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尧县莲子校区 055350
摘 要: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刺激大脑活动的兴奋性,保证对学习内容有效感知。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一些学生由于缺乏兴趣而导致学习困难。那么,如何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来达到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呢?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以下四点做法。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
一、通过教师的艺术修养和专业素质,感染学生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正确引导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语言、精心设计的板书、博学的知识,更要有精辟的分析、严密的推理,有机的联系来挖掘和揭示数学的“阳刚”之美:数学公式、几何图形的对称、和谐的形象之美,直线给人的豪放爽直之美,勾股数给人的奇妙数据之美,计算证明的简洁明快,数学题的一题多解,无处不体现数学的美。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数学美的特点,让学生从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和灵活巧妙的解题技巧中感受和发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美,领略数学的无穷魅力。并通过自己的解题来表现和创造数学美,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从枯燥无味中解放出来,进入其乐无穷的境地。
二、通过设计和开展动手操作,引发学生兴趣
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是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掌握数学规律的有效途径。动手操作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动手操作练习。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动手操作,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知知识、促进兴趣。例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实物素材(乒乓球、皮球、魔方、茶叶筒、积木块、各种包装盒等)。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摸一摸、玩一玩。然后问学生:“这些东西你们认识吗?那这些东西里有没有形状相同的呢?”随即对学生提出要求:“那请你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学生马上动手操作,进行分类。各组分完后,组织学生交流:“你们小组把物品分为几类?是怎么分的?”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分物体的不同形状给它们起名字(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形状的物品,它长什么样?引导学生动手摸一摸、滚一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它们的特征,帮助了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建立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表象。动手操作,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又使学生享受到通过动手操作自己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更乐于学习数学新知识。
三、以学生为本,转变教学思路,培养兴趣
长期以来,许多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违背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致使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导致厌学情绪、致使学习效率普遍降低。因此课堂教学中废除“注入式”、“满堂灌”教法。采取主动探索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点拨、启发、诱发、调控让他们自主展示自己才华和智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各种数学思想,重视思维的训练、思想和方法的潜移默化,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又培养了独立研究、发现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经常有成功感,在快乐中研究数学,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降低了学习难度。
四、理论联系实际,数学应用生活化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每教学一个知识点,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一下: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的?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的教育,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方法很多。小学数学教学中若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味口”,寓教于“趣”、使生“乐学”,教学效果必定事半功倍,愿大家成为学生喜爱的小学数学老师。
参考文献
[1]孙嵩 简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6)。
[2]潘成思 如何保持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6)。
[3]王优云 改变评价方式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J].中国科技信息,2013,(04)。
论文作者:籍永格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兴趣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操作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