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要素判别的定性和定量差异化分析论文

决策要素判别的定性和定量差异化分析

陆定一

(华中师范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摘 要: 为了更有效地作出决策,必须了解决策要素并对这些要素作进一步分析。按照定量和定性的标准对决策要素进行划分,并作出差异化分析。研究发现:决策者和决策对象为定性的决策要素,不存在完全绝对的定量的决策要素。6大决策要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拓宽了对决策要素的研究思路,有助于了解决策问题的本质,进而对决策问题制定合理的决策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决策要素;定量决策;定性决策;差异化分析

0 引言

决策指决定的策略或办法。人们在从事征服自然和变革社会的一切实践活动中,时刻都离不开决策。因此,为了更加正确清晰地认识决策,必须了解决策的相关理论、要素与方法。对决策理论研究,目前主要包括两个基本的代表观点,一个是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决策目的是为了使组织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经济学家认为,决策者拥有完整的个人偏好系统,这个系统允许他们在备选方案中做出选择。他们知道全部可行的备选方案,在进行复杂的计算决定哪个备选方案时,他们的能力不受限制。另一个则是以西蒙为代表的行为决策理论,西蒙指出,影响决策者进行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其个人的行为表现,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

决策方法主要有两个大的分支,一个是定性决策方法,其中的代表是德尔菲法,也称专家小组法,这种方法是采用征询意见表,利用通信方式,向一个专家小组进行调查,将专家小组的判断预测加以集中,利用集体的智慧对市场现象未来做出预测。另一个分支是定量决策方法,代表方法有线性规划法,决策树法等。根据人们对关于决策问题的要素的了解程度,定量决策方法分为确定性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对决策问题的研究,现有部分理论提供了良好的开端与基础,却也留下了一些未被触及的研究问题—决策要素,是否存在着定性与定量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决策要素的哪些方面?而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本文首先回顾了几种决策要素的代表观点,接着对这些决策要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判别,并对定性和定量的决策要素进行了差异化分析。相较于以往研究,本文可能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作出贡献:①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目前的决策要素所包括的内容并对这些要素进行了具体分析;②本文所研究的主题,决策要素的定量与定性差异化,丰富了决策问题领域的研究主题,为深入的理论分析提供了经验参考与方法基础。

1 决策要素

彼得·德鲁克提出管理者的任务繁多,决策只是其中一项。管理者在决策时通常并不需要花很多时间,但决策却是身为管理者特有的任务。所以决策问题值得做特别的讨论。决策有5个要素:①了解问题的性质;②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③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④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⑤在执行过程中重视反馈。

决策的第一个要素,决策人需要辨明问题的性质,或是否确属特殊事件,需以特殊方法解决。倘若是经常性老问题,就应该建立原理原则来根治;而偶然发生的例外,则应该按情况做个别的处置。决策的第二个要素,在于确实了解决策应遵循的规范。决策的目标是什么,最低限度应该达成什么目的或者应该满足什么条件。用科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所谓“边界条件”。一项有效的决策必须符合边界条件,必须足以达成目的。边界条件说明得越清楚和越精细,则据此做出的决策越有效,越能解决需解决的问题。反过来说,边界条件不够明确,则所做的决策不论看起来如何了不起,都肯定是一项无效的决策。决策的第三个要素,是研究“正确”的决策是什么,最终不免走到错误的折中的方向去。决策的第四个要素,是化决策为行动。考虑边界条件,是决策过程中最难的一步;化决策为行动,则是最费时的一步。然而从决策开始,就应该将行动的承诺纳入决策中,若要化决策为行动,首先必须明确无误地回答下面几个问题:谁应该了解这项决策?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谁采取行动?行动应如何进行,才能使执行的人有所遵循?特别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问题,通常最容易被人忽略。决策的最后一个要素,是应在决策中建立一项信息反馈制度。

一个决策系统还应该包括决策环境,作为其第五个要素。决策环境是指制约和影响主体决策行为的内外部情况与条件。决策是一种主体行为的动态过程,决策从选择目标开始到实施完成,始终受到周围及自身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决策主体所在的组织系统,通过主体决策和外界交换信息、能量,维持自己的生存和运动,信息、能量的交换过程,构成复杂多变的决策环境。正确识别决策环境,有助于决策者做出准确的 判断,实现有效决策。决策错误除方法上的原因之外,主要表现为决策者选择不当,工作不利,决策问题识别不清,判断模糊,决策信息不完全、失真严重或决策目标、环境判断上的失误。

第二个代表观点则是目前学术界对于决策要素的主流观点,认为决策要素应包含为6个方面的要素:决策者、决策对象或称决策问题、决策信息、决策目标、决策环境、决策后果。那么,必须有决策者参与其中,决策的各个阶段由决策者操纵实现。故而决策系统第一个要素是决策者。决策者更经常的是由智者所组合而形成的一个组织—决策机构,充当决策的主体。决策者(或机构)虽仍然依靠以往的经验判断,然而同时又更多地依靠各种专业知识,依靠对各类专家组成的智囊集团的咨询,依靠管理决策理论和方法所提供的手段。因此,决策者水平的高低对决策的结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策者都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不仅应该具有决策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决策的整个过程中,决策者要善于激发全体成员的积极性,使其发挥各自的特长,进而使决策的结果达到最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决策者要随机应变,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技巧。所谓的技巧,主要包括组织才能、联络才能、社交才能等。

为了分析上述5个决策要素,本文将按照定性和定量的属性对这些决策要素进行划分。定量属性是指以数量形式存在着的属性,并因此可以对其进行测量。定性属性是指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其概念与定量相对应。定性考察研究对象是否具有这种或那种属性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是否有关系。

决策目标,对同一决策对象,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评价,就得到不同的评价,从而确定了不同的目标。对企业来讲决策目标可以是获得某次招投标会的标(定性),可以是完成股权合并(定性),也可以是要获得具体多大的利润(定量)。对个人来讲决策目标可以是选择购买什么颜色的衣服(定性),也可以是今天该运动多长时间(定量)。因此,决策目标可以是定性的决策要素,亦可以是定量的决策要素。

决策后果,决策后果是指一项决策实施后所产生的效果和影响。但他们也存在不同之处,结局结果是对每一个备选方案的实施结果进行客观的预测和评价。

实施案例教学时,应将案例提前一周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查阅资料,开展课前的小组讨论、分析。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相关案例进行讨论后,根据案例对操作目的、步骤要点、注意事项等进行示教;学生根据案例进行模拟操作,如操作前对病人、环境等进行评估,对病人或其家属进行相关解释说明,对实验用物、环境进行准备,根据案例情景就解决问题的技术进行训练,操作过程中注意人文关怀,操作完毕进行健康教育;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李桂明炒完菜,胡乱地扒了几口饭,便于12时40分上班去了,到单位门口正好与张秋打了个照面——这也是他事先安排好的。

决策目标(定量、最大、最小,最短路径)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制约着系统的构成与行为,是决策系统的第四个要素。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下,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预计将要达到的结果。只有决策目标明确了,才能根据目标制订各种可行方案,进而从方案中进行择优。也只有目标明确了,选择才会有所根据,行动才会有针对性。所以在决策过程中,决策目标应该首先确定,目标应该明确、恰当、具有可检验性。此外,还应注意一个决策活动可能由不同的阶段、不同的部门参与,所以决策目标应该是多层次的,不同层次的目标对应不同层次的问题,涉及到不同层次的决策者。而一个企业内部的发展,则要由企业领导人组织企业的生产要素完成。目标不明确或者错误的决策目标,将导致系统功能的紊乱和方案实施中的混乱。

2 定性和定量决策要素判别

决策系统第二个要素是决策的对象或称决策问题,指人的行为可以对其施加影响的客体系统,即决策的客体。凡是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所能涉及的事物都能成为决策对象。决策对象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等领域的事物及其行为,它们能成为决策对象的前提是人能够对其施加影响。决策者欲进行准确、有效的决策,必须正确、及时地识别出决策的客体。决策对象概念不断发展。人类决策的对象已经由原始人的日常生存决策逐步扩展到了社会、 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从原来的氏族洞穴扩展到了整个地区、国家乃至全世界。

决策对象,根据决策对象的性质,决策系统可分为政治决策、经济决策、军事决策、人口决策等;根据其时间范围,划分为长期决策、中期决策和短期决策;根据其重要性程度,划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操作决策;根据其变化情况,划分为静态决策与动态决策等等。由于上述决策对象之间存在着质的属性差异,因此,将决策对象判定为定性的决策要素。

对决策最基本的要素决策者,根据其构成及其组织方式,可以划分为个人决策、团体决策、人机系统决策。个人决策是单个决策者依靠个人智慧和权威所进行的决策。团体决策则是由一个智能群体共同作出的决策,群体各成员之间地位平等。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人机系统决策正在兴起, 在这类决策中,计算机代替了部分人的职能, 在决策过程中帮助人类决策者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基于这3类决策者的属性差异,将决策者判定为定性的决策要素。

决策信息,实际上也可以说成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们对有关事物认识中的不确定性的度量和克服手段。决策信息是一定质和量的统一。要做到科学有效的决策,对决策信息的质和量都有一定的具体要求。所谓信息的质(定性),是指决策信息符合和满足决策主体需要的程度,可以从信息的全面性、针对性、真实性、有效性4个方面来衡量。所谓信息的量(定量),也就是指对于某一决策过程而言,所需要的有关事物的消息、情报和知识的数量。对一个特定的决策过程而言,决策主体所需要克服的不确定性是确定的,因而该决策过程所需要的信息量是一定的。因此,决策信息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特性要求,既可将决策信息判定为定量的决策要素亦可判定为定性的决策要素。

2、农业效益低,我省粮食生产的“十二连增”,对于农民收入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粮食增产后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依然突出。一方面,由于我省粮食深加工能力有限,另一方面粮食大量进口,挤占了粮食市场,农民议价意识和能力有限,加大了粮食售价大幅提高的难度。

有,这是在意料之中,但是意料之外的是陈琛的腼腆和谦虚。为了满足记者的好奇心,陈琛还是讲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小故事。他说:“记得当时我们有一个种植户,种了一大片果园,也投了很多钱进去,但是收成不好,行情也不太好。他就邀请我和技术人员去他们地里看一看。我们到了田里,就看见他老婆眼睛里的泪水打转,他老婆说要是哭管用我就天天坐在这里哭好了。我们的技术专家后来发现他们果子的问题出在品质上,他们的品质不好,我们的技术人员就帮他们解决了,第二年的收成一下子就起来了。”

决策系统第三个要素是决策信息,不论是智囊人物或机构为领导、决策者出谋划策、设计行动方案也好,还是领导者自己进行决策,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都离不开信息。整个决策过程即预测、制定目标、设计行动方案和决策的所有具体环节,实际上是在搜集和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输出信息的过程。因此,信息是整个决策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将决策对象同决策者联结起来。因为要使之近似同构地反映决策问题,因此对决策信息质和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开始借助电子计算机发展 成各种信息系统,并且出现了不少可用于程序化决策的决策支持系统。

键槽凸模的间歇工作通过智能控制装置来实现。智能控制装置由气动执行元件(气缸)、磁性开关、气源处理元件、气动控制元件(方向控制阀)、PLC、接近开关等元件组成, 实现可换位冲键槽定子圆片落料模在冲床冲次在25~30次/min情况下,完成4个键槽凸模循环连续冲制冲片,并实时监测模具状态,出现故障及时停机。智能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1)PLC程序,用来检测1号到4号气缸顶出和缩回时是否到位。(2)指示灯,用来循环显示1号到4号气缸的状态。

941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troke in China: the status and future

决策环境,决策作为一种主体行为,必然要受到周围各相关因素的制约。例如当企业要选择生产某一种产品时,首先要考虑本企业的生产线数量,工人的数量,资金的储备情况(定量);其次,该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以及该产品特性等(定性)也会左右该产品的生产。因此,可将决策环境判定为定性的决策要素也可判定为定量的决策要素。

决策基本的6个要素的定量定性判别,如表1所示。

表1 决策要素定量定性判别

3 定性和定量决策要素差异化分析

决策者和决策对象作为决策问题两个定性的决策要素,决策者在整个决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决策者决策就无从谈起。因此,相对于其它决策要素,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决策对象即是决策所要作用的客体。决策信息、决策目标、决策环境介于决策主体(决策者)和决策客体(决策对象)之间,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从实践论的角度可以将其看成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工具,可以将这些要素统称为决策工具。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图来表示决策系统的构成。这个系统的输入是各种需要决策系统来处理的决策问题。其输出是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运用各种决策手段对决策问题进行处理之后形成的决策后果。而在决策系统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它还需要外部对其提供决策支持。在决策系统内部是由决策主体—决策工具—决策对象构成的一个活动的体系。

图1 决策系统的构成

基于以上分析,定性决策要素和定量决策要素存在明显差异,在决策过程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定量和定性决策要素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的决策的基本要素,对决策的成功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4 结语

本文对决策要素的两种代表观点做了阐述,并对每一个要素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助于更好地了解决策要素的本质。对学术界主流的6大决策要素,本文按照定性和定量的标准对其进行了划分,同时还对这些定性和定量的决策要素进行了差异化分析。研究发现决策者和决策对象为定性的决策要素,不存在完全绝对的定量的决策要素,决策信息、目标、环境、后果则既可定义为定性决策要素,也可以定义为定量的决策要素。从这6个决策要素的本质出发,按照定量和定性决策要素的分类,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其在决策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和发挥作用的不同。研究拓宽了对决策要素的研究思路,有助于了解决策问题的本质,进而对于针对的决策问题制定合理的决策方法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付泉.管理信息系统[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2] 徐成伟,王建.实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3] 黄建东. 有效决策的七要素[J]. 中外管理, 2006(3):56-57.

[4] 马仁杰,王荣科,左雪梅.管理学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5] 肖更生,刘安民.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6] 李显荣.企业领导决策概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7] 黄洪民 .现代市场营销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ifferentiation Analysis of Decision Element Discrimination

LU Dingyi

(School of informationmanagement,Cent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field of decision-making research mainly concentrates on decision-making theory, methods and environment, rarely involving the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elements. In order to make decisions more effectively,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decision elements and further analyze them. According to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criteria, this paper divides the decision-making elements and makes a differentia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decision makers and decision objects are qualitative decision-making elements, and there is no absolute quantitative decision-making element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six decision-making elements. This study broadens the thinking of decision-making elements,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decision-making problems, and then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for making reasonable decision-making methods for decision-making problems.

Key words :decision elements; quantitative decision making; qualitative decision; differentiat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C93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901X100

作者简介: 陆定一(1995-),男,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识管理。

收稿日期: 2019-05-16

(责任编辑:要 毅)

标签:;  ;  ;  ;  ;  

决策要素判别的定性和定量差异化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