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慢病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规范用药效果分析论文_李莉

社区慢病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规范用药效果分析论文_李莉

浙江省青田县中医医院鹤城分院 公卫科 浙江省 310000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通过社区慢病规范用药管理,使单纯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资料,收集的全部研究对象均为单纯性高血压病病例,对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施规范用药管理和有效健康行为干预(以下为遵医组)高血压病患者收到较好的效果,未实施规范用药管理和有效健康行为干预(下称不遵医组)观察结果不理想,部分病人出现并发症,如左心室肥厚,心、脑、肾等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单纯性高血压病(即Ⅰ期高血压)实施规范用药管理和有效健康行为干预,可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社区医生在管理慢病中应提高对高血压患者规范用药和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慢病管理;高血压病;规范用药;效果

引言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导致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疾病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血压控制,易诱发脑中风、心肌梗死等高血压并发症,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现已成为严重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相关,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高血压对于防治心脑血管性疾病至关重要。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虽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由于许多患者对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危害认知不足,缺乏规范化、合理化用药意识,实际高血压控制率并不理想。相关临床实践表明,在社区实施慢病管理,通过健康干预,指导患者规范合理化用药,对于患者血压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笔者选取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探究和分析社区慢病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规范用药的效果,旨在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资料为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社区收集的单纯性高血压病患者,一共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100例。患者的年龄为35-65岁,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收集的100例患者全部为单纯性高血压疾病患者,无其他任何疾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遵医组和不遵医组,每组50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将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2干预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未实施社区慢病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社区慢病管理,具体方法为:1)健康教育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主要针对其高血压病程、并发症、既往治疗史、不良反应、嗜好、不良生活习惯等,同时展开面对面健康教育,对其不健康的行为进行纠正,使其养成诸如合理饮食等健康行为;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如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折页及高血压自我管理小册子、等进行多方面的宣传;组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让患者有交流经验、体会的机会;组织适合在社区开展的体育和文娱活动,如在上午9:30集合社区高血压患者在指定区域进行锻炼,做手指操、跳健身舞等。2)规范用药指导通过面对面的规范用药指导、开展专题讲座、借助健康教育处方、折页加以宣传、发放相关宣传手册等方式将规范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向患者做详细的解释,增加患者对此的正确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面对面用药指导、专题讲座中向患者介绍不规范用药带来的危害,如擅自增减药物所带来的危害性,列举相关病例,提高其规范用药意识;介绍规范用药的方法,如使用剂量、使用方法等,使患者掌握规范用药的方法;了解患者平时用药情况,对患者不合理的用药行为加以纠正,使其形成规范用药的良好行为。3)实施分层管理采用高血压危险分层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层管理,分为3个小组,实施三级管理:每1个月对极高危组及高危组(三级管理)随访1次,每2个月对中危组(二级管理)随访1次,每3个月对低危组(一级管理)随访1次。主要对患者的血压状况、体征、药物使用情况等进行随访。在每次随访后都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准确记录,针对患者的健康指导建议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询问,掌握患者的自觉症状和药物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护理干预方案进行调整,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并且针对具体问题加以指导。

2结果

全部患者均为高血压疾病患者,病程为5-12年,患者均接受药物治疗,服药1-2种。遵医组给患者实施规范用药管理与健康行为干预措施,收到较好的效果,不遵医组未实施规范用药管理和有效健康行为干预观察结果不理想,部分病人出现并发症,如左心室肥厚,心、脑、肾等不同程度的损害。

3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改变,慢性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易损害脑、心、肾等重要脏器,且慢性病治疗时间长,医疗费用昂贵,经济负担沉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高血压是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是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目前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控制患者血压的重要手段,可预防或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而实际血压防治率和控制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提高。高血压难以彻底治愈,其发生与发展除了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与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具有可预防性。当前许多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低,规范合理用药意识薄弱,加之不良的生活习惯,都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国家卫生部积极倡导实施慢性病防治工作,制定了心脑血管病及肿瘤规划,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奠下了坚实的基础。社区慢性病管理改变了传统的卫生服务模式,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生活行为,指导规范用药和定期随访等,实现了“医患”互动,提高患者参与治疗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认识到高血压疾病的危害,掌握基本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减少疾病危险因素,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本研究对100例单纯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研究,其中的50例患者遵医嘱规范用药,并对患者实施了有效的健康行为干预措施,而另外的50例患者则未遵医嘱实施规范性用药及进行有效的健康行为干预,得出的结果为遵医组患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而未遵医组结果不理想,部分患者有并发症发生。这也充分证实了社区管理对于高血压患者在规范用药方面有着积极意义,应进行推广。早在2008年高血压疾病就被认定是我国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虽然我国加大力度防治高血压疾病,但高血压控制率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本研究选取社区单纯性高血压患者100例进行研究,为了明确效果,将患者分为两组(遵医规范服药与不遵医不规范服药),社区医护人员对患者加强干预与管理,在患者用药方面给患者正确的指导,并为患者实施健康行为的有效干预,收到了满意效果。由于单纯性高血压疾病没有任何并发症存在,只要患者严格按照社区医护人员的指导用药,不仅会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还能预防发生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不断提升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此种措施值得在广大社区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对单纯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慢病管理,可促使患者更加规范地用药,有助于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红霞,刘芷含.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6):151-151.

[2] 白秋菊.慢病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153-154.

论文作者:李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社区慢病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规范用药效果分析论文_李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