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棉”的形成及防治措施_棉花论文

“松棉”的形成及防治措施_棉花论文

“松棉花”形成及防治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棉花论文,防治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灵璧县的一些棉农反映:棉田出现“公棉花”。该县棉办室汇同棉麻公司的技术人员立即对4个乡30多块棉田进行普查,发现皖杂40下2代棉株上普遍有6~7公杈,少数棉株有8~9个公杈,比正常年份高出2倍多。其他品种仅3~5个公杈,个别棉株也有6个公杈,同样高于正常年份的公杈。他们及时向棉农说明“公棉花”形成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同时编印资料发给棉农。

“公棉花”形成原因有:

1“迟播”、“晚发”是形成“公棉花”的主要原因。由于春季干旱时间长,墒情差,播种时间晚,出苗后受到干旱的影响,棉苗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甚至停止生长,形成小老苗,大高腿,红到梢。6月下旬连续降雨,光照不足,高温高湿,形成“肥、水、温”三碰头,棉苗出现疯长,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受阻,形成光长棵,蕾大量脱落,果节长,大高腿。

2“公棉花”形成与棉田缺少微量元素有密切关系。由于农家肥施的少,棉田缺少锌和硼,导致棉株生长缓慢,僵苗不发,蕾易脱落,蕾而不花,花而不实的“公棉花”。

3“公棉花”形成与不能及时防治病虫害有关。棉田重茬多,导致出现立枯病、枯萎病、炭疽病等,未能及时防治,再加上棉田出现有蓟马、棉蚜、盲春象、棉铃虫等害虫,防治不及时,均会形成“公棉花”。

4未能按期按量喷施缩节安进行化调化控,也是形成“公棉花”的重要原因。棉农认为天气干旱,自然控,害怕喷缩节安打缩了,未能按期按量进行化调化控,造成疯长。

“公棉花”如不及时防治,将会导致蕾易脱落、成铃少、霜后花比例大、单产下降。他们及时向棉农提出了以下防治措施:

1加强棉田管理,进行中耕除草,追肥培土,促搭丰产架子,早发,使棉株正常生长发育。

2加强棉田病虫测报,做到及时防治棉铃虫和伏蚜;对发现有枯萎病棉株,使用“克枯灵”药液灌根;对极少数可以拔除烧掉。

3对“公棉花”田块,使用微量元素喷施,用01%~02%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10天,连喷2~3次。或按量喷施锌和硼,促进棉花多现蕾,多开花,多结铃。

4及时按期按量化调化控。根据棉花长势长相,使用缩节安调控;春棉到初花期,每公顷使用缩节安30克,兑水300~375公斤喷施;夏棉盛蕾期,每公顷使用缩节安1克,兑水15~20公斤喷施。做到下促上控,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关系,促使多现蕾、多开花、多结伏桃和早秋桃。

5保留2个公杈,挖掘棉花增产潜力。凡是棉花行距宽,可采取每株棉花留2个公杈,要横向留,不要纵向留,充公利用空间,公杈出现5个果枝时就打顶,开发公杈生产能力,减少“公棉花”损失。

标签:;  ;  ;  ;  

“松棉”的形成及防治措施_棉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