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教学体系_职业资格论文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教学体系_职业资格论文

论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型教学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技术论文,高等职业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朱镕基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职业教育要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大发展”[1]。的确,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供需矛盾的关键。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高质量教育,是靠高质量教学来完成的。因此,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体系是由若干教学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几乎涵盖了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加快高等教育发展,丰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这个问题提出个人见解,和海内外同行共同研究和探讨。

一、对教学体系的认识与分析

按照《辞海》的解释:“教学”是学校工作中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体系”是由若干有关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2]。教学体系是由构成教学系统的诸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具体涵盖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管理与评估等[3]。教学体系的上位概念是教育体系,它是教育体系的一个真子集。教学体系的下位概念是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把教学体系作为一个对象来研究,在国内是近十多年的事,是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高度关注和系统科学迅速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体制市场化,科技网络化,人文多元化,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生了深刻影响,使教学体系呈现出不断完善、不断更新和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国外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德国“双元制”培养模式;(2)加拿大、美国以能力为基础(CBE)的培养模式;(3)英国、澳大利亚的能力本位(CBET)培养模式;(4)日本企业内培训模式。

上述几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几个共同特点:(1)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组织教学,形成了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指导思想;(2)职业能力标准由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来制定,并以此为根据进行课程开发;(3)产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中国20多年高等职业教育实践,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经历了逐步认识的过程。比如培养目标,曾有不同的表述。有的提培养应用性人才,有的提培养实用性人才,有的提培养高级操作型人才,有的提专门人才,等等。在业务规格上,有的提接受工程师的初步训练,有的提接受应用(现场、工艺)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有的提接受高级技术员的基本训练,等等。在实践中,也形成了多种培养模式,如“一条主线、两个体系、三个阶段”,“技术岗位群型”,“一主两辅(以应用型为主,复合型、外向型为辅)”,“季学期小课制”,“能力本位”等10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还提出了多种教学体系的设想,如“能力目标型教学体系”[4],“创新能力培养教学体系”[5],“职业技能培训教学体系”[6],“能力本位教学体系”[7],“MBA案例教学体系”[8],“素质教育教学体系”[9]等。近年来,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上已取得以下共识:

(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

(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4)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

(5)“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

(6)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

从教学体系的角度出发,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1)反映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教学体系是什么;(2)教学体系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如何界定和描述;(3)教学体系如何运行和评价。

上述问题提醒我们: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构建一种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自身本质特征的教学体系。

二、技术型教学体系的构建

构建教学体系的基本依据是人才培养目标。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培养目标是第一性的,教学体系是第二性的。他们之间是决定与被决定,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层次不同,教学体系亦不同。教学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因此,构建反映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教学体系,必须弄清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大学分化为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学习年限少于3年的教育三个部分。学习年限少于3年的高等教育,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中,属于5B类。5B类教育是面向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10]。这类教育培养的人才,我国称之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这类人才是世界各国高级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培养人才的方式和称渭也各具特色。中国称高等职业教育,日本称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法国称大学技术学院,加拿大称社区学院。

在界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时,应考虑以下四个特性[11]:

(1)教育类别的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具体职业的,是为学生从业服务的。普通高等教育也面向职业,但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为研究做准备,或为从事高技术要求的职业做准备。

(2)教育层次的高等性: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是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它培养的人才同属于高等专门人才。

(3)工作岗位的“一线”性:“一线工作”是一种形象的说法,难以科学定义,与“蓝领”、“基层工作”近义。也就是说,是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人才。

(4)业务内涵的技术应用性:就是能将设计、规划等转化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具体作用,其显著特征或根本标志是对成熟技术、关键技术、技术规范的牢固掌握,以及对前沿技术、高新技术的及时了解,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

“技术应用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业务内涵,也可以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灵魂。从学习理论角度看,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涉及语言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的学习,前三种属于认知领域,第四种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第五种属于情感领域。这五种学习涉及分属于两种不同属性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教学以语言文字传递的内容,或学生学习的结果是能以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知识。程度性知识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主要用来回答“怎么办”“怎么办得更好”的问题,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在本质上,由概念和规则构成。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是为智慧技能,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是为认知策略。动作技能也是按某种规则办事,也属于程序性知识[12]。按照《新编汉语词典》的解释,技术是“有关生产劳动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13]可见,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教学,以程序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主要教学一套由某个职业或职业群办事的概念和规则构成的操作步骤。

为此,本文将反映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的教学体系,命名为“技术型教学体系”,它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型教学体系相对应。这个体系以某个职业或职业群的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为目标,以程序性知识教学为主要特征,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基本途径,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考核标准来主导和组织教学。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的设想提出后,最初得到湖南省教育厅段志坚先生的认同,并于2001年写入湖南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有关文件和讲话之中。

值得指出的是,技术型教学体系只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流教学体系,对于工程技术类专业是适宜的。而其他类专业也许采用“技能型教学体系”更为适合,这个体系有待另行研究。

根据系统工程原理,技术型教学体系由三个系统、四个层面、八个要素组成。即教、学、管三个系统,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四个层面,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师资队伍、学生、教学管理、学业成绩评定等八大要素。

和学科型教学体系一样,技术型教学体系同属于教学体系,凡教学体系的共性特征,技术型教学体系都具有。技术型教学体系的基本特征,是教学体系的共性特征与技术型教学体系个性特征的集合。技术型教学体系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各要素的特征上。各要素的主要特点是:

(1)教学理念:在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探寻经济上、社会上、技术上、文化上和职业化的教育特征。据此,其教学的中心和重点是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传授给学生充分的职业技能。其教学始终关注现实社会需求、技术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问题。

(2)教学目标: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a.具备高级专门人才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b.具备从事某个职业或职业群、技术领域实际工作所要求的能力和资格;c.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d.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14]。

(3)教学内容和课程计划: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职业和职业群是划分和设置专业的主要依据。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主要以学科为依据划分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是面向具体职业或实际的。以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基础来设计教学课程和相关教学环节。这种课程以程序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课程内容按办事程序编排为主,主要为串行结构[15]。课程开发由产业界深度参与,各种技能由长期工作在该职业领域的优秀人员来确定。典型课程模式有"CBE"、"MES"、“双元制”、“宽基础、活模块”、“平台+模块”等。

(4)教学手段和方法:实验实训基地是技术型教学体系的基本硬件设施,它为教学手段和方法提供条件支撑,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的基本保证。教学一般采用学校型,或企业型,或校企合作模式。但是无论哪种模式,都注重教学与企业合作,与社区合作,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实践性教学在教学中占有较大比重。“仿真教学”、“虚拟实验”、“项目教学”、“模拟公司”、“顶岗实习”是主要的方法。

(5)师资队伍:由文化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组成。专业课教师为“双师型”,既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又具有行业工作背景,具备本行业、本专业的职业资格,且兼职教师比例较高。

(6)学生:入学考试成绩低于普通本科生,家庭环境的客观变量,比如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家长职业类别等,总体上也低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

(7)教学管理:实行学校主管,企业参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体制。具有灵活性、开放性、规范性、多样化,“宽进严出”等特点。

(8)成绩评定:学业成绩考试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并重。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国家,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制度紧密结合,学业成绩评定方式为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以上诸要素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为驱动层面。教学内容和课程计划、教师与学生属于受动层面。教学管理属于调控层面。教学条件、手段与方法属于保障层面。

技术型教学体系的主要特征是:(1)把培养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的,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2)以某个职业或职业群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进行教学的基础,作为设计课程和相关教学环节、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依据。(3)产业界深度参与教学、良好的实验实训实习条件、“双师型”教师是高质量教学的关键。(4)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学完规定课程之后可以获得国家主管当局认可的在劳务市场上从业的能力和资格。(5)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准备,又为学生自我发展做准备,还为学生将来履行公民职责做准备。

三、技术型教学体系的建设

技术型教学体系的若干要素不是生拼硬凑在一起就能成为体系的,需要有一个“构建”的过程。目前,就高等职业教育现状来说,有一个由学科型教学体系或只具备技术型教学体系部分特征的教学体系,从根本上转变为技术型教学体系的过程,这个转变过程,也可以称之为建设的过程。为此,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发展中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发展是硬道理,技术型教学体系的构建,要靠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然,技术型教学体系建设上不了档次,也谈不上速度。在我国现阶段,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急速转型,市场对高等教育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某些高等学校在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中所占份额相对增加,经济社会的影响力相对上升,客观上成为“强势高校”,如研究型大学、“211工程”大学等。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自1999年以来得到了大力发展,但是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起步迟,大多数是由普通中专升格组建的,办学层次较低,都隶属于地方和行业或民间,有的学院地处偏远,办学条件较差,优秀教师匮乏,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大学的氛围不够浓,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相对较小,学生及家庭成员属于弱势群体的比例相对较高,在整个高等学校竞争群体中处于弱势状态。它是生源弱势和学校弱势的集合。这些学院还不具备和普通高校平等竞争的能力,还没有真正融入“大学生活”,难于与普通本科高校享有平等的权利,平起平坐,远离高等教育决策权力的中心,尚未获得全社会充分的肯定的评价。在这种背景下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遇到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品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消除贫困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同时,我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是在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国家财力尚难承受的条件下,把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上议事日程的,就不得依靠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实现数量的扩张。我们需要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也需要进行理性经济社会分析,从而制定支持或保护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特殊政策,大力提升高等职业学院的地位和档次,从而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中,加速技术型教学体系的构建。在“发展”和“构建”关系上,要坚持边“发展”边“构建”,“构建”甚至应适度超前于“发展”。

第二,学校要加大技术型教学体系建设的工作力度。学校是技术型教学体系建设的主体和关键。学校要端正办学方向,把培养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把办出特色作为办学的最大追求[16]。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需要从优化要素、条件改善、运行实施、机制保障等方面全面展开,这些都需要很高的投入。因此,有关方面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努力增加投入,尊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型教学体系。建设的重点是“三材”。即人材、教材和器材。技术型教学体系是动态的,需要在建设中不断完善、提高与更新。

第三,完善行业和企业深度参与教学的机制。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机构为学校。这些学校主要是从普通教育脱胎而来,学科型教学的理念和教学体系的烙印极深。这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致命弱点。促进学科型教学体系从根本上转变为技术型教学体系的途径,就是行业和企业深度参与教学。目前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教学参与程度不是在加深,而是在淡出。从教学这个角度讲,这是一种倒退。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学靠学校一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在《企业法》等相关法律中确定企业参与的权利、义务和规范。同时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教学的动力机制和规范。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问题上,探索结合点、结合度以及合作的有效方式。

第四,完善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实施由学科型教学体系向技术型教学体系的转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我国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已由人事行政部门实施23个“白领”职业的资格考试,劳动行政部门实施90多个“蓝领”职业的资格考试。但是中国有1800多个细类职业,实行职业资格考试的职业细类不到6%。当然不是所有职业细类都要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需要开考的远远不止这么多。这就有一个加大工作力度、扩大开考面的问题。不然,对许多专业而言,实行职业资格考试就是一句空话。同时,已开考的专业中,职业教育如何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也不尽人意。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效衔接之日,必然对技术型教学体系建设产生强大的导向作用。

第五,通过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来推动技术型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学体系问题,说到底还是教学质量问题。培养高质量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对高职学院教育质量的保证,必然涉及众多方面,包括社会参与[17]:(1)政府建立一整套统一全国高职教育学制、学历、职业资格标准和规范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指导性文件,特别是在学校设置、专业设置的规划、安排、监控和审查等重要环节上把住质量和标准关。(2)建立高职学院教育质量的外部认证和评价体系,主要包括:ISO9000认证,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高职学院教学质量评估。(3)建立和推行高职学院教育质量内部认证制度。各校对自己的学历、文凭和教育质量负责。(4)建立与职业教育服务贸易国学历、文凭、职业资格证书互认机制。可以肯定,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必然从外部和内部有效推动技术型教学体系的建立。

标签:;  ;  ;  ;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教学体系_职业资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