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建筑遗产保护的探析论文_颜廷祥,周静

城市化进程中建筑遗产保护的探析论文_颜廷祥,周静

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生产要素的集中以及人口的增长都是比较显著的因素,加之城市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这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因此,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性研究,在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工作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建筑遗产;保护

1 城市化进程中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城市化工作使得城市快速发展,这一过程往往使人们忽略历史建筑的重要性。一些地方为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不惜对传统建筑造成破坏,使得建筑历史文化也随之泯灭。通过加强建筑遗产保护措施的科学实施,可以对建筑的遗产和历史价值的充分呈现起到促进作用。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具有其重要的存在价值,它们关乎一个城市的社会形象。因此,充分保留和发挥一个城市的历史价值,才有利于城市的良好发展。这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可以起到突出城市文化特性的重要作用。

2 建筑遗产破坏因素

我国历史建筑遗存保护的现状分析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矛盾也十分突出。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和各种建设工程中,有相当数量偶然发现的古建筑都被破坏了。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更令人忧虑,在已公布的名城中,只有平遥、丽江等极少数得到了完整有效的保护,一些早些年公布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已是徒有虚名,甚至连一条历史文化街区都难以存留。总体上来看,城市化进程中历史建筑破坏大致分三种类型。

2.1 建设破坏

建设破坏十分常见,尤其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区域十分常见,在我国很多城市开展了旧城改造、开发区建设、房地产等基本建设项目。这些建设项目完全放弃了保护古建筑,为了保证短期经济利益,破坏了很多具有丰富历史价值的建筑遗产。例如学者公认的曹雪芹故居,就因为没有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而被拆除,虽然故居具备极强的研究价值,并且也代表了城市民宅的发展经过,但是最终只留下一口古井当作纪念。

2.2 开发破坏

这种破坏情况与建筑破坏不同,开发破坏是城市建设过程中已经了解历史建筑的价值,在进行历史建筑与旅游项目融合的过程中,造成的破坏性开发。虽然在城市建设中了解文物资源的价值,并且热衷文物古迹开发利用,但是并没有专业的开发手段,在开发过程并没有严格遵守保护规则,导致很多文物被破坏。例如长城破坏、敦煌壁画脱落、孔庙被淹等问题,都是因为没有进行专业化处理导致的问题。一些历史名城被过度开发,导致商业化加剧,自然破坏了古建筑的美感,这种情况也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

2.3 自然破坏

建筑遗产会受到自然环境侵蚀是客观存在的破坏问题,例如风化、酸雨、日晒、虫蛀等情况。这些问题必然存在,运用新型防护技术,可以降低建筑受到的危害,延长古建筑使用时间。但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古建筑保护,这就导致了建筑保护资金过少,无法及时维修、保护文物,最终导致建筑遭到自然损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城市化进程中建筑遗产保护的策略探究

为了保障城市化进程当中的建筑遗产,我们应该充分注重保护策略的科学实施。笔者结合实际,就建筑遗产保护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的实施下,希望可以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3.1 多种方法配合

城市化进程下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要采取多种方法配合的方式。对建筑的遗产保护如果只采取一种方法是不够的,应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对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加以充分发挥,在相应的城市规划制定以及实施方面注重其科学性。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调整城市发展的科学性,通过相应的法律手段加以应用,明确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对建筑遗产的保护比较有利。

3.2 原貌保护

一些古建筑群体外观及其特殊,所以在进行大范围保护时,需要保证环境不被破坏,建筑物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进行更改,其内部格局可以进行变化,但是要维持建筑外貌不变,确保整体环境不被改变。这主要是指历史街区、历史村镇这一较大地域范围内原有历史建筑及其历史环境的外观保护。这个地段的多数建筑物应保持其建造之初的原貌,或大致按原貌来修复,但建筑物的内容可以更新,可以改变用途,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如广州沙面建筑群的保护,如果孤立地看待沙面的任何一幢建筑,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技术价值、使用价值,可能多数不及广州其他近代建筑,但沙面建筑之所以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首先在于沙面建筑群体所形成的整体风貌——中国近代“半殖民地”的历史遗存及其风貌,因此,在保护沙面建筑中首先要对其原貌加以整治,还应包括对原有街道及道路网、树木、设施等要素加以保护。

3.3 风貌保护

这种保护方法主要使用在重要文物建筑保护之中,对于文物建筑周边景观进行控制。一般重要文物建筑周边环境也具备较强的历史特点,新建工程必须符合当地建筑风格,并且高度也需要进行控制。将风貌保护范围扩大到城市整体,对于街道、河流的布局与民宅特色相结合,这种保护代表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过渡,保证了古建筑不会被现代建筑吞没,突显出城市特点。比如上海陆家嘴开发陈列室的修缮工程。陆家嘴地区是上海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缩影,高楼大厦云集,一幢幢现代商业楼拔地而起,而在中央绿地中却有一座典型的清末民宅。风格古朴,具有典型的清末江南民居的特色,充满了文气雅风,与周围的现代商业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另外,在具体实施层面上,对城市历史建筑保护的一些观点还会有大量技术问题值得去探讨,如怎样加固,怎样处理新、老材料的交接,怎样保护旧的建筑外立面等,这些都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

3.4 保护为主

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遗产要以保护为主,对存在隐患的古建筑应进行及时修复,对建筑的原貌加强保护。历史建筑的时代特征比较显著,这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在措施的实施上实现多样化,加强保护方法实施的科学性,对建筑原貌尽可能进行还原,这样才能对建筑遗产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

3.5 加大遗产教育和人才培养力度

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资金基础,但同时更需要有一批想干会干并且能干的人投入到保护工作中来。在如今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在文化遗产管理领域,我们很需要一批可以说是一大批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交流的兼通中西的全球性新型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国际上一些先进的保护方法和管理理念,推进和提升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国际形象,塑造我们的文化特色。

4 结语

总的来说,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建筑遗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时代命题。因为一般来讲,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时,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并不突出,缓慢的发展进程只是渐进式的对物质文化环境进行改变;社会高度发达时,充足的资金、完善的法制和较强的保护意识等可以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保护工作;最关键的就是社会经济不甚发达、基本建设强力推进的时期,发展势头强劲而意识、资金、立法、管理等尚不到位,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遭到巨大和快速,甚至是有意识的积极的破坏,而不幸的是我国目前正处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长远的眼光,保护好我们的先辈创造并留传予我们的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我们的民族之魂、历史之根、文化之脉和记忆之链,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吴振东.过伟敏.艾小群.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探索[J].贵州民族研究.2016(04)

[2]城张朝枝,刘诗夏.市更新与遗产活化利用:旅游的角色与功能[J].城市观察.2016(05)

论文作者:颜廷祥,周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城市化进程中建筑遗产保护的探析论文_颜廷祥,周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