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地城市观景点视看夜间景观载体亮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诗语[1](2021)在《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针对小环境展开的更新行动成为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完成存量提质发展要求的建设目标。步行空间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单元,其生态品质建设也备受关注。我国地形复杂,部分城市建设在山地之上,重庆为山地城市典型代表,受山地特殊地形影响,步行空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因此,公众迫切要求改善步行空间生态环境。本文以山地城市步行空间为研究对象,研究首先总结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类型与现状问题,其后归纳影响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的主要因素并探究其生态品质提升设计方法,最后将研究方法为理论基础联系设计实践,选取重庆市典型步行空间为设计对象,对其进行提升设计,通过设计完善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论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进行论述。首先,介绍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等,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步行空间”、“生态品质”等概念做出界定,并构建生态品质建设内涵框架,分析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阐述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在设计基础研究方面,系统梳理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种类与特征,明确生态品质提升设计内涵本质,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再选取重庆市代表性步行空间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重庆步行空间生态品质建设现状,总结山地步行空间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的主要因素,为后续设计策略提出提供数据支撑。依据前文基础研究进而提出设计原则及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其中设计策略主要有以下方面:在生态要素方面:通过增加绿化种植、优化空间形态重塑环境品质;在生态空间方面:通过整合平面及竖向空间,提升路径与视线可达性来重塑空间秩序并复合空间功能、完善服务设施来填补空间功能,丰富活动空间,提高空间活力;在主观感知方面,美化空间环境,营造整洁步行环境,通过挖掘在地文化、打造特色空间来增强空间可识别性,提升居民认同感及归属感;在建设机制方面:通过转变设计视角,提倡公众参与建设,创造满足使用者生理、心理行为需求空间,建设更有活力的街区,建设展示生态品质、彰显城市生态魅力。最后,将研究得出的设计策略用于实例设计中,解决实践场地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升步行空间生态品质,进而提高公众的生活品质,展现城市形象。
康佳意[2](2021)在《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高品质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及云南的发展趋势,人们的夜间活动也逐渐增多,城市夜景逐渐受到关注。但不少城市忽视了夜间的整体风貌塑造,或仅仅采用简单的灯光亮化工程措施,导致夜间风貌不佳,缺乏可意象性。如何从城市意象的角度去思考和引导城市夜景规划,促进城市夜间风貌有效提升,值得思考。目前,云南省楚雄市的城市夜景缺乏规划引导,风貌不够彰显,夜景可意象性不高,不利于城市夜间形象展示。本论文基于城市意象视角,以问题为导向,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开展城市夜景意象与城市夜景规划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意象、城市夜景意象及其夜景规划的背景、理论、发展和案例,借鉴了夜景发展好的方面,也明确城市夜景整体性不足、可意象性不高和规划不合理等问题;然后,系统研究了影响城市夜景意象认知与夜景规划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空间(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主观感受和其他特殊情况,了解相关因素如何对城市夜景产生意象特征;其次,结合夜景意象调查分析了楚雄市城市夜景现状的优势与问题、现状夜景意象特征是否得到有效体现等内容,得到了楚雄市的城市夜景意象;接着,提出了楚雄市城市夜景总体定位、城市夜景规划、夜景控制与管理策略等内容。最终,提出结论,明确城市夜景规划应注意的五项误区,并提出要采用整体性及系统性夜景意象提升、以城市意象要素塑造城市夜景风貌、考虑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夜景风貌以及关注日间特色风貌展示对象四项夜景规划策略方法,建立物质要素(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与文化要素两方面的城市夜景意象系统,构建城市夜景规划框架。并针对以上主要结论提出反思,为同类中小城市的夜景风貌提升提供一定帮助。
越超[3](2020)在《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滨海山地绿道优化策略研究 ——以大连莲花山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绿道建设如火如荼的发展,绿道的类型也更加丰富,各个城市都在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绿道,全民健身理念的推广也使得绿道活动变得丰富起来。但过往的快速增量建设造成了诸多遗留问题,滨海山地城市同样如此。滨海山地绿道正面临着建设质量欠佳、滨海特色缺失、城市用地侵蚀,旅游开发挤压、山海生态维护等多重压力。城市双修理念的提出为优化滨海山地绿道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契机。但由于城市双修理念与绿道优化的交叉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滨海山地绿道的优化研究还存在空白,相应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经验较少。因此,急需在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的理念指导下探索滨海山地绿道的优化策略。本文以国内外城市双修发展和绿道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对滨海山地绿道的功能定位、优化需求等问题进行剖析。之后选取国内外优秀的与绿道双修相关的案例,提炼出符合滨海山地绿道的双修优化策略。然后在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下,以大连莲花山地区绿道为实证研究载体,通过使用后评价、层次分析和实际调研等方法归纳绿道现状问题和优化需求,进而从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两方面入手,总结出包括生态环境优化、建成环境优化、风貌特色优化、实施保障优化四个方面的滨海山地绿道优化策略,并以普适性的同类绿道优化发展为导向提出了“规划—建设—实施”三个层面的优化建议。本文期望通过对滨海山地绿道优化方法的探究与优化策略的构建,丰富绿道的理论研究,并以此指导莲花山地区的绿道优化实践,为我国当前面临的绿道优化难题提供借鉴。
应文,靳泓,翁季[4](2020)在《西部中小旅游城市照明规划中的景观经济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当前夜景照明规划忽视城市夜景建设所蕴含的巨大经济潜力,避免步入为景观而景观的设计误区。本文提出将景观经济策略引入西部中小旅游城市的景观照明规划过程中,以夜景照明建设为契机,从市场化运作的景观照明设施布局、"点—轴"发展理论的重点打造、产业链联动发展的夜间旅游开发三个方面,实现城市环境品质优化、经济良性发展的双赢效应。并以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进行具体剖析。
彭瑶玲,董海峰,邓毅,张妹凝,贾力,郭琼霜[5](2020)在《重庆山城景观照明规划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从分析当前山地城市景观照明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了山地城市景观照明规划体系的框架,结合古代城市风景中的夜景特点研究,提炼了山地城市夜景的总体特征以及景观照明三维空间表达的规律与技术方法,结合《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核心区景观照明规划》实践,运用城市设计方法,以"山、水、城、桥"作为山地城市景观照明关键要素进行了系统性规划,依托现有照明基础,制定"减、添、改、连"规划策略,采用"一图一导则"的规划成果表达模式,对亮度、光色、光污染等进行系统的规划管控,为规划实施提供技术依据和风貌效果指引。
刘畅[6](2019)在《城市新区夜景照明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新区建设成为全球城市规划建设的普遍形式,同时夜景照明在全球呈井喷式发展趋势。我国诸多城市新区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城市夜景照明规划,但针对城市新区的夜景照明规划设计的系统研究较少。适宜且落地性强的城市新区夜景规划设计对城市形象的改善、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加强和新区有序健康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梳理相关理论文献,归纳出以城市规划、城市美学和生物学等综合理念为理论基础,选取成都天府新区为研究载体。对人、自然和城市三类城市组成要素对城市新区夜景照明的发展趋势、面临问题、复合价值、设计理念和原则进行研究,根据城市夜景规划影响要素和设计重点,从自然、景观、经济和人文四个方面对城市夜景观规划设计的具体策略做了详细的论述,从而掌握城市新区夜景观规划设计的关键因素。其次是对城市新区夜景规划设计实例研究。通过对综合背景分析、相关规划的解读分析总结了成都天府新区的夜景现状的问题和优势,并通过实地调研法对成都天府新区背景天空亮度进行测量,并与成都中心城区做对比,并以此为基准制定夜景照明控制系统指标,规范夜景区间指标范围,总结政策分区夜景照明和绿色照明规划的设计要点。最后,夜游作为夜景照明规划的重要部分进行策划设计,对各类型夜游活动进行系统分类研究,并建立夜游详细的体系和设计丰富的规划内容。本文实现了对城市新区夜景照明规划设计的多维度的研究,不仅对城市新区夜景照明规划研究提供基础研究方法,也为实际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从而推动城市新区的全面发展。
蔡增鑫[7](2019)在《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分析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地势西高东低,有高原、山岭、平原、丘陵还有盆地等各类形态各异的地形。并且山区面积广大,平原较少。而山区虽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但其地势崎岖,交通不便等劣势条件使得其发展有限;平原地区具备自古以来城镇发展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但其面积却少,仅占国土面积的12%。而山地丘陵地区,是具备二者中间条件的地理环境。丘陵地貌对城市特色有着明显的影响,而目前国内城镇上山做法如火如荼,城市开发建设中对丘陵地貌缺乏重视,开发商为求得项目开发最大效益对场地三通一平的做法屡见不鲜,这些简单的做法不仅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城镇特色,同时也给人类的居住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本论文希望研究低丘缓坡地区的城镇特色如何构建,通过对山地丘陵地貌与城镇空间进行分析,并结合山地丘陵地貌进行规划控制的优秀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影响低丘缓坡城镇空间特色的内在基本要素,以及基于城市设计规划理念的规划控制方法和控制体系。本论文以问题为导向开展研究,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来阐述。第一部是绪论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以及国内的相关规划实践现状。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研究,分析成功案例的经验,吸取失败案例的教训。第四、五部分是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的分析研究和规划控制。分析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城镇建设的现状,指出城镇建设的问题。结合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的规划实践,对其城镇空间的特色进行分析研究和规划控制。第六部分是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的规划控制策略。提炼影响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的基本要素,总结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的控制方法。提出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基于城市设计理念的营造方法以及在“空间规划、风貌体系与场地设计”中的控制内容。
海丹[8](2017)在《湖南历史村镇夜景观研究 ——以郴州苏仙区岗脚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再加上乡村旅游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乡村游由以前的观光游向深度游发展,同时日渐增长的夜间出行率使得历史村镇的夜景照明也已经从单纯的功能性照明向具有景观艺术性的夜景观转变。与之伴随其发展起来的历史村镇夜间游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关于历史村镇的夜景观照明规划的工程数量越来越多,且处于一个无序发展的状态,设计师、设计公司各自为阵,都以自己的设计为标杆;然而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尤其是针对于历史村镇夜景观照明设计领域,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导致历史村镇的夜间环境遭到不必要的破坏和过度光污染。“千镇一面”,“千村一面”的局面比比皆是。因此,有必要对设计出既满足夜间出行的功能要求,又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同时要突出其地域特色的历史村镇夜景观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所以,本文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视角,同时加上笔者对湖南一些历史村镇的实地调研,在需求层次理论下,深入分析出构成历史村镇夜景的必要影响因素以及夜景观照明实现的必要技术手法。根据村落的实际情况,以岗脚村夜景观照明规划为例,探讨既突出地域特色又“以人为本”的历史村镇夜景观照明设计的基础理论,希望对今后关于历史村镇夜景观的照明规划及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李忠明[9](2017)在《基于行为心理分析的重庆山地城市公园游步道照明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依托重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团队名称:健康照明创新团队,编号:CXTDX201601005),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逐渐被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包围,人们急切的需要亲近自然环境以缓减高强度、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和工作,让压力得到合理的释放,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随着城市公园逐步的免费开放后,公园夜间游览与现代人们生活需求的矛盾逐渐凸显,人们在享受色彩斑斓的夜景照明同时,随之而来的光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夜间游览行为。本文主要以探究人们的行为活动特征及心理需求与山地城市景观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而确立一种景观空间照明设计研究的方法与思路。同时将环境行为学中关于人们行为及心理相关的理论应用于山地城市公园夜间景观照明设计中,通过对人群的行为特征及心理需求分析,探讨人群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与光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提出重庆山地城市公园夜间游步道照明规划设计策略。笔者通过重庆鸿恩寺森林公园及鹅岭公园夜间人群行为模式与心理需求进行研究分析,指出夜间游线规划设计的重要性,试图提出山地城市公园夜间游览路线的照明规划设计策略,最后以照母山森林公园夜间游览路线规划设计为例,阐述行为心理分析在夜间游线照明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本文主要由以下六部分组成:1.课题提出(第一章):目前对于山地城市公园夜间景观照明环境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人们夜间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时间逐渐增长,因此对夜间景观照明环境提出了更加强烈的安全及艺术照明要求,公园夜间景观照明的设计已经成为人们对夜间活动场所环境的切实需求。面对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对山地城市公园夜间照明环境的研究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探索的课题。因此笔者结合2015.2016年期间协助导师完成的“照母山森林公园夜景照明设计工程”项目,提出基于人群的行为心理分析的重庆山地城市公园夜间游览路线照明规划设计策略研究。2.理论支撑(第二章):笔者对夜间旅游、山地城市公园等概念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环境行为心理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为后文研究人的行为特征、心理需求奠定相关的理论基础。3.分析问题(第三章):笔者在文中通过在鸿恩寺森林公园及鹅岭公园中进行实地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行为观察法对人群公园夜间游的心理需求及行为特征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对搜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为制定夜间游线规划设计策略提供分析支撑。4.解决问题(第四章):通过实地勘测调研得出的结论,笔者基于人群的心理需求、行为模式试图提出山地城市公园夜间游览路线规划设计策略,以期对今后山地城市公园夜间游览路线规划设计提供指导。5.项目实践(第五章):笔者以照母山森林公园夜间游览路线照明规划设计为例,阐述行为心理分析在夜间游线照明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对建成环境进行问卷调查评价研究,为本文所提出的策略提供佐证。6.结论(第六章):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项目实践”得出结论,提出山地城市公园夜间游览的重要性,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且极具艺术氛围的夜间休闲娱乐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在夜间重塑城市昼间形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打造城市的夜景名片,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期望广大设计者在进行公园规划设计中加强对山地城市公园夜间游线规划设计的重视。
谷溢[10](2012)在《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处于特殊情境下的城市防灾,而这一特殊情境就是“夜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昼/夜”的社会活动差别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向夜晚延伸,越来越多的人们会在夜晚继续白天的活动;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向纵深方向发展,城市的空间规模越来越庞大,城市在国家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这样一个发展趋势下,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首先,怎样夜间对城市灾害的影响和白天有什么区别?第二,夜晚防灾有哪些构成因素?第三,如何确保夜间灾时城市功能受影响最小化、城市居民人身安全最大化?当前我国的防灾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1.以工程减灾为主的防灾减灾研究和城市灾害系统论研究,这一领域偏重数理模型的建立,主要是对灾害前期的预测和预防进行实践;2.是以城市规划学科为主的空间对策研究,这一领域偏重在城市总体规划框架下,以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规划条文编制和空间设计对城市灾害进行应对;3.以管理学科和社会学科为主的应急防灾减灾研究,它们偏重对于灾前教育,灾时管理和灾后动员等一系列社会机制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制定应急预案达到防灾减灾目的。从分工上看,这三大领域的防灾研究相互补充和完善,能够较好地覆盖当前的城市防灾减灾。但现实问题是,城市灾害在昼夜不同情境下有较明显的变化,这一变化会直接导致灾害结果的严重程度产生较大的差异。本文正是在对这一差异的调研、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重视城市空间夜间防灾这一观点,并围绕这一目的展开论文的研究工作。也就是说,本文的主要工作目的,就是填补目前我国城市防灾研究对于夜晚灾害研究的空白。在城市规划发理论展层面,本文分析了近现代以来重要城市规划思想发展中的城市防灾脉络,并对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城市发展阶段的城市灾害特征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作为前车之鉴,这些研究将会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应对城市灾害问题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在城市空间研究层面,本文探讨了作为城市防灾功能的载体—城市空间物质环境—在“昼-夜”、“平-灾”等不同情境下的空间形态和意向的变化,为后续展开的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策略和具体功能载体—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照明提供了理论和实证基础。在心理和行为学层面,本文梳理了灾时夜间心理行为变化特征和视觉知觉以及城市空间变化的关系,为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策略构成因素的分析和防灾照明的指标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在照明研究层面,结合上述对于城市规划理论、空间形态与空间意向变化特征、夜间灾时视知觉与心理感知特点等相关因素的研究,确定了基本的防灾照明控制指标和规划框架,为切实实现利用照明手段提高城市空间夜间防灾能力提供技术和制度的保障。由于目前对于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研究的相关理论文献严重匮乏,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理论文献研究、问卷调研统计、和模拟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这一系列方法,本文梳理了城市规划理论发展中的防灾脉络,对我国夜间城市防灾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据此提出了构成城市空间夜间防灾安全的主要因素,依据这些因素分析了夜间城市空间防灾策略,围绕策略中的核心因素初步构建了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照明规划框架。本文的创新点正是依据研究的深入逐渐产生:首先,总结了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的构成要素;其次,提出了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的照明策略;最后,建立了城市防灾照明规划的框架。
二、山地城市观景点视看夜间景观载体亮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地城市观景点视看夜间景观载体亮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市生态建设发展 |
1.1.2 城市品质提升迅速兴起 |
1.1.3 山地步行的提倡与建构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山地城市 |
1.2.2 步行空间 |
1.2.3 生态品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步行空间领域研究动态 |
1.4.2 生态品质领域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与典型案例分析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景观生态学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绿色交通理论 |
2.1.4 基础理论总结 |
2.2 典型案例分析 |
2.2.1 法国——克里希街区(Clichy Batignolles)生态步行空间设计 |
2.2.2 西班牙——伊瓜拉达石膏矿步行道景观设计 |
2.2.3 中国——福州金牛山森林步道 |
2.2.4 中国——厦门山海健康步道 |
2.2.5 新加坡——圣淘沙跨海步行道 |
2.2.6 案例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山地城市步行空间设计基础与现状调研分析 |
3.1 山地步行空间概况及生态品质提升认知 |
3.1.1 山地步行空间类型与特征 |
3.1.2 山地城市生态品质提升内涵本质 |
3.2 重庆步行空间生态品质建设现状与分析 |
3.2.1 重庆步行空间整体建设情况 |
3.2.2 重庆步行空间现状问题 |
3.3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问卷调查目的及内容 |
3.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3.3.3 生态品质提升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1 设计原则 |
4.1.1 生态优先原则 |
4.1.2 人性关怀原则 |
4.1.3 地域文化原则 |
4.1.4 公众参与原则 |
4.2 设计策略 |
4.2.1 优化生态要素——增加绿化种植、改善空气质量、优化空间形态 |
4.2.2 重塑生态空间——提升空间可达性、整洁性、丰富性 |
4.2.3 强化主观感知——提升空间安全性、归属感及可识别性 |
4.2.4 更新建设机制——鼓励多元参与,加强宣传力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实践 |
5.1 实例选择分析 |
5.2 乡愁记忆人文道——李子坝至关岳庙 |
5.2.1 场地区位概况 |
5.2.2 场地问题分析 |
5.2.3 设计构思与方法 |
5.2.4 设计分析 |
5.2.5 设计总结 |
5.3 城市休憩健身道——关岳庙至红岩村 |
5.3.1 场地区位概况 |
5.3.2 前期分析 |
5.3.3 设计构思与方法 |
5.3.4 设计分析 |
5.3.5 设计总结 |
5.4 山水艺术体验道——红岩村至平顶山 |
5.4.1 场地区位概况 |
5.4.2 前期分析 |
5.4.3 设计构思与方法 |
5.4.4 设计分析 |
5.4.5 设计总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 B 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图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2)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相关政策对城市风貌提升的要求 |
1.1.2 城市夜景风貌容易被忽视 |
1.1.3 城市夜景正成为夜间活力、夜间经济的重要支撑 |
1.1.4 市民日益增长的夜间美好生活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城市意象 |
1.3.2 城市夜景意象 |
1.3.3 城市夜景规划 |
1.3.4 可意象性 |
1.4 研究综述 |
1.4.1 城市意象的研究综述 |
1.4.2 城市夜景意象的研究综述 |
1.4.3 城市夜景规划的研究综述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夜景规划引导的实践动态 |
2.1 国外城市夜景及夜景规划的实践研究动态 |
2.2 国内城市夜景及夜景规划的实践研究动态 |
2.2.1 国内城市夜景规划的实践探索 |
2.2.2 国内涉及城市夜景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动态 |
2.2.3 国内城市夜景对氛围感受、行为活动的研究动态 |
2.2.4 国内实践的问题与小结 |
2.3 云南地域性城市夜景规划的研究动态 |
2.3.1 云南省地域特色夜景规划引导的研究动态 |
2.3.2 楚雄彝族自治州及楚雄市夜景规划引导的研究动态 |
2.3.3 云南省实践的问题与小结 |
2.4 城市夜景相关案例分析 |
2.4.1 大同市夜景案例研究 |
2.4.2 鄂尔多斯市夜景案例研究 |
2.4.3 武定县中心城区夜景案例研究 |
2.5 城市夜景负面案例实践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城市夜景意象与夜景规划的因素分析研究 |
3.1 影响城市夜景意象与夜景规划的主要因素 |
3.2 物质空间因素分析研究 |
3.2.1 夜景的区域因素 |
3.2.2 夜景的边界因素 |
3.2.3 夜景的道路因素 |
3.2.4 夜景的节点因素 |
3.2.5 夜景的标志物因素 |
3.3 主观感受因素分析研究 |
3.3.1 夜间的行为活动因素 |
3.3.2 夜景的氛围感知因素 |
3.3.3 夜景的地域特色因素 |
3.4 特殊情况因素分析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楚雄市城市夜景意象现状调查研究 |
4.1 研究区域现状概况 |
4.1.1 区位交通概况 |
4.1.2 社会文化概况 |
4.1.3 规划范围概况 |
4.2 楚雄城市夜景意象调查分析 |
4.2.1 调查范围 |
4.2.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4.2.3 问卷调查主要结论 |
4.3 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的现状问题与启示 |
4.3.1 现状夜景的主要问题 |
4.3.2 现状夜景的主要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楚雄市城市夜景规划研究 |
5.1 城市夜景规划的基础依据 |
5.1.1 人文社会环境 |
5.1.2 自然地理环境 |
5.2 城市夜景规划的原则 |
5.3 城市夜景总体定位 |
5.4 城市夜景整体规划 |
5.4.1 区域夜景规划引导 |
5.4.2 边界夜景规划引导 |
5.4.3 道路夜景规划引导 |
5.4.4 节点夜景规划引导 |
5.4.5 标志物夜景规划引导 |
5.4.6 楚雄城市夜景总体布局 |
5.5 城市夜景规划的可意象性强化 |
5.5.1 协调楚雄城市夜景特质 |
5.5.2 城市夜景的其他引导 |
5.6 夜景控制与管理策略引导 |
5.6.1 夜景控制策略 |
5.6.2 夜景管理策略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城市夜景规划应注意的误区 |
6.1.1 避免与白天的城市风貌规划同等对待 |
6.1.2 避免简单采用灯光亮化形象展示 |
6.1.3 避免夜景规划色彩搭配过于随意 |
6.1.4 避免夜景规划产生“过度”现象 |
6.1.5 避免夜景规划缺乏主观感受等方面的考虑 |
6.2 中小城市夜景规划的策略方法 |
6.2.1 体现整体性、系统性的夜景意象提升 |
6.2.2 以城市意象要素塑造城市夜景风貌 |
6.2.3 考虑融入地域文化的夜景风貌 |
6.2.4 关注日间特色风貌展示对象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附录 D:调查问卷 |
(3)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滨海山地绿道优化策略研究 ——以大连莲花山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变 |
1.1.2 十九大提出“美丽”新目标 |
1.1.3 城市双修理念的提出 |
1.1.4 滨海山地绿道优化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与发展概况 |
2.1 城市双修理念综述 |
2.1.1 城市双修理念的发展 |
2.1.2 城市双修的相关理论 |
2.2 绿道的发展与相关概念综述 |
2.2.1 绿道的发展 |
2.2.2 城市绿道 |
2.2.3 滨海山地城市 |
2.2.4 滨海山地绿道 |
2.3 国内外绿道理论与实践 |
2.3.1 国内外相关理论 |
2.3.2 国内外相关实践 |
2.4 滨海山地绿道的优化辨析 |
2.4.1 滨海山地绿道的功能定位 |
2.4.2 滨海山地绿道的优化需求 |
2.4.3 滨海山地绿道的需求辨析 |
2.4.4 滨海山地绿道的主要特征 |
3 绿道双修相关案例研究 |
3.1 案例选取 |
3.2 奥斯威戈湖市公园游憩系统优化 |
3.2.1 现状生态环境修复联通 |
3.2.2 服务区域通行路径疏通 |
3.3 生态环境与城市特色并行的三亚城市双修 |
3.3.1 实现多元目标的抱坡岭山体修复 |
3.3.2 以绿治乱的月川生态绿道建设 |
3.4 融合自然与人工环境的福州山地步道优化 |
3.4.1 人工建构串联城市公园 |
3.4.2 建成环境结合现状改造 |
3.5 区域协同的环珠江口宜居湾区规划 |
3.5.1 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 |
3.5.2 自上而下的规划目标 |
3.6 优化策略总结 |
4 莲花山地区绿道调研与分析 |
4.1 莲花山区域概况 |
4.1.1 区位分析 |
4.1.2 规划背景 |
4.2 调研方法与数据分析 |
4.2.1 调研方法 |
4.2.2 评价体系构建 |
4.2.3 问卷发放与统计分析 |
4.3 莲花山地区绿道生态修复相关问题分析 |
4.3.1 绿道生境断连,区域植被退化 |
4.3.2 边缘生态薄弱,山海边界受侵 |
4.4 莲花山地区绿道城市修补相关问题分析 |
4.4.1 交通整合不佳,山海城联系弱 |
4.4.2 配套设施不足,指示标识模糊 |
4.4.3 地域特色缺失,城市风貌失控 |
4.4.4 路径质量参差,路径体系单一 |
4.4.5 绿道关注不足,规划保障缺失 |
4.5 莲花山地区绿道SWOT分析 |
4.5.1 得天独厚现状绿道资源优势 |
4.5.2 优化客观条件限制多的劣势 |
4.5.3 旅游发展与大众诉求的机遇 |
4.5.4 体系建设与特色营造的挑战 |
5 莲花山地区绿道优化策略研究 |
5.1 莲花山地区绿道优化总体框架 |
5.1.1 绿道优化目标 |
5.1.2 绿道优化原则 |
5.1.3 绿道优化框架 |
5.2 莲花山地区绿道生态环境优化 |
5.2.1 尊重自然本底的区域生态修复 |
5.2.2 顺应空间结构的绿道生境联通 |
5.2.3 融合生态环境的绿道景观修复 |
5.2.4 明确管控要求的保护等级划分 |
5.3 莲花山地区绿道建成环境优化 |
5.3.1 内部绿道织补与体系增补 |
5.3.2 外部交通整合与空间修补 |
5.3.3 绿道区域服务设施的完善 |
5.3.4 区域边缘既有住区的更新 |
5.4 莲花山地区绿道风貌特色优化 |
5.4.1 绿道文化塑造 |
5.4.2 滨海特色构建 |
5.4.3 区域风貌控制 |
5.5 莲花山地区绿道实施保障优化 |
5.5.1 加强绿道宣传 |
5.5.2 开展公众参与 |
5.5.3 平衡协调管理 |
5.5.4 规划建设时序 |
6 莲花山地区实践对同类绿道优化的建议 |
6.1 规划层面 |
6.1.1 生态优先,维护格局 |
6.1.2 因地利导,资源利用 |
6.2 设计层面 |
6.2.1 品质提升,营造特色 |
6.2.2 增补体系,完善功能 |
6.3 实施层面 |
6.3.1 协同合作,加强管理 |
6.3.2 提升维护,完善规章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与创新 |
7.1.1 结论 |
7.1.2 创新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不足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图表目录 |
A-1 图片目录 |
A-2 表格目录 |
附录 B 问卷 |
B-1 评价体系专家意见征询问卷 |
B-2 莲花山区域绿道评价体系权重表 |
B-3 大连莲花山区域绿道调查问卷 |
附录 C 调研报告 |
C-1 环卫公园出入口——滨海西路出入口 |
C-2 莲花山寺——莲花山观景台 |
C-3 云山山体公园出入口——太原街出入口 |
C-4 新石道街出入口——雁水湖健身场 |
C-5 长春路出入口——仲夏路出入口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西部中小旅游城市照明规划中的景观经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景观经济策略提出背景 |
1.1 建设全面铺开,造成资源浪费 |
1.2 计划经济痕迹明显,后期运行维护困难 |
1.3 产业间亟待联动发展,未能有效挖掘夜间经济“生产力” |
2 景观经济策略内容概述 |
2.1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夜间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
2.2 基于市场化运作的景观照明设施布局 |
2.2.1 夜间高品质休闲活动产业带的培育 |
2.2.2 引导夜间休闲用地的调整 |
2.3 基于“点—轴”发展理论的重点打造 |
2.4 基于产业链联动发展的夜间旅游开发 |
2.4.1 全域化视角的夜间旅游吸引物的布局 |
2.4.2 多主题夜游线路的组织 |
3 景观经济策略运用实例 |
3.1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三江县夜间城市形象定位 |
3.1.1 世界侗族文化门户 |
3.1.2 安宁、祥和、幸福的品味小城 |
3.2 基于市场化运作的三江县景观照明设施布局 |
3.2.1 浔江生活、旅游“双带”的培育 |
3.2.2 两岸用地功能调整 |
3.3 夜景照明设施重点地段的打造:浔江画廊 |
3.3.1 山水空间格局梳理 |
3.3.2 夜景照明分区 |
3.3.2.1 侗族人文特色景观照明 |
3.3.2.2 山水景观照明 |
3.3.3 观景点的设置 |
第一,鸟瞰观景点: |
第二,中景观景点: |
第三,近景观景点: |
3.4 基于产业链联动发展的三江县夜间旅游开发 |
3.4.1 全域化视角的夜间旅游服务设施布局 |
3.4.2 夜间旅游交通的组织 |
4 结语 |
(5)重庆山城景观照明规划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主要问题 |
1)缺乏统筹规划,整体品质亟待提升。 |
2)景观照明较为凌乱,文化品位不高。 |
3)山城、江城特色展示不充分。 |
4)能源消耗过高,重建轻管。 |
5)观景设施的细节创意与人性化设计不足。 |
2 山地城市景观照明规划体系构建 |
2.1 城市景观照明规划与法定规划的关系 |
2.2 城市景观照明规划的层次与体系 |
2.3 山地城市景观照明规划的主要内容 |
1)总体规划层面。 |
2)详细规划层面。 |
3)景点设计层面。 |
3 山地城市夜景的总体特征 |
3.1 古代城市风景中的夜景 |
3.2 山地城市夜景的总体特征 |
1)错落与韵律。 |
2)纵深与层次。 |
3)水城相映——镜面效应。 |
4)互为景观——镜像效应。 |
4 山地城市景观照明的三维空间表达 |
1)统筹夜景标志性景区、景点规划。 |
2)夜景核心展示区塑造。 |
3)山地城市特征彰显。 |
4)建构筑物载体优化提升。 |
5)观景设施规划与视域管控。 |
5 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核心区景观照明规划 |
1)总体统筹,以城市设计视角开展系统性景观照明规划。 |
2)治理提升,弥补原有夜景短板。 |
3)景观互鉴,多视点塑造立体山水都市夜景。 |
4)分区管控,强化各类功能区夜景风貌指引。 |
5)编管结合,制定“一图一导则”。 |
6 结语 |
(6)城市新区夜景照明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新区规划建设的普遍性 |
1.1.2 夜景照明规划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作用突显 |
1.1.3 成都天府新区夜景照明亟需整体规划和提升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城市新区夜景规划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1.6.1 以人为本,回归视觉基准 |
1.6.2 以自然为来源,回归自然基准 |
1.6.3 规划先行,指导新区建设 |
第2章 城市新区夜景照明规划理念研究 |
2.1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2.1.1 城市新区 |
2.1.2 夜景照明规划 |
2.2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2.1 城市规划理论 |
2.2.2 生物学理论 |
2.2.3 城市美学理论 |
2.3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的发展趋势 |
2.3.1 体系科学化 |
2.3.2 技术创新化 |
2.3.3 设计交互化 |
2.4 城市新区夜景照明规划面临的问题 |
2.4.1 破坏自然生态资源 |
2.4.2 片面追求经济开发 |
2.4.3 摒弃历史文化传承 |
2.5 城市新区夜景照明规划的复合价值 |
2.5.1 完善公共环境建设 |
2.5.2 指导经济全时发展 |
2.5.3 塑造城市风貌形象 |
2.6 城市新区夜景照明规划设计的理念 |
2.6.1 人文规划理念 |
2.6.2 自然规划理念 |
2.6.3 城市规划理念 |
2.7 城市新区夜景照明规划设计的原则 |
2.7.1 城绿共生、协调发展的生态观 |
2.7.2 以人为本、开放共享的文明观 |
2.7.3 科技创新、动态指引的智慧观 |
2.7.4 重视人文、统筹兼顾的发展观 |
第3章 城市新区夜景照明规划策略探讨 |
3.1 自然策略—生态宜居夜景新标准 |
3.1.1 人—以视觉需求为出发点 |
3.1.2 自然—回归自然基准 |
3.2 景观策略—城市新区夜景新模式 |
3.2.1 中央活力模式 |
3.2.2 文化轴线模式 |
3.2.3 自然网络模式 |
3.2.4 均衡组团模式 |
3.3 经济策略—智慧城市全物联网络 |
3.3.1 生态资源利用最优化 |
3.3.2 功能照明体系多样化 |
3.3.3 照明产业导向智慧化 |
3.4 人文策略—艺展盛会全时态城市 |
3.4.1 自然脉络,打造多样游览 |
3.4.2 传承地域文化,挖掘地方魅力 |
3.4.3 遵循城市结构,打造最优游线 |
第4章 成都天府新区夜景照明规划设计研究 |
4.1 综合背景分析 |
4.1.1 城市特质及规划影响因素 |
4.1.2 自然禀赋优势 |
4.1.3 建筑色彩风格 |
4.1.4 人文历史沿革 |
4.1.5 功能职能分析 |
4.2 相关规划及解读 |
4.2.1 绿色照明规划 |
4.2.2 城市总体规划 |
4.2.3 旅游业发展规划 |
4.2.4 绿地系统规划 |
4.2.5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
4.3 成都天府新区照明现状分析 |
4.3.1 成都天府新区照明总体现状 |
4.3.2 天府新区建筑照明现状问题分析 |
4.3.3 天府新区景观照明现状问题分析 |
4.3.4 天府新区景观照明规划优势分析 |
4.4 夜景照明规划控制系统研究 |
4.4.1 夜景照明空间总体结构 |
4.4.2 夜景照明技术控制要素分析 |
4.4.3 城市新区夜景照明控制系统分类 |
4.4.4 夜景天际线界面系统照明规划 |
4.5 夜景照明系统规划 |
4.5.1 功能道路照明规划 |
4.5.2 景观照明规划 |
4.5.3 城市建筑、构筑物照明规划 |
4.6 照明政策分区规划 |
4.6.1 办公综合照明区 |
4.6.2 商业综合照明区 |
4.6.3 公共文体照明区 |
4.6.4 住宅及其他照明区 |
4.6.5 暗夜保护区 |
4.7 绿色照明规划 |
4.7.1 道路功能照明 |
4.7.2 景观照明 |
4.7.3 地标建筑物及构筑物照明 |
第5章 成都天府新区新区夜间游览主题策划 |
5.1 夜游现状需求及全球现状分析 |
5.1.1 夜跑 |
5.1.2 夜游 |
5.1.3 夜市 |
5.1.4 夜宿 |
5.2 夜游产业四维分析 |
5.2.1 禀赋优势维度 |
5.2.2 热点趋势维度 |
5.2.3 政策引导维度 |
5.2.4 区域协同维度 |
5.3 夜景游览总体策划 |
5.3.1 夜间游览项目设计 |
5.3.2 天府灯光艺术节策划 |
5.3.3 天府主题灯光秀策划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7)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分析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低丘缓坡地区分布广泛,本次研究拥有丰富的素材和实践平台 |
1.1.2 城市建设缺乏对自然地貌的系统保护,特色资源被破坏,特色要素被忽视 |
1.1.3 城市开发缺乏“多维度”的城市设计引导,城市特色彰显不足 |
1.1.4 云南省“城镇上山”政策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
1.2 研究目的及预期解决的问题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预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与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
1.5.1 低丘缓坡的定义 |
1.5.2 城镇空间特色的涵义 |
1.5.3 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的范围界定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1 国内低丘缓坡地区建设相关研究 |
1.6.2 国内山地城市特色建设相关研究 |
1.6.3 国内外城镇风貌特色建设相关研究 |
1.6.4 国内低丘缓坡地区城镇建设相关规划实践现状 |
1.7 研究启示 |
1.7.1 立足实际、立足地域 |
1.7.2 多维度的规划控制体系 |
1.7.3 新技术新应用的运用 |
第二章 案例分析研究 |
2.1 案例分析 |
2.1.1 桂林古城 |
2.1.2 福州古城 |
2.1.3 重庆 |
2.1.4 香港 |
2.1.5 意大利波托菲诺镇 |
2.1.6 德国斯图加特市 |
2.2 案例总结 |
第三章 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的分析研究 |
3.1 项目概况与背景 |
3.2 城镇空间特色分析 |
3.2.1 自然环境特征分析 |
3.2.2 城镇风貌特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的规划控制 |
4.1 空间规划层面的规划控制 |
4.1.1 优化建设用地控制边界 |
4.1.2 划定山、水体保护界线 |
4.1.3 提出低丘缓坡地区的三种梯度开发模式及其建设指引 |
4.1.4 满足不同功能用地需求的建设用地分类布局规划 |
4.1.5 建立“有机松散、分片集中、分区平衡、绿色高效”的路网布局 |
4.2 风貌特色层面的规划控制 |
4.2.0 风貌特色控制的策略 |
4.2.1 选择风貌特色控制要素 |
4.2.2 构建风貌特色体系框架 |
4.2.3 公共空间设计 |
4.2.4 城市眺望系统与天际线 |
4.2.5 色彩规划 |
4.2.6 夜景规划 |
4.3 场地设计层面的规划控制 |
4.3.1 目标与技术路线 |
4.3.2 现状场地竖向分析 |
4.3.3 场地设计的规划策略 |
4.3.4 道路竖向规划 |
4.3.5 用地竖向规划 |
4.4 总体城市设计 |
4.4.1 城市设计目标 |
4.4.2 城市设计框架 |
4.4.3 城市设计方案 |
4.4.4 开敞空间及廊道控制 |
4.4.5 建筑物的控制 |
4.4.6 道路界面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的规划控制策略 |
5.1 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规划策略 |
5.1.1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划定低丘缓坡重点区域保护线 |
5.1.2 基于山地特色的梯度开发模式,提出低丘缓坡地区的多种利用方式 |
5.1.3 基于用地适宜性评价和不同用地的需求,划定建设控制边界及用地布局 |
5.1.4 基于有机松散、分片集中、分区平衡、绿色高效,适应山地特征的道路交通组织 |
5.2 低丘缓坡地区城镇风貌控制策略 |
5.2.1 基于山水为魂、生态适宜的山地特色风貌体系构建 |
5.2.2 基于视觉观感和分析下的建筑海拔高度及天际线控制 |
5.2.3 基于公共空间引导下的建筑塔楼间距控制 |
5.2.4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色彩、夜景规划控制 |
5.3 低丘缓坡地区城镇场地设计策略 |
5.3.1 基于坡地景观塑造的边坡率控制 |
5.3.2 基于低丘缓坡地区地形地貌特征的道路参数选择以及避免大挖大填,确保土方平衡的道路选线设计 |
5.4 规划控制体系 |
5.4.1 规划控制体系分级与内容 |
5.4.2 控制体系形式及要求 |
结语 |
全文总结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不足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湖南历史村镇夜景观研究 ——以郴州苏仙区岗脚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夜景观的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
二、关于历史村镇夜景观的理论研究现状 |
三、关于湖南历史村镇夜景观照明的现状及问题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文化意义 |
三、发展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比较分析法 |
(三)实地调研法 |
(四)实践法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六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历史村镇夜景观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湖南历史村镇概况 |
第二节 区位分析 |
一、历史村镇区位分析概况 |
二、区位分析在历史村镇夜景观研究中的影响 |
第三节 设计文化分析 |
一、历史村镇景观设计主题与设计思想 |
二、地域文化的挖掘与提取 |
三、夜景观设计与地域文化的结合 |
第四节 载体形态分析(点) |
一、载体类别风格 |
二、载体细节分析 |
三、载体照明设计与村镇夜景观空间构成 |
第五节 交通分析(线) |
一、内外交通分析 |
二、人流视线分析 |
第六节 景观结构分析(面) |
一、景观节点 |
二、景观中心 |
三、景观轴线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夜景观照明实现手法 |
第一节 夜景观照明控制系统 |
第二节 夜景观照明指标与照明方法 |
一、夜景观照明照度和亮度指标 |
二、载体照明方法 |
第三节 夜景观照明光源和灯具的选择 |
一、夜景照明光源的选择 |
二、夜景照明灯具的选择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岗脚村为例的夜景观照明规划 |
第一节 项目概述 |
一、项目背景 |
二、上位规划解读 |
三、规划范围 |
第二节 现状分析 |
一、区位分析 |
二、设计文化分析 |
三、载体分析 |
四、交通分析 |
五、视线分析 |
第三节 照明规划设计 |
一、设计主题与解析 |
二、计目标与原则 |
第四节 岗脚村夜景观照明规划 |
一、夜景结构框架 |
二、夜景节点分析 |
三、夜景色温控制 |
四、夜景亮度控制 |
第五节 地域创意景观灯具设计 |
一、文化元素的提炼 |
二、造型设计 |
第六节 设计效果展示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行为心理分析的重庆山地城市公园游步道照明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提出 |
1.1.3 现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行为心理分析研究的必要性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相关理论研究 |
2.1 城市公园夜间游概述 |
2.1.1 城市夜间旅游的产生 |
2.1.2 城市公园夜间游 |
2.2 环境行为心理研究的相关理论 |
2.2.1 需求层级理论 |
2.2.2 环境认知理论 |
2.2.3 人、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
2.3 山地城市公园概念 |
2.3.1 山地城市公园 |
2.3.2 山地城市公园的特征 |
2.3.3 游步道的界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分析:山地城市公园夜间游人的行为心理分析研究 |
3.1 调研内容及方法 |
3.1.1 本章框架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对象选择 |
3.1.4 调研过程及内容设计 |
3.1.5 调研实施 |
3.2 人群心理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
3.2.1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3.2.2 问卷调查结果交叉分析 |
3.2.3 结论与解释 |
3.2.4 小结 |
3.3 人群行为模式测量分析研究 |
3.3.1 认知地图数据分析 |
3.3.2 行为特征数据分析 |
3.3.3 动态行为数据分析 |
3.3.4 行为地图数据分析 |
3.3.5 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4 策略:山地城市公园游览步道照明规划设计策略 |
4.1 游步道照明规划设计目标及原则 |
4.1.1 规划设计目标 |
4.1.2 规划设计原则 |
4.2 形成完善的夜间游步道照明系统 |
4.2.1 增强游步道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
4.2.2 增强游步道与景观节点之间的联系 |
4.3 形成强弱有序的景观照明序列 |
4.3.1 线性空间的选择与控制 |
4.3.2 节点空间的选择与控制 |
4.3.3 夜间景观空间有序的营造 |
4.4 满足需求的景观空间照明设计 |
4.4.1 安全性的控制 |
4.4.2 完善现有功能照明 |
4.4.3 功能照明与艺术照明的有机结合 |
4.5 夜间景观空间照明艺术的表现手法 |
4.5.1 景观空间的限定 |
4.5.2 景观空间层次的表达 |
4.5.3 材质质感的表现 |
4.5.4 景观空间序列的体现 |
4.6 夜间景观空间构成元素的照明手法 |
4.6.1 道路空间的照明手法 |
4.6.2 水体景观的艺术照明手法 |
4.6.3 植物的艺术照明手法 |
4.6.4 硬质景观的艺术照明手法 |
4.6.5 停留空间的艺术照明手法 |
4.7 协调生态需求的设计策略 |
4.8 本章小结 |
5 应用:照母山公园夜间游步道照明规划设计 |
5.1 项目背景及意义 |
5.1.1 项目区位 |
5.1.2 丰富的生态景观及文化景观 |
5.1.3 设计的意义 |
5.2 现状调研分析 |
5.2.1 市民需求问卷调查分析 |
5.2.2 城市需求分析 |
5.2.3 生态要求分析 |
5.2.4 照明载体分析 |
5.3 照母山公园游步道照明规划设计 |
5.3.1 照明总体指导思想 |
5.3.2 形成强弱有序的景观照明序列 |
5.3.3 满足需求的景观节点空间照明设计 |
5.4 照母山公园建成环境的评价分析 |
5.4.1 安全性问卷调查分析 |
5.4.2 舒适性问卷调查分析 |
5.4.3 可辨识性问卷调查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关于山地城市公园夜间游览需求问卷调查 |
B. 鸿恩寺森林公园中景观节点空间行为记录表 |
C. 鹅岭公园中景观节点空间行为记录表 |
D. 鸿恩寺森林公园认知地图调查 |
E. 鹅岭公园认知地图调查 |
F. 关于照母山公园夜间照明现状满意度调查表 |
G. 关于照母山公园夜间光环境满意度的调查表(建成环境) |
H.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及获奖情况 |
I. 照母山公园夜间游览步道照明规划设计相关的照明施工图纸 |
(10)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城市灾害愈演愈烈 |
1.1.2 夜间灾害不容忽视 |
1.1.3 相关研究实践匮乏 |
1.2 选题的阐释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内容框架 |
1.4 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国际城市防灾研究 |
2.1.1 城市灾害研究 |
2.1.2 国际防灾合作 |
2.1.3 美国城市防灾 |
2.1.4 日本城市防灾 |
2.2 我国城市防灾研究 |
2.2.1 我国地震灾害 |
2.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3 政策法规制定 |
2.2.4 主要面对问题 |
2.3 本文理论研究基础 |
2.3.1 空间认知理论 |
2.3.2 视觉感知理论 |
2.3.3 照明设计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夜间”因素对城市防灾的影响 |
3.1 夜间与灾害的关系 |
3.1.1 发生在夜晚的灾害 |
3.1.2 灾害发生后的夜晚 |
3.2 夜间灾害特点分析 |
3.2.1 夜间灾害发生几率高 |
3.2.2 夜间灾害后果更严重 |
3.2.3 夜间灾害救援更困难 |
3.3 夜间防灾需求调查 |
3.3.1 夜间活动习惯 |
3.3.2 逃生避险需求 |
3.3.3 空间识别需求 |
3.3.4 心理安全需求 |
3.4 灾时照明重要作用 |
3.4.1 提高空间可识别性 |
3.4.2 保障避险行为安全 |
3.4.3 保持积极心理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夜间”与“灾时”对城市空间的改变 |
4.1 现阶段我国城市夜空间发展特点 |
4.1.1 经济发展驱动 |
4.1.2 城市空间拓展 |
4.1.3 生活方式改变 |
4.1.4 形态特点鲜明 |
4.2 基于夜间防灾目的城市空间分类 |
4.2.1 夜间空间分类目的 |
4.2.2 夜间空间分类原则 |
4.2.3 夜间空间分类内容 |
4.2.4 夜间空间构成元素 |
4.2.5 不同空间防灾功能诉求 |
4.3 城市空间“日-夜”变化与感知特点 |
4.3.1 夜间城市意象 |
4.3.2 夜间心理行为 |
4.4 城市空间“平-灾”变化与感知特点 |
4.4.1 灾时空间形态变化模拟实验 |
4.4.2 灾时城市空间意象变化研究 |
4.5 “夜间”、“灾时”对人的心理行为影响 |
4.5.1 夜间灾时人的心理活动 |
4.5.2 夜间灾时人的行为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空间夜间防灾影响因素定量评价 |
5.1 AHP评价理论方法 |
5.1.1 基本原理 |
5.1.2 基本步骤 |
5.1.3 计算方法 |
5.2 影响因素确定依据 |
5.2.1 理论分析与数据统计 |
5.2.2 文献资料汇总 |
5.3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5.3.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5.3.2 指标体系具体内容 |
5.4 城市空间夜间防灾体系评价 |
5.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5.4.2 模型计算 |
5.4.3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策略研究 |
6.1 防灾策略构成 |
6.2 照明防灾策略 |
6.2.1 光环境构成 |
6.2.2 结构分层 |
6.2.3 照明分类 |
6.2.4 指标控制 |
6.2.5 技术保障 |
6.3 空间防灾策略 |
6.3.1 合理布局城市夜间功能 |
6.3.2 完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城市防灾照明规划方法研究 |
7.1 城市防灾照明规划的概念 |
7.2 城市防灾照明规划的构架 |
7.2.1 规划定位 |
7.2.2 规划目标 |
7.2.3 规划原则 |
7.2.4 规划涵盖范围 |
7.3 城市防灾照明规划的内容 |
7.3.1 现状研究 |
7.3.2 总体规划 |
7.3.3 详细规划 |
7.3.4 设计技术导则 |
7.3.5 管理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后续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山地城市观景点视看夜间景观载体亮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生态品质提升设计研究[D]. 王诗语.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2]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D]. 康佳意.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滨海山地绿道优化策略研究 ——以大连莲花山地区为例[D]. 越超.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4]西部中小旅游城市照明规划中的景观经济策略研究[J]. 应文,靳泓,翁季.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01)
- [5]重庆山城景观照明规划研究与实践[J]. 彭瑶玲,董海峰,邓毅,张妹凝,贾力,郭琼霜. 照明工程学报, 2020(01)
- [6]城市新区夜景照明规划设计研究[D]. 刘畅.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5)
- [7]太平新城低丘缓坡地区城镇空间特色分析与控制研究[D]. 蔡增鑫.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湖南历史村镇夜景观研究 ——以郴州苏仙区岗脚村为例[D]. 海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5)
- [9]基于行为心理分析的重庆山地城市公园游步道照明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李忠明. 重庆大学, 2017(06)
- [10]城市空间夜间防灾策略研究[D]. 谷溢. 天津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