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小娟

(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目的:探讨对新生儿进行外周动脉采血并进行护理分析。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前来本院进行外周动脉采血的新生儿6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患儿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即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每组患儿各30例。实验1组的患儿进行常规的采取方法,给予实验2组的患者进行外周动脉采血方法,同时对比两组患儿的采血成功率以及患儿的疼痛率。结果:对新生儿护理中进行外周动脉采血,患儿的疼痛率以及成功率明显优于实验1组。结论:传统的护理方法不能满足治疗的需求,对新生儿护理中运用外周动脉采血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外周动脉采血;新生儿护理;效果

引言:

新生儿与成年儿童有所不同,由于新生儿身体各项机能和指标存在一定差异,抵抗力相对较差,很容易患一些不良疾病,这就需要给予患儿特殊的护理。在对患儿采血时要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因为患儿的血管比较细,这将给采血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传统的采血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采用外周动脉采血能提高患儿采血率,还能降低患儿的疼痛程度,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运用外周动脉采取能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

一、资料与方法

(1)基本资料

对2016年1月-2017年1月前来本院进行外周动脉采血的新生儿6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患儿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即实验1组与试验2组,每组患儿为30例,另外实验1组的患者给予传统的采血方法,对实验2组的患者进行外周动脉采取方法。实验1组其中包括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15例,实验2组的患者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0例。通过对两组患儿病程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性存在,因此具有可比性(P>0.05)。

(2)采血方法

实验1组对患儿进行传统的常规采血方法:对患儿进行股静脉穿刺的方法。

实验2组给予患儿外周动脉采血的方法:首先采血人员要将新生儿的身姿摆正,医护人员用手触摸新生儿的手臂动脉[1],托起患儿的肘关节找到新生儿的穿刺点,这时采血人员需要将针头进行消毒以及对穿刺点消毒,就可以进行取血,要求动作应当轻缓,当针头刺进大约1/2~2/3位置,此时应为桡动脉,如果没有回血,应当适当调整针头的方向及深度,然后缓慢向后退针,等出现回血后就说明穿刺成功。患儿手保持平放的状态,依据检测需要进行采血,等到采集完毕以后应迅速将针拔出,然后用干棉签对穿刺点进行压迫,约5-10 min予以止血。在看到回血之后对新生儿穿刺部位进行止血处理,用棉签压住取血部位,等血止后就完成操作。

(3)指标观察

通过对两组患儿进行采血指标判定,并且比较两组患儿的取血疼痛率,将疼痛指标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并且对溶血现象进行统计,以及对患儿的穿刺部位变化进行科学的统计,另外还要对患儿的采血成功率进行对比。

(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t和x2进行检验,在统计过程中发现两组患者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二、结果

2.1对两组患儿的采血成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实验2组的患儿成功率明显优于实验1组的患儿[2],还要观察两组患儿的血液标本以及凝血情况,具体如

三、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观念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护理,因为新生儿身体的各项指标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实行外周动脉采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新生儿的动脉血管比较细,采血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常规的采血方法存在很大缺陷,容易导致患儿的采血的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常规的采血容易损伤患儿的神经,严重者会伤到患儿的动脉,如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医疗事故,直接损害到医院的荣誉以及利益,因此,运用外周动脉采血能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并且采血的成功率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此方法操作起来相对简单,还能节省采血人员的时间,减少患儿的疼痛率,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重要的作用,还能保证患儿身体各方面的健康,还能避免采血过程中出现血凝固的问题,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给予患儿其他方面的护理,从患儿的自身要求和实际情况入手,重视患儿的心理健康,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能有效的改善医生和患儿家属之间的矛盾。同时,有效的护理手段可以使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更好的沟通和交流,患者的需求能够及时得到解决,运用外周动脉采血能够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运用。

结束语: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护理手段已经不适于医疗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实际需求。经过调查研究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在对新生儿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外周动脉采血能降低患儿的身体疼痛发生率,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紧张和焦虑的心理,使患儿在轻松的氛围下接受采血[4]。同时,有效的护理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关系,为构建文明、和谐的医疗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的过程中具有安全可靠性,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温琼.新生儿外周动脉采血护理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 (16):84-85.

[2] 杨燕萍.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 (7):300-301.

[3] 秀 琳.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 (10):265-266.

[4] 黄秋萍.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 (06):818-819.

论文作者:李小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  ;  ;  ;  ;  ;  ;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李小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