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文本中的九位教师是真实的_表达方式论文

语文教育:课文九教方为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文论文,方为论文,语文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本为语文学科之本,课文乃语文教育之源。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人文精神,乃至整个语文素养,基本是通过课文的教学培养的,故课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式。语文课能够把课文教全面、教真实、教透彻、教灵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即语文教育质量就能够得到基本保证。

多年来关于中学语文的各种说法,诸如:例子说、外延说、语感说、品味说、解读说、对话说、大语文说等等,只不过是对语文教育教学某个侧面的理解或个别经验。而认认真真地教好课文,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知识全面、学习真实、教学到位。见下表:

课文九教一览表

续表

具体阐释如下:

一、课文字词教学

字词是语文基础的基础,会认会写3500个常用汉字,能够理解、运用常用的2-3万词条(《现代汉语词典》第五次修订本,收录65000多词条),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课文教学不但要教字的音、形、义,词的词义、词性、感情色彩,教学生动手注音、组词、造句,及领会其文化内涵,而且要做到有计划、有序列地教学,不断积累,不断运用,不断巩固。尽管中考、高考多年来没有放弃对字词的考查,但是,这一基础早已经被“点对点”的应试教学方式搞得十分脆弱。这致使很多中学生,乃至书报媒体错字频现,词不达意。失去了这个基础,难求应有的读写水平。

二、课文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是“熟识字词句、感知课文、训练口才”重要的语文教育环节,不可忽视。而不同的读的方式具有不同作用。

范读——老师给学生作示范:亲切、感人;

听读——播放名家朗诵录音:准确、陶冶;

朗读——学生放声朗读课文:熟悉、感受;

默读——学生用心默读课文:理解、品味。

放弃了朗读教学的课文教学是不能想象的语文课。

三、课文内容教学

课文内容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1.能力——内容理解把握归纳概括

复述:把握课文内容,并且口头表述;

归纳: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逻辑思考;

概括:归纳课文内容,进行笔头表达。

2.知识——了解博杂凭借支撑

人文知识:历史政治人情世故建筑音乐艺术;

自然知识:天文地理日月山河花草树木虫鱼鸟兽;

课文当中不但具有丰富的知识,而且富有意象与象征意义,不能忽视。同时,语言文字是知识的载体,知识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凭借与支撑,掌握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写作,才能够知人论世,融会贯通。

四、课文结构教学

每篇课文都有独特的结构方式、段落层次以及艺术特点。教学这些结构方式,不仅是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为作文提供很好的学习、模仿、借鉴的材料。

例如:《六国论》和《答司马谏议书》。

(注:选自钟为永《中学语文板书设计》1985年浙江教育出版社)

五、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教学

1.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表达方式随语言表达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现AI写作作学研究提出“表达方式”这一概念,沿用至今。

有以下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4)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达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5)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记叙、描写、说明是抒情和议论的基础。

2.文学表现手法

(1)抑扬结合。(2)点面结合。(3)动静结合。(4)叙议结合。(5)情景交融。(6)衬托对比。(7)伏笔照应。(8)托物言志。(9)白描细描。(10)铺垫悬念。(11)正面侧面。(12)比喻象征。(13)借古讽今。(14)卒章显志。(15)承上启下。(16)开门见山(见《文学作品常用表现手法例析》《例谈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二文)。

课文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每篇课文教学均要对其主要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进行解析、欣赏。解析、欣赏的基本方法: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例如: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先声夺人:非一般人物)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从旁衬托:地位特殊)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肖像描写:衣着、神态。地位、财富、个性与威严)。黛玉连忙起身接见。……

3.举例和比较

这分为同体比较解析欣赏和异体比较解析欣赏。

善于举例和比较,才是高质量的课文教学。

六、课文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是中学语文课的核心任务。其实质是教育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字,或者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汉语言文字基础。语言教学:

1.规范

规范的文言书面语言——古代汉语;

规范的现代书面语言——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两千多年的文言典籍,就是古代规范的书面语言;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词典》第五次修订版,收有65000多词条;

汉语拼音——1987年已经被世界标准化组织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10月3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语文教学要准确教授中华民族规范的语音、词汇和语法。

克服:方言、俚语、口语;网络语言。

2.得体

语言得体其实就是文体语言——不同文体、体裁其语言运用各有其体。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学语文教学就是文体教学。学会了文体就学会了语言表达的格式、内容、语言——什么内容用什么文体(格式)和语言来表达。

文章:记叙文——平实

议论文——严谨

说明文——准确

新闻——朴实

传记——平实

文学:诗歌——凝练

小说——细腻

戏剧——精炼

散文——灵动

3.特色

语言特色,也即语言风格。因地域、时代、作家而异。语文教学能够教育学生了解不同的语言特色,并侧重品味课文语言运用的特点。

课文语言品味: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用法—表达的效果。课文语言品味(理解)到位,内容理解才深入,语言水平才能提高。学生才能爱语文,爱语文老师,才能知道什么是语文!

例如:必修4苏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课后练习三。

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词,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韵味。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山水—拟人、声色—险峻)

(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一蓑烟雨任平生。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设题意图:帮助学生学会从诗句、字词着眼,体会古人炼词炼句的功力。这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

【参考答案】

(1)用三个动词描摹出了赤壁山势之险要高峻,水势之汹涌澎湃。

(2)“谈笑间”,极言周瑜指挥若定、从容不迫的大将风度。“灰飞烟灭”,极言强大的敌人在周瑜面前的不堪一击。

(3)“蓑”本指蓑衣,这里是说以一件蓑衣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途的凄风苦雨。强调不借助外力的保护,依靠自己走过艰难旅程。“任”有任凭、无所畏惧、顺其自然的意思。

(4)“萧瑟处”指刚才遇雨的地方,也指人生危难处。“无风雨”和“无晴”表面上看说的是对天气的变化毫不在意,实际上是指人生的沉浮变幻、喜乐哀愁全不放在心上。可谓一语双关。

语文教学要时刻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规范使用、语言的正确使用、语言的准确使用和语言的艺术使用的教育。

七、课文思想主旨教学

课文思想主旨教学首先是人文精神,或者文化教育。一套中学语文教材,涉及中华民族基本文化内容,如果我们能够理出脉络,有意识地教育学生,应该能够基本把握民族文化精华,应该能够受到人文精神的塑造。有文化,才有精神;有文化,才有学识。没有人文教育的语文,是不可能的。因为文字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例如:《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进取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宽容

中华民族文化如同基因与血液一样,代代承传、流淌。

在课文思想主旨教学中,教师要力求让学生知道:

民族文化,原本是什么——现在怎么样——将来会如何?——这就是“融会贯通”,就是学识与才能。

其次是理解、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课文主旨教学的要旨在于培养学生动笔归纳、概括,训练阅读理解能力。离开这点,是假语文。

再次是评价课文主旨,以培养学生知人论世能力。课文思想主旨,对于学生来说,有其作家的独到之处,有其时空的距离,也有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组织学生联系现实社会,讨论评价课文思想主旨,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也助于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能力。

例如:(人教版《教师用书》)

本单元讲授选自《孟子》的一些篇章。

本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向学生讲授选文,其间自然会涉及词汇以及文章阅读、欣赏和写作等方面的问题;

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比较深入和系统地了解孟子的思想,尤其是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三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八、课文作家教学

课文作家是语文备课的内容,也是教学的内容与资源。掌握了作家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篇课文,怎么写的这篇课文,为什么写这篇课文,才能够备好课文。把握作家的写作意图、写作手法——清楚其教学的语言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才能够清楚这篇课文真正教什么——让学生学到什么。

课文作家教学,可以从生平、思想、创作等几个方面进行。

人物的生平事迹,往往最能够影响青少年的成长——成功人物的经历会告诉人们,他在什么样的生活情景中,怎样思考问题、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采取什么样方式处理事物与生活等。这些就成为了青年人成长的参考。事实上人们都是这样一代一代成长起来的。少读人物传记的人成长是缓慢的。

中学语文课文的作家,基本为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他们的生平事迹,足以为青少年学习。

教师要善于研究作家,善于适时地将作家生平事迹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不仅利于教学,利于教育,更利于教师自身的素养的提升:思想哲学水平、语言艺术水平,以及事业、追求、人生境界等。

要使作家成为教师、学生学习中研究的知识和成长中的朋友。在教学中须对作家多一分尊重,因为在作品中都包含着他们锐利的眼光、真诚的用心和神奇的笔墨。

建议初中要给学生讲述作家故事,研究作家对事物的观察、叙述和描写——侧重于感知;高中要让学生评述作家、研究作家对生活的理解、思考与追求——侧重理智。

九、课文作业教学

语文课文的作业,一定坚持三个原则:巩固知识、形成能力、拓展学习。

语文知识(字词句、结构章法、表达方式等)是从课文教学中传授的,课上课下作业要及时巩固;课文的(文章)解析和(作品)欣赏能力,要及时通过相关作业加以训练,使之形成能力;课文所学作为一个点,可以通过相应阅读和语言运用进行适当拓展。

作为基本原则,旨在强调作业与课文学习的内在关联,强调注意多数学生的知识、能力、心智水平等学习条件和生活体验,而克服作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要充分利用课后“练习”,精心筛选教辅。

标签:;  ;  ;  ;  

语文教育:文本中的九位教师是真实的_表达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