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论文_张家英

浅谈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论文_张家英

张家英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宋家镇中心校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2-124-01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过程,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有助于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再加上篇篇课文都是编委们精心选取的,文质兼美,内容丰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力、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人格。朱教仁教授也曾说过:“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使人知道,朗读使人感受。”所以,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一个孩子来说真是莫大的财富。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朗读情境

阅读本身就是在分析别人的生活经验,这种概念在成年人的脑海中是有所认知的。但是小学生不同,他们对于阅读更多的只是一种兴趣或者说是一种被迫的受教育。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小学生所具有的无穷好奇心将会对他们开启阅读大门有着非常良好的帮助。而这个时候小学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就是去帮助小学生敲开阅读的大门,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朗读,就是读者走进文章,将文章的情感意境再现出来,透过美的语言窥见美的世界。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而创设朗读情景,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很符合他们认知心理水平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朗读的乐趣。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来渲染,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例如,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上节课,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你觉得秋天的声音动听吗?美妙吗?下面请认真看课文动画朗读,并在此处设疑:“是啊,我们都觉得秋天的声音犹如天籁般动听!那请你想一想,你还在哪里听过秋的声音?它又是什么样的?”孩子们听得很投入,一个个张开地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秋的美景中,去寻找秋的声音。在品读课文,展开想象的时候,我也又不失时机地创设情境。播放音乐(《秋日私语》)“请大家闭上眼睛,欣赏音乐”,教师进行引导:八月秋天到,秋风瑟瑟地吹着,它带来了一些凉意,叶子们纷纷告别了大树母亲,蟋蟀卖力地为他们唱着送别的歌;九月大地一片丰收,农田、果园、江河,大地一片金黄;十月寒霜登台了,大雁与白云轻轻告别,愿来年春天再相见。这些是作者听到的秋的声音,那么,你听到的秋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呢?这样的情境设计让孩子自然而又合理地进行想象:秋天的声音,是“啊哈”,青蛙准备去冬眠了;是“吱吱”,松鼠为过冬忙着找食物;是“哈哈”,农民伯伯丰收的笑声‧‧‧‧‧‧这种开放式的说话训练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又能让孩子们产生一个共同的认知,那便是秋天的声音真美妙,大自然真神奇!就这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便油然而生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文本,想象情景画面,与文本亲密接触,进而感受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或者所要揭示的道理。学习语言,是要靠语言的直观感受,进而理解并积累。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小山羊和小灰兔》一文,教师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小山羊在家等啊等啊‧‧‧‧‧‧”这一句话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想象小山羊在家等小灰兔的时候都会想些什么?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又过去了,它又会想什么?在反复的朗读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人物产生共鸣,进而深切领悟到守时守信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合理地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能大大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通过示范朗读引导教学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的朗读师范作用不可忽视。一般而言,在进行朗读教学之初,教师需要对课文进行范读。通过这个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为普通的文字创造出引人入胜的人物形象或故事场景。让学生虽然身在教室,却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和教师、作者甚至文中的人物或事件达成心灵的共识。所以,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应当多注意自己给学生带来的示范性作用。通过教师的情感正确、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提高朗读的兴趣。举例而言,在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的朗读情感应当根据文中小女孩几次划火柴的经历相结合,让学生感悟到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心里完全融入到作者的感情之中,并把自己和文中的人物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做到真正的身临其境。

三、趣读促学

大科学家爱因斯垣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乐读兴趣,对低中年级学生侧重分角色朗读,对高年级侧重点拔提示,如在教读《狼和小羊》这课时,我刻意指出学生分角色朗读,首先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要求学生用两种不同的声音和语调,读出狼和凶恶而野蛮、不讲理和小羊温顺而可怜的性格,由我朗读旁白,先是男生朗读狼说的话,女生朗读羊说的话,然后男女生调换朗读。学生对角色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反复朗读,也都基本理解了文意。

同时,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除了在讲读课文时指导朗读外,还专门上了几节朗读指导课,逐步让学生掌握以下几种技巧:一是标点符号的停顿以及句号、叹号、问号所表示的口吻;二是儿歌古诗的朗读划分节奏;三是轻声、儿化的朗读;四是“一”“不”的变读;五是句子内部的意义停顿和逻辑重音。 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重视朗读训练,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普通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接受优秀作品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操的陶冶,同时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也 很有帮助。

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论文作者:张家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论文_张家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