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现手法看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的艺术比较论文_胡睿

从表现手法看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的艺术比较论文_胡睿

胡睿

身份证:3703041987****0061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历史上江南与岭南远离国家政治中心,成为士大夫和文人墨客退隐与抒情的寄托,本文以岭南园林和江南园林的代表作入手,从园林建造的几个要素来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其在思想境界上的共鸣。

关键词:岭南园林;江南园林;造园特点;差异

一、思想上的同与异

岭南园林著名的余荫山房、可园、梁园和清晖园四大园林的主人们,大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也就是说,这些名园的建造者们,通过自身功名的努力,赢得了进入主流社会的通道,并在那里浸淫多年,受影响甚大。[1]而江南四大名园:瞻园、留园、拙政园、寄畅园的主人们也都为历朝历代的达官显贵,如瞻园为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王府;留园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拙政园为明正德年间的御史王献臣;寄畅园在明末清初先后作为南京兵部尚书秦金,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湖广巡抚秦燿的安居之所。

由此可见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都受到主流士大夫文化的深远影响。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岭南园林在造园风格上受到多重文化的影响,江南园林的主人们与中央集权的政治中心更为密切。

二、从中国古典园林史中看两者的发迹

岭南园林的营造史实始见于西汉南越国武帝赵佗在广州营造的宫署花园。这座宫苑远离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基本不具备皇家园林特征,呈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古代的岭南园林主要是由建筑庭园及风景名胜构成。明清以后,岭南地区对外贸易带动社会经济发展,造园活动逐渐兴盛,出现了一批传世之作。[2] 1962年在广东园林学会成立大会上,林西同志在发言中首次提出了“岭南园林”一词 [3],后被业界广泛采用。

江南园林的初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的文人士大夫为了避世,开始将自己的生活居住地营造出有山水之美的小环境,这就是江南私家园林的开端。这个时期初步形成的造园艺术美学,为明清两代江南园林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明清两代是中国私家园林的顶峰时期,江浙一带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私园兴筑盛极一时。这些园林都是在唐宋写意山水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主观的意兴与心绪表达,注重山水之美,又加以石刻牌匾增强文学趣味,一时期成为江南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江南四大名园也见于这个时期。

三、布局

(一)岭南园林布局

岭南庭院的布局大概可分为四种(1)建筑绕庭;(2)前庭后院;(3)书斋侧庭;(4)前宅后庭,而在岭南私家园林最典型的是前面两种类型。[4]这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岭南泛指我国南方五岭以南的地区,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受来自热带海洋气候影响,形成炎热多雨、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受此影响,岭南园林在设计及建造中考虑到降温通风、遮阴避晒的实际需要,园林建筑间主要通过敞厅、连廊、内庭、天井、巷道等方式连接达到通透开敞、联系内外空间及有效合理的组织自然通风等效果[5],。依照布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建筑绕庭布局。岭南私家园林中庭院通常较为开阔,便于通风,园内的主要建筑物大多坐北朝南,通过长廊连接起来,同时又将庭园划分为多个不同的景观空间,避免了烈日、暴雨、大风等不利气候。

二、前庭后院格局。岭南庭园的住宅在布局受当地的气候要素影响,建筑物大都面向夏季风方向,庭园设在南面,住宅设在北面,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布局。这种布局方式非常有利于通风,庭院前置使夏季风可以到达后院住宅。

(二)江南园林布局”

江南气候温润,降水量充沛,河湖密布,四季温差不大,植物种类丰富,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无论是叠石造山还是得泉引水,都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江南文化底蕴深厚,文人雅士众多,是文脉所在。江南园林在造园手法上多受此淡雅文风的影响,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多用人工手法开池浚壑,理石挑山,以求园林的雅致自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建筑

(一)岭南园林建筑

岭南园林建筑的屋顶平直挑翘,这与其炎热多雨的气候特征有关,屋坡平直可以更好地遮荫挡雨,垂下的屋面使檐下的墙体和门窗处于阴影中,减少了辐射热量,从而达到了遮阴降温的目的,坡屋的平直也有利于抵挡台风的吹袭。

(二)江南园林建筑

江南园林的建筑建筑布局轻便灵活,构图精美。建筑形象雅致自然,多以灰砖青瓦配以粉墙,点缀精美的自然山水石林,主要满足当时的文人读书、会客、进行艺术创作等活动。

岭南园林代表作余荫山房和江南园林代表作清晖园的建筑形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岭南园林的建筑受到闽台一带风格影响,飞檐翘角,横梁立柱主为砖石结构,江南园林则承袭了皇家园林的建筑式样,多为木质结构。

五、掇山

岭南园林在造园手法上不以堆山为主,主要以叠石、崖壁为主,且多与山峰下的潭结合,形成崖瀑潭景观。这种园林在广东和广西为多,而在福建园林中则以岛山、礁石为母本,用花岗岩鼓浪石与龙潭构成。[6]

江南园林叠山的石材多采用太湖石,手法多样有特置、对置、散置,以仿自然山脉络气势为主。与出入口、水景、植物相搭配。

六、理水

岭南庭园多为前水后山,受面积影响以规则型的水面见多,尺度可大可小。池岸材料一般选用石岸,用驳石的方法处理。主要因为庭院空间小,直立池壁可以最大限度节约用地,且在水面不大的情况下显得水域宽阔;又因岭南多雨,气候潮湿采用整体的驳石池岸,既能护土,又利于庭园理水疏流,避免雨后泥泞。

江南园林的水体大多贯穿庭院,形态自然,水系聚散流由源头依据地形玩转环绕。自然的山石驳岸环绕水体,水系贯穿其中。

对比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在水景上的区别曲,江南园林水景追求自然式形态,水道百折千回,收放有度。岭南园林理水方式以聚为主,池岸较为规整,池边少有叠石布置,乃是以雕刻精美的石栏杆作为边档。

七、植物

岭南园林植物配置上以热带风貌为主。岭南气候炎热,从遮荫角度考虑,庭园内多栽植高大的浓荫植物。为了划分空间、掩蔽墙体,常用翠竹和夹竹桃等低矮灌木形成篱笆。在庭园栽种果树,是岭南园林的特色。

江南地区植被季相性明显,长以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相搭配,构成四季不同之景,做到春华、夏茂、秋实、冬绿。此外,江南地区的文人常以植物及山石等入画、点题,把植物拟人化,如以竹比君子、樟树比贤人、松竹梅自比高洁等,结合诗词的意境进行植物造景。

江南园林以诗书画意为“神”,岭南园林以异域风情为“态”,两者交相呼应、由南自北,成为我国园林史上不同地域的社会风貌、文化精神演变中的“见证人”。

参考文献:

[1]李 涛.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的渊源[M]. 南方建筑,2009.3.

[2]童匀曦,李敏,张希晨.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岭南园林学术发展史实研究[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

[3]林西.把爱国主义的诗篇,用劳动和智慧的彩笔,写在祖国的土地上[Z]. 广东园林学术资料(二),1962.

[4]傅嘉维.江南园林与岭南园林之比较 [M]. 园林文化,2015.2.

[5]范建红,陈烈,张勇,祁新华.岭南园林发展变迁的地理透视[M]. 热带地理,2006.

[6]石茗馨.基于文化特征的岭南园林地域类型及其构成要素[M]. 广东林业科技,2009.

论文作者:胡睿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从表现手法看岭南园林与江南园林的艺术比较论文_胡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