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肿瘤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恶性肿瘤放疗中实行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是30例,将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行人文关怀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经对应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应用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中存在确切疗效,可以提高满意度,改善临床护理依从性。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理;恶性肿瘤;放疗;效果
恶性肿瘤是目前临床医学中还不能攻克的顽疾[1],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人群比较广泛,并且发病情况逐渐年轻化,患者发病后往往出现很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形成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此时就可以凸显出有效护理的重要性,现对我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研究的60例样本数据均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已被确诊,并且在患者了解此次研究目的、研究流程等相关内容之后表示自愿参与本次治疗,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都不存在沟通障碍。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分为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实验组患者中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17例,最大年龄75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47.24±5.64)岁;参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14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48.67±5.87)岁。对两组患者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无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行我院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行人文关怀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护理人员作为接触患者最多的群体,如果没有良好的护理水平以及护理技术就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会对患者临床护理效果造成影响,所以,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技术以及水平是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保障与基础。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改变传统护理理念,不少患者都受到癌症是不治之症的影响,十分抵触治疗,患者往往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以成功案例方式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为患者树立积极治疗的决心,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聆听患者的倾诉,消除患者的恐惧,促使患者更加积极配合治疗。建立人文关怀氛围,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经常出现副作用,患者常常比较暴躁,护理人员需要以耐心、真诚的态度来安慰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与尊重。告知患者家属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给以患者更多的陪伴与鼓励,降低患者心理压力,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焦虑、抑郁情绪[2]:焦虑情绪评价中采用SAS(焦虑评分量表),抑郁情绪评价中采用SDS(抑郁评分量表),得分越低表明患者心理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均应用SPSS19.软件处理分析所有数据资料,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采取率(%)表示,同时实行卡方检验,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对比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同时实行t检验,当数据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3.3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
3 讨论
恶性肿瘤是因为身体细胞增殖逐渐脱离原来的生长轨迹引发癌细胞形成[3],癌细胞不但会无限制的增长,也会影响附近循环系统以及淋巴系统,最终破坏其他组织以及正常器官的功能与结构,严重损伤人体[4]。恶性肿瘤具有易复发、易转移的特点,临床中单纯的医疗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消除大部分恶性肿瘤,促使患者需要接受长期化疗以及受到疾病折磨,患者经常出现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日后生存质量。因此临床研究中在化疗基础上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显著尤为重要[5]。
人文关怀将“以患者为中心”作为基本理念,在有机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下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情感服务、精神文化服务,以便于可以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6]。护理人员在实施人文关怀理念的时候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以及护理知识,同时也需要拥有强烈的责任感与责任心,在临床护理恶性肿瘤患者中实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更真诚的服务,帮助恶性肿瘤患者建立更好的治疗信心以及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促使患者可以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6]。此外,不少患者认为癌症属于不治之症,护理人员此时需要给予患者正确的健康教育,改变患者的认知,提升患者进一步治疗的决心,有效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配合度[7]。
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改善程度对比参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均存在意义。与范晓兰研究的满意度98.44%、SAS评分(43.8±2.6)分、SDS评分(43.7±3.7)分一致。
综合以上结论,将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应用在恶性肿瘤护理中可以显著提升人员积极性,改变传统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精神支持等干预,显著消除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等情绪,值得临床研究中广泛应用[8]。
参考文献:
[1]魏艳丽,侯艳艳,鞠秀波等.探讨人文关怀在妇科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6):85-86.
[2]李锦秀,李丽华.人文关怀护理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4(25):390-390.
[3]杜巧红.人文关怀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81):205-205,208.
[4]吴碧娟,王妙君,陈秀莹等.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0):1315-1316,1317.
[5]谷丽平,刘真宏.人文关怀护理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J].今日健康,2016,15(12):162-162.
[6]陈志玲.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4):112-113.
[7]范晓兰.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8):94-96.
[8]赵燕凌,王效春,张辉等.人文关怀护理对胃癌病人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24):3072-3074.
论文作者:王琦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患者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人文论文; 实验组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