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活细节,彰显科学素养论文_郑妮娅

关注生活细节,彰显科学素养论文_郑妮娅

(浙江省温岭市滨海镇中心小学 温岭 317500)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常常是从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交流计划、观察实验、汇报交流、得出结论、总结运用等。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地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关键词】:关注;生活细节;彰显;科学素养

新课程理论认为探究性学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特别好问,他们具有培养创造和探究能力的可塑性。如何结合科学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构造出相应的科学方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观能动性,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既是学生思维的向导和路标,又是教师传授知识、反馈信息的主渠道。

一、身临其境—亲身实验,彰显科学素养

科学实验中小学生分析能力主要是指运用科学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正确的解释,以提高小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探求科学的兴趣。让小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有意识地分析了一些现象和结果,不仅充分调动了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小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描述、交流和解释,有利于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要给予小学生较多的自主选择和组织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使小学生的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激发小学生的创新的潜能。

在探究《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时,小学生通过亲身实验,把三块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的马铃薯分别放在体积相同的盐水、糖水和清水的量杯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观察,小学生惊奇地发现,为什么大小轻重基本相同的马铃薯浸在三种不同的液体里,却出现不同的沉浮现象呢?通过小组合作,合理推断,发现马铃薯在清水中是沉的,而在盐水和糖水中的确是浮的。此时,小组的同学开始沉思,大家畅所欲言,仔细比较,原来是因为盐水和糖水的密度都比清水密度大,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与排开同体积的液体的重量有关,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就下沉;马铃薯比同体积的盐水和糖水轻就上浮。与此同时,也可以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描述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马铃薯在盐水和糖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就上浮,马铃薯在清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就下沉。关注课堂实验的生活细节,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科学思维和现实探究,得出可信的科学原理,进一步彰显了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触景生情—融会贯通,彰显科学素养

科学教学中的实物、模型、标本是课本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他们的形象直观,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把抽象的概念从直观的现象中衬托出来,使小学生获得生动而深刻的理解,使小学生印象深刻,经久难忘。因此,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促进和加深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会和理解,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如在探究《金属热胀冷缩吗》时,让小学生提起金属铜球在常温常压时,顺利地通过了铜环,后来将该金属铜球放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一段时间,把加热后的铜球再次放在铜环上,发现铜球已经卡在铜环上动弹不得,同学们都被眼前的科学现象所吸引,个个苦思冥想,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在讨论过程中,班级里有个同学突然提议,能否将刚才加热的铜球慢慢放入冷水纸杯中,进行冷却,说时迟,那时快,同学们抱着好奇心将该被加热的铜球小心翼翼地浸在冷水纸杯中,等铜球冷却后,再次将它放在铜环上,奇迹又出现了,刚才不能通过铜环的铜球,经过冷却又一次安然无恙地通过铜环。同学们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何因导致这一奇妙的科学现象呢?此时,科学老师积极鼓励小学生大胆思考,铜球在受冷和受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话音刚落,同学们顿时豁然开朗,纷纷举起小手,踊跃发言。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因为被加热的铜球突然浸入冷水纸杯中,受冷体积缩小的缘故,这样刚才不能通过铜环的铜球又一次顺利地通过,正令人喜出望外,大家展开联想,除了水、空气等一些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固体铜球也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作为一线的科学老师,从多角度、全方位的思维角度训练小学生的“想”,然后启发、帮助小学生从浮想联翩中筛选出可探究的问题。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科学。要知道苹果的味道,你就得亲自尝一尝,要学习骑自行车,你就得亲自上车骑一骑,所谓引领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科学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与结论形成的全过程,通过亲历探究的体验和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亲历探究的体验性学习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它的自主性。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方法和速度从事各种探究活动,用于解决各种相关的实际问题,这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以落实的重要标志。二是它的民主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和谐的,教师只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学生的亲密伙伴。三是它的开放性。在亲历探究活动的体验中,教学的内容相对于教材大大开放了,教学过程的开放使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法从事各种学习活动。四是它的发展性。在亲历探究活动中,通过交流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得新的思想方法,每个学生又能充分体现自我,学生的思想、能力、个性都是发展的。每个学生又都在不同的学习层次上得到自我实现,学生的体验也是发展的。五是它的创新性。在探究活动的学习中,由于每个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都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思维是独立的、独特的,很容易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其创新的潜质得到开发,引领孩子们亲历探究活动在体验中学习科学。

三、苦思冥想—触类旁通,彰显科学素养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说明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没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习就会中断。好奇心是每个小学生都具有的心理特征,它是发展智能的强大原动力和推动力。教师在授课中根据材料的内容,精心设障置疑,能不断保持小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放矢地把小学生的好奇心引上正确的轨道。

例如,在教《运动与摩擦力》时,为了使小学生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本人设计了三个关键性的问题,让小学生探索。①你用什么方法能感知摩擦力的存在?有的说通过在桌子上拖动手掌感知摩擦力,有的说用左右手相互挤压运动,感知摩擦力,有的说通过测量小木块刚刚能运动起来需要的力感知摩擦力。②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粗糙的关系感知摩擦力③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感知摩擦力。这种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设障置疑,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了良好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得系统深刻的科学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小学生在温馨提示语的引领下,自主选择相关实验器材,进行有效实验,通过仔细观察、科学操作、认真记录和探究发现,在相同的光滑桌面上,小木块在水平方向利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下,当小木块的重量分别为2牛顿和4牛顿时,摩擦力分别为0.4牛顿和0.8牛顿,引导小学生进一步发现,在相同光滑的接触面上,物体重量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越大;当小木块的重量同为4牛顿时,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光滑的桌面与粗糙的地毯面匀速拉动时,摩擦力分别为0.8牛顿和1.2牛顿,进一步引导小学生能否有新的发现?此时,小学生触类旁通地回答,在物体的重量相同时,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此时,教师趁热打铁地追问,摩擦力的大小除了与光滑粗糙的接触面和物体重量大小有关外,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同学们苦思冥想,在老师的引领下,个个举手发言,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在日常生活方面,同学们将一个箱子艰难地在地面上推动,后来在箱子底部相应地安装上滑轮,这样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推动箱子。由此可见,同样的物体,在相同的接触面上推动,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人们常常看到空姐在下飞机时,往往把航空箱放在地面上拉动,显得非常轻松自如,就是滚动摩擦的效果。可见,只要我们善于做科学的有心人。许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情,由苦思冥想的科学探究阶段,颇有可能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科学结晶。

四、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彰显科学素养

教材是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蓝本,毫无疑问,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充分地尊重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的内涵,从自发性地“教教材”到主动性地“教好教材”,此时教师能将教材中蕴含的思维、逻辑厘清,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在教材呈现的知识框架内落实教学目标。

从尝试“用教材教”到自觉地“用好教材、有效教学”,开展以教学目标的内涵为圆心、多维度、多层次地展开更有效教学。“用教材教”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结合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研讨教学,仅把教材作为一种“中介”开展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钻研教学方法,还包括对教材的“深加工”,对教材的理解与创造。小学生学科学就是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干预下,在40分钟内跨越科学的进程,在经历中接受前人科学成果的同时,学到探索科学的本领。而经历式的“搞科学”教学活动全凭我们组织小学生有效的“想”与“做”来实现。以小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发展学生的描述水平,不能从科学知识的概念体系与逻辑结构出发,一味追求内容的标准化、系统化与严密性,而要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选择他们周围熟悉的现象与事物进行教学。

如对《蚂蚁》观察后的描述,观察前我就让学生思考如何描述自己观察到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进行有机的迁移,汇报时有的小学生是用语言描述的,有的则用图画来描述的,还有的是用摆放物体来描述的,实现了我想达到的学生确切描述的多样化。然而小学生的描述往往是比较单一的,他们生怕自己的描述不符合老师的要求,生怕描述得不当引得同学笑话。为克服小学生的紧张心理、害羞心理,打消学生的心理疑虑,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允许小学生自由自在地描述。

小学生只有在没有拘束,心理上有安全感的情况下,这样的描述能反映小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因为放手让小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事实,有利于小学生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发展小学生捕捉感性材料的能力。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用提问的方法控制了小学生自由自在地描述,总希望小学生的观察描述按照自己的计划和步骤一步一步地领着小学生去获取信息,通过描述,学生把头脑里发生的认识,变成语言、表象。学生和认识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物质性的自然事物变成了小学生用语言等描述出来的事实。

五、众志成城—教学相长,彰显科学素养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不敢示弱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小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发挥整体的力量,我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交流,再组间交流,把每个人的研究成果化为集体的财富,又使个人从集体财富中汲取营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在教学《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我设计了判断“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巩固游戏。我发给每组学生一定数量的“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图片。组长从中随意抽出一张,组员迅速抢答是“脊椎动物”还是“无脊椎动物”。比一比哪组同学判断得又对又快。学生个个奋勇争先,积极加入到游戏中。学生从竞争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领略了竞争的乐趣,在幼小的心灵中点燃了奋发向上、勇于争先的星星之火。

又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对“空气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问题,学生一致提出要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于是,各个小组的同学纷纷讨论,设计实验方法。有的设计了“玻璃管液柱显示法”,有的设计了“气球伸缩法”,还有的同学设计了“加热烧瓶排气法”等等。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小组内、小组之间相互完整,相互补充,当发现实验方法不科学时就马上改正,同学们协助合作的意识就这样在和谐教学氛围中培养起来。

综上所述,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探究者的共同体中,这种差异的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探究者在相互倾听中,明白了对问题对别人也可以有其他的不同解释,有利于他们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探究者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化、外显化,探究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在讨论中,探究者之间相互质疑,其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可以更好地引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探究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探究者的合作、分享与交流,可以使不同的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者完成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

研讨、交流,彼此表达与相互倾听,不仅要从书本中学习,从大自然中学习,还要从他人那里学习。科学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关注科学课堂的动态生成,不断沟通生活中科学与教材中科学知识的联系,使生活和科学融为一体,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体会科学与人及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只有这样,在科学教学中,按照科学理念脚踏实地走下去,才有可能真正调动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究创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作为一位普通科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引领小学生关注科学课堂学习的小半径,同时要携带小学生走向校园周围的科学教育园地,走向社区,关注课堂外生活细节的大半径,悉心捕捉更有效的科学教育信息,进一步彰显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科学课》2009年第4期

2、《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3、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4、《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教育科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郑妮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  ;  ;  ;  ;  ;  ;  ;  

关注生活细节,彰显科学素养论文_郑妮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