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压电机在过去出现故障后,往往都是由专门的电机修理厂进行修理,现场检修人员只负责处理简单的轴承故障,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设备维修时间较长,同时,设备修理费用很高,对于发电厂的正常生产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对高压电机故障及故障性质的分析,以及对现场所采取措施的阐述,有力地保证了高压电动机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但是由于受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均会出现各种异常运行现象及较严重的故障现象。因此,只有加强对高压电机检修质量的严格把关和加强对电机全方位的运行管理,使电机达到健康运行状态,才能保证发电厂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压电机故障分类,其次,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就高压电机故障防范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压电机;故障;防范措施
高压电机是指额定电压在1000V以上的电动机,常使用的是1.0万V和6000V电压等级。高压电机分类方法有多种,基于用途和结构来分,可以将其分为特殊型高压电机和通用型高压电机。基于绝缘等级来分,可以分为C级、H级、F级、B级、E级、A级电机;基于容量大小来分,可以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高压电机在过去出现故障后,往往都是由专门的电机修理厂进行修理,现场检修人员只负责处理简单的轴承故障,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设备维修时间较长,同时,设备修理费用很高,对于发电厂的正常生产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本文就高压电机故障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1高压电动机故障的分类
发电厂的厂用机械,如给水泵、循环泵、凝结泵、凝升泵、引风机、送风机、排粉机、磨煤机、碎煤机、一次风机、灰浆泵等都是用电动机来拖动。这些机械在极短的时间停止运行,也足以引起发电厂出力的降低,甚至停机,并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所以,当电动机运行中发生事故及异常现象时,运行人员应根据事故现象,迅速正确地判断故障性质及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如发电厂出力降低、整个汽轮发电机组停止运行、重大设备损坏),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维护和使用不当,如频繁启动、长期过负荷、电机受潮、机械性碰伤等,都有可能使电机发生故障。电动机的故障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①由于机械原因引起的绝缘损坏,如轴承磨损或轴承乌金熔化,电动机尘埃过多,剧烈振动,润滑油落到定子绕组上而引起绝缘腐蚀、破坏,从而使绝缘击穿造成故障;②由于绝缘的电气强度不够而引起的绝缘击穿。如电动机的相间短路、匝间短路、一相与外壳接地短路等故障;③由于过负荷而造成的绕组故障。如电动机的缺相运行、电动机的频繁启动和自启动、电动机所拖动的机械负荷过重、电动机所拖动的机械损坏或转子被卡住等,都会造成电机绕组故障
2高压电机故障防范措施
2.1轴电流
众所周知,高压电机对于绝缘的要求较高,一旦高压电机的槽绝缘出现损坏,那么铁芯就很容易和绕组接触,这样一来就会在高压电机转轴与轴承间或者高压电机的两轴承端处出现轴电流。一旦出现轴电流,那么就会使得高压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大幅度缩短,损坏轴瓦,甚至还可能会使得高压电机在运行几个小时之后就会损害,严重危害到发电厂的现场生产安全,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高压电机产生轴电流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四点。第一,现场维护不好导致高压电机的壳体、机座与转轴之间形成通路,这样一来产生轴电流;第二,供电电源不稳定,存在着高次谐波,导致产生轴电流;第三,高压电机的磁场不对称而导致出现轴电流;第四,电机定转子存在偏心现象,从而使得气隙不均匀,又没有及时进行维护保养而导致出现轴电流。针对轴电流的危害,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来进行防范。(1)务必要做好润滑油品质监控工作,保持润滑绝缘油纯度,必要的时候应该采取定期取样化验的方法,一旦在化验过程中发现润滑绝缘油中出现水份、杂质超标的问题,那么就应该在第一时间更换合格润滑油或者及时过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应该让检修运行人员对导线绝缘部位进行认真的检查,务必做到细致,以便消除导线绝缘破损或者电焊机等临时设备地线搭接而导致的轴电流。(3)为防止磁不平衡等原因产生轴电流,往往在轴承座和轴承支架处及各油管路处加绝缘隔板或绝缘套管,以切断轴电流的回路,同时必须确保绝缘隔板周围清洁无污物。
2.2轴承过热
故障原因:①电动机轴弯曲;②油质的品质较差,存在着较大的杂质。③轴承与轴承之间的间隙过小或者过大;④皮带过紧,或者没有及时校正负载与电动机间的联轴器。⑤滑脂过少或者过多;⑥没有装平高压电机的轴承盖或者高压电机的端盖;⑦轴承与轴相擦,存在着内孔偏心的问题。防范措施:①更换新轴承;②更换转子或者校正电机轴;③对皮带张力进行调整,对皮带进行重新校正;④消除擦点,修理轴承盖;⑤重新装配。
2.3电动机空载,过负载时,电流表指针不稳,摆动故障原因①笼型转子导条开焊或断条;②绕线型转子故障(一相断路)或电刷、集电环短路装置接触不良。故障排除①查出断条予以修复或更换转子;②检查绕转子回路并加以修复。
2.4建立健全高压电机事故预防机制
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减少高压电机事故发生,对事故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严肃设备事故处理,按事故的大小实行上报和备案制。为实现各线稳定生产,应该加强高压电机系统检查,查找隐患,制定相应预防措施,要经常清理高压电机上附着的积水、杂草污物、水生物等,。点检人员通过目测、手摸、听音、敲打等多种方法检查,并认真填写点检基准表;将发现的问题详细准确地反映在交接班本和问题票上。同时,建立台账和技术档案,从安装、运行、专修、报废四个阶段,进行归档管理,并将其工作质量纳入责任制考核中;坚持高压电机分级管理和定期检查,确保高压电机的管理和维修保养严格按规程和标准进行。对从日常点滴做起,责任落实到人,管理保养共担,为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5从细节入手,加强高压电机维护保养管理
要求机械操作人员每天认真填写《高压电机运行、运转记录》;操作人员严格执行“三检制”:即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都应对自己所操作的机械进行认真的检查;下班后15分钟高压电机保养制度;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性能检查。要保持高压电机表面清洁,调整,拧紧松动的部分,防止松动,由于增加了部件磨损,或造成的部分损失。对高压电机实行“定机定人”等一系列制度,并按照“清洁、紧固、润滑、调整、密封、防腐”十二字作业法进行保养和维护。从日常点滴做起,形成了以班保天、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年的管理模式,责任落实到人,管理保养共担,有力地促进了高压电机的长周期运行,为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束语:
总之,我们应该竭尽所能,以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为基准,切实提高高压电机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准确及时地进行维护、保养,使得高压电机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降低其发生的故障率。
参考文献:
[1]汪成喜.高压电机故障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07):343+345.
[2]索霞,陈广林,高洪兴.高压电机故障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01):113-114+116.
[3]傅来福.高压电动机损环原因浅析及防范措施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2011(01):110-114.
论文作者:袁巍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电机论文; 高压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动机论文; 轴承论文; 电流论文; 发电厂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