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会诊小儿厌食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厌食症论文,小儿论文,名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卫生与保健
本刊在1995年第1期刊发《名家会诊小儿厌食症》之后,全国各地专家纷纷响应,献计献策。考察到小儿厌食症影响千家万户,广大读者强烈要求给予帮助,本刊将不定期继续刊发此类文章。殷切期盼海内外专家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
真厌食,假厌食?
有不少家长带孩子来看病,诉说孩子吃东西不香,吃得少。但是经过检查没有发现什么病症。这样的情况通常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假厌食”,这样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可能吃得少些,但从孩子的整体情况来看,都符合正常标准,身高和体重合格,精神反应好,面色正常,验血无贫血,也没有肝炎、结核等慢性病。这说明孩子的饮食已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每个孩子的胃口与饭量是不一样的,即使年龄相同的孩子也不会一样。
这里面还有个食物质量的问题。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虽然量少,但少而精,热量已完全够了。有的孩子虽正餐吃得少,但零食不离口,少量多次,也满足了身体的需要。
另一种情况则是“真厌食”。这样的孩子从身高、体重来衡量,生长发育有所落后,说明吃进食物少,满足不了身体增长的需要。“真厌食”的孩子又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从小就吃得少,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差,消化液分泌少,因此,饥锇感不强,食欲就差。
②有的孩子则是偏食造成的,吃的营养不全面,特别是缺少蛋白质。
③有的则是喂养方法有问题,不能做到定时定量,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玩心太重”,边吃边玩。
以上的种种原因,都不属于病态,只要注意喂养方法,或随着孩子活动量增大,胃口就会慢慢好起来,家长不必过于焦虑。
当然,吃东西不香的孩子,家长应该带到医院来全面检查一下,确无慢性疾病存在时,也可以吃些开胃助消化的中、西药,调理消化功能。但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吃补药,补药使用不当,会越补越坏。
不妨让孩子试试
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最好办法之一是心理治疗。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了解饭菜制作过程,培养他们品尝食物的能力,安排一个诱导孩子们进食的良好环境,使他们对食物产生“亲和力”,这样,孩子的食欲一定大增,胃口必然大开。
首先,可把孩子带到菜市场,让他们亲眼看看各类色彩、形状、气味、品种俱不相同的蔬菜、肉类、水果、水产等食品,向他们讲述各类食品的可口美味和营养价值,让孩子们自行选择几种他所“钟情”的食品。
回家后,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洗菜,使孩子们的“参与感”得到满足。在做一些较复杂、不能让他们帮忙做的菜肴时,则安排他们在备料配菜时“插一手”。这样,到了饭菜上桌时,孩子就会有一种“自己做的饭菜好吃”的自豪心理,吃起来味道特鲜,别有一番滋味。
同时应注意在孩子进食前,别让孩子吃零食。进食时,叫孩子慢慢咀嚼,细细品味,问他好吃不好吃。若孩子不太满意时,还可以启发他提出下一次如何改进,并鼓励他下次自己动手干干。这样,会大大提高孩子的进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