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指标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指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第一步、第二步的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深入考察了我国目前的国情和现实问题并总结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党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和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并在党的十七大上将它写进了党章。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也是我国当前和未来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从以往长期依靠要素投入数量增加的外延式经济增长,逐步向依靠要素利用效率提高的内涵式经济增长转变,做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①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②在此要求下,如何根据现有的统计指标来对经济增长方式进行量的判断,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大量社会调查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探讨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指标,以供参考。
一、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的定义
为了找出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指标,有必要先研究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的来源,并给出它们的定义,再在产品价值构成中找到它们的直接对应变量。
1.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的来源
经济增长需要通过产品(和服务)数量的增加来实现。产品的生产需投入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③而这些投入要素的成本也要反映在最终产品的价值中。但是,劳动力和资本的成本并不会凭空地、平行地转移到最终产品中,这种转移需要通过劳动者具体的劳动来实现。在劳动过程中,如果劳动者能对知识、技能进行积极和有效的运用,则不但会使劳动和资本的成本转移到最终产品中,还会使最终产品的价值超过投入要素的成本而产生一个附加值。生产活动所包含的“成本转移”和“新价值创造”这两项内容,在数值上正好对应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成本转移实现的经济增长为外延式经济增长,外延式增长的来源是原有生产要素的消耗和转移;通过创造性劳动从而实现价值增加的经济增长为内涵式经济增长,内涵式增长的来源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有效运用知识和技能,并以物质生产资料为载体而进行的创造。
2.产品价值构成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定义
我们已经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根据来源对外延式经济增长和内涵式经济增长做出了定义,而对它们的定量研究则需要借用产品的价值构成进行分析。产品的价值构成如下所示:
Y=W+I+A (1)
(1)式和前面进行的定性分析相类似,既反映了物质角度的生产,又反映了产品价值的形成。在(1)式中,Y为产出,W为产品中所包含的劳动投入成本,I为产品中所包含的资本投入成本,A则是产品价值中扣除了劳动投入成本和资本投入成本后的余额,可以称作“附加值”,它来自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知识、技能,并依托物质生产资料所进行的创造。在附加值产生的过程中,现有知识和技能及其有效运用是第一位的,物质生产资料是第二位的。
在(1)式中引入全体劳动者人数L这一变量后,可以将(1)式人均化,将人均产出y写成人均单位工资w(即单个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工资)、人均资本成本i和人均附加值a之和的形式,如式(2)所示:
(2)
其中。
根据前述的经济增长来源,通过成本转移实现的经济增长为外延式经济增长,通过创造性劳动从而实现价值增加的经济增长为内涵式经济增长。所以,在(1)式中,(W+I)是外延式增长对产出的贡献,外延式增长是生产要素(W+I)投入数量上升而引起的增长;而A则是内涵式增长对产出的贡献,内涵式增长是附加值A上升而引起的增长,它表现为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引起的最终产出增加,即效益提高。
3.附加值的细分
(1)式和(2)式可以从附加值分配的角度细分。从根源上说,附加值是劳动者运用知识、技能创造的,应该归属于劳动者,但是在创造附加值的过程中,劳动者使用了资本(生产资料)作为工具和载体,因此,资本也应当参与对附加值的分配。这样,附加值的一部分分配给了劳动者,记作,表现为劳动者获得的效益报酬,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包含在职工收入里,构成企业的成本;另一部分分配给资本,表现为企业的利润,记作
二、内涵经济增长的衡量和常见指标讨论
由(1)式可以看到,产出由成本转移和附加值创造两部分组成,所以经济增长也就由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共同构成。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判断和衡量,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指标来识别出一段时期内哪一种增长方式是主流,即是(W+I)的增长更快,还是A的增长更快。当内涵经济增长为主时,即A增长更快时,总量上有:
(5)
其中Δ表示本期与上期的差分。具体应用(5)式时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首先,由于劳动要素投入的增加既包括单位劳动成本的增加,也包括劳动者数量投入的增加,所以,根据(2)式可知,内涵经济增长快于外延经济增长时应当有附加值A的增长快于劳动人数L的增长,当此条件成立时,就会出现人均附加值a的上升,即:
(6)
从人均角度看,(5)式又等价于: (7)
当外延经济增长为主时,判断不等式的方向与(5)式到(7)式正好相反。观察(5)式到(7)式,我们可以发现,要判断不等式成立与否,最关键的是要找到附加值A的衡量指标。然而,在现有的统计实践中,与生产要素的投入相比,难以直接从产出中独立识别出来,所以我们寻找的指标应当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并由它间接地推断两类经济增长的相对速度。
在寻找相应指标时,为了达到客观、准确和实用性,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指标本身应具有客观性,即这些指标无需经过研究者主观估计,而是能在现有的权威统计手册上找到,或根据权威统计手册提供的数据经简单计算后就能得到;第二,指标反映的内容应在最终归属上具有准确性,即应当统计本国(本国企业)创造并实际获得的附加值,而排除那些并未最终归属于本国,也没有真正为本国带来内涵经济增长的附加值;第三,指标应具有简明性,以确保指标在现实中适用。根据上述原则,我们首先对现在常用的关于效益和附加值的统计指标进行一些评述。
1.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的评述
理论上,最能够反映要素使用效率的指标或许是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的系数A。在等量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情况下,全要素生产率越高,产出水平就越高。但是,全要素生产率不是一个可以直接得到的指标。纵观国内外现有的权威统计手册,几乎都没有TFP的数据。目前,TFP只能依赖研究者的主观估计。而TFP的估计取决于很多参数的主观假定,它的计算需要估计资本的产出弹性、劳动的产出弹性和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数量,有时还需要假设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这就可能导致不同学者利用相同时期的数据推算得到的TFP差异很大。显然,目前还不宜也无法用TFP作为衡量经济效率变动和内涵经济增长的客观指标。
2.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评述
一般统计手册上能够直接获得的人均产出Y/L被广泛用作劳动生产效率的代表,称为全员劳动生产率。但是,观察(1)式就能够发现,人均产出的增长,既可以来源于I的增长,也可以来源于A的增长,但只有附加值A的增长才真正代表劳动生产效益的提高。因此,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Y/L无法区别人均产出增加的具体来源,进而也就无法根据该指标来判断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外延式为主,还是以内涵式为主。另外,当存在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附加值会以分红的形式流往国外,而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并未对附加值的分配和最终归属有所反映,从而无法准确反映附加值增长的最终落脚点——本国居民福利水平的增长。
3.利润率指标评述
另一个常用来代表效益的指标是成本费用利润率,即利润/成本费用;与这个指标相类似的还有产出利润率,即利润/产出。利润率越大,表示利润占成本或产出的比重越高,它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附加值对产出的贡献,但是还没有涵盖所有附加值。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
可以看到,投入产出比的上升,直接意味着附加值占产品价值的比重上升,它能够较好地反映内涵经济的增长情况,进而,这一指标的升降能够反映经济增长中外延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相对贡献的消长。但是在研究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时,投入产出比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资本I包括来源于本国的资本投入和来源于外国的资本投入,当来源于外国的资本投入较大时,附加值分配给企业(资本)的中就会有一部分以分红的形式归属于外国资本,外国资本投入的比例越大,归属于外国资本并汇往外国的那部分就越大;另一方面,在外国投入资本的作价中,知识产权和专利费用(即技术)的高价也隐含了一部分附加值的流失,这两者最终都使归属于国内的附加值下降,从而使投入产出比无法反映附加值的最终去向,从而无法对一国经济增长中内涵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和归属作出确切的衡量。
三、劳动收入的动态衡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
1.经济增长方式和附加值分配关系的考察
如前所述,讨论经济增长方式其实就是比较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亦即比较A的增长和(W+I)的增长的相互关系,但是,无论从A的直接寻找还是从现有指标发掘的角度看,都很难获得两者的明确关系。为此,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对内涵经济增长作进一步的认识。
由于内涵式增长更主要的是来源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知识和技能所进行的创造,所以,从逻辑上说,当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内涵经济增长的贡献时,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应当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能够获得超过其投入比例的附加值分配,从人均角度来说,就有:
(12)
反之,当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于外延经济增长的贡献时,资本在收入分配中应当占据更有利的地位,能够获得超过其投入比例的附加值分配,从人均角度来说,就有:
(13)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数学上,(12)式并不是(7)式的等价,(13)式也不是的等价。将附加值分配关系和经济增长方式联系起来,是根据外延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的来源而做出的常规推论。这一推论成立的基本条件,就是资本和劳动在供求上基本平衡,不存在超额的供给或需求,也不存在高度影响分配的体制性力量,否则这一推论就可能会失效或发生逆转。譬如,如果在某个时期内,一国的资本相对稀缺而劳动相对充裕,就可能出现经济增长以内涵式为主,但附加值分配却倾向于资本的情况;又譬如,一国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很强大,那么就可能出现经济增长以外延式为主,但附加值分配却倾向于劳动者的情况。然而,经验和逻辑都表明,从长期看,超额供需情况或体制性力量对附加值分配的影响是次要的,附加值分配的主流趋势由经济增长方式决定,而且还存在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使(12)式、(13)式所描述的附加值分配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联系更容易成为现实。⑤因此,在后续分析中,我们将以(12)式作为内涵经济更快增长的应用之定义,以(13)式作为外延经济更快增长的应用之定义,据此寻找判断经济增长方式的统计指标,并在应用研究时一并考虑供求关系和体制性力量对统计指标可用性和效果的影响。
2.劳动收入的动态衡量
大家知道,同一名劳动者,工作年限越长,学历水平越高,其技能或知识也相应越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增加,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和知识工资都会增加。举例来说,在初期,一位具有基本劳动技能的农夫用一副弓箭和一把锄头,平均每天猎获一只野兔和收获一斤米,这一只野兔和一斤米就构成其赖以生存的最低生活标准。随着劳动经验的积累,生产效益也提高,他平均每天可以猎获两只野兔和收获两斤米。这样,他会让自己吃得更好一点并用多余的兔肉和稻米去开发或交换新的物质产品和劳动工具。如此往复,最低生活标准的概念便发生了变化,粗布升格为细布,喝河水变成了喝井水甚至自来水,由不识字升格为具有小学文化甚至中学文化。当身穿细布并具有中学文化成为最低生活、教育标准时,平均工资w当然要更高。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当产出中包含内涵经济增长的因素即存在附加值时,附加值的分配和使用会引起最低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进而引起人均工资水平w的提高。⑥于是,我们得到:
3.经济增长方式的衡量指标
将(14)式和(15)式写成差分的形式,我们可以得到:
从而从长期看,内涵经济更快增长时,人均收入占人均产出的比重w/y上升。另一方面,从投入角度看,内涵式增长快于外延式增长时,人力资本投入增长快于物质资本投入增长。
反之也可以证明,从长期看,当外延经济更快增长时,按照外延经济增长的应用之定义,附加值的分配将会更多向资本倾斜,导致人均收入占人均产出的比重w/y下降。因此,在统计上就可以用w/y这个指标来统一衡量外延经济增长和内涵经济增长对整体经济增长相对贡献程度的高低。⑦当然,考虑到前文所述的要素供求关系和体制性力量对附加值分配的影响,指标所反映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准确,还需要在具体应用时进行审慎的考察。
四、“人均收入/人均产出”比例指标的应用
接下去,我们用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计算出“人均收入/人均产出”比例,代表前文中单个劳动者的平均收入和产出之比,来研究1978-2007年中国的数据,并将结论与被多数人认可的经验相对照。为了使结果简明,剔除物价变动的影响,我们用人均实际收入指数和人均实际产出指数的对比来表示人均收入/人均产出比例。
表1 1978-2007年中国人均实际收入指数与人均实际产出指数的对比
年份 人均实际收入指数(A) 人均实际产出指数(B)
A/B
1978
100.0100.0
1.00
1979
115.7106.1
1.09
1980
127.0113.0
1.12
1981
129.9117.5
1.11
1982
136.3126.2
1.08
1983
141.5137.9
1.03
1984
158.7156.8
1.01
1985
160.4175.5
0.91
1986
182.7188.2
0.97
1987
186.8206.6
0.90
1988
182.3226.3
0.81
1989
182.5231.9
0.79
1990
198.1237.3
0.83
1991
212.4255.6
0.83
1992
232.9288.4
0.81
1993
255.1324.9
0.79
1994
276.8363.3
0.76
1995
290.3398.6
0.73
1996
301.6433.9
0.70
1997
311.9469.4
0.66
1998
329.9501.4
0.66
1999
360.6534.9
0.67
2000
383.7575.5
0.67
2001
416.3618.7
0.67
2002
472.1670.4
0.70
2003
514.6733.1
0.70
2004
554.2802.2
0.69
2005
607.4880.7
0.69
2006
670.7977.8
0.69
2007
752.31088.8 0.69
说明:人均收入指数为“国家统计数据库”中提供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人均产出指数为“国家统计数据库”中提供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两者均按照可比价格计算。A/B为根据数据自行计算所得。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统计数据库”。
资料来源:同表1
图1 1978-2007年中国人均实际收入指数与人均实际产出指数对比的变动趋势
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指数总体在不断增长(仅有1988年出现了人均收入指数下降)。收入的增长反映了内涵经济的贡献,因此,这首先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包含了内涵经济增长的成分,这在经验上是不可否认的。
根据内涵经济和外延经济贡献关系的定义,我们将表1中的数据按“人均收入/人均产出”比例的走势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到1984年,中国人均实际收入增长略快于人均实际产出增长,“人均收入/人均产出”(指数)比例小幅上升。回顾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通过理顺企业内部原有的失衡关系,并适当降低积累率,提高企业职工收入等途径实现,这种经济增长虽然不包含明显的技术进步,但仍反映为原有要素利用效率的增长,“人均收入/人均产出”指标的上升能够正确地反映内涵式增长的特征。
第二个阶段从1985年到2000年,中国人均实际收入增长持续低于人均实际产出增长,“人均收入/人均产出”(指数)比例从1.08下降到了0.67。在此阶段,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加快,同时,以劳动力为代表的要素价格长期低廉,吸引了外资大量流入,农民纷纷离开土地,进入各类企业,成为新的投入要素,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与此同时,中国的基础研究能力、核心技术掌握程度等却没有显著提高,产品除价格之外的竞争力不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也在同步甚至更快地增加。中国在此阶段经历的是典型的外延式增长,而此期间“人均收入/人均产出”指标的下降正好能够与此相印证。
第三个阶段从2000年到2007年,中国人均实际收入增长和人均实际产出增长速度大致相当,“人均收入/人均产出”(指数)比例稳定在0.7左右。在此阶段,中国成功地加入了WTO,在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交流的同时,中国在世界产业分工中所生产的产品档次也在不断提高,内涵经济增长情况有所改观,在速度上赶上了外延经济增长。但由于过去多年的经济增长路径,外延式增长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我国产品的自主技术仍然较少,高端产品数量和竞争力不足,生产扩张仍然依靠投资和净出口驱动,而此阶段“人均收入/人均产出”(指数)比例小于1,正好印证了内涵经济增长总量小于外延经济增长总量的情况。
如前所述,为使分析更加客观与全面,还需要从资本、劳动供求关系和体制性力量等方面对基于经济增长方式应用之定义的结论作进一步考察。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的要素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在总体上呈现为资本较为稀缺、劳动力较为丰富,这也是造成长期以来人均收入/人均产出指数之比下降的因素之一。因此,前面通过“人均收入/人均产出”指数之比变动所判断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可能对外延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
但是,这种高估不会太严重,因为资本相对稀缺和劳动力相对丰富,不仅意味着资本所得相对较高和劳动所得相对较低,也同时意味着生产过程中劳动投入人数的相对增加,而劳动投入人数的增加本身就属于外延式的经济增长。另外,近年来我国吸收外资大量增加,本国资本也快速积累,资本稀缺状况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同时,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已基本完成和人口老龄化,劳动要素的丰裕程度也有所下降。劳动者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也提高了劳动者对资本的议价能力。这些都使得我国的劳动者和资本力量对比日益趋于平衡,从而从长期看,w/y这一指标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反映也将更加准确,它能够成为一个客观、准确且简洁明了的经济增长方式衡量指标。
五、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我们通过一些简单的理论假设所找到的“人均收入/人均产出”指标是衡量一段时间内外延经济和内涵经济相对贡献情况的良好指标。进一步地说,建立在附加值分配基础上的“人均收入/人均产出”比例,不仅在“指标”意义上具有反映作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可以在“政策”意义上影响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一指标不仅具有经济理论上的普遍意义,也有统计分析和业绩考核上的普遍意义。⑧运用这一指标,我们能够更加明确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途径,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内涵经济发展才能实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一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注释:
①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社2007年10月24日。
③在西方经济学的概念中,“资本”究竟以什么形态存在又如何计量,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比较经典的讨论是20世纪50-60年代的“两个剑桥之争”。本文所说的“资本”是流量的形态,即除去支付工资以外,用于购买原材料、半成品或通过租金、机器折旧等转移到产品中的资本。
④此处的成本费用并未考虑劳动者获得的附加值分配(即),因为这部分附加值在统计中往往并不归属于当期,而是形成下期的劳动成本。
⑤譬如,当经济增长以内涵式为主,但附加值分配却倾向于资本时,资本的不断积累和投入会使得经济增长向外延式转变;又譬如,经济增长以外延式为主,但附加值分配却倾向于劳动者时,劳动者通过提高自身消费水平,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最终提高自身劳动技能,使经济增长向内涵式转变。
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工资收入可以进一步细分,因篇幅所限在此不再展开。
⑦在理论上,如果一个经济是内循环的,那么a不是分配给w就是分配给i,i的增长除了外没有其他来源,从而w/y和i/y应该是两个对称的指标。从长期来看,w/y上升等价于i/y下降;w/y下降等价于i/y上升,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达和资本的跨国流动,未来的资本投入还可以来源于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和外资,而资本当前分配到的附加值,也可能通过其他途径流出本国,不转化为未来投资。由于资本来源的复杂性,我们只使用w/y这个单一指标。
⑧需要说明的是,人均收入/人均产出作为比率指标,其上升既可能来自于内涵式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人均收入增长快于人均产出增长,也可能来自于政策失误、外部冲击所造成的人均产出下降,或者是产业结构的过度劳动密集化所造成的工资比重过高。将这一指标用于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业绩考核时,需要将它与经济增长速度指标、产业结构指标等综合起来考虑,这样才能反映出经济增长方式的全貌。
标签: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附加值论文; 人均收入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内涵和外延论文; 经济论文; 投入资本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