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产业强市战略调查与思考
李跃军
(中共永州市委党校、永州市社会主义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
摘 要: 近年来,永州市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产业技术不断提升、产业品牌得到认可,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产业布局还不合理、产业结构仍然不优、产业特色还不明显、产业转型效果不佳、产业融合步子缓慢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立足产业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注重产业互动等措施加以解决。
关键词: 产业;产业强市战略;永州市
为响应市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号召,积极参加市委开展的“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大调研活动,笔者到永州市十余个县区及市直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永州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十三五”以来,永州市产业的规模、技术、品牌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底,全市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1535.9亿元,同比增长18.1%,完成增加值412.3亿元,同比增长7.9%,排全省第三位,全市完成工业实缴税金24.1亿元,同比增长6.2%。全年新入统规模工业企业159家,净增规模工业企业121家,截至目前全市现有规模工业企业962家。
2.主导产业基本形成。近几年来,全市逐渐形成了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轻纺制鞋、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主的七大主导产业发展格局。2017年,七大主导产业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296.2亿元,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4.4%,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增速达到27%,轻纺制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增速分别为25%、18%、14%、12%,产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
3.产业技术不断提升。2017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5家,发展到477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6.86亿元、增长12.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62.3%,比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部分行业的先进技术处于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如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中,高性能稀土永磁粘结铷铁硼磁体制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性能显示功能材料制造技术国内领先,永州已成为湖南最大的显示功能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
1.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化。一是全市一规划。要科学制定全市产业发展的近、中、远期规划,构建区域产业规划、专项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相协调的规划体系,推动全市产业协同发展、集聚发展。二是一园一产业,即一个工业园区主要培育、发展、壮大一个主导产业。当然,并不排斥个别园区培育发展2—3个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重点搞好该主导产业的配套,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提高园区工业集中度和产业集群效益,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三是一县一基地。要积极对接省“三个百千万”工程,围绕“粮食、生猪、油茶、柑橘、蘑菇、茶叶、芋头、生姜”八大优势产业,积极构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重点打造“潇湘八品”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实现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发展。
5.产业融合步子缓慢。主要表现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低,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育迟缓,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合作方式简单等等。调查得知,目前永州市产业融合多采取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真正采取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将农民利益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所占比例不到20%。除此,还存在军民融合层次浅、城乡融合步子慢等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二、永州产业强市面临诸多问题
尽管永州市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但与周边地市对比,离产业强市目标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直面问题,补齐短板。
3.产业特色还不明显。主要是不能集中或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把特色产业逐步做强做大,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领先优势。如永州市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锰矿资源储量4亿吨以上,占全省储量25.7%;稀土保有资源储量10.5875万吨,位居全国第三,列全省第一位矿种有锰、稀土、锂、铷、铯、熔剂灰岩等,但矿产品精深加工工业却比较落后,大部分企业停留在粗加工或卖原矿阶段。
检验假说: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均等化程度人口结构呈负相关关系,与地区税收份额、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城镇化水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2.产业结构仍然不优。2017年全市产业结构比虽从2016年的 20.8∶35∶44.2 调整为 19.3∶34.9∶45.8,但结构仍然不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占比偏高,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11.4个、8.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偏低,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5.6个、6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6.86亿元,占GDP的比重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学校始终坚持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全过程,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在未成年人中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为祖国做贡献的远大理想,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学校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队活动、少先队主题活动、红领巾广播站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和理解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要求人人牢记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还要求各科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德育渗透,把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
前不久,他扎着满头脏辫(把头发紧紧缠在一起,代表黑人文化的一种发型)上赛场,球员马丁发了段视频,言语中满满都是黑人的优越感:“我明白你想弄成黑人的样子,但你姓林。”
4.产业转型效果不佳。以工业为例,传统产业占比大,层次低,链条短,互补性弱,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企业研发投入不够,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及产品。总体来看,主要依赖拼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资料显示,“蓝宁道新江”加工贸易走廊中的电子信息、轻纺制鞋等产品主要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中低端,附加值低;产业链配套能力和加工延伸不够,甚至在一个产业内部,配套企业也很少。
由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致使我国农村地区无法顺利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严重阻碍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针对此,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提高对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培养的重视度,加强对村级财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同时要完善多层次、分工明确的多元监督体系,从而提升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水平,进而提升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1.产业布局还不合理。以工业园区为例,全市12个工业园区(集中区)中,40%的园区产业规划粗略,发展定位比较笼统,缺乏明确的产业定位和功能分区,“规划跟着项目走”,各园区产业“大而全、小而全”,同质化竞争趋势明显,或同一产业在各园区“遍地开花”的现象比较普遍,如在园区主导产业名录中,6家园区涉及轻纺制鞋,其中有4家将其列为主导产业;5家涉及电子信息,其中4家列为第一主导产业。
三、推进产业强市还需深度用力
推进产业强市,必须在推动产业的集聚化、高端化、特色化、绿色化和融合化“五化”发展上深度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4.产业品牌得到认可。2017年,创建中国驰名商标6件、中国名牌产品2个、湖南省著名商标56件、湖南名牌产品1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7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地理标志产品4个。全市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达到368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86个,通过绿色食品认证57个,通过有机食品认证19个。
结合云计算等最新技术,建立具有高可扩展性的计算、存储和网络平台,通过虚拟化等方法实现对系统资源的动态分配和管理。该平台主要完成系统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的建设,支撑海量的数据存储、上千用户的并发访问和高可扩展性架构。它可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目前的基础资源构架和管理方式,实现资源集约化、数据一体化、应用标准化、入口集成化、管理服务化的目标,从而为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提供整体硬件支撑。
2.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高端化。一是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迈上高端化。根据永州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应首先在智能制造、电动汽车、储能电池等高端行业抢先布局,重点支持以长丰汽车为主抓好汽车研究院建设,储备技术和人才;支持依托现有平台抢占房车和其他特种车辆市场;结合产业发展趋势,积极谋划布局新能源汽车,重点引进研发和生产能力过硬的变速箱生产企业进驻永州办分厂。二是促进传统制造业走上高质化。按照《中央环保督查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方案》精神,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主要围绕锰矿、稀土矿的精深加工,着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培育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对于永州市轻纺制鞋,要增加规模效益。主要是通过企业改革、资产重组、行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整个行业由个别优势向规模效益型升级。三是推动新兴产业达到高新化。要上规模,支持达福鑫等企业在电子信息领域向上形成研发优势,向下形成多链生产,重点在智能制造关键件生产上形成规模。要强龙头,坚持招大引强与内生培育相结合,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领域形成一批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居于行业排名前列的龙头企业,做强龙头、做足配套,做好产业。要建基地,加快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鼓励希尔药业向上游基地建设延伸,把控议价权。
3.立足产业资源,推动产业特色化。一是打造食品产业特色镇。各县区要依托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找准区位,优化环境,打造2—3个食品产业特色镇。如,新田县所生产的大米、大豆、水果、花生、鸡蛋、云耳、土香猪等农产品都含有天然硒元素,可利用“中国天然富硒农产品之乡”品牌,对外招商引资,引进农业产业化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打造2—3个富硒食品产业特色镇。二是打造生物医药养生街。要充分利用永州的中药材资源和产业优势,结合健康养老休闲中心、产业园和时代阳光“湖南省抗感染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打造一条集生产、销售、研发、治疗、养生、体验等于一体的区域性生物医药养生街。三是打造文化旅游风情园。主要以“零陵古城”文旅项目为载体,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这股东风,整合资源,推出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街,增加文化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文化品位,打造泛零陵古城文化旅游风情园。
4.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绿色化。一是坚持绿色发展。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湘江综合治理三个“三年行动计划”一号工程,继续巩固关停湘江纸业、淘汰92家落后产能冶炼企业和“水气同治”专项整治百日行动成果,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创新驱动,贯彻落实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实施重大科技工程项目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二是坚持循环发展。以永州经开区为试点,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益,少排放、无污染”的园区发展循环体系,构建并完善园区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将其打造成国家或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以果秀食品产业园为依托,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到加工园区内,形成特色和绿色企业群,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的闭路循环,将其打造成一个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样榜园区。三是坚持低碳发展。要以长丰集团北京猎豹汽车研究院、长沙汽车工程研究院两大研究平台为依托,积极开发低碳技术,加大创新能力建设的投入,大力发展永州市绿色装备制造业。要根据永州能源结构实际,抓好水电挖潜,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扶持风电产业,努力在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上做文章。建立低碳发展制度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绩效评价考核机制。
5.注重产业互动,推动产业融合化。一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是做强做大熙可、恒惠、银光、金浩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果蔬、现代肉食、粮油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带动产业链前延后伸,发挥产业融合引领作用,推动产业技术融合、功能融合、价值融合,促进产业纵向融合、横向融合、交叉融合。同时,要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饮食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体验、健康养生等产业的嫁接融合。二是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推进科技创新军民协同,围绕军民融合战略性、基础性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推出一批军民融合重大课题,建立专业开放的军民融合智库体系,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打通军民融合科研成果转化通道,推动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要针对永州市欠发达地区人才匮乏现状,推进人力资源军民共用,培养高素质军工企业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特殊人才。三是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要依托永州现有的12个工业园区(集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实行集中发展战略,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发挥城乡产业一体化合理布局的“结构”效应,加快城乡生产方式的转变。要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城乡产业体系,实施“互联网+农业”,发挥城乡产业一体化的整体团队的“规模”效应,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30-0137-02
收稿日期: 2019-05-11
作者简介: 李跃军(1966-),男,湖南新田人,教育长,教授,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责任编辑 刘兆峰]
标签:产业论文; 产业强市战略论文; 永州市论文; 中共永州市委党校论文; 永州市社会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