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很重要的学习阶段,学生在生理上力量、耐力、速度明显加强,心理上感知的精确度增强,情感上带有社会属性,开始关注自我,情感易于外露。初中阶段学生容易由于学习压力大、容易冲动、讲义气、同学之间人际交往等原因出现挫败感、丧失信心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可能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将德育有效渗透到教学中来。
关键词:初中体育;德育教育;有效渗透
1导言
德育与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同特点、信念、情感和意志品质,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教育于体育活动中,是体育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体育活动课是学校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课,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教师根据学生言行,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其效果甚好。体育教师应把握有利时机,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2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分析
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渗透德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观念和团队之间的团结友爱精神。对初中体育的教学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集体荣誉感强烈,学生之间没有矛盾。所以,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学生对团队集体观念的认识。将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还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让学生都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把德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还能引导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更能加强学生对自身产生高要求并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现在的社会中有很多东西都是不完善的,我们要用新的思维研究出解决的方案。在体育的教学中明显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学校对德育不够重视,学生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教师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育方法不新颖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学校应该改变以往关注的焦点,不要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科研,这样忽视了学生体育的教育也忽略了教师的德育工作。学生总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以老师的说教作为学习体育的根本,限制了学生思想的发挥。教师应改变说教的方式,为学生制定可行方案,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中来,让学生有兴趣的学习,培养学生肯吃苦的精神并激发学生顽强的意识。
3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策略
3.1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实现德育目的
德育的内容大体是政治思想、公民意识、健康心理、良好习惯等几个方面。但大多数学校在制定德育目标是,往往会出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机械灌输政治思想目标,给学生一大堆假大空思想,影响了德育教育效果;另一个方面,对于德育的认识不到位,老师本身都认为政治思想教育太空,因而实际把政治思想教育淡化,重点放在了对学生公德意识、行为规范的教育上。所以说,导致学生忽视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原因除了老师的认识问题外,还有老师教育方法简单化和陈式化,使德育教育落个假大空的误会,实践性差,教育效果不明显。老师应该明确政治思想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不能只是空话、摆设,这是人才培养和教育方向,是中学德育工作的目的,也才能集中体现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立德树人,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因此,对于德育教育的政治思想方面的教育,要坚持从公民意识着手,从爱老师、爱同学、爱家长等方面入手,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开始培养其爱的意识,从而延伸到爱祖国、爱家乡,延伸到爱学习、爱劳动等。
3.2抓住教材本身将体育和德育相结合
体育教学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宽泛性、教材的内容也很广泛。体育教材中有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内容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对体育这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有明确的阐述,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材可以对学生在自然环境下开展体育锻炼进行科学的指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因此,在备课阶段教师应该紧紧抓住教材的中心思想,明确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体育结合德育的教学。体育教学的实践部分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体育运动技能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是学生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品质的途径和方法。备课过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能够把教学中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要领准确传授给学生,还要结合该运动项目本身所涵盖的德育部分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灌输。比如球类运动中需要大家团结协作,遵守规则的,田径项目可以培养耐力,吃苦耐劳的精神。
3.3教学过程中将体育和德育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授学生体育技能、动作要领之外,还要将体育技能本身隐含的道德修养、体育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等内容身口相传。教师应该用实际行动尊重、关心学生,让学生思想教育能够紧跟肢体动作,体育和德育同步进行。在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项目对学生提出了要求,比如中长跑中会有一个身体的“极限”,这时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如何克服这一身体的“极限”,除了一定的科学方法外,还要鼓励学生以顽强的毅力去突破“极限”,这样逐步培养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技能、锻炼了身体,还陶冶了情操、磨炼了意志。
3.4将体育教学和当下新闻热点、时事政治相结合
这部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的目的不仅仅为了锻炼身体,还应该让学生们知道锻炼身体的目的和意义。比如在教授中国传统武术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要学生增强体质、健康成长、防身自卫,另一方面是让学生知道中华武术的悠久历史,这是文化上的传承,再针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新闻热点,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造就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比如在教授100米短跑的课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跑前、跑中、跑后的技术动作要领、技巧,让学生知道短跑是身体的无氧运动,还要知道当今的男子、女子的世界纪录、是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创造的,我国短跑运动员通过科学的训练、顽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在一系列国际赛事上屡创佳绩,证明黄种人也能够在这一项目中取得好成绩。这就把体育这一本身略显枯燥的学科变得生动而有趣,同时锻炼了身体、掌握了技能、了解了知识,增加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5学生体育成绩考核中引入德育考核
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它的考核也已经纳入到升学考试中,比如通过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具备体育特长的学生,加以重点培养,未来可能成为一名体育人才。但是体育人才万里挑一,大部分的学生是以文化课为主、体育为辅的这样一种学习过程。如果单纯以体育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体育学习,显然有违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将德育的评分引入体育的学期考试中无疑是对所有学生的一种公平对待。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战胜自我的精神,让每个学生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获取自信心。这一项举措让学生们在追求体育锻炼的同时更加重视自身的德育,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4结束语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活动形式来代替“单口相声”似的说教,使体育活动成为德育的真正载体。这就要求每一位体育工作者,不仅要认识到强身健体的重要性,更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挖掘教育素材,在体育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董翠香.基于教学研讨课例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解读[J].体育教学,2018(01).
[2]夏树花.理念转换引领教学实践坚持改变体育现状——“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研讨会综述[J].体育教学,2018(07).
[3]武沾清.初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7(07).
论文作者:庞小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2
标签:体育论文; 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目的论文; 教学中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初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