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_林恩瑞

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_林恩瑞

(福建省福清龙西中学,福建 福清 350315)

新课程标准中确立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三维课程目标,改变了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大多数教师心中仍留有应试教育的痕迹,只关心知识与技能,课堂教学自然围绕着知识与技能进行,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问题,这恰恰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精神。我们对三维目标的正确性已毋庸置疑,这里就无须赘述了。因此,我们不仅仅应当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更应该关注是否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接下来,结合教学实践重点谈谈自己是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

一、置景设境,激发情感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感是求知和激发思维的心理条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只是传递知识,同时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何谓“情感”呢?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人在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与周围世界会发生多种多样的联系,因而对客观事物会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内心体验就是情感。那么情感是怎样产生的呢?

1、创设形象情境。物理教师在进行新的物理知识教学前,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图表、幻灯或听一段录音,看一段录象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直观材料的感知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受到情感的熏陶。

2、创设实验情境。物理实验,尤其是探索性实验,可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向求知欲,点燃心中情感的火花,促使学生满腔热情地参与科学探究。因此,教学中要善于设计富有悬念的或有趣的实验。实验前,教师可用三言两语或一些实验器材引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他们自己想学,而且养成团结协作、主动与他人交流的良好习惯。

3、创设乐学情境。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关键在于创设乐学的情境。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如果学生把探索科学当成自己最大的乐趣,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利益,那还有什么能阻挡他们的学习步伐呢?”因此,教学中,教师可讲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中、社会上的实例或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传说等,以此创设乐学情境,扬起学生探索的风帆,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热情。

二、师情投入,传递情感

教师的教学情感投入,是教学中师生感情融洽、教学氛围愉悦最活跃的因素。而师生情感的浓淡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中学生思想的陶冶、心灵的净化、思维的扩展,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物理教师应以敬业爱生的满腔热情去感染学生,以真挚的爱求得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励他们对知识的不断追求。

1.言语激情。众所周知,语言是表达情感的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教师情感越丰富,语言的感染力越强,情感教育效果也越好。另外,幽默是思想、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物理课堂教学中当运用幽默,能在谈笑风生中,拉近师生的距离,使学生在心理和情感上产生接受的意愿,形成良好的学习情绪。

2、动作传情。动作传情就是用态势语来传达教师的情感。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一蹙一展,都能表现出丰富的情感,这种表情达意的作用有时是口语所不能取代的,心理学家梅拉宾测定人的感情全部表达=7%的言词+38%的声调+55%的动作表情。从而表明:动作表情是课堂教学中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它能激发学生最直接的情感体验。

3、以情唤情。以情唤情是化消极情感为积极情感的有效教学手段。在心理学中,有一种人们所熟悉的现象,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发现的,叫“罗森塔尔效应”。这个效应告诉我们:教师若对学生倾注了真诚的关爱和期待,必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回应。在教学中,学生思想不集中,低声说话或玩小动作,这都在所难免。这时,教师若能不横眉冷对、大声训斥、雷霆万钧,而是展示出自己对学生真诚而深切的关爱之意,那么学生在深受感动的同时会不知不觉地纠正不良行为。

老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教育就象一个水池,水池的水,就是情,就是爱。”物理是探索世界极其有趣的一门科学,教师对学生真挚的关爱如果在课堂中释放适当,必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回应,产生微妙的情感效应。

三、深挖隐情,引发情感

在新课程指导下编写的物理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有通过观察和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有通过学习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培养学生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有通过学习机械运动、声和光、电和磁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通过学习能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及能量守恒等内容,渗透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有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精神;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如此等等。既然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因素,那么应如何进行挖掘、引发情感教育呢?

首先,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捕捉教材中的文字叙述中隐含的情感因素,揣摩所渗透的情感成份,制定情感目标。

其次,教学中要把已制定的情感教育目标全部释放出来。物理教师的施教对象,不是工厂时听凭处理的原料,而是活生生的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地情感宣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的情感的传递,教材情感的渗透,引发整个情感世界的共鸣,让学生的智慧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第三,物理教学要紧密结合本学科教学内容特点,选取加强情感教育和建立物理基本观点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将情感教育寓于知识的传授之中。向学生进行认识宏观、微观世界、辩证唯物主义、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教育;向学生进行尊重自然规律、追求真理、树立学好物理为人民服务的教育。

综上所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引起我们教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情感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深远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教师可通过置景设境,激发情感;师情投入,传递情感;深挖隐情,引发情感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论文作者:林恩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论文_林恩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