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民性特质
马程程,程俊健
摘要: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部署的总体发展指向。它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美好蓝图的憧憬与向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心所向的有机统一,具有人民性的特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人民出发、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公仆情怀。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人民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可以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也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勾画出了一幅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夙愿。因为这一目标既是对中国国家发展的总体规定,又是广大人民价值诉求的具体体现;既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对国家发展的准确定位,又是党和国家对广大人民群众热切企盼民族复兴、生活幸福所作出的回应与承诺。
一、“富强”是国家经济发展指向与民心所向的有机统一
“富强”蕴含了当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反映了人民对高质量、高水平物质生活的追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保障。“富强”是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是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高度强盛的综合国力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的有机结合体。
“富强”包含着“富裕”和“强大”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人民富裕是国家强大的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早就作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实现富强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经济数量的增长过程,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崛起逐步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只有实现人民富裕和国家强大才是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样态,这是中国道路的一大特征,也是中国道路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正是源于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今天,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任重道远,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共同努力和勤劳奋斗。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对富裕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全体中国人民对此所进行的不懈追求,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所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是实现国家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
荧光镜下观察检测到标记的Piwil2-iCSCs外泌体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进入细胞,共培养3 h及6 h后外泌体已进入细胞并在胞质中弥散分布,12 h时外泌体已大部分聚集于核膜,24 h时细胞核周围依然可见红色荧光聚集(图3)。
丛书各卷作者,既有在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领域颇有影响的专家,也有更为年轻的学界才俊。丛书所呈现的改革开放40年,也是写作者亲历见证的40年。正如社会卷作者宋学勤教授在后记中所说:“书写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史,可谓是典型的‘当代人作当代史’。”
另一方面,国家强大是人民富裕的根本保障。纵观古今,在封建社会的中国,即便是达到顶峰的唐宋时期,人民还是处于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之下,遭受着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即便是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地追求民族振兴,人民仍然无法改变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现状,自身也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不能自拔;从林则徐的“睁开眼睛看世界”到洋务派的“自强、求富”,从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人民群众依然贫穷、国家依然落后挨打。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顽强拼搏,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历程,如今走在了“强起来”的实践中。国家和民族的强大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苦苦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心理诉求。只有中国实现国家自身的强大才能给予十几亿中国人民坚定的道路自信;也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够成为广大人民拥有高尚人格尊严和尊贵国际地位的有力保障。因此,“富强”是国家经济发展指向与人民心中所向的有机统一。
二、“民主”是国家政治发展指向和人民政治诉求的有机统一
就个人而言,从古至今,和谐一直是全世界全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美好理想,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之一。“天人合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等也成为古代中国人追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想与目标。当然,崇尚和谐理念也是现阶段我们党和国家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和谐作为一个多层次的概念,既包括个人自身的和谐,即个人身心协调发展,包括生理健康、精神心理健康和各方面能力、潜力的更好发挥;也包括人际关系和谐,即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关系的和谐。其核心问题是要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与此同时,每一个中国人积极践行和谐理念,努力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状态,又可以为实现和谐国家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广大人民群众内心期望的是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家和社会,众多百姓殷切期待的是一个和谐有序的环境与氛围,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真切渴望的是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自我。因此,“和谐”既是我们国家自身建设和发展的目标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向往更加美好生活的客观要求。
就国家而言,和谐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把建设和谐社会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的重要位置,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和社会领域改革,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生动局面,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入认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价值理念与客观规律相统一、质与量相统一、过程与结果相统一的实践追求,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价值理念。因此,和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建设一个和谐的国家可以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不断地创造社会条件,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可以为实现个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提供稳定的客观环境。
2.4.2栽培技术落后中药材种植缺乏系统的栽培研究与新技术推广,农户更多采用传统种植模式,加之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生产管理粗放,化肥农药使用不合理,导致出苗率低、产量不高、品质受损,效益差,资源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另外,机械化水平较低。除部分土地的开垦使用农业机械外,中药材的种植、管理、采收基本都是人工方式,效率低下,人工成本较高。
三、“文明”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与人民文化诉求的有机统一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文明也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社会,保证了人民群众是一切文明成果的积极创造者和享有者,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平等的生产关系,人民所创造的一切劳动成果都由全体劳动人民所享有,因此,“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所有社会成员为实现共同理想和远大目标而不懈奋斗。”[4]1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然就成为了全体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也成为了全体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追求。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丰富,对积极向上精神风貌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具有更高的期待。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就决定了党和国家要能够满足并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世界,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层次的文明,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创造更加完善的精神文化条件。
另一方面,由民作主是我国人民对政府履行职权和国家政治发展的合理期待,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政治权利的追求和对政治责任的担当。我国实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实现人民共同建设国家、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共同发展全面进步,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主义政治体系,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层次的民主、更高水平的政治文明,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充分的自由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实现社会主义在政治上超越资本主义的本质要求,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创造优越的政治条件。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国家政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毫无疑问,这是我们党和政府对人民政治诉求的合理回应。正如习近平所说:“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2]170
“和谐”是指各种社会力量并存共生的社会状态,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和谐美好的社会是自古以来全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未停止的理想追求。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本质属性。
(1)消费类电子产品:家庭影院、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DVD、MP3、MP4、广播电视设备及配套产品、卫星电视产品、蓝牙产品、数码产品、扬声器、耳机、录像设备、视听设备、收音机、组合音响;电子礼品、电子书、各种灯具、激光唱机、电子琴、电子游戏机、电子娱乐产品。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时代进步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社会主义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优于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的人类文明形态。在我国,“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它既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与人民生活诉求的有机统一
一方面,社会主义文明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文明形态。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文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文明,具有充分的人民民主的政治制度基础。列宁曾经指出:“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够达到而且真正达到了高度的文明。”[3]210社会主义不是精神空虚的社会,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文化的弘扬与繁荣是社会主义社会本应具有的基本内涵。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由愚昧落后的旧社会迈向文明先进的新社会的历史进程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历程。今天,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建设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文化,建设能够凝聚十几亿中国人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文化,建设能够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文化,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从未改变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要建设的先进文化,是一种反映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和谐的文化形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凝聚力量,用中国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传播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其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过程,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和现代转化过程,也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进步过程。
一方面,实现人民的当家作主是我们党和国家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党和国家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归根到底应由人民做主,一切从人民的意愿出发,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一贯秉承的政治理念,也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理想状态。无论是我们党的执政理论与实践,还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都是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以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为最根本的落脚点。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高举民主的旗帜,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不懈努力。我们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积极借鉴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够和社会主义民主相契合的文化因子,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真正地关注人民的利益,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宗旨。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实现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就是从政党制度、国体和政体三个方面勾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勾勒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美好蓝图。
“民主”反映了我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又反映了人民群众在参与国家治理中对政治权利的基本诉求。实现人民民主是全人类的价值共识和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更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政治追求。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实现人民的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五、“美丽”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与人民生态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
“美丽”是每一个中国人对生存环境、自然生态的美好向往,是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所作出的美好期待。中国共产党将“美丽中国”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情怀。
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崭新的先进的文明形态,是社会主义文明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它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先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以思考的最好例证。从原始社会人类对自然的畏惧和尊崇,到农耕时代人类开始对自然大规模改造,再到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支配,直至今天人类对自然的善待和顺应,这一历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从征服自然到保护自然的历史性转变,而生态文明恰恰是我们对于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命题,把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并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继而,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
实际上,“美丽”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它既蕴含了人民群众对山青水净、碧海蓝天的美丽生态环境需求,也蕴含了我们要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的基本内涵。“美丽中国”首先指的是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自然环境,体现了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改革开放以来,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方式在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资源消耗和短缺严重,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生态危机愈演愈烈,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亟待加强,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敲响了警钟。习近平在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曾指出:“我们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4]至此“美丽中国”应运而生。其二,“美丽中国”表现的不仅是一种优美宜居的自然生存环境,同时又是完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结合,是一个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依托,实现经济繁荣、制度完善、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全面而发展的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完整内涵就是要以生态文明为导向,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美好型社会,达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及人民幸福这样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切实改善人民生活和生产的空间环境,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让人民群众在享有丰富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的美好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5]394-395也就是说,“美丽中国”既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同时也是要让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有幸福的美丽享受和生态福祉。满足人民的合理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共处,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生态幸福是“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在美丽的环境中享受生活幸福是“美丽中国”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美丽”恰恰顺应了这种人民群众对生态幸福的追求,体现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向与人民生态价值追求的统一,展现了我们党和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所承担的责任担当与人民情怀。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渴望和诉求,更是我国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与民心所向的有机统一,具有人民性的特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公仆情怀。
全地形机器人的主要目的是进行障碍避让或翻越。其设计主要分为底盘设计、驱动模块设计、程序设计三大部分。底盘主要分为刚性底盘、主动适应性底盘、被动适应性底盘,其带动方式又可以分为轮式、履带式、仿生式。不同的底盘适应不同的障碍,刚性底盘通常用于机器人动力较强时应对较低矮的障碍,其牵引力较强但稳定性相对其他两种底盘较差。主动适应性底盘通过其他机械部件的添加以及程序的设计可以用于多种不同类型的障碍,被动适应性底盘相对于刚性底盘更容易越过高难度的障碍,但面对一些特殊障碍又逊色于主动适应性底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2).
[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韩振峰.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价值目标[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4).
[5]习近平.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M]//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中图分类号: D6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7974(2019)06-0001-05
DOI: 10.13877/j.cnki.cn22-1284.2019.11.001
收稿日期: 2019-07-1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三位一体’逻辑关系理路研究”(15CKS011)
作者简介: 马程程,女,吉林省吉林市人,法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程俊健,河北邯郸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吉林 长春 130024)
(责任编辑:吕增艳)
标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富强论文; 民主论文; 文明论文; 和谐论文; 美丽论文; 人民性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