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论文_陈文举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论文_陈文举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362500 

语文是中学课程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写作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的写作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流于形式,只是一味要求学生根据范文去模仿、去克隆,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缺乏对写作方法的有效指导。那么,如何提高语文写作教学呢?

一、在观察中攫取写作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觉无话可说,其原因就在于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由此可见,观察积累能力是写作的基础。学生观察积累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两条途径:

一是直接观察。即教师有目的地让学生亲自实践,亲身感受自然生活中的美好景物,感受社会生活中的人间真情,让学生学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人生体验,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中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对事物的观察还不够深刻,教师就必须引导他们细腻地思考、体味,教会他们感受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点点滴滴。正所谓“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文的内容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描述和加工,作文的真正源泉是现实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使学校生活与社会实际相统一,启发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攫取写作素材。

二是间接观察。即通过阅读书籍看电视、浏览网络信息等途径丰富学生的材料积累和精神世界。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要求学生对书本知识熟读精思、融会贯通,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把报刊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这样可以积累一定的素材。

因此,只有通过观察积累,才能使学生在写作中有素材可写;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使课内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使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二、在阅读中激发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7~9年级写作目标即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想象就是在头脑中创造新事物的形象,或者根据口头语言或文字的描述形成相应事物的形象的过程。”通过想象,学生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在已经积累的材料之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想象可以使客观外物与学生的心灵联系起来,学生可以调动已经积累的丰富的写作素材,将这些材料进行加工、创造,真正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文中想象的运用还能够丰富文章的语言,使语言生动活泼,避免文章中语言的单调、呆板和重复,使语言丰富多彩,富于表现力。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挖掘想象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利用课文内容,使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扩写、改写、续写等,通过这些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二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阅读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还可以使他们了解国内外新闻时事,知晓古今中外名著。在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将这些时事、著作与所学课文相联系运用到写作中,既能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三、在实践中掌握表达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学生能否写出好文章,重要的一点是能否掌握写作技巧,运用正确的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让心中所想跃然纸上。这就需要教师训练学生掌握多种表达方法,包括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

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不仅仅是能够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更重要的是能够综合运用记叙、抒情、写景、议论等表达方式,这样才能妙笔生花,写出好文章。例如,写记叙文时也可以运用议论,这样不仅能升华主题,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文章不会如流水账一般平淡无味;记叙文写作还可以运用写景和抒情的方法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样文章才生动、精彩。此外,在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中,还要关注度的把握,不能只“叙”不“议”或只“议”不“叙”。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多种表达方法,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和作文能力,才能让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与思想感情。

四、在引导中培养审美志趣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纵观许多学生的作文内容肤浅、空洞无物,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及审美情趣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文章,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作品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在刻画英雄烈士的课文中,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作者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品悟,帮助学生进行审美判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同时引导他们将这些写作手法迁移到自己的作文当中。第二,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作文中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教师应给予鼓励、表扬;对于学生作文中消极、灰暗的态度,教师应给予疏导、劝告。这样才能在作文训练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真正地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论文作者:陈文举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7月总第24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0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论文_陈文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