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中建立良性通胀预期_通货膨胀率论文

在人口中建立良性通胀预期_通货膨胀率论文

在居民中建立起良性通货膨胀预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膨胀论文,建立起论文,居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本文从心理预期角度研究通货膨胀,说明从长期看,预期对经济活动不会起实质性影响,从较短期看,预期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用我国经济改革以来的实践,说明预期粘性对市场供求对价格变动的作用程度的放大与缩小作用。据此作者提出控制与引导社会心理预期,在居民中建立起对我国经济运行的良性预期,以妥善解决通货膨胀的主张。

●关键词:通货膨胀 预期粘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更多地是从经济的角度,特别是从货币实际价值的角度,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认为只要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量,就会相应地出现通货膨胀。这种观点是对的,但不够严谨。因为实际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率,是和人们的心理预期联系在一起的。

现实客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和人们预期的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冲击,是造成经济运行波动性的两大原因。如果这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就会很大。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政策的制定是以经济理论作为指导的。经济理论的作用在于把经济系统内原来不确定的、未被认识的因素变为确定的、已认识的因素,从而减少不确定因素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但是,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因而,不确定性因素总是难以完全排除。如果我们把预期因素考虑在内,问题就更加复杂了。

所谓预期,乃是人们对当前决策的有关经济变量的未来值的预测。预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属于主观的,但人们作出预期并不纯粹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根据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对未来的态势作出判断。判断正确与否,除了取决于是否掌握可靠的信息,还取决于对信息的综合分析方法是否正确。当我们把预期因素引入经济理论中来,就不仅看到存在决定意识,而且看到意识对存在的反作用。我国1988年通货膨胀率的迅猛上升,1990年通货膨胀率的急剧下降以及1994年为何不会出现1988年曾经出现过的抢购与挤兑风潮,诸如此类的经济现象都很难用货币的投放数量来解释,而只能借助于预期理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第一轮通货膨胀是从1984年开始的。1984年至1987年,我国货币供给的平均增长速度达20%左右,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11%以上。但只有5.6%转化为物价上涨,其余的5.4%则转化为货币流通速度减缓。由于我国长期实行物价管制政策,物价的变动不是来自市场机制,而是由政府部门控制的,因而价格较为稳定。1985年以后,随着物价的逐步放开和提高,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便逐步形成。但由于长达二、三十年的物价一直比较平稳,这就使得公众普遍存在货币幻觉,因而过多的货币投入市场后,并没有立即冲击市场物价,也没有造成供求短缺的加剧。也就是说,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冻结物价政策,当物价刚刚放开的时候,人们习惯于物价的稳定性,故这个时期的预期粘性,使得物价的上涨速度有可能在长达4年的时间内, 保持着一个较低的通货膨胀预期。正是通货膨胀的这种粘性,使得物价的上涨速度有可能在某段时间内落后于货币的增长速度。

不过,这种错误的预期是不可能无限制地延续下去的。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预期的粘性就会失效,预期出现较大的上升,并会粘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此时,如果要想把预期拉下来,又会面临着预期粘性的阻力,它不仅会阻碍着通货膨胀率的下降,而且会对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1988年,尽管我国政府已经采取较为严厉的紧缩政策,但物价的上涨率仍然粘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紧缩而相应地降下来。直至1989年,零售物价指数仍高达18%。在这段时间,物价的涨幅同步于货币的增长甚至快于货币的增长,这是通货膨胀粘在一个较高水平的结果。预期的这一作用,具有诱发滞胀的效应。如果经济因严厉紧缩而出现衰退,而通货膨胀预期居高不落,这时经济就会出现滞涨现象。这就是1989年我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当经济进入低谷之后,预期终于会被拉下来,这时又会出现预期陷阱效应。虽然政府试图启动经济,增加货币投放,但其多投货币被陷阱所吸收。如果库存资金积压起来,消费者因较低通货膨胀预期而倾向于增加储蓄,或持币待购,就会出现市场疲软。这就是1990年我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

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对物价影响的滞后,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预期粘性,是预期粘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也就是预期的物价低于实际的物价。而当预期粘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时,货币对物价影响的滞后,就会随之消失。这时物价的增长速度就会同步于甚至快于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种很难理解的经济现象是,当1989年春节时市场还是看俏,过完春节后却很快转为疲软,尽管政府因此放松信贷控制,在一个较长时间内,销售却一直没有好转。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运用“买涨不买落”的心态,来解释市场疲软的原因,便是人们对预期认识的深化。

从根本上说,抢购风或者市场疲软,价格上涨或价格下落,都是由供给和需求的矛盾,由膨胀缺口或紧缩缺口引起的。但是,当经济主体的预期作用明显之后,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便有可能因预期因素的推动而放大,也有可能因预期因素的滞后而缩小。1989年至1990年,从抢购风到市场疲软的剧烈变化,正是反映预期的同频振荡,放大了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1988年,我国的确存在着经济过热与需求膨胀,但并不像所表现出来的那么严重,然而对价格闯关改革的过多报导,使群众把未来的价格改革看作是涨价改革,烟酒的大幅度调价又作了不适当的示范,群众普遍预期物价将会猛烈上涨而去抢购,因抢购而放大了求大于供的矛盾。1990年的情况正好相反,市场本来不致于如此疲软,然而同期的同频振荡,却放大了市场的疲软度。当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克服市场疲软时,经济主体却存在着市场一时难以好转的预期,预期与现实供大于需的矛盾正好是同方向的,预期因素很自然地会放大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疲软。

1990年是我国上一轮经济波动的低谷年份,1991年开始回升,1993年为我国经济新一轮波动中的高峰年份,同时也是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的转折年份。1993年我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几乎达到相当的水平,而1994年又出现通货膨胀率显著超过经济增长率。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居民和生产者已经形成的涨价预期将对价格上涨产生推波助澜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1993年是中央出台影响价格总水平变动项目最多、步子最大、影响最深的一年。这是1993年以来价格上涨过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心理预期则对物价的上涨起了放大与加剧的作用。正是由于1993年初以来价格上涨日趋加快、居民和生产者已经形成涨价的心理预期,特别是1993年底实行新的工资改革以来,这种心理预期更是进一步加强,涨价的心理预期导致居民的不正常消费行为,流通环节的投机行为以及生产者特别是原材料生产者的销售行为,更是对物价的上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长时期看,预期对经济活动不会起着实质性的影响,但在较短时期内,预期却会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进一步说,预期的粘性是导致短期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我们分析通货膨胀机制时,也必须把预期放在恰当的位置上,才能准确把握通货膨胀率的变化趋势,以及采取相应的对策,把通货膨胀率降到最低限度。

市场物价的上涨或下落,总是由供求矛盾、膨胀缺口或紧缩缺口引起的。但是,当经济主体预期的作用强化之后,市场供求对价格变化的作用程度,便有可能因预期因素的推动而放大,也可能因为预期因素的逆转而缩小。正因为这个缘故,新一轮通货膨胀与上一轮通货膨胀相比,并没有出现类似的大规模抢购风与银行挤兑风,反而形成高储蓄率倾向。1994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很大,这突出地表现在货币发行速度(1994年比1993年增长34.4%)大大块于经济增长速度( 1994 年比1993年增长11.8%),以及居民储蓄高速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94年比1993年增长41.5%)、企业亏损严重(资产负债率70%左右)等方面。但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是否一定转化为公开爆发,即大规模的抢购与挤兑,则要看具体的社会条件,特别是社会心理预期的变化。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引导社会心理走向,就有希望使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不致于公开爆发,而是在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被消化掉。

控制和引导社会心理预期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居民中建立起信心,即建立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良性预期。而这种良性预期的建立,关键在于保持居民对政府的信心,提高政府在居民中的信誉度。中央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强制性发行纸币,并向企业和居民承诺保护产权和债权,保障币值的稳定和定期储蓄利息贴补,从而使得居民能够接受纸币,这实际上是国家和居民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在控制通货膨胀问题上,政府和人民之间必须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只要政府是始终如一地在改革开放中为大多数人谋利益,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契约关系就能够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保持下去,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通货膨胀问题就可以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从1993年开始的新一轮通货膨胀压力,之所以没有转变为公开爆发形式,即抢购和挤兑,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居民中能够建立起对政府的信心,即相信政府有能力把通货膨胀压下来。1993年的公众预期和1988年所以会有很大的差别,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有了1988年第4季度到1989年的经验。 这个经验一方面有助于比较好地理解一些潜在的因素,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一个信念,即在高通货膨胀之后,政府将会采取猛烈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将通货膨胀率降下来。而上一轮通货膨胀的迅速被控制,则起着示范的作用。即1988年下半年,针对当时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我国政府采取了较为严厉的紧缩政策,使零售物价指数从1989年的17.8%,下降到1990年的2.1%,1991年的2.9%。应当这样看,1990年的我国市场本来不至于如此疲软,然而预期的同频振荡,却放大了市场的疲软度。当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市场疲软时,经济主体却存在着市场一时难以好转的预期,政府试图启动经济增长而增加投放的货币,却被陷阱所吸收,消费者“买涨不买落”的心态因较低通货膨胀预期,而倾向于增加储蓄或持币待购,预期与现实供大于求的矛盾正好是同方向的,预期因素自然而然就会放大现实生活中的疲软。正因为我国城乡居民建立起对我国政府的信任,建立起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良性预期,即使在国内通货膨胀连续 3年达到两位数的情况下,存款出现严重的负利率,1994年的负利率达到11个百分点,但是居民的储蓄仍然大幅度增长,超过20000 亿元人民币,预计1995年底可突破30000亿元人民币,储蓄率达30-40%。

当然,货币幻觉是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的。要在居民中建立起良性通货膨胀预期,相信我们的政府是有决心把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压下来,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政府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资金过快增长;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有效供给。1993年,全国零售物价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分别达到13.2%和14.7%,1994年,这两个指标更高达21.7%和24.1%,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这种状况迫使中央政府从1993年6月开始的加强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方针不敢有大的松动, 而且从1994年底确定,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环节,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实施偏紧的货币政策,以期遏制住通货膨胀上升的势头。这样,从1995年3月起,宏观经济运行就出现了重大转机,逐步走向稳定和协调。 通货膨胀率已从1994年21.7%降至1995年11月的15.4%。

由于我国是一个有12亿人口、其中9亿农民的国家, 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作用特别显著,农业状况如何对宏观经济运行起决定性影响。几十年来,我国的每一次经济危机,首先是由农业危机引起的。这一次连续3年经济特别是工业的超高速增长带来的经济危机, 同样是由于农业出现大的缺口,农业的发展跟不上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给短缺引起的。在1994年物价上涨中,食品价格的上涨占整个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的六成多。由于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是用零售物价指数来衡量的,而零售物价指数有50%多是由食品组成的(按权数计算)。如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充裕的,农产品价格是稳定的,或者是稳中有降,那么通货膨胀率是不可能很高的。例如,1992年我国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22.8%,但通货膨胀率仅2.9%,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一年我国粮食大丰收,粮食价格跌至1989年以来的最低点,对市场物价的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在居民中建立起良性的通货膨胀预期,客观上要求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加强农业,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这是稳定市场、稳定币值、稳定物价的重要条件。

标签:;  ;  ;  ;  ;  ;  ;  ;  

在人口中建立良性通胀预期_通货膨胀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