1996 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2684美元、1806美元和2673美元,而发达国家城市一般在10000~30000美元。如新加坡为34220美元,香港为21766美元,相比之下,我们相差数倍甚至10倍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海、北京、广东在50%左右,而纽约占80%,汉城占77%。
二是城市化质量差。首先是综合效益差。城市企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不高,无力支持农村城市化,城市发展后劲不足;第二是基础设施差,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滞后,适应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第三是城市环境差,城市绿地少,水土流失严重,大气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差和“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等。第四是管理差,管理人员不足,素质不高,管理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力,离城市现代化管理要求相差较远。
三是地区间城市发展不均衡。城市化发展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1996年底,东部沿海地带设市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4%,中部地带设市城市占37%,西部地带设市城市只占19%。城市分布不均,带来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四是外延式扩展占用土地特别是耕地过多,城市土地利用粗放。在城市化发展较快的1990年至1995年,全国净减少耕地200多万公顷, 相当于广西耕地面积的70%,等于50个中等县的耕地面积。耕地减少直接影响农业的发展,也制约着城市进一步发展。同时,外延式扩展导致土地利用粗放。据有关专家测算,1986年到1996年,全国37个特大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城市用地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比率)已达2.29,而合适标准为1.12,超过1倍多。城市建筑容积率1996年为0.45, 而一般可到1~3,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低显然而见。
五是城市发展缺乏区域整体观念。由于没有统一、整体的规划,各城市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既浪费土地,又不利于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中国城市化的目标和任务
中国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大,1996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为29%,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5%,发达国家在70~80%,发展中国家也在50%左右。根据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化水平在30%左右是城市快速发展时期,今后一段时间里,中国城市化必然要向前发展。但是,我国人口多,农村人口基数大,而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短缺、人均经济实力和人均资源总量远不及发达国家。从国情出发,我国城市化不宜追求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国情的高指标、高比例。2050年,将中国城市化界定在60%左右比较合适。其主要理由:第一,如果按2050年城市化水平60%计,总人口为16亿,就意味着有9.6亿城镇人口, 而中国目前城镇人口为4亿。也就是说,未来50年,中国将有近6亿农业人口转入城市,这已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以100万人口一座大城市的容量来计算,需要600座这样规模的城市才能容纳农村人口城市化,任务相当艰巨。第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从30%提高到60%,英国差不多用了100年,德国用了80年,法国、日本、美国等用了60年。我们考虑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用50年也可谓够快了。第三,城市建设资金。据城建部门综合测算,每新增一个城镇人口需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安排就业岗位的资金约2万元,6亿人就需要120000亿元,亦即未来50年平均每年需投入资金2400亿,这已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第四,土地问题。按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计需占用土地600亿平方米(折合为600万公顷),加上配套的交通、水电工程、厂矿等建设用地,据测算至少需要土地2000万公顷,平均每年40万公顷(实际上1997、1998年在冻结县改市和耕地占用的情况下,每年的占用耕地20万公顷,加上非耕地约30万公顷),而根据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成果,要保证16亿人的吃饭,必须保证现有耕地总量不减少。如果追求过高的城市化指标,土地问题引发的粮食问题、农业问题也会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局面。此外,还有水资源、环境容量的制约。
三、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关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问题,理论界有很多观点,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大城市论,主张重点发展大城市;小城镇论,主张重点发展小城镇;中等城市论,主张重点发展中等城市。但是,中国地域广大,地区间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明显,单一强调发展某一类城市是难以适应中国城市发展的需要的。而应在现有城市的基础上,以内涵发展为基本思路,构建“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乡村”网络体系,组合成“形散实聚”的城市群。这样一是用地灵活,可将城市占地面积、道路占地面积和其他方面需要的占地面积大大节省,缓解城市化与农业争地的矛盾。同时可合理安排各业用地包括建设城市绿地(森林、草地、湖泊、池塘、农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二是有利于区域城市整体发展,城市、城镇的发展可以在区域统一规划下进行,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从而促进城市质量提高和功能完善。三是城市群内城市和乡村组合成一个区域,有利于城乡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和提高城市化水平。区域内城市的工业、科技优势为农村工业、农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农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广大的腹地,同时农业的发展也为城市工业提供基础原料等。四是充分考虑到小城市、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小城市、城镇一头连着大中城市,一头伸向农村。相对于城市,它是扩散效应的面;相对于农村,它又成为产生集聚经济效益的增长点。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小城市、小城镇随着基础设施、功能完善、提高,城市规模、人口的扩大(不是人为、无节制的扩大),也顺理成章的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或大城市,推进城市化进程。五是城市群内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不仅可以防止能源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城市病”,而且城市与城市之间、城镇之间还可以形成合力,发挥规模、集聚效益,兼具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优点而避免二者的偏颇,从而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地区间城市发展不平衡,因而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构建城市群,而且城市群的形成可以是规模宏大的“城市带”,也可以是规模较小的“城市圈”。城市群可以是地区级的或是区域间的也可以是国家级的甚至是国际级的。从我国国情出发,东部地区发展具有国际级的、巨大的城市带,中部发展国家级的城市群,西部发展带动区域和省区内经济发展的城市圈,总体上形成一种阶梯式城市体系。
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水平高,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60%,设市城市和大城市多。东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不到10%,但设市城市却占全国的44%,大城市数量占全国的43%。辽中、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巨大城市群实际上已经形成,而这些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区。因此,城市发展方向,以保护耕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核心,强化区域城市规划,有的放矢发展小城市、小城镇;大城市则在内涵建设的基础上,发展都市农业,促进城市化健康向前发展。
2.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城市化已具有一定基础,城市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城市化正从发育阶段进入生产阶段。但是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地位不突出,或者城市首位度高,缺乏承上启下的次经济中心城市。因此,其城市发展方向是发展多极中心城市,亦即在不抑制区域大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地区中心城市,形成多个中心城市组成的区域城市体系。这样,一方面分散大城市人口、工业,减轻大城市的负担;另一方面,增强各中心城市对周围小城市、小城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发展。
3.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目前是全国城市化水平最低地区,大多数省区城市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不仅中小城市、小城镇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且大城市发展也显得不足。因此,西部地区要走大中小城市同步发展的路子。一方面充实提高大城市的功能和实力,向郊区或更大腹地扩散,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小城镇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与大城市组合成城市群或者发展集聚式城镇,发挥规模、集聚经济效益。
发展城市群,要注意两点,一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绝不应随着其发展连接起来,否则将失去其功能和现实意义。诚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其联络的途径不应是居民点、工矿区,而应是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主包括便捷的航空、水运在内的现代交通网络。这样,既可密切城市间的联系,又不导致城市之间的合并。因为,中心城市与周围城市或者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合并无异就是城市的“摊饼式”扩展,不利于保护耕地,不利于保护环境,也不利于城市的发展。二是城市群内的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功能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具有各自的特色,能够形成“反磁力中心”,促进人口、生产力的合理分布。否则,形成的城市群难以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