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创设;生活情境;直观情境;朗读情境
目前的课堂教学环境与传统教学时期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时期多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造成了课堂上有一种沉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觉压抑,而新时期主要讲究的是课堂氛围的和谐化。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以创设情境之法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下面,我将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创设生活情境
在之前,经常有人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以好多人都不重视文科的学习,这就给人造成了一个学习上的误区,比如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素材都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其中的道理值得人们反复思索。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其实就在身旁,使学生将知识能够理解的更加深刻,从而绽放出精彩的小学语文课堂。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灰雀》这篇课文时,首先,我让学生交流了对列宁的了解,对学生说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列宁的课文——《灰雀》。”然后,我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用横线标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和表现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之后,我指导了学生所画句子的准确度,带领学生进行了研读体会,让学生感悟到了文中的真情,懂得了在现实生活中要有知错能改的勇气,同时使学生产生了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意识。最后,我让学生交流了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的启发。这样,我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在使学生感受到了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之余,也受到了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了本篇课文的内涵,切实绽放出了精彩的小学语文课堂。
二、创设直观情境
直观情境的创设是新时期教学方法的中的一大亮点,因为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能依赖于板书的形式突出教学重点,这对于部分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直观情境,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使学生能够将知识充分吸收,对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十分有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肥皂泡》这一节时,首先,我对学生说道:“都有谁见过肥皂泡?吹过肥皂泡?”说着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了吹泡泡的动态会面,从而刺激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欲望。然后,我对学生说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作泡泡水。”并为学生介绍了作者——冰心,使学生了解了冰心生平及其作品风格,进而引入了课文内容的学习。之后,我通过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内容,使学生理解了文中词语的用法,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通过吹泡泡吹出了自己的梦想,寄托了自己美好独特的情感。最后,我让学生交流了这节课的学习收获。这样,我通过创设直观情境,给了学生相应的感性体验,使学生懂得了再小的事情,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做,仔细地去琢磨,就能长见识,就能有收获的道理,从而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创设朗读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所有课文后面都有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条要求,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加强在课堂实践中创设朗读情境,使学生在朗读情境的作用下得到想象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达到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时,首先,我对学生提问道:“去年在这棵树上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刺激了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从而激发了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然后,我对学生说道:“这篇童话故事很有特点,它是通过‘对话’情节展开的,有哪位同学能和我一起以文中小鸟或大树的口吻合作朗读这篇课文吗?”在我与学生合作朗读完成这篇课文后,我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了小鸟和大树内心的不同情感。最后,我引导学生之间入情入境地演读了这篇课文,从而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样,我通过创设朗读情境,使学生从这篇童话故事中懂得了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道理,从而优化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课堂中的情境创设可以为枯燥的课堂环境注入活力,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研究情境创设的方式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情境教学方法的作用下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亚太教育,2019(08):134.
[2]汪成建.创设情境 有效生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名师在线,2019(14):14-15.
论文作者:刘建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这篇论文; 小学论文; 作为一名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