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口贸易论文,环境污染论文,对策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我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促进了社会福利的增加,增加了居民收入。但与此同时,出口贸易生产的污染排放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作用。例如,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十个工业行业中,污染密集型行业占据较大的比例,工业“三废”排放①量逐年上升。2000年我国工业废气产生量为13.82万亿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量194.24亿吨,工业固体废物为8.16亿吨。到2010年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达到51.9万亿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量达237.5亿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24.09亿吨。中国出口贸易依存度大的东部地区环境污染情况更为严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不断加剧,主要表现为水土严重流失,耕地土壤退化,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加剧,沙尘暴频发,森林和草场面积逐渐缩小,危及动植物的生存,水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等等。2005年1月27日,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对外发布。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位居第一,中国位居第133位,全球倒数第14位。环境污染正在损耗中国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环境和资源,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已经给我们敲起了警钟,贸易与环境的问题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我国出口贸易在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等过程中都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出口贸易生产过程,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最主要的原因。因此研究我国出口贸易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概况
1.我国的出口贸易以粗放型增长模式为主
我国货物出口贸易规模持续增长,2000年我国货物出口贸易总额超过2400亿美元,2004年突破5900亿美元,2007年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2万亿美元,2010年达到1.57万亿美元(见表1)。我国货物出口贸易年均增长率超过20%,增长速度令世人瞩目。另外,外贸出口依存度也逐年攀升,凸显出了我国经济增长对于出口贸易的依赖。
但是,我国出口贸易仍以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为主。我国是出口商品数量、种类最多的国家。但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出口商品比重不高,许多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过度依赖价格低廉的优势。出口产品的生产中相当一部分属于资源消耗大、污染程度严重的行业。我国货物出口贸易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仍为出口的主要特征,而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对我国的资源短缺和环境脆弱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2.我国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生产比重大
我国加入WTO以来,加工贸易占据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据统计,我国加工贸易的进出口额由2000年的1376.60亿美元逐步上升到2009年的5869.8亿美元,加工出口额占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多年平均在50%以上(见表2)。
粗放型的出口加工生产规模的扩大,消耗了大量的土地、劳动力、资金和其他稀缺资源,带来了很多的环境问题,包括资源衰竭和环境退化。
另外,我国多年盲目的引进外资政策使外商趁机将化工、印染、电镀、农药等污染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这些高度污染的加工贸易生产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可怕的灾难。这必定会带来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②。
在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多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在绿色生产技术方面十分落后。2/3的设备属于基本水平或落后水平,致使我国绿色生产技术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绿色环保产品的总体水平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造成资源巨大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③。
3.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我国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程度在加入WTO后进一步扩大,2001-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长19.1%。但是服务贸易的规模相对货物贸易而言较小,多年处于逆差状态(见表3)。2000年以来,服务贸易占据对外贸易的比重在9%-13%,2010年该比例为10.9%,远落后于国际平均水平的19%。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后,在世界服务贸易中,金融、电信、信息、商贸等领域的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并在整个服务贸易的比重逐步上升。而我国服务贸易仍以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运输、旅游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贸易这三项占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大多年份都在80%以上,到2010年下降为70.05%,但仍然很高。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通讯服务等四类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服务贸易仅占出口总额的7.6%。逐年增长的运输业汽车尾气的排放,旅游者产生的垃圾等对环境造成很大威胁,而新兴的绿色服务贸易如金融、电信、信息、商贸等比重较低,对我国环境保护促进作用较小。因此,我国的服务贸易额虽然逐年增长,但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不利于我国绿色贸易的发展。
4.物流行业迅速发展造成了严重污染
现代物流是发展国际贸易的基石,随着我国货物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物流行业也开始迅猛发展。全社会物流总值从1991年的3万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125.4万亿元。增长了41.8倍,年均以22.2%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中国的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0年的355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30675亿元,年均增长24.1%。然而,在物流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凸现出来。首先,物流业的运输、包装、配送、存储、装卸搬运等过程都对环境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在国际贸易运输中,许多企业过度或重复包装、使用难以处理和再利用的包装物,如玻璃、塑料等,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第二,运输工具落后,消耗大量燃料并排放大量有害气体,产生噪音污染。第三,近年来物流污染事故频发,比如渤海湾漏油事故、船舶污染事故、危险品运输中爆炸事故等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三、我国各工业行业出口贸易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假设国内工业行业及出口工业行业“三废”排放各占一半,我们列出各年份工业“三废”排放量图,将其变化趋势与出口贸易增长的趋势作比较。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趋势是逐年上升的,如果出口贸易的趋势与出口工业行业的“三废”排放量趋势一致,则证明出口贸易导致“三废”排放量增大,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若趋势不一致,则证明出口贸易的增加并未使污染排放物增长,对环境未产生不利影响。
1.我国主要出口工业行业中污染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
根据统计,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10个工业行业依次是: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原料及纺织品制造业,金属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及制品,采掘业,皮革、皮毛、羽绒制品业,塑料及其制品,食品、烟草及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这十个行业的产品出口总额占出口的比例在绝大多数年份都在90%以上④。
根据傅京燕的阐述,污染密集型产业(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PII)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若不加以治理则会直接或间接产生大量污染物的那些行业。这些产业的生产对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有害,会促使环境恶化影响生态质量。另外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或明显受到影响⑤。赵细康(2003)根据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计算出我国各产业污染排放系数,按总排放系数的大小对污染强度进行分类,将污染密集型产业分为重度污染密集型产业,中度污染密集型产业和轻度污染密集型产业。其中,金属冶炼及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采掘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为重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纺织业为中度污染密集型产业;这六个行业划定为污染密集型行业。其他主要工业包括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皮革、皮毛、羽绒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为轻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由此可见,在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十个工业行业中,污染密集型行业占据的比例较大。
2.我国各工业行业生产的“三废”排放情况
(1)工业生产总体“三废”排放情况
2000-2010年,工业“三废”排放量呈上升趋势(见图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在2003年以后增长幅度较大。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上升趋势平缓。总体上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我国出口贸易额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但工业废水排放量并没有随着出口贸易额的增长而大幅上升。由此可见,我国出口贸易增长加重了我国废气与固体废物污染物的排放。
(2)分行业的“三废”排放情况
1999-2010年工业行业废水排放量前10位基本呈现持平或缓慢上升的趋势(见图2)。其中废水排放量最高的行业为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废水排放量上升速度最快的行业为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纺织业。废水排放量逐年下降的行业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再看2000-2010年工业废气排放前十名的情况,有6个行业工业废气排放量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见图3)。其中废气排放量最大且上升速度最快的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它们是出口机电设备制造行业的上游行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纺织业和机电行业的废气排放量相对较小且上升速度缓慢。
我国各工业行业近年来固体废物产生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见图4)。矿产、能源采选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多且上升最快的两个行业,它们是出口机电设备制造行业的上游行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综上所述,我国“三废”排放量最多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废气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废气排放量排名第一,固体废物产生量排名第二。同时,出口贸易额排名第三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废水和废气排放量位于第二和第三,且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上升。皮革、皮毛和羽绒制品业“三废”排放量最低。这些行业大多是出口贸易相关行业的上游行业和直接出口行业。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废气排放较高,而纺织业的废水排放量增速最快。总之我国各出口工业生产的“三废”排放情况不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且对我国的环境污染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四、我国各地区的出口贸易生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1.我国各地区出口贸易情况
1999-2010年,我国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突飞猛进,货物出口贸易额排前十位的省市依次为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北京、天津、辽宁、河北(见图5)。这十个省市大多数聚集在我国的东部地区⑥。其中对外贸易依存度大的地区为广东、江苏、上海、浙江。我国中部地区自2005年后出口贸易额上升较快,出口贸易额较多的省份依次为安徽、湖北、河南。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对外出口贸易发展缓慢。
2.我国各地区“三废”排放情况
(1)各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
2000-2010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大的10个省区依次为江苏、广东、浙江、山东、上海、福建、北京、辽宁、天津、河北(见图6)。除河北外其它省市都位于东部地区。江苏的废水排放居全国首位,广东省废水排放量上升速率快,2004年超过浙江省,2007年达到顶峰,2008年开始下降。中部地区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多的地区有河北、河南、湖南、湖北。西部地区废水排放量较低。
(2)各地区工业废气排放情况
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最多的10个省市依次为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广东、浙江、福建、上海、天津、北京。除河北外都属于东部地区(见图7)。其中河北、山东排量最高,上升速率也最快。中部地区工业废气排放量逐年上升,西部地区废气排放量缓慢上升。
(3)各地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情况
从2000-2010年各地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前十名的情况看,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多的地区为河北,从2003年的8975万吨直线上升到2010年的3.2亿吨,但在2005-2006年有所下降,2007-2009年继续上升。全国固体废物排放量最多的地区分别还有辽宁、山东、江苏、福建。另外,中西部地区分固体废物产生量较高的省份为山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和广西。
总体上看,我国各地区“三废”排放量随着出口贸易额的增加而增长,并且出口贸易额最多的东部地区污染物排放量最高,环境污染最为严重,而出口贸易较落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污染物排放较轻。由此可见,各地区出口贸易生产的扩大对我国的环境污染确实造成不利影响,开放程度大、出口贸易增长快的地区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恶劣影响更加严重。
五、改善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影响的政策建议
1.政府应增加环境保护的投资
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投资特别是工业污染环境治理的投资虽然每年都有上升(见表4),但上升幅度不大,2009年的工业污染环境治理投资仅为2000年的2.3倍,远远低于出口贸易额的增长以及环境污染的速率。其中工业污染治理的投资占到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也很低。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工业污染治理的力度,这样才能使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保障。
2.使环境成本内在化
为了使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得到保障,就必须将外在化的环境成本内在化,将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成本纳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并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承担。环境成本内在化反映在出口贸易中就是要求把环境成本纳入到出口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中,以便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改变我国现阶段产品出口过分依靠价格低廉,频繁发生贸易争端的局面。随着世界性的环境、资源约束,各国更加注重环境效益,纷纷对进口商品施加严厉甚至苛刻的环保标准,使我国出口贸易面临严峻挑战。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到产品成本中,提高产品价值,增加产品环保技术含量,有利于减少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影响。
3.加大技术投入,促进清洁生产
首先,大力开发绿色生产技术,研发节约资源和能源的高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损失和浪费,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其次,积极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产品技术,创造更多更环保的替代产品,以减少资源的消耗,缓解资源短缺危机。最后,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的更新过程,对技术落后的工艺和设备进行淘汰。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集约型经济增长之路。
4.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关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但现有法律法规体系并不完善,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所以应加紧修改,完善法律法规,积极宣传普及,加大监管力度与执法力度,用法律制度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征收环境保护税和碳税
征收环境保护税和碳税是保护环境的一种很好的手段。目前,欧美国家征收的环境税主要包括:(1)对排放污染所征收的税;(2)对高耗能、高耗材行为所征收的税;(3)为减少自然资源开采,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而征收的税;(4)对城市环境和居住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所征收的税;(5)对农村或农业污染所征收的税;(6)碳税⑦。我国应效仿欧美国家,开征环境保护税,将环境保护税反映在产品价格中,降低资源消耗速度,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⑧。同时,我国目前也应该设计征收碳税。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以及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的碳含量的比例来征收,实现减少燃料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⑨。
6.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
由于我国出口贸易较大的工业行业中,污染密集型行业所占比例较大,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与出口贸易额的增长趋势大体一致,对我国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我国政府应大力鼓励和支持绿色环保产业的贸易出口,大力发展服务业等相对较清洁的行业,降低和限制污染密集型产业产品的出口,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使我国的贸易结构绿色化、清洁化,促进环境保护和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
7.积极发展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⑩。在国际大力推进绿色物流的过程中,我国也应当积极开展绿色物流。减少物流各个过程对于环境的污染,加强运输、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的绿色管理。拉近与国际先进绿色物流的差距。通过降低物流产业的污染成本,进而降低出口贸易成本,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8.积极推进环境认证和管理
环境认证,即ISO14000,是一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它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体系、环境标志、生命周期评估、环境行为评价等若干方面。它将环境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原材料、能源、工艺设备、生产、安全、审计等各项管理之中。通过认证获得第三方认证机构颁发的证书,企业便向社会表明其兑现环境承诺和对环境因素的控制能力,从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企业形象。这项国际性的认证标准一方面能使企业提高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提升我国对外贸易的数量与质量;另一方面也能约束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国在引入ISO14000之后,认证企业逐年攀升,对出口贸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
9.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环境合作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地区之间的环境合作有了很大的拓展。我国环保技术还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美国、欧盟、日本等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在节能减排、有害废物、化学品管理等领域拥有先进的环境技术。因此,我国应当加强与各国在环境技术领域的双边和区域合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的协调与解决,更能发挥环境合作作为政治、经济关系润滑剂的作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环保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七、结论
我国仍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主,加工贸易的扩大,服务贸易结构失衡对环境造成污染。我国工业“三废”排放中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的趋势与出口贸易额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具有出口优势的工业行业中污染密集型产业占较大比重,环境污染严重。出口贸易开放程度较大的东部地区的“三废”排放情况比出口贸易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更加严重,东部地区环境污染程度比中西部地区更高。出口贸易虽然促进了经济规模的扩张,但是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扩大了消费规模,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从而加速了自然资源和环境退化,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2004年我国的出口贸易额为49103.3亿元,而处理2004年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投入10800亿元,出口贸易带来的环境代价是巨大的。
要降低我国出口贸易对环境污染造成的影响,需要政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增加政府节能减排的技术投入,征收碳税,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等。使得我国真正实现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贸易。
注释:
①“三废”排放:指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排放。
②蒋兰陵、赵曙东:《加工贸易主导型贸易增长的负面效应分析》、《国际贸易》2008年第11期,P81-91。
③李奔奔、李艺纹:《基于国外发展绿色价格贸易的思考》、《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P66-67。
④叶继革、余道先:《我国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第5期,P74。
⑤傅京燕:《环境规则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P79。
⑥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我国东中西部划分,东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中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http://www.stats.gov.cn/,(阅读时间2010年10月12日)。
⑦环境保护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285026.htm,(阅读时间:2010年4月22日)。
⑧据《中国经营报》报道,目前财政主管部门已基本确定将甘肃、湖南、湖北、江西四省定为环境税试点省份,但具体时间和实施方式还未确定,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0924/2651007.shtml,(阅读时间:2010年10月12日)。
⑨碳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9083382.htm,(阅读时间:2010年4月22日)。
⑩绿色物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8559.htm,(阅读时间:2010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