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探析_共同富裕论文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探析_共同富裕论文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战略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近年来日益引起了理论界和学术的关注。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对指导我国经济的布局和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探析。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

1978年12月,邓小平明确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1 〕这个讲话实际上是随即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的一部分,标志着我国地区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性转变,即由地区平衡发展转变为地区不平衡发展。这是我党在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地区不平衡构想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生产布局规律的深刻认识。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把地区平衡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布局规律,地区不平衡发展当成资本主义生产在布局规律,这是对社会生产布局规律的片面认识。所以,改革开放前在对待地区经济发展上一直采取了平衡发展的战略。进入80年代以来,邓小平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提出地区不平衡发展是客观的经济规律,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应充分尊重这一规律。这一认识为制定我国改革开放的总体布局战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此较优势较好的地区和人们提供了先富起来的可能性条件。

地区不平衡发展构想是邓小平对建国以来地区发展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和概括。新中国成立时,工厂大多分布在沿海,面对这种不合理分布的局面,同时考虑到国防安全的需要,党和政府采取了重点发展内地的战略,试图通过对内地大规模投资和从沿海迁入企业的办法,迅速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当然,这种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于改善中国地区生产力布局和加强内地经济基础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这样做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一方面使沿海老工业基地由于长期得不到国家资金注入,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从而生产能力下降;另一方面,国家在内地投入大量资金兴建许多企业和从沿海迁入的企业,由于大都实行“植入式”的建设模式,使这些企业与当地经济联系不紧密,企业在一无原材料,二无市场的情况下生产,经济效率低下。可以说,这一时期地区差距的缩小是以全国整体经济效益的下降为代价的。针对这一情况,邓小平深刻总结了这个历史经验教训,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现在来看这个路子是对的。”〔2〕

地区不平衡发展构想是邓小平对当今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改革开放前我们沿袭列宁的世界战争不可避免的结论,过高估计了战争危险,把备战放在战略决策的优先地位,全国上下笼罩在一种准备打仗,而且准备打核战争、打世界大战的气氛之中。为了应付迫在眉睫的战争危险,当然就要把建设重点放在战略后方的大西南、大西北地区,并且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进行建设。邓小平在仔细地观察和分析了世界局势以后,提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论断,改变了对时代特征的传统看法,并且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和平是有希望的。这就为克服地区发展中的平均主义,优先让经济基础和经济区位较好的沿海地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扫除了一大思想障碍。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证明,邓小平的这一理论是科学的。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地区不平衡发展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其主要内容包括“先富后富”和“共同富裕”两个方面。这两者之间是手段和目标的关系,即“先富后富”是“共同富裕”的手段,“共同富裕”是“先富后富”的目标。“共同富裕”是个别先富产生和扩张的必然结果,而个别先富则是“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

第一,“先富后富”是经济发展一个客观规律。

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由于各种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条件千差万别,尤其是生产要素的差异性及要素配置方式的差异性使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尤其是对于象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在工业化初期的资金约束十分突出,为了获得有限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在资金的投入上也当然重点倾斜在投资收益率较高的地区,相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优势区域,不能伸开巴掌,平面推进,而必须握紧拳头,重点发展优势区域,可以说,地区不平衡发展,即“先富后富”是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邓小平敏锐地认识了这一点,并且率先通过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梯度。

1980年,根据邓小平的建议,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之所在这4个沿海城市设立经济特区, 是因为主要从地理条件考虑的。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厦门是因为闽南人在外国经商的很多。在经济特区建设取得初步成功以后,他指出:“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3〕并提出除经济特区以外, 还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邓小平的建议,很快变成中央的重大决策。1984的年4月,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进一步开放,并与原有的4个经济特区联成一片。1985年2月,中央又把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以及闽南三角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3月,山东半岛、 辽东半岛及环渤海地区在内的沿海城市也被划入沿海经济开放区,同年4 月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经济政策。在沿海经济开放战略取得巨大成功之际,我国改革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1992年以来,中国的区域开放从沿海向内地延伸,在全国形成总体开放的大格局。首先是长江边上6个大中城市和三峡库区建立长江开放地带, 使之成为带动长江中上游广阔地区经济的辐射点。从南到北的13个边境城市宣布开放,成为我国发展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的桥梁,同时带动了沿边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腾飞。随后,我国开放了所有的内陆省会城市,这些省会城市成了本省开放的窗口,大大带动了中西部引进资金和技术。近五年来,我国又在13个沿海城市建立了15个保税区,进一步密切了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目前,中国的对外开放地带已包括了359个市、县, 开放地区的人口达3亿多人。开放地带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引擎。 以五大经济特区为例,国内生产总值1996年达到2169 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27亿元。其中深圳、 珠海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全国城市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2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的“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是在深刻认识和尊重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由于符合客观的经济规律,使得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地区经济活力空前提高,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而且部分地区正向小康生活水平迈进。

第二,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政府的干预。

地区不平衡发展实际上就是市场机制的外在表现之一,我们必须承认和尊重这个规律。然而,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在单一的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会拉大地区差距,也就是说地区发展上利用“先富后富”的手段有可能导致两极分化的局面,最后由地区经济矛盾演化为社会矛盾,进而产生政治动荡乃至国家解体的严重后果。因为,在单一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发展快的地区会不断累积发展优势,使自己发展更快,而发展慢的地区则不断累积发展劣势,使自己发展更慢,这样“马太效应”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邓小平在提出“让一部分地区富裕起来”的思想时,清醒地认识到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他说:“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4〕,如果出现了两极化分,“民族矛盾、 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5〕。这样,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受到破坏, 国外敌对势力也会乘机作乱,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 〕由于市场机制存在一定的固有缺陷,所以在对待市场机制的态度上应该是加以利用,而不是听其自由,即在充分尊重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前提下,主动利用适当的政府干预去调节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首先,中央政府在尽力帮助落后地区改变面貌上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指出:“当然,在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7 〕十几年的实践证明了这一观点,落后地区的脱贫致富单靠自身的力量不够的,必须借助于中央的支持。其次,在帮助贫困地区乃至整个内陆地区方面,沿海地区也负有责无旁贷的义务。沿海地区应如何帮助内地呢?邓小平在1990年12月就提出了具体意见:“可以由沿海一个省包内地一个省或两个省,也不要一下子负担太重,开始时可以做某些技术转让。”〔8〕1992年春, 他在南方谈话中又指出:“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9 〕这样就能顺利地解决沿海和内地的差距问题。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实践意义

邓小平的地区不平衡发展战略构想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一直指导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的总体布局,在全国人民即将迈入21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关于确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方针,正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完美体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的政策下,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都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但东部地区由于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地理环境,又有国家为了支持他们先发展起来而给予的优惠政策,因而比中西部地区发展得更快一些。这就使得地区之间的差距扩大,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对于地区差距问题,邓小平早在1992年南方重要谈话中就指出:“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10〕那么,如何解决地区差距问题,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呢?根据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灵魂,《建议》在阐述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时就是依据“一靠市场,二靠政府”这个思路来展开的。

20年来,我国各地区根据邓小平这一区域构想进行布局和调整,从而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的腾飞和中西部地区的迅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邓小平从实际出发,大胆地提出了地区不平衡发展的战略构想,宣告了地区平均主义的历史终结,这一战略思想对整个国家今后的经济布局和建设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注释:

〔1〕〔7〕《邓小平文选》,第2卷,152、152页,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2〕〔3〕〔4〕〔5〕〔6〕〔8〕〔9〕〔10 〕《邓小平文选》,第3卷,155、51~52、374、364、373、364、374、37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标签:;  ;  ;  ;  ;  ;  ;  

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探析_共同富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