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探讨论文_曹胜辉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探讨论文_曹胜辉

安徽省安庆市花凉亭灌区管理局 安徽安庆 246411

摘要: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水利设施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这也就使得其对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下,使得部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资金混乱、手段落后,从而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及其意义,其后就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做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

1.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概述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规模的修建,其有利于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在水利工程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技术要求开展相应的管理工程,从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用,延长其使用寿命,最终达到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2.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的意义

2.1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从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中脱离出来,转变为自负盈亏的一个经济主体,通过引进先进管理方式提高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长期存在权责不清、管理方式落后的问题,对此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革,从而不断适应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趋势。

2.2实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从我国水利工程当前的建设现状来看,其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也就对其运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因此,必须在适应当前经济体制的前提下,改革管理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使得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其应用的效用,最终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

3.1转变管理理念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广泛认可了“无偿供水”或是“低价供水”这一观念,水管单位尝试作为一个不计成本的服务单位而存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进行,这就要求水管单位脱离政府的扶持,完全成为一个自负盈亏的主体,其应严格遵循市场规律,通过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强化人力管理等方式,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2做好水管单位分类定性

在进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的改革过程中,必须对水管单位进行科学的分类,界定其性质,以便确定相适宜的改革措施。根据水利工程功能及其收益,可以将水管单位分为三类:一是纯公益性单位,二是准公益性单位,三是经营性单位;而根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中的相关规定,水管单位的性质可分为两种:一是事业性质,二是企业性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经营性单位的主要目的即为通过供水、发电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定义为企业性质;准公益性单位则是兼具经济效益与公益性质,原则上定义为事业性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部分已经专制为企业的准公益性单位,无论其具不具有相应的自收自支能力,均要定义为企业性质。

3.3强化水利工程分级管理

在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改革中,分级管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措施。对此,各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制定详细的管理条例,从而明确水管单位相应的职责。

第一,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做好流域性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统一管理。第二,针对流域性河道堤防、湖泊,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与各个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相配合,做好统一和分级管理工作。一方面,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对河道堤防工程进行相应的审查、监督管理,并发放一定的除险加固补助费用;另一方面,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属地的划分,做好提防的分段管理工作。第三,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及镇水管站的管理对象如下所示:(1)市:影响范围处于一个市内,两个县以上的水利工程;(2)县:影响范围处于一个县内,两个镇以上的水利工程;(3)镇:影响范围处于一个镇内,跨村并没有相应的水管单位的公益性水利工程。

3.4推广管养分离制度

我国水利工程传统的管理模式即为管养一体,这也就导致经费混乱、人员富余等问题十分严重,使得工程管理情况不容乐观。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必须积极做好机制改革,实现管理与维修职能的分离。首先,水利工程的维修队伍应脱离管理机构存在,提高其专业性。其次,应通过招投标机制,进行维修养护单位的选择,从而将水利维修、养护推向市场,从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维修养护质量。

3.5开展多种经营

在当前市场体制下,水管单位应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方式,提高自收自支能力,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第一,水管单位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水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建立水电站、开发旅游等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第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通过土地出让,建设景观开发区、房地产等等措施,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第三,充分利用砂石资源。对于水利工程而言,洪水带来的砂石直接危害到水库大坝运行安全,对此水管单位应建立专门的砂石开采单位,一方面有利于疏通河道,另一方面还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第四,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当前,我国水管部门集中了大量的水利人才与管理经验,对此其可以通过为地方相关部门提供有偿服务的方式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例如:咨询服务、水利工程设计服务等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是水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做好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其有利于实现工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转变管理理念,其次则需做好水管单位分类定性、强化水利工程分级管理、推广管养分离制度、优化用人机制、开展多种经营,以实现管理水平的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邝雪琴.关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应用[J].大科技,2013,(15):117-118.

[2]石效久.构建新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J].知识经济,2011,(17):99-99.

论文作者:曹胜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探讨论文_曹胜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