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厅水库上游建设项目选址”案例分析

“官厅水库上游建设项目选址”案例分析

一、“官厅水库上游建设项目选址”案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馨蕊[1](2021)在《基于GIS的太行北三陉传统聚落历史演进和空间特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行八陉是北方地区重要的文化线路,沿陉分布着大量具有北方特色的传统聚落。本文选取其北部三陉,由北到南依次是军都陉、飞狐陉和蒲阴陉,对沿其分布的传统聚落进行梳理,借助Arc GIS平台,探究其历史演进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首先,从相关史料入手,确定北三陉的地理范围,通过多种方志史料、汇编资料筛选出该地区传统聚落名录,利用Arc GIS平台描述上述聚落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村年代演变进行可视化分析,还原其演进过程,探究其演进规律背后的历史原因。其次在宏观空间层面,结合高程、坡度、坡向、水系、明长城等要素,分别对北三陉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利用Arcgis平台的空间自相关工具以及各要素多环缓冲区下聚落点的密度统计,得到北三陉地区传统聚落的宏观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再次在中观空间层面,基于USGS历史影像图,选择北三陉地区4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分别进行1970年历史影像图与2020年谷歌卫星图的时空对比研究,探究其50年以来的自然环境:山、水、农田的环境变化,以及村落空间形态:村落轮廓、道路结构、建筑肌理的演变,通过以上空间演变尝试分析其内在联系。最后是微观空间层面,在梳理了飞狐陉北端蔚县地区传统村落的共性特质基础上,选取蔚县暖泉镇的传统村落千字村进行个案研究,基于实地调研与历史资料考证,从历史沿革、空间特征、产业与人文特征三个层面入手,分析其空间特质及演进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通过以上宏观-中观-微观,层层递进的研究,完成北三陉地区传统聚落的历史演进及空间特质的整体研究。得到北三陉地区传统聚落的形成的主要原因,受到历史上的政治、军事政策导向,聚落选址除了受到山水自然因素的影响,还与陉道、长城形成聚集关系;聚落的营建有着统一的古堡形制结构,各个村落因地制宜有存在各自的特质的结论。

王紫琦[2](2021)在《永定河门头沟段沿岸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永定河自山西而来,一路横贯太行山脉至北京,联通了两侧文明,也成为农耕与游牧两种文化的交汇之地。聚落则是人们一起生活繁衍的场所,是自农耕文明到数字文明的亲历者,见证了居民的努力与汗水。在永定河的影响下,沿岸聚落形成了开放包容的生活态度,虽经历战争却具有稳定性,在和平年代迅速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聚落内涵。聚落中的空间记录着这片土地上居民的生产生活、交往方式、审美取向等内容。在水旱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居民修建人工设施与大自然抗争,拓展聚落中的空间类型,体现人类的智慧及聚落的历史底蕴。本文研究对象界定为“永定河门头沟段、沿岸、传统聚落、空间形态”,从时间空间维度梳理永定河门头沟段传统聚落的基本情况,研究聚落的空间形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聚落进行针对性分析,探讨不同类型的永定河文化对聚落产生的影响。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首先进行写作背景的了解并对论文内容进行研究。其次,探索研究对象所处区位与环境并通过史料分析的方法对聚落发展历史进程进行研究。安定的社会环境对本地聚落的发展起到关键影响,在混乱中凋敝,在安定时重新建立。再次,基于具体调研,从宏观——聚落选址与分布、中观——聚落内部空间及微观——具体院落选址、布局以及入口空间、防洪设施等要素进行分析,分层次对聚落空间形态进行研究。聚落呈现出开放性与灵活性,营造出积极的空间形态和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聚落特征。最后,总结永定河沿岸传统聚落生成演变的影响因素并分别论述影响聚落位置及形态的因素。通过分析找到了永定河对聚落的本质影响方式,形成了现在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本文拓展了永定河沿岸聚落研究的文化背景,深化了对河流沿岸聚落空间的研究,希望可以对后续的聚落保护策略、方法研究起到参考价值。

徐莎莎[3](2021)在《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文中提出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全县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地址的变迁对全县乃至周边地区都是一件大事。本文以新中国时期(1949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迁址的县城作为研究对象,查阅相关文献,梳理史料,得出相应的结论。首先,理清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事实: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间,总共有401个县级政区迁址县城,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皆有之。空间分布上除西南地区分布较多以外,其余地区数值分布较均。迁址次数方面,全国各地区都是以一次迁址为主,迁址次数与迁址个数呈反比,但是不同地区不同迁址次数所占的比例有着细微的差别;时间分布上,县城迁址集中在建国初期,整体上呈减少的趋势。其次,分析总结出影响县城迁址的因素。通过分析,本文概括了县城迁址比较常见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势、水源、地理位置、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以及行政区划调整、交通、经济发展、水利工程修建、匪患、开展行政工作等人为因素。再次,以江华瑶族自治县城、长江三峡库区移民、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城迁址为例,作为个案分析,具体阐述不同因素影响下县城迁址的具体情况,以小窥大,从个性中寻找共性,归纳概括县城迁址的一般规律,总结其中的经验。最后,通过前文的阐述,分析得出县城迁址总体上是一个以官方为主导,民众“接受”的活动。官方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民众的参与度较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县城迁址会引发民众不满,从而导致县城迁址作罢。县城迁址整体上以积极影响为主,迁址后促进了县境经济的发展,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了当地的民生状况,某种程度上保护了旧县城的历史文物等等。但是县城迁址也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比如致使迁出地经济衰退、地名混乱等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政府在决定县城迁址时,应该实地调查新址的各种情况,决策时谨慎为之,做好科学规划,科学建城,避免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对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康勇卫[4](2020)在《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民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保护传统民居、传承地域文化是区域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文化景观有机更新的重要主题。江西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和较为稳定的政区地理单元,区域民居发展历史悠久,地域特征明显,近年已受到学术界较多的关注。江西传统民居的既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民居类型、民居文化等方面,而对于区域民居发展的源头及其过程,民居大样本下的地域特征,区域民居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成因等问题尚未有系统的探索;另外,基于形态类型的江西民居文化分区,也未能形成广泛共识。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地下考古发掘、地上留存实例以及文献记载材料,采取“过程—格局—机理”的研究范式,力争对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以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江西传统民居较为完整的印象。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如下:(1)基于考古发掘(秦汉及秦汉以前)、文献记载资料(秦汉以来),对明代以前江西民居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提出江西民居“双源(缘)头”之说,即“远源”在先秦时期,在民居建材、形制、支撑架构以及营建技艺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的规范;“近缘”在宋元时期,官方营造法式的总结规范延伸到乡村民居,由此形成一定程度的城乡互动局面,从而为民居后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两源头间的民居发展过程是一脉相承的,期间有承接、融会,也有创新、变革。(2)依据现存传统民居实例及相关文献记载,对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明清民国时期,在商业扩散、人口迁移、社会动乱以及外域渗透的复杂过程中,江西民居地域分异格局初步形成。宋元以来,江西民居营造技艺总结多,创新少。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基本沿着水系及其流域呈对称状分布。江西民居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相关性。(3)利用集中性指数、离散度、核密度等方法对江西现存传统民居做了空间分布的探索,研究结果显示,在营建时间上,明代民居留存较少,清代、民国民居较多。最邻近距离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群(村落)在县域尺度呈现集中性特点;其地理集中性指数分析结果则呈现出集中性趋势;其基尼系数的分析结果显示,市域层面的传统民居群(村落)空间分布呈现集中趋势。采用核密度方法对传统民居的空间聚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县域层面,金溪、吉州区、青云谱区、湘东区、珠山区的分布密度较高;地市层面,抚州、景德镇分布密度较高。运用Geoda软件对江西传统民居进行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空间分布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呈现出明显的聚集趋势。(4)在时空分布格局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民居”内容,选择江西部分县域的传统民居作进一步梳理。以重点县域传统民居的复原结果为基础,将江西传统民居类型总结为三大主要类型和若干次要类型。主要类型具有分布广、影响大的特点,是江西民居与周边民居对话的主要载体。次要类型有区域小气候特征,进一步丰富了江西民居的地域特色。各地市的民居类型呈现出交叉分布的状况,主要有同一民居类型在不同地市分布以及同一地市有多种类型分布两种情况。(5)基于县域传统民居的梳理以及地市传统民居类型的总结,遵循定性的初步判断和量化的自然生成原则,从传统民居的影响要素及自身特征标准对传统民居材料、形制、技艺进行初步分类分区探讨,形成技艺地域分区结果、材料及形制方面的分区思路。在单要素分类分区的基础上,综合区划方面构建了8大要素指标以及对应的12项二级指标,从要素的重要性以及要素可能的组合方面来确定要素权重系数,并进行栅格图层叠合处理。基于县域层面区划指标体系,完成了高于县域、低于省域的区域两级分层分区。区划过程兼有自上而下的划分路径,又有自下而上的归并途径。通过两种路径在地市层面进行对接,完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传导聚合,从而形成6大传统民居文化区,即赣南客家民居文化区、庐陵天井院民居文化区、抚临天井民居文化区、赣西大屋民居文化区、广信徽式民居文化区、环鄱阳湖类官商民居文化区以及12大亚区。区划结果能够反映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演进规律及其内在联系。(6)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形成是基于多种影响因素及要素间多种组合的驱动而完成的。影响因素来自地理环境的约束、历史过程的积累、人口迁移与分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科学技术特别是营造技艺的发展水平、区域政策的推动、居民安全的需要、居民文化观念和不断积累的生活习惯等。诸多要素的不同组合状态及其所代表的驱动力,在不同文化区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地理环境、历史基础是动力源,居民的营建期待为外在推动力,外来冲击力是直接动力。在驱动模型中,动力系统来自支撑力系统和推动力系统,两大系统的九大驱动力在四个空间格局中全驱发力,形成了多尺度的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传统民居文化空间演化动力系统模型对驱动模型做了量化表达,以此构建了具有预测功能的传统民居非线性连续时间马尔科夫动力学模型。以上关于江西传统民居的6方面研究,一定程度拓展了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时空观,完成了传统民居研究从静态到动态、时段到过程、分异格局到成因机理、单体到聚落的新尝试。为江西文化区划以及民居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基础,也可为当前江西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某些参考。

胡而思[5](2020)在《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城市景观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和交通发展的需求,不同时代和地区的人们建设了多样化的水利设施,形成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水利系统,为城市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也是城市景观体系构建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基于水利系统上的景观体系正在受到影响。本文以北京为研究对象,试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图解分析等方法,呈现北京古代城市水利系统和景观体系的发展过程和结构特征,探究其间的内在关系,为当代北京遗存的传统水系和古城景观体系的保护和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研究首先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梳理北京古代尤其是金元明清时期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的发展,主要分为城市建设、水利系统演变和水利景观营建三方面,其中城市建设包括城址变化和城市空间格局,水利系统包括蓄水单元和城市供水、漕运、灌溉及景观水系的发展脉络,景观营建按照不同朝代形成的水利区块分类型展开,归纳各时期城市水系景观的数量、规模、分布情况和特征;其次,针对上述历史资料的梳理和总结进一步分析北京古代城市、水利、景观三者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炼北京古代城水景观体系的营建机制,包括城水景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内容、结构特征;最后,简要分析近代北京水利景观的变化,提出现代城市发展对古代水利系统和景观体系的影响,并为北京古代水利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几点思路。

郑子钰[6](2020)在《西藏拥巴乡怒江河段隧道进出口量化选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拟建交通工程昌都至林芝段的跨怒江特大桥为线路控制性桥位,其桥位选取以地质条件为基础,受控于岸坡位置和隧道洞口位置。为此,本文针对怒江特大桥选址,进行工程地质定性分区研究,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信息量法、修正灰色聚类法并基于python语言和Arc Gis软件进行量化选址研究为确定怒江特大桥进出口位置提供重要依据。主要成果如下:(1)查明了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以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为主要依据,将研究区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区Ⅰ、Ⅱ、Ⅲ,查明了各分区工程地质特征。在各分区选取典型岸坡进行分析评价。(2)采用三种量化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加权信息量法、修正灰色聚类法)评价岸坡稳定性,对传统的信息量法和灰色聚类法进行了修正。通过层次分析法权重与信息量值相乘,得到加权信息量进行稳定性判定。在传统灰色聚类法基础上,通过变异系数法权重赋予指标权重,并与聚类权相乘得到最终权重。(3)建立了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10个评价因子:人类工程活动、风化作用、河流作用、工程地质岩组、坡度、坡高、坡体结构、断裂密度、灾害规模及分布密度。基于地表水文定义划分研究区岸坡单元。基于上述评价因子进行综合处理,得出优选岸坡。(4)创立了隧道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体系,包括9个评价因子:岩性、坡度、坡面走向、高程、与山脊线距离、仰坡危岩体规模、与断层距离、与现有公路距离、与对岸相应位置间最短距离。采用栅格单元作为洞口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单元。将优选岸坡地形图通过Arcgis生成10m×10m的DEM栅格模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修正灰色聚类法,运用python语言,得到适宜性分区结果,并在Arcgis中表达栅格适宜性等级。(5)在优选岸坡上赋予洞口位置,通过评价优选岸坡的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岸坡整体稳定性分区,查明危岩体及孤石发育现状及对洞口的威胁,并对该洞口位置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结果对比,验证该洞口位置合理性。循环该步骤,得到优选洞口位置。

钟绍卓[7](2019)在《洱海流域水资源价值核算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水既是生命之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随着人口膨胀、城市化加速和气候变化,水体污染和水环境破坏问题日渐严峻,水资源危机在全球蔓延。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尤其是应对以流域为地域单元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对此,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谋划绿富双赢的有效途径备受各界关注。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各地开展了诸多实践探索。但现阶段的流域生态补偿多停留在水质考核层面,忽略了流域整体生态系统对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缺乏系统观和灵活性。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选取生态功能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紧迫且生态补偿机制薄弱的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泊——洱海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学视角开展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首先,运用能值理论重新定位洱海流域水资源价值,认知不同水体的自然资源属性和社会经济效用;其次,借助能值理论评估洱海流域可持续发展趋势,从子系统与母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中识别制约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然后,集成能值理论、InVEST模型和GIS技术摸清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历史探究和现状分析,提出以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的洱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与洱海流域当下的水质抢救行动相辅相成,促进洱海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洱海流域天然水体、工程水体和污染水体的能值货币价值分别为0.65元/m3、4.27元/m3和2.85元/m3。由此得出洱海流域自来水价值为4.92元/m3,污水处理价格为2.85元/m3。这普遍高于洱海流域现行的水资源费起征收费标准。(2)2000-2015年间,洱海流域经济快速发展,但环境负荷也急速增大。为克服传统的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标ESI无法有效运用于小尺度区域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考虑水资源贡献的流域能值可持续指标ESIW,评估结果表明洱海流域现有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其原因归结于工业子系统的水泥行业和车辆装配制造行业、农业子系统的化肥施用、工业和农业子系统的能源消耗导致的流域不可更新资源过度使用,以及水资源的过量和低效利用。(3)本研究将洱海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三类9种,即供给服务中的供水服务、提供食物服务和提供原材料服务,调节服务中的固碳服务、气候调节服务、水源涵养服务、水质净化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以及文化服务中的娱乐服务。2000-2015年间,洱海流域总的生态系统服务增多。这主要源于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的高速增幅大于调节服务的下降幅度。洱海流域的自然地理因素、土地利用与覆盖情况和社会经济变化导致了调节服务的衰退,预警生态系统的破坏。(4)洱海流域生态补偿主体应以流域所在地各级政府为主,同时将流域内的水泥企业、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高耗水企业及居民、游客纳入补偿主体范畴;补偿客体主要为拟定并监管执行补偿政策的当地政府、配合政府调控采取生态保护行为的企业、农户和居民,以及因生态治理而利益受损的集体或个体。根据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情况,本研究建议以2000年为基准,对后续增加的调节服务进行补偿,核算的补偿标准为61.84亿元,并给出了不同土地类型的补偿标准。鉴于当地尚未有相关详细的生态补偿标准,本研究可为当地生态补偿标准的具体拟定提供参考。此外,研究建议洱海流域的生态补偿方式应以政府补偿为主导,辅以市场补偿的调节作用,通过经济补偿、政策补偿、产业补偿等多种方式实现生态补偿的目的。(5)为实现洱海流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建议从优化生态系统的空间布局、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严格把控污染治理3方面恢复并维护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同时,还需从流域经济转型、技术革新和社会建设等方面一起努力,早日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此外,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能值转换率的地域差异问题和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的全面性问题等等,这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完善。总的说来,本研究丰富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探索,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

钱水漫[8](2019)在《中国现代(1949—1978)水库题材的山水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建立初期,水利工程建设大量实施,因政治宣传和社会整体文化环境的需要,水库题材山水画作为一种新的绘画题材,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应运而生。水库题材山水画的图像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历史上的治水图像,与传统山水画存在众多异同之处。从思想意识角度看,水库题材山水画既有传统的民本思想,也有新社会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的时代激情;从绘画创新的角度看,水库题材山水画的构图、透视、色彩、以及对画面对象的描绘等,并非完全承继自传统山水画,而是结合山水实景,运用新技法,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开拓出新的绘画语言与视觉样式。同时,在20世纪50—70年代特殊的历史情境下,水库题材山水画创作本身也映射了一批国画家们相关的艺术理念和政治抉择。

徐嵩[9](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刘微[10](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金溪县后车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的保护是近几年国家和社会各界都较为关注的话题,传统村落是中国广大乡村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承,并体现在它现存的传统建筑、村落格局和肌理当中,镌刻在它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民俗中。因此,保护传统村落是乡村振兴中重要的一步。抚河流域地区的传统村落类型丰富,数量颇丰,保存状况良好,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抚河流域地区的传统村落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和威胁,例如: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传统村落发展的定位不准确,导致产业发展与经营不善;部分传统村落过度开发,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底蕴,出现各地传统村落发展同质化现象;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性导致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问题等。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背景,对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合抚河流域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概况,综合评析了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价值、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从传统村落形成背景、村落特征等方面对该地区传统村落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要求,分析目前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存在的产业、文化、人居环境以及村庄管理方面的问题,明晰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鉴于此,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指导,从五大战略要求着手,在深入研究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及其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保护更新模式,提出“分级分类”“区域保护”“活化保护”“适老性更新”“因地制宜”“公众参与”的保护更新原则,从产业发展、资源整合、文化遗产保护、公共空间更新等方面对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保护更新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和策略。最后以金溪县后车村为例,从后车村的保护规划和人居环境更新两方面提出了具体方法,为后车村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也为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保护更新找到新思路、新方向,旨在为抚河流域地区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道路上提供研究支持,为江西省乃至全国的其他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官厅水库上游建设项目选址”案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官厅水库上游建设项目选址”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的太行北三陉传统聚落历史演进和空间特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太行八陉及北三陉历史地理研究
        1.2.2 传统聚落理论
        1.2.3 传统聚落新技术
        1.2.4 传统聚落案例研究
        1.2.5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太行北三陉地区传统聚落的历史演进
    2.1 北三陉的历史地理演进
        2.1.1 军都陉历史地理演进
        2.1.2 飞狐陉历史地理演进
        2.1.3 蒲阴陉历史地理演进
    2.2 北三陉地区传统聚落历史演进
        2.2.1 唐五代及以前:农耕背景下的聚落自然演进
        2.2.2 宋辽金元时期:长期战火下的聚落缓慢增长
        2.2.3 明代:政策导向下聚落营建达到高潮
        2.2.4 清代:增势减缓核心南移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北三陉地区传统聚落空间分析
    3.1 北三陉聚落整体空间分布
    3.2 山环境和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3.2.1 高程分析
        3.2.2 坡度分析
        3.2.3 坡向分析
    3.3 水环境和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3.4 陉道和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3.5 明长城和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三陉地区传统村落时空对比研究
    4.1 环境演变
        4.1.1 山体的变化
        4.1.2 水系的变化
        4.1.3 农田的变化
    4.2 村落形态演变
        4.2.1 村落轮廓对比
        4.2.2 道路对比
        4.2.3 建筑肌理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三陉地域性传统村落个案研究
    5.1 北三陉地域性传统村落空间特质
        5.1.1 村落概况
        5.1.2 道路结构
        5.1.3 堡墙形制
        5.1.4 庙宇建筑
        5.1.5 北三陉地域性传统村落典型结构
    5.2 千字村历史沿革与空间特征
        5.2.1 区位选址
        5.2.2 历史演变
        5.2.3 空间格局
    5.3 产业与人文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北三陉所经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附录 B 北三陉地区传统村落名录
附录 C 千字村基本情况调查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永定河门头沟段沿岸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
        1.1.1 城市发展背景
        1.1.2 传统村落保护背景
        1.1.3 地区人居环境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关键词
        1.3.1 研究对象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3.3 选题原因
        1.3.4 相关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传统聚落
        1.4.2 京西传统聚落
        1.4.3 永定河文化研究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永定河沿岸环境与聚落演变
    2.1 人居环境概况
        2.1.1 区位解读
        2.1.2 自然环境
        2.1.3 聚落产业特征
    2.2 沿岸聚落的动态演变
        2.2.1 缓慢渐进的发展阶段
        2.2.2 曲折增长的发展阶段
        2.2.3 稳定繁荣的发展阶段
        2.2.4 剧烈被动的发展阶段
        2.2.5 转变的发展阶段
    2.3 聚落发展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永定河沿岸传统聚落分布及空间分析
    3.1 聚落选址
        3.1.1 传统风水观中的聚落选址
        3.1.2 沿岸聚落选址情况
        3.1.3 聚落与地形关系
    3.2 聚落分布
        3.2.1 团状聚集
        3.2.2 疏松联系
        3.2.3 长距相隔
    3.3 聚落空间分析
        3.3.1 聚落形态
        3.3.2 聚落空间形态构成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永定河沿岸传统聚落构成要素分析
    4.1 院落选址布局
        4.1.1 院落选址
        4.1.2 院落布局
    4.2 院落组织
        4.2.1 单进四合院
        4.2.2 二合院、三合院
        4.2.3 多进四合院及多跨院
        4.2.4 院落特征
    4.3 聚落要素分析
        4.3.1 聚落入口
        4.3.2 防洪设施
    4.4 以东石古岩村为例
        4.4.1 聚落概况
        4.4.2 价值分析
        4.4.3 历史背景
        4.4.4 聚落的发展
        4.4.5 空间形态特征
        4.4.6 聚落整体特征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永定河沿岸传统聚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研究
    5.1 沿岸传统聚落生成演变影响因素
        5.1.1 自然因素
        5.1.2 人文因素
        5.1.3 政治因素
    5.2 对聚落位置的影响
        5.2.1 自然因素
        5.2.2 人文因素
        5.2.3 政治因素
    5.3 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5.3.1 自然因素
        5.3.2 人文因素
        5.3.3 政治因素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表 永定河门头沟段沿岸传统村落研究对象汇总表
致谢

(3)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分析法
        (二)计量分析法
        (三)图表分析法
    四、研究现状
        (一)历史时期政区研究
        (二)现代行政区划研究现状
第一章 县城迁址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县城和县级政区
        二、县城迁址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第二章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时空分析
    第一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情况
        一、东北地区
        二、华北地区
        三、华东地区
        四、华中地区
        五、华南地区
        六、西南地区
        七、西北地区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空间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时间分析
第三章 新中国时期县城迁址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自然因素
        一、地形地势
        二、水源
        三、地理位置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人为因素
        一、行政区划调整
        二、交通
        三、经济
        四、水电站、水库、河道等基础设施的修建
        五、匪患、战略等政治军事因素
        六、政府开展工作
        七、其他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行政区划调整引起的迁址——以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
    第二节 三峡库区县城迁址
    第三节 综合因素带来的县城变迁——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迁址为例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县城迁址的特点
        一、县城迁址是一个协调矛盾的过程
        二、县城迁址缓冲时间越来越长
        三、县城迁址是官方主导、民众“接受”的活动
    第二节 县城迁址的影响
        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影响
        三、对“移民”和“土着民”融合问题的影响
        四、对地名的影响
    第三节 县城迁址的借鉴意义
        一、政府决策时,应慎之又慎
        二、协调新城与旧城的发展关系
        三、注重科学规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1.2.1 江西民居历史研究
        1.2.2 江西民居地理研究
        1.2.3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研究
        1.2.4 江西传统民居保护研究
        1.2.5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小结
2 江西民居发展的历史过程
    2.1 江西民居的渊源
        2.1.1 远古先民的居住遗址
        2.1.2 秦汉时期的江西民居
        2.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西民居
        2.1.4 隋唐五代时期的江西民居
        2.1.5 宋元时期的江西民居
    2.2 明清民国时期江西民居的继续发展
        2.2.1 明代的江西民居
        2.2.2 清代的江西民居
        2.2.3 民国时期的江西民居
    2.3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规律
        2.3.1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脉络特征
        2.3.2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2.4 小结
3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及地域特征
    3.1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
        3.1.1 空间分布的均衡性
        3.1.2 空间分布密度
        3.1.3 空间分布相关性
    3.2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及类型
        3.2.1 县域传统民居概述
        3.2.2 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地域特征
4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4.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和方法
        4.1.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
        4.1.2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方法
    4.2 江西传统民居要素区划
        4.2.1 江西传统民居分区的环境基础
        4.2.2 江西传统民居形制分区
        4.2.3 江西传统民居材料分区
        4.2.4 江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分区
    4.3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
        4.3.1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方案
        4.3.2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的生成
    4.4 小结
5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分异成因及其机理
    5.1 影响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分区的因素
        5.1.1 自然地理条件
        5.1.2 历史基础
        5.1.3 人口空间分布
        5.1.4 经济发展与营建水平
        5.1.5 防御形势与政治制度
        5.1.6 文化观念与生活习惯
    5.2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空间分异的驱动机理
        5.2.1 驱动力系统
        5.2.2 驱动模型及机理
    5.3 区域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格局预测模型
        5.3.1 模型构建的条件
        5.3.2 空间演化动力学模型
    5.4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5)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城市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北京城市建设相关研究
        1.4.2 北京历史水系及水利建设相关研究
        1.4.3 北京文化遗产及园林景观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对比分析法
        1.5.3 实地调研法
        1.5.4 图解分析法
        1.5.5 归纳总结法
    1.6 研究框架
2 北京古代水利系统营建背景
    2.1 自然环境基础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气候条件
    2.2 水资源环境概况
        2.2.1 地表水资源
        2.2.2 地下水资源
3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利建设与景观体系发展
    3.1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3.2 自然向人工营建过渡的水利建设阶段
        3.2.1 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3.2.2 北运河流域漕运水利建设
        3.2.3 本章小结
    3.3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3.3.1 西郊莲花池供水区景观
        3.3.2 西北郊瓮山泊水源调蓄区景观
        3.3.3 北郊白莲潭调控区景观
        3.3.4 燕京八景
        3.3.5 古蓟城至金中都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4 元大都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体系发展
    4.1 元大都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4.2 稳固繁荣的元代水利建设阶段
        4.2.1 南口冲洪积扇及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4.2.2 北运河流域水利建设
        4.2.3 城郊灌溉水利建设
        4.2.4 本章小结
    4.3 元大都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4.3.1 西北郊白浮泉-瓮山泊水源调蓄区景观
        4.3.2 金水河—太液池宫苑供水区景观
        4.3.3 积水潭—通惠河漕运供水区景观
        4.3.4 东郊通惠河漕运传输区景观
        4.3.5 元大都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5 明北京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体系发展
    5.1 明北京水系与城市空间布局
    5.2 动荡停滞的明代水利建设阶段
        5.2.1 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5.2.2 北运河流域漕运水利建设
        5.2.3 城市灌溉水利建设
        5.2.4 本章小结
    5.3 明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5.3.1 西北郊水源调蓄区景观
        5.3.2 城内外三海—内三海供水区景观
        5.3.3 明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6 清北京水利建设与城市景观体系发展
    6.1 整理共兴的清代水利建设阶段
        6.1.1 永定河北潜水溢出带水系整理
        6.1.2 永定河南潜水溢出带水利建设
        6.1.3 北运河流域漕运水系变化与治理
        6.1.4 本章小结
    6.2 清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营建
        6.2.1 西北郊水源调蓄区景观
        6.2.2 城内外三海—内三海供水区景观
        6.2.3 南郊水源涵养区景观
        6.2.4 东郊漕运传输区景观
        6.2.5 清代北京水利系统景观特征
7 北京古代基于水利系统的城市景观营建机制
    7.1 水利系统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7.1.1 以水兴城、以城控水的空间互动
        7.1.2 内外调蓄、水城一体的功能支撑
    7.2 水利系统与景观的耦合模式
        7.2.1 拦泉为泊,依泉成景
        7.2.2 筑堤成湖,围湖造景
        7.2.3 引水入园,溪流环绕
        7.2.4 园水比邻,借景山水
        7.2.5 水分导处,以庙镇水
    7.3 城市水利景观体系及空间特征
        7.3.1 城水景观体系中的基本范式
        7.3.2 城水景观体系的特征
8 北京古代水利系统和景观体系保护与发展
    8.1 北京水利系统与城市景观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8.2 现代城市发展对古代水利系统及景观体系的影响
        8.2.1 古城水利系统及景观本体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8.2.2 城市水利景观体系空间连接性差,水环境未形成系统
        8.2.3 水利景观遗产与周边环境协调性弱,缺乏统一规划
        8.2.4 水利系统功能延续性弱化,文化展示和游赏空间不足
    8.3 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景观体系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8.3.1 加强水利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整理,准确评估水利景观体系的价值
        8.3.2 因水制宜,构建城水共生的景观遗产保护体系
        8.3.3 加强城市内外水利系统的连通
        8.3.4 注重水利文化遗产展示与利用
    8.4 思考与展望
        8.4.1 研究成果
        8.4.2 研究创新点
        8.4.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北京古代水利系统及区域景观发展表
附录B 北京现存传统水利景观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西藏拥巴乡怒江河段隧道进出口量化选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岸坡(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1.2.2 岸坡稳定性评价研究现状
        1.2.3 地质选线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
    2.1 气象水文
        2.1.1 气象
        2.1.2 水文特征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岩组
        2.3.1 地层岩性
        2.3.2 工程地质岩组
    2.4 地质构造
        2.4.1 昌都至林芝段地质构造
        2.4.2 研究区地质构造
    2.5 水文地质条件
    2.6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6.1 新构造运动
        2.6.2 昌都至林芝段历史地震
        2.6.3 研究区地震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岸坡工程地质分区研究
    3.1 研究区工程地质定性分区
        3.1.1 工程地质定性分区原则及依据
        3.1.2 各区工程地质特征
    3.2 典型岸坡工程地质分析评价
        3.2.1 Ⅰ方案岸坡
        3.2.2 Ⅱ方案岸坡
        3.2.3 Ⅲ方案岸坡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岸坡稳定性量化分区研究
    4.1 量化评价理论
        4.1.1 模糊综合评判法
        4.1.2 加权信息量法
        4.1.3 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
    4.2 评价指标体系原则
    4.3 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4.3.1 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选取
        4.3.2 岸坡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取值和分级
    4.4 评价单元划分
    4.5 岸坡稳定性研究
        4.5.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岸坡稳定性研究
        4.5.2 基于加权信息量法的岸坡稳定性评价
        4.5.3 基于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的岸坡稳定性研究
        4.5.4 三种方法结果对比
    4.6 岸坡稳定性综合分析
        4.6.1 岸坡稳定性分区量化评价结果分析
        4.6.2 量化评价结果与工程地质分区比照
        4.6.3 优选岸坡定性评价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隧道洞口工程选址研究
    5.1 研究思路与路线
    5.2 优选岸坡工程地质评价
        5.2.1 工程地质条件
        5.2.2 岸坡整体稳定性分区研究
        5.2.3 危岩体及孤石发育现状
    5.3 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5.4 评价模型建立暨单元划分
    5.5 洞口工程适宜性研究
        5.5.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
        5.5.2 基于修正灰色聚类分析法的洞口工程适宜性评价
        5.5.3 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对比
        5.5.4 量化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5.6 贯通线洞口位置综合评价
    5.7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A.隧道洞口工程适宜性模糊综合评判pyhon源程序
    B.隧道洞口工程适宜性修正灰色聚类分析pyhon源程序

(7)洱海流域水资源价值核算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资源危机
        1.1.2 流域生态补偿进程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水资源价值
        2.1.1 水资源概念和属性
        2.1.2 水资源价值内涵及研究进展
    2.2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2.2.1 基本概念
        2.2.2 基础理论
        2.2.3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2.3 能值理论
        2.3.1 基本理论
        2.3.2 研究进展
    2.4 InVEST方法
        2.4.1 方法介绍
        2.4.2 研究进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洱海流域概况及水资源价值核算
    3.1 洱海流域概况
        3.1.1 自然环境概况
        3.1.2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1.3 生态环境状况
        3.1.4 生态补偿现状
    3.2 洱海流域水资源价值核算
        3.2.1 水体分类
        3.2.2 水资源价值核算
        3.2.3 分析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洱海流域可持续性评估
    4.1 子系统划分
    4.2 流域可持续性评估
        4.2.1 数据来源
        4.2.2 流域可持续性评估
    4.3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4.3.1 子系统分析
        4.3.2 水资源利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洱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5.1 生态系统服务类别
        5.1.1 供水服务
        5.1.2 提供食物服务
        5.1.3 提供原材料服务
        5.1.4 固碳服务
        5.1.5 气候调节服务
        5.1.6 水源涵养服务
        5.1.7 水质净化服务
        5.1.8 土壤保持服务
        5.1.9 娱乐服务
    5.2 生态系统服务核算
        5.2.1 时间变化趋势
        5.2.2 空间变化趋势
    5.3 影响因素分析
        5.3.1 自然地理
        5.3.2 土地利用与覆盖
        5.3.3 社会经济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洱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6.1 补偿原则
    6.2 补偿目标
    6.3 补偿主客体
        6.3.1 补偿主体
        6.3.2 补偿客体
    6.4 补偿标准
        6.4.1 生态系统服务能值货币价值
        6.4.2 调节服务
    6.5 补偿方式
        6.5.1 经济补偿
        6.5.2 政策补偿
        6.5.3 产业补偿
        6.5.4 技术和智力补偿
    6.6 经费来源
        6.6.1 财政转移支付
        6.6.2 生态补偿专项资金
        6.6.3 税收与收费
        6.6.4 其他来源
    6.7 激励与处罚机制
    6.8 监测与评估
    6.9 保障机制
    6.10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政策建议
    7.1 坚持生态先行
        7.1.1 优化空间布局重塑生态系统
        7.1.2 开展生态补偿促力生态建设
        7.1.3 严控治污攻坚坚持生态保护
    7.2 加速经济转型
        7.2.1 发展生态农业遏制面源污染
        7.2.2 调整产业结构倒逼经济转型
        7.2.3 推进生态旅游扭转消费景点
    7.3 重视技术革新
    7.4 强化社会建设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与不足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8)中国现代(1949—1978)水库题材的山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1. 研究缘起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4.研究方法
第一章:水库题材山水画的图史溯源
    第一节、人与水的关系在山水画中的反映
    第二节、治水图像映射出的政治理念和思想意识
        1、大一统观念
        2、人水和谐的和合思想
        3、民为邦本的价值观
        4、新中国治水图像中的思想冲突
第二章:水库题材山水画现象发生的历史情境
    第一节、水利建设中的美术创作
    第二节、国家文艺方针对美术的驱动
    第三节、山水画界写生风潮的助力
第三章:国画家艺术新理念的具体实践
    第一节、思想意识的更新与呈现
    第二节、国画家对绘画技法的改造
        1、画面细节的变通
        2、夜景画法的创新
        3、光影和水纹的处理
    第三节、政治导向与绘画表现的抉择与平衡
        1、题材上的抉择
        2、对“水库”的不同表现方式
    第四节、“合作”创作的水库题材山水画分析
第四章:水库题材山水画艺术语言论证
    第一节、描绘对象的塑造与布置
        1、人物的描绘和影响
        2、施工工具在画中的呈现
        3、房屋建筑及其它事物对画面意境的影响
    第二节、水库题材山水画与传统国画画面元素之比较
        1、画面色彩的变化
        2、构图布局的创新
    第三节、水库题材山水画创作过程中的探索
结语
附录 1949—1978 水库题材山水画创作系年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金溪县后车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指导性
        1.1.2 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理论
        1.4.3 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研究
    2.1 抚河流域地区概况
        2.1.1 自然概况
        2.1.2 人文概况
    2.2 传统村落概况
        2.2.1 我国传统村落概况
        2.2.2 抚河流域传统村落概况
    2.3 抚河流域传统村落价值
        2.3.1 文化传承与发展价值
        2.3.2 经济价值
        2.3.3 学术研究价值
    2.4 本章小结
3 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现状分析
    3.1 传统村落的形成背景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区位交通状况
        3.1.3 历史人文背景
        3.1.4 社会经济背景
    3.2 传统村落的特征分析
        3.2.1 村落选址特征
        3.2.2 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3.2.3 传统建筑形态特征
    3.3 传统村落现状问题分析
        3.3.1 产业发展问题
        3.3.2 文化传承问题
        3.3.3 人居环境问题
        3.3.4 村庄管理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
    4.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4.1.1 战略分析
        4.1.2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对传统村落的要求
        4.1.3 传统村落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的目标导向
    4.2 抚河流域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原则
        4.2.1 分级分类原则
        4.2.2 区域性原则
        4.2.3 活化保护原则
        4.2.4 适老性原则
        4.2.5 因地制宜原则
        4.2.6 公众参与原则
    4.3 抚河流域传统村落的保护内容与方法
        4.3.1 区域联合保护
        4.3.2 “自下而上”保护模式
        4.3.3 传统建筑的保护
        4.3.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4.3.5 邻里关系的保护
    4.4 抚河流域传统村落的更新内容与方法
        4.4.1 村域空间布局的优化
        4.4.2 公共空间的更新
        4.4.3 居住环境的更新
        4.4.4 基础设施的完善
    4.5 本章小结
5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后车村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5.1 村落概况
        5.1.1 自然概况
        5.1.2 发展沿革
        5.1.3 村落特征
        5.1.4 价值评估
    5.2 村落现状问题分析
        5.2.1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5.2.2 资金不足
        5.2.3 村落生活质量下降
        5.2.4 村落“老龄化”严重
    5.3 后车村的保护规划设计
        5.3.1 保护层级划定
        5.3.2 多专业人才引进保护
        5.3.3 街巷空间规划
        5.3.4 邻里空间保护设计
        5.3.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5.4 后车村的人居环境更新研究
        5.4.1 村域布局的优化
        5.4.2 村落管理模式更新
        5.4.3 居住功能的更新
        5.4.4 公共空间提升
        5.4.5 基础设施的完善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项目情况

四、“官厅水库上游建设项目选址”案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的太行北三陉传统聚落历史演进和空间特质研究[D]. 张馨蕊.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2)
  • [2]永定河门头沟段沿岸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王紫琦.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2)
  • [3]新中国县城迁址研究(1949-2019)[D]. 徐莎莎. 西南大学, 2021(01)
  • [4]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康勇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5]基于水利系统的北京传统城市景观体系研究[D]. 胡而思.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西藏拥巴乡怒江河段隧道进出口量化选址研究[D]. 郑子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1)
  • [7]洱海流域水资源价值核算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钟绍卓.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中国现代(1949—1978)水库题材的山水画研究[D]. 钱水漫.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9]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10]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抚河流域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金溪县后车村为例[D]. 刘微.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官厅水库上游建设项目选址”案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