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一个农艺大国,有着悠久的农艺种植历史和丰富的农艺经验积累。然而面对现代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如何将农机和农艺巧妙结合,是促进农业发展质量,打造农业现代化,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加快农艺和农机融合发展既能充分发挥我国农艺资源丰富的优势,又能弥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的短板,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笔者由现行农业体制、管理方式等方面深入研究农艺农机融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破解策略。
关键词:农业生产;农艺;农机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技术逐步成熟。将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融合在一起可以有效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效率,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当前,中央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条例,从国家政策和法律层面为农艺和农机技术的结合奠定了基础。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自身的特点,合理协调两者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提高两者的融合度,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土壤。目前的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的结合工作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提高两者的融合度,促进农业发展。
1农机农艺融合概述
农业机械的开发和研制要符合农业种植技术的要求,农业机械的应用要和农艺发展配套,能用,好用;同时农业种植技术的改进也要符合机械化发展的趋势,为农机的广泛应用提供支持。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种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因为农艺不仅指作物的栽培、育种、土壤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机具应用等,还包括农田灌溉和排水、农田基本建设、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和贮藏以及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因此农机和农艺的融合应该包括了农田基础设施、地块整理等是否符合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最大效益、机耕路等设施能不能满足农业机械通行的要求、浇灌农田的方式和时间能否适合机械种植和耕作的要求等等,是一个大的广义的概念。
2农艺农机融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体制的制约
目前我国的农业管理体制中,农艺和农机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张三李四各管一段,所实行的政策措施也是针对本部门管理范围内的问题,这就造成在农机和农艺的结合地带的管理形成真空,形不成统一的步骤措施,难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
2.2农业经营模式规模化程度低
我国的农业经营模式是以农户经营模式为主体的,经营自主性、灵活性、适应性强。然而另一个方面也形成了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从而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土地流转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有效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经营,然而流转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1]。比如:流转农户的土地和未流转农户的土地交错分布,不能成片流转经营,统一的农艺措施、统一的大机械化耕作不能有效实施。
3农艺农机融合的发展策略
3.1做好机制创新工作
创新农机农艺融合的管理模式,强力推动农机农艺的融合。明确政府为这项创新机制的主体,通过政府的主导和强力推进开展工作,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农业主管部门具体牵头,农艺、农机、水利、财政、国土等部门参与专门协调的领导机构,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同时以项目为纽带,以大户为抓手深入开展各项工作。专门协调小组负责发展规划的制定、发布和协调,并成立农机农艺融合协调小组和农机农艺融合专家组,定期会商,统筹协调解决农机农艺融合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技术上的储备。同时,整合农艺、农机、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等项目,以示范带动推进农机农艺的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需要因地制宜
农机农艺的融合就是要按照农业技术标准实施各自的技术,推动农机和农艺技术齐头并进,这项工作的难点不是农机、农艺技术各自本身的发展,而是农艺和农机在发展中要相互适应对方的发展方向和特点,并以适合农业生产的要求为最终标准。农机农艺的融合要立足实际,有主有次,敢于取舍[2]。例如:提高效益和降低劳动强度是大宗粮食作物作业中的主要矛盾,这种情况下农艺就要服从于农机的要求,作物的种植品种、种植模式就要符合当前农机作业的需求。山、特农产品等对品质要求和附加值要求较高,就要充分发挥农艺的作用和优势,农机要求服从农艺要求。
3.3重视技术创新
任何事物的突破和发展都是需要创新来引领的,农业农机的融合也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农机、农艺技术发展要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首先是农机制造者、研发者和农艺研究者的融合。鼓励两者之间的联合,充分从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创新农业生产工艺,提质降耗增量,以农艺需要为引领改进农机的性能,生产出符合实际需要产品。农机农艺融合过程中,农机生产企业需要发挥自身作用,从生产源头上抓起,通过生产企业对产品的技术创新实现农艺农机的融合[3]。其次要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可以仿照深松耕整地作业补贴的方式,设立农机农艺融合专项奖补基金,对开展农机农艺融合示范推广的企业和个人,在项目申报评审后给予一定以奖代补(补助方式可以比照科技部门的对新技术的奖补)。
3.1建立规范统一的标准
当前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标准化,这也是农机农艺融合的一个关键问题。要做到标准化首先要保证各种标准的统一性。目前,农机生产和作业、农艺技术等都有各自的一些标准,目前急需对这些标准进行梳理和修订,一致的保留,不一致的通过修定达到一致,从而为农艺农机融合在标准方面铺平道路。二是加快标准的推广使用。从目前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来看,农机产品在执行标准化上不是很严谨,要进一步规范,同时要加强标准的使用和推广[4]。三是加快新标准的制定。随着农艺农机的融合不断深入,一些以前未涉及到的领域会逐渐显现出来,这些新领域还没有参照的标准,要抓紧制定新标准。
3.5加强政府部门对农艺农机技术结合的管理力度
政府需要对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的结合进行严格的管理监督,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首先,政府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责任,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结合工作的工作效率。其次,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内部员工的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参与管理推广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结合工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5]。第三,随着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分置和确定,政府部门应鼓励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为发展大农业、集约农业、现代农业等提供保障和支持,提高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种植企业的积极性。最后,政府部门需要为农艺技术与农机技术结合工作提供充足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为本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结语
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农艺技术和农机技术的完美结合是极其重要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是独立的、孤立的、也不是随意所想的,而是要与农艺相结合、与农艺的各个环节相配套,只有适应了当地的农艺要求,农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农业,农业机械化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太文.农机农艺相融合与农机化发展的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4):242.
[2]桂海卫.农机农艺结合下玉米生产机械化系统的分析[J].农家参谋,2017(22):27.
[3]黄鹏华.农艺与农机结合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机,2017,48(13):14-15.
[4]付桂秋.农机农艺结合 搞好农机推广[J].农技服务,2016,33(05):175.
[5]蔡飞龙.农艺与农机结合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农技服务,2014,31(06):247.
论文作者:田仁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农艺论文; 农机论文; 技术论文; 农业论文; 标准论文; 作业论文; 土地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