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有有效加强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才能切实的确保我国的电力设备得到安全正常的运行,并且检修工作的开展与电力设备中相应的利用率、设备使用寿命、操作的事故率以及相关人力物力的消耗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电力行业的具体运营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影响。
关键词:电力设备;传统检修;弊端;状态检修方式
1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分析
1.1事故检修模式
伴随电力设备应用数量不断增加,检修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突显出来。在变电检修中,事故检修模式属于被动式检修,也是最为简单、出现最早的检修模式,此种检修模式完全处于被动检修状态,通常是因电力设备发生严重故障不得不检修,或存在较大修复难度的情况下而进行的检修工作。电力设备出现的故障问题严重影响了其正常运行,事故检修则以此为依据开展检修,因此在电力设备检修工作开始之前,设备已经出现了一定破坏,当这些电力设备出现故障问题,且无法继续运行时,才开展检修工作。此种被动式检修模式一般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同时使电力设备、电力系统、电网等均受到威胁。
1.2预防性检修模式
由于电力设备的大量使用增加了故障问题的发生几率,事故检修模式不适用,预防性检修模式应运而生,此种检修模式相对主动。早期的预防性检修模式是以定期检修计划为依据,因此此种检修模式也属于定期检修,在我国电力行业中应用比较广泛。预防性检修模式下规定了检修周期和具体内容。检修周期一般是以相关统计数据和实践经验为依据来确定,存在科学依据。此种检修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但因其具有一定随机性,因此也存在出现偶然事件的可能。预防性检修模式下可以通过检修计划对检修工作间隔时间进行确定,以检修计划为依据进行固定检修,此种检修模式不对电力设备故障历史、运行状态进行考虑,因此也存在一个缺点,即可以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资源上出现一定浪费。检修工作涉及到肢解并重装电力设备,可能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导致故障问题。虽然预防性检修模式相对先进,但因现阶段对电力设备要求不断提升,电力设备不管是设计阶段,还是在制造阶段,甚至是后期使用,都得到了大幅改进和完善,甚至通过科学技术实现了自动化、机械化管理,因此此种检修模式也出现不符合实际要求的问题。
2我国电力设备传统检修模式中存在的弊端
2.1电力行业传统的事后检修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分析
在电力行业中电力设备的事后检修不是一种主动的工作模式,并且不具备高度的预见性,一定程度上给整个电力企业的运行带来了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在日常生活及日常工作过程中一旦出现了供电事故对人们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给一些企业的运行发展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想要推动供电事故处理的效率,电力公司必须要事先准备数量较多的原材料以及一些零配件,这种情况极大的造成了库存的增加并大大的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使得检修的实际费用得到了很大的增加。并且事后检修的方式存在着时间紧迫以及任务繁重的实际问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相应的工作人员为了节省时间,经常会对操作程序进行简化,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在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中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以及其他操作事故出现已经十分常见。很多的电力行业工作人员为了抢到相应的任务,通常在没有全面弄清楚事故出现的原因以及事故的根源就展开工作,一方面造成了材料使用的浪费,另一方面大幅度的增加了电力企业的劳动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电力行业传统的定期检修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分析
经济的发展自然带来了操作设备的增加,电力设备的定期检修就必须增加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因为检修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使得定期检修工作没有极高的性价比,在劳动生产率上大大得到了降低,与新时期的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企业经营模式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出入。定期检修模式通常会导致企业一些正在运行的状态出现停运,使得电力中一些完备的电力网承载了更大的压力。在电力设备一旦因为过度的检修导致设备出现了频发的拆卸,从而使得整个检修工作的展开留下了一些设备隐患。在电力设备的频繁定期检测工作,并不能在每项作业的进行中安排科学合理的自然环境内,不良环境对设备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降低了检修质量。定期检测必然在一定的时间内增加了检修的工作量,有效的根据具体的设备检修工艺将每一项要求都进行落实,使得整个检修过程的断电时间超过了电力网能进行安排的断电时间,从而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对检修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
3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思维方式探讨
3.1及时的确定状态检修的发生趋势
目前的电力设备检测工作的开展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将状态检修、定期检修以及事故检修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与此同时还应当及时的处理好状态检修与技术监督之间的关系。在设备状态检修的相应规则制定中应当突破局限,企业应当积极的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性的知识技能培养,将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工作做好。在具体的细致性基础性工作进行中,应当及时对成熟的在线检测技术进行充分应用。
3.2积极的提高电力设备质量与具体的运行维护水平
在较为发达的国家电力设备检测工作中需要及时的进行预防性的试验工作,从检修工作的整体上来看,实际的试验项目数量较少,并且整个试验过程的周期较长,甚至有时候检修人员对一些设备不实施任何的检修措施。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在电力设备上具有较高的质量,并且整个维护工作进行具有较高的水平,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我国必须积极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出具体工作的整顿与改善,积极的引进高水平的操作设备,全面的保证设备的质量与安全,不能依靠预防性工作来检测设备运行中的缺陷与安全隐患。
4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对比与分析
为满足现阶段电网发展需求,并符合电网规模扩大需求,因此应用状态检修模式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在电力企业中,状态检修是一种普遍推崇的新检修模式。传统检修模式始终按照预试固定周期开展检修工作,其预试周期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针对一次设备,周期介于3~6年;另一方面针对二次设备,新投周期为1年,6年定期校验。尽管传统检修模式有非常明确的生产检修方式,但其实规划性、统一性不足,如电力企业针对一次设备进行了预试周期设定,但二次设备未到周期,或电力设备已经有故障问题的相关征兆存在,但因未满预试周期而无法进行检修。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检修不足或检修过剩,使电力设备的健康、稳定运行受到影响,同时也给检修工作人员的安全带来隐患,影响供电可靠性。除此之外,传统检修模式需要花费较高成本,容易出现检修瓶颈问题,因此此种检修模式被状态检修模式所取代不仅是企业改革的需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5结论
变电检修模式主要包括传统检修和状态检修两种模式,传统检修模式又包含事故检修和预防性检修两种模式,其中预防性检修模式在我国范围中应用广泛。状态检修模式属于新型检修模式,其以物联网技术为主要依托,在电力系统检修工作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与传统检修模式相比,状态检修模式具备多方面优势,可以对电力设备安全隐患问题预先检验,为电力企业检修工作节省成本,而且此种检修模式的可靠性和针对性更强。在日后的研究与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必将使用状态检修模式作为重要运维方式,同时也会产生更加先进、科学的运维手段,为电力事业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关敬棠.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决策支持系统需求分析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
论文作者:国智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模式论文; 电力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状态论文; 预防性论文; 设备论文; 此种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