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笔者结合日常康复工作及相关经验,从“激发欲望、增强勇气、教会技巧、提升能力”四方面入手,针对“康复教师如何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一专题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语言表达 激发欲望 增强勇气
语言是人类交往的工具,是早期教育的基石。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最佳时期。作为康复教师,如何让幼儿在听得见、听明白的基础上想说、敢说、会说,以达到发展语言、培养表达能力的目的?
点滴体会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1.结合生活,输入语言。
语言来源于生活、着力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亲身体验、见闻感受皆是语言表达的源泉。语言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理解性语言先于表达性语言,要想输出,必先输入。
2.运用媒体,丰富感知。
多媒体技术集图片、声音、文字、动画等功能于一体,不受时空限制,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刺激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丰富幼儿感知。
二、营造氛围,增强表达勇气
1.和谐关系,营造氛围。
在康复中心,有一群受伤的天使,他们有的耳朵失聪、言语不清,有的孤独自闭、智力迟缓,有的……正是因为在训幼儿的特殊性,导致他们比正常孩子更容易羞怯、自卑,不敢开口说话。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建立和谐融洽的师幼关系。
日常活动中,康复教师时刻关注、照料着这群特殊的孩童。上课时,引导幼儿进行聆听、发音,学习知识;课间活动,与幼儿一起绘画、折纸,玩耍嬉戏;园内生活,指导幼儿如何盥洗、用餐,养成习惯。久而久之,教师与幼儿成为游戏的“伙伴”、无话不谈的“朋友”,再也没有往日的羞怯与自卑。
2.及时表扬,树立自信。
作为康复教师,要善于以信任、接纳的态度,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于内向自卑、不敢表达的幼儿,教师要为其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无论声音大小、句子长短,只要敢于开口,即可给予表扬;对于清晰度不好又有展示欲望的幼儿,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认真倾听,适时正音。当幼儿收获了老师的表扬、同伴的肯定,就会变得乐观自信、敢于表达。
三、适时引导,教会表达技巧
1.巧用策略,引导会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身为康复教师,要巧妙运用等待、完型、平行谈话等教学策略,给幼儿开口模仿、思考互动的机会,引导其学会表达。
2.运用绘本,启发多说。
绘本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语言简洁,倍受幼儿的欢迎。作为康复教师,要抓住幼儿喜欢绘本、童话的特点,引导其观察插图、回答问题、听讲故事,逐步进行语言训练,掌握表达技巧。
四、学以致用,提升表达能力
1.日常生活,进行渗透。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像涓涓细流一样,在于日常不断地输入、长久地积累,才能逐步提高。因此,无论家长还是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多个渠道进行语言渗透。如盥洗时,教师引导幼儿一边洗手一边说儿歌:
小朋友,讲卫生,饭前快来把手洗。
衣袖口,忙卷起,免得弄湿身上衣。
开龙头,湿湿手,抹点香皂搓搓手。
冲泡沫,擦擦干,我的小手真干净。
2.区角游戏,扮演提升。
结合幼儿贪玩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区角活动设计,引导幼儿回顾生活场景、选择人物角色,在“娃娃家、超市、医院”等情景区域中开展角色扮演,提升语言水平。
如《看医生》游戏时,教师设计了“想、说、演”的环节,让幼儿回想看医生的场景、描述看病的过程、表演看牙医的片段:小兰喜欢吃糖,还不爱刷牙,她突然牙疼,该怎么办呢?(去看医生。)咦,小朋友真聪明,生病就要看医生,牙疼要看牙科医生。现在我们就来演一演“小兰看牙医”这个场景。那谁想当牙医?谁来当小兰?……有了刚才“想”和“说”的铺垫,幼儿们个个跃跃欲试,争着上台表演、诠释角色,很好地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不断输入、长期积累、学以致用、练习提升的过程。因此,身为康复教师要在遵循语言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输入;营造氛围,帮助树立自信;适时引导,指导会说多说;融入日常,进行表达提升,从而达到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中平 《幼儿教育心理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张明红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王晓霞 如何培养幼儿表达能力.《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第3期。
论文作者:路翠翠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0月总第3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7
标签:幼儿论文; 语言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语言表达论文; 日常论文; 牙医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0月总第3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