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掌根腐病的防治措施_花烛论文

红掌根腐病的防治措施_花烛论文

红掌根腐病防治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病防治论文,措施论文,红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病原菌与病症

病原菌 根腐病由两种病原菌引起,一种是腐霉属真菌;一种是疫霉属真菌。疫霉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绝大多数种具有寄生性,寄主范围广,可以侵染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引起组织腐烂和死亡。腐霉属真菌大都腐生在土壤或水中,有的能寄生植物,引起幼苗猝倒以及根茎果实的腐烂等。

病症 被侵染的植株,初期营养根腐烂,茎叶部分生长不良,叶片失去光泽,边缘通常会变黄且下垂,而根则呈褐色。潮湿条件下,病斑表现出现白色霉层。

防治措施

防治病害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即运用生物防治、物理化学防治和栽培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土质、土壤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控制或调节,建立一个以观赏植物为主体的相对平衡的生态系,并力求保持其相对稳定性,把病害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水平。由于不是所有的病虫害都能通过生物防治达到有效的控制,因而,适当地使用杀菌剂也是必要的。

预防性的栽培措施 采用预防性的栽培措施可以防止病虫害发生和蔓延。

(1)栽培前使用无病菌的基质,所用的基质必须经过高温灭菌消毒;

(2)清除种植床及其周边地区的杂草;

(3)温室内尽量保持单一种类的花卉,避免种类混合,相互传播病虫害;

(4)尽量限制参观人员的出入,进入温室前要用肥皂或75%的酒精洗手,必须穿上消毒外衣和消毒鞋套,最好在温室门前放置消毒盒(消毒液可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配制),用于鞋底的消毒;

(5)在温室放风口处安装虫网,经常检查温室的卫生状况,保持干净清洁;

(6)温室内所用的器具必须经常消毒,接触过病株后必须洗手;

(7)操作时,应从无病区向有病区进行;

(8)尽可能保持植株干燥,减少病菌通过水流传播的机会;

(9)清除病株,并将其放入塑料袋中,投进封闭垃圾箱中;

(10)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11)注意保护生长不良的植株,因为它们最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入;

(12)由于红掌对灌溉水质的要求较严格,所以最好水质稳定,没有病原物和病毒,氯离子浓度小于100毫克/升,钠离子浓度小于70毫克/升,灌溉水的EC值最好小于0.5mS/cm。荷兰的种植者使用自来水或收集到的雨水,以保证水质,而我国的生产者大多数都是使用地下水,因此需要根据水质的检测化验来决定是否对其进行处理后再使用。在日光温室中生产红掌要注意防止塑料棚膜结露水,应及时去除,避免落在花叶和盆内;

(13)注意观察盆土基质的干湿状况,尽量避免基质的干湿度波动过大;

(14)长时间14℃以下的低温会引起根部冻害,也会引起根腐病病原菌的滋生,应尽量避免;

(15)预防根结线虫的发生,因为根结线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造成根部维管束堵塞。一般被线虫危害的植株很容易受到真菌的侵染,造成根部腐烂。

化学药剂防治

(1)用72.2%的普力克水剂500倍液灌根,间隔一周,连续3次;

(2)在发病初期使用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间隔10无施用1次,连续2~3次;

(3)50%的福美双和55%敌克松粉剂混合灌根,间隔7~10天,头两次按500倍液使用,第三次按1000倍液使用;

(4)40%的三乙膦酸铝(疫霜灵)可湿性粉剂与55%的敌克松粉剂按500倍液混合应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用法同(3)。

(摘自《云南科技报》2007.7.12.⑥

联系电话:0871—3126725)

标签:;  ;  

红掌根腐病的防治措施_花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