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运用论文_张书娟,路瑞杰, 孟珂,叶红

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运用论文_张书娟,路瑞杰, 孟珂,叶红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国有中牟县林场 河南郑州 451470

摘要:本文论述了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苗木移栽的栽前准备、整地及土壤改良、移栽时间、苗木起挖、苗木起运、定植、苗木管理及病虫害预防等方面内容,旨在对苗木的移栽提供资料参考。

关键词:绿化工程;苗木移栽;技术

造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木移栽技术的高低作为衡量造林绿化工程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植树造林、城市绿化、果树栽培等领域。苗木移植成活率是衡量绿化工程、园林栽培成败的关键,经常因为移植环节不到位使苗木“假活”枯死,这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景观效益和经济利益,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有关部门要做好苗木移栽的工作,提高成活率,减低工程成本,避免资源浪费。需要全面掌握苗木移栽的相关技术,特别是苗木移栽的栽前准备、整地及土壤改良、移栽时间、苗木起挖、苗木起运、定植、苗木管理及病虫害预防等关键环节。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提高造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美化城市环境。

1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的前期准备工作

1.1 苗木移栽前的准备工作

苗木移植之前,要充分的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制定好规划,落实责任,严格按照规划要求的数量和规格选苗、定苗,并落实到人。为了保证苗木成活率,避免疏漏,就要切实做到具体分工,要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将任务分至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每一个人,形成一条线管理。真正做到不论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能找到责任人,确保移植苗木成活率。

1.2整地及土壤改良工作

苗木生长对土壤的要求很高,但是在城市建设中会残留较多的建筑及生活垃圾,甚至有些施工单位就地挖坑将建筑垃圾掩埋。所以在整地时一定要对垃圾进行全面清除,并按标高整地,避免对掩埋的垃圾不清除,导致绿地长期浇水造成地基下陷。整地一般不得低于40 厘米,原为耕地的可酌情考虑。深翻的土壤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入土中消毒,或通过太阳照射消毒使土质疏松。一般树种都是喜酸性植物,若遇喜碱性植物,可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若遇碱性土壤,就要用硫酸亚铁进行改良。

1.3把握好移植时间

合理选择移植的时间,是保证苗木成活的关键,选择在适宜的季节移植,可有效提高苗木移植成活率,具体移植时间因树种而异。一般南部山区树种应选择在春季大地解冻后的仲春最佳; 4~8 米的云杉、油松和国槐等,在4月20日前移植;柏类如刺柏、桧柏在4月25日以后移植为佳,此时气温回升,风沙较小。杨、柳树、灌木移植时间宜早。反季节移植要特殊管护。

2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的具体操作

2.1做好苗木的起挖工作

苗木起挖是苗木移植的关键步骤,其时间和数量要根据施工种植现场的准备情况和天气状况等适当确定。尽量选择假植苗或袋苗,少用或不用地栽苗和裸根苗;坚持做到当天挖、当天运、当天栽,缩短土球或根系暴露在外的时间;选择抽枝力、成枝力强的苗木和主侧根、毛细根发达的苗木;选择有标记无病虫害的苗木。与此同时,开挖前在保证苗木树形的前提下,要疏剪、缩剪苗木枝条,主要剪除过密枝、徒长枝、重叠枝和交叉枝;对根部进行修剪时,将病虫根、劈裂根、过长根剪除,保持地上地下生长平衡。如落叶乔木的主枝可剪取枝条的1/5~2/3;常绿针叶树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衰弱枝、过密枝和下垂枝;灌木主枝短截不超过1/2;有主尖的乔木应保留主尖,如银杏只能疏剪、不能回缩;国槐等耐修剪的树种摸头修剪;行道树的苗木按定杆要求缩剪,剪口封漆。包装严实,严禁松散脱落,对于大根要用手锯锯断,不能用铁锨硬性处理,以免弄坏土球伤及根条;苗木土球的大小要根据苗木的胸径确定,一般是胸径的8~10倍,土球要光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做好苗木的转移工作

苗木的转移是苗木移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苗木在装车时应轻拿轻放,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对苗木根部和土球的伤害,人力搬不动的土球必须用吊车起吊,起吊时应用绳网兜,不能用绳索绑缚树干起吊,起吊超过1 吨的大型土球,应在树干绑缚处缠裹草绳或麻袋等,吊索应用帆布袋吊起,且要把握好重心,轻吊轻放,土球朝向车头方向,树冠朝向车尾方向摆放整齐。对于裸根苗木运输,根部应蘸0.5%的尿素浆,保持根系湿润,包装好后上盖蓬布绑扎结实。

2.3做好苗木的定植工作

将苗木转移到造林绿化工程用地之后,一定要精心组织,精细管护,科学种植,确保苗木的整体质量,提高成活率。裸根苗应当天种植,确实种不完的苗木应及时做好假植浇水保湿工作。带土球的苗木卸苗和装苗同样应轻拿轻放,要利用吊车一次性放入树坑中。最好随起随栽,不能立即栽植的应适当洒水保持土球和枝条湿润。树坑要规范,提前挖好,规格80 厘米×80 厘米,上下大小一致,带土球的树坑应比土球大20~50 厘米,深20~50 厘米。树坑底部应回填适量好土,土壤干燥时应提前浸坑,使苗木种植后有水分吸收。

2.4做好苗木的后期管理工作

苗木的后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浇水、施肥、撒生根粉、 覆膜和病虫害预防工作。苗木移栽前浇水,树坑浇满水,切忌浇半坑水,栽植后3 天内再浇第2次透水,10 天内浇第3次透水,以后浇水次数视天气、土壤和树种等情况而定,每次浇水都要培土、处理裂缝和做护圈。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每坑施农家肥10~20 公斤、磷酸二铵200~300克、碳铵200 克。移栽前根系蘸生根粉,或撒生根粉,以提高苗木成活率。苗木移栽好后覆膜,起到保湿、保温的作用。苗木还要做好病虫害预防,一旦发现病情,要及时防治。

3提高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水平的策略

要想提高苗木移栽技术水平除了上述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外,还需要对已经移栽的苗木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形成一整套配套的措施,例如:苗木的浇水,苗木的施肥、苗木的盖膜、以及预防苗木病虫害等问题。

3.1苗木的浇水,主要是指在进行转移苗木之前就要在挖掘好的土坑中注入适当的水,确保水位不下降,同时在种植苗木的三天时间内,要适当的进行水分的补充,一般为两次,时间、用水量根据实际情况。

3.2苗木的施肥,主要是指对已经栽种的苗木进行施肥,肥料主要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两种类型,施肥的主要材料有农家肥、生根粉。以及磷酸、碳铵等。

3.3苗木的盖膜。主要是指在苗木移栽之后,对其进行保温、保暖、防潮、放湿。

3.4预防苗木病虫害。主要是加强加大对苗木进行物理防治,密切观察苗木的长势以及叶子情况。苗木移栽的过程中还应该防治自然灾害和特殊气候的侵害,例如:暴雨、雷电、大风以及干旱。当暴风雨将要来的时候,应该开排水沟,这样能够有效地疏通积水,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在干旱气候下,可对苗木进行喷白,防治其树干和树皮干裂。

4 结论

综上所述,苗木的移栽工作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需要从苗木移栽的栽前准备、整地及土壤改良、移栽时间、苗木起挖、苗木起运、定植、苗木管理及病虫害预防等环节着手,不断提高创新苗木移栽技术,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才能真正做好苗木的移栽工作。

参考文献:

[1]金海星,李岩,霍志秀.苗木移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13(02):64-65.

[2]刘思忠.苗木移植技术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6(07):322-323.

论文作者:张书娟,路瑞杰, 孟珂,叶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  ;  ;  ;  ;  ;  ;  ;  

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的运用论文_张书娟,路瑞杰, 孟珂,叶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