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论文_唐梅芳

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靖州医院 急诊科 418400

【摘 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数字表法将脑梗死患者1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低颅内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配合PDCA循环护理路径,对比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3.11±1.97)分,生活质量评分(10.32±1.53)分;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9.64±3.35)分,生活质量评分(17.84±3.06)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临床护理路径;脑梗死;生活质量

脑梗死属于神经系统多发疾病,病死率较高,患者容易产生抑郁、失语、瘫痪等并发症,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临床护理服务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期治疗意义深远[1]。PDCA循环近年来在护理服务中广泛应用,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4各阶段应用在护理规范化程序中确保护理过程中可以更系统执行护理计划[2]。本研究为了观察基于PDCA循环模式临床路改善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本院130例入院治疗脑梗死患者,患者均经头颅CT或者MRI确诊为脑梗死,采用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男性为38例,女性为27例,年龄在49-72岁,平均年龄为(62.64±3.19)岁;对照组男性为40例,女性为25例,年龄在47-75岁,平均年龄为(62.13±3.22)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实施,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包括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力、营养脑神经等支持治疗,患者护理方法采取神经内科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PDCA循环模式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包括以下方法:一是计划:分析脑梗死患者现状,针对问题和影响关键环节因素制定护理计划,同时对护士开展分层次培训,各个护理单元制定专科方案改进护理工作中的方法、流程、效率等额问题,每半年针对护理质量进行改进;二是执行,护理单元通过PDCA管理模式收集资料,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进行评估,按照临床路径知识开展对患者入院介绍、质量方案、临床路径内容及护理操作,指导患者根据路径内容进行运动平衡练习和日常生活活动锻炼;三是检查,根据护理单元回报的专科护理项目紧张情况,护理质控小组进行效果评价与成效分析,进一步对护理单元进行督查与指导,临床路径管理组长对路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四是处理,定期由护理质控小组对临床路径预期指标进行评价,达到预期指标为标准化护理,未达到既定目标则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进行改进并达到计划进度。

1.3 观察指标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残疾分级量评分进行评定,重点对意识最大刺激、上下肢肌力、手肌力、步行能力、言语、面瘫、水平凝视8项内容进行评定,总分0-45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重。采用诺丁汉健康调查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包括社交活动、疼痛、睡眠、精力、情感与躯体活动6个维度,共计30个条目,得分越高标实生活质量越差。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AS1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资料采用χ2检验或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生活质量改变详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降低更为明显,组间对比t=15.0953、17.7214,bP=0.0000、0.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脑血管病已成为造成人类死亡三大主要原因之一,脑梗死属于其中常见的类型,一般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各种因素造成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供血区域脑组织缺氧、缺血引发脑组织坏死,目前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本病发生率逐渐增加,占到整个脑血管发病四分之一左右[3]。脑梗死患者发生肢体运动障碍是患者住院以及影响生活质量主要因素,因此如何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是临床面临重要课题。研究发现脑梗死后神经组织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表现出记忆力、注意力和言语能力下降,部分患者由于存在负性情绪,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影响了生活质量。传统的护理模式中患者为被动执行方,且对疾病知识、检查治疗和自我照顾知识普遍缺乏,护士又是单纯执行医师医嘱,因此患者的遵医嘱行为不佳,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属于通过标准化、个体化护理模式让护理成效为标准值,护士通过定期评价护理效果查看护理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确定每名患者护理方案是否合适,进而可以控制护理质量,一旦护理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对原因进行分析并调整临床路径,针对患者具体开展早期干预的护理模式;PDCA循环则是为让一项活动有效进行预先设定的工作程序,属于质量持续改进的模式,我院将两种管理模式进行结合实现了临床护理路径质量控制工作循环整体化,针对特定的患者每次循环解决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成效,通过不断地循环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护理水平[4]。此外在临床路径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PDCA循环法可以对实施过程中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并对比和标准临床路径之间的差异,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路径或者管理层面的问题并进行改进[5-6]。

综上所述,基于PDCA循环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居海艳.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相关因素分析及认知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8):127-128.

[2] 刘兴山,崔淼,董雪,等.运用临床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3961-3962.

[3] 宁文帅,于凤伟,杨洋,等.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490.

[4] 张海燕.82例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5):130.

[5] 王灵芝,符雅屏,田瑛.分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2014,12(2):297-298.

[6] 关久利,许艳玲.基于PDCA 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132-134.

论文作者:唐梅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8

标签:;  ;  ;  ;  ;  ;  ;  ;  

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论文_唐梅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