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合作_三农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合作_三农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农论文,理论论文,三代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中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党高度重视的问题。中国革命首先是从农村走向胜利的;中国的改革也是从农村率先取得突破的;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和农业的现代化。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都把“三农”问题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位置。他们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继承和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教训,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三农”思想,这些思想进一步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农”理论。认真研究和全面领会三代中央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指导我国今后的农村改革乃至整个经济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毛泽东同志的“三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农业大国,农村、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成功与否密切相关。抓住了农村和农民问题,就抓住了中国特色。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始终对农村和农民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民主革命胜利以后,毛泽东同志又将“三农”问题作为他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出发点和基本内容。

1.中国革命所依靠的根本力量是工人和农民

毛泽东同志在对中国社会各阶层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了中国革命的脉搏,在中国革命的初始阶段,就明确提出了“中国革命所依靠的根本力量是工人和农民”这一中国革命的根本性问题。1930年,他在分析中国革命形势和红色政权的性质时就明确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9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1939 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地主阶级这样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所造成的农民的极端的穷苦和落后,就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24页。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毛泽东同志在回答什么是革命的力量问题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革命是什么人去干呢?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中国的老百姓。革命的动力,有无产阶级,有农民阶级,还有其他阶级中一切愿意反帝反封建的人,他们都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力量。但是这许多人中间,什么人是根本的力量,是革命的骨干呢?就是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人农民。”(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62页。)

2.中国革命的根据地在农村

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应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思想,是他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成功范例,也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发展的最突出贡献。这些思想主要包括:(1 )一个大的农村变动, 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 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指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6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2)中国革命必须先取农村后占城市。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对中国革命特点分析时指出:“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42页。)(3)中国革命的根据地在农村。1939年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在关于面对强大的敌人如何建立革命根据地问题的分析时指出:“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在这种革命根据地上进行的长期的革命斗争,主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35页。)

3.将农业置于基础地位,强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从国家宏观战略考虑,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之初就意识到,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以掠夺殖民地资源来支撑国内工业化,也不能像苏联那样能通过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必须把农业置于重要地位,将其视为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的地位,并确立了经济建设要“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及农、轻、重有比例发展的原则,这为在现代化进程中重视和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正确处理国家和农民的关系,注意和照顾农民的利益

毛泽东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时,提出了正确处理国家和农民关系要兼顾国家和农民利益,不能将农民挖得太苦的原则。他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说,苏联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他说,我们的农业税历来比较轻,工农业产品的交换,我们是采取小剪刀差,等价交换或者近乎等价交换的政策。他还告诫,鉴于苏联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我们必须更多地注意处理好国家和农民的关系,这是一个关系到6亿人民的大问题, 必须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间反复进行教育。

5.将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实现共同富裕

农民依赖土地而生存并提供社会财富,土地问题始终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中心内容。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但是,在小农经济条件下,个体农民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已获得的土地有可能再次失去,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几千年来两极分化和农民受剥削的命运。同时,中国的经济落后,不可能像苏联等国那样以高度的机械化迅速改变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更不能像后工业化国家那样以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根据这一情况,毛泽东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变个体经济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他指出:“个体农民,增产有限,必须发展互助合作。”“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17、197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据此,毛泽东积极推动合作化运动, 希望通过社会主义集体的力量克服个体农民的脆弱性,使全体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大道。

毛泽东同志的上述思想对于正确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他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方式、途径和做法方面与其基本思路有矛盾之处,如把贫穷与革命划等号,将富裕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注重通过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忽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存在的社会差别,更不可能所有人同时同样富裕等。但毛泽东同志所确立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率领全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之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和不断丰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核心内容

如果说毛泽东重视“三农”问题,正确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战略和策略问题,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那么,邓小平重视“三农”问题,则解决了中国改革的战略和策略问题,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农村的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三农”思想的精华,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改革之路。邓小平同志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从我国农村改革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思想,并在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指导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之所以将邓小平农村改革和发展思想称其为科学理论体系,是因为邓小平在其“三农”思想中,不仅确立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而且还分别确立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核心内容、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一思想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框架的正式构成,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最突出的理论贡献。

1.把农业当作国民经济的基础,确立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对于农业的基础作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有过许多论述。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及时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农业发展的新鲜经验,并加以深刻的理论概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理论。这一理论的确立,以及建国以来几十年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明确地告诉我们,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只有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重视农业,发展农业,才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邓小平关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论断,有三个层次的内涵:一是解决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在三年困难时期,邓小平在总结国内建设的教训时指出,现在我们的弱点基本在农业,每年增加一两千万人,要吃、穿、用,压力很大。1982年,他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时进一步指出:“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6 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 )二是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在我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农业不仅为我国提供粮食和农副产品,而且为工业和其它产业提供原料和广阔的市场。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从国家自立、民族自强、经济自主的高度,从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高度,来认识农业、关心农业、发展农业。三是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是整个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基础。1984年6月, 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率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80%以上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的人口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5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由此可见,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是根本,是战略重点的论断,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来的,是从农业和工业、农业和商业、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提出的,是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来的,内容十分丰富,意义十分深刻。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作出的科学总结。

2.社会主义本质论确立了社会主义农村改革的本质就是发展农村生产力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从生产力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从生产关系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从生产目的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这三个方面的涵义,构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准确、系统的科学概念。长期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农业本质问题上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有时甚至把农业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作为目的加以追求。邓小平同志在道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同时,也道明了社会主义农村改革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因此,看一种经济形式是否符合社会主义,主要看它是否发展生产力,是否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而不能看它的具体形式。社会主义是一个发展的过渡的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必须不断改善,大胆创新。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本质,是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在人民公社时期,集体的产权制度是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三权合一”,农民没有自主权,资源不能流动,更谈不上合理配置,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集体产权制度进行初步改革,所有权与经营权实行分属,即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农民承包经营,农民有了生产劳动自主权,使劳动力、土地等经济资源能够合理流动、优化组合,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实践证明,由“三权合一”到“三权分离”的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农业本质的论述,对于解放思想,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农业,促使人们大胆改革和创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

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这里讲的政策,就是制订正确的农村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使农民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一条是逐步增加农民的收入,消灭贫穷,使农村一天天富裕起来。在这方面,邓小平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 )改革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1962年,邓小平说:“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注:《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323页,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邓小平提出农村改革问题,基本思想也是使农民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1987年,邓小平在回顾农村改革时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8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2)农业要搞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商品经济。邓小平同志认为, 农业发展,首先要增产粮食,但不能只靠粮食,主要靠多种经营,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1987年,他指出:“农业实行多种经营,因地制宜,该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该种经济作物的地方种经济作物,不仅粮食大幅度增长,经济作物也大幅度增长。”(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8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其思想的主题就是, 在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他还积极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他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3)打破大锅饭, 实行多劳多得,提倡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过去平均主义的大锅饭做法,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对此,邓小平在农村收入政策上的着眼点是,打破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政策,提倡实行多劳多得,重视物质利益,使广大农民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加收入,改变贫穷落后状态,鼓励一部分农民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4.重视科技、依靠科技,把提高科技水平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邓小平提出,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邓小平同志关于依靠科技振兴和发展农业的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必须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5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 农业发展的快与慢,农产品增长的多与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是科学技术问题。(2)抓好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工作, 走“科教兴农”之路。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是实施“科教兴农”的三个基本方面。1983年,邓小平指出:“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重点项目的攻关。”(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3 )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科学装备水平,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装备程度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不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提高农业的科技装备水平,科教兴农、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对此,邓小平同志曾严肃地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

5.农业要有“两个飞跃”的思想,为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邓小平同志在设计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5页, 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理论,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农村生产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指明了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阐明了两个发展阶段的相互关系。“两个飞跃”思想代表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家庭承包制为第二个飞跃创造了微观基础,第二个飞跃的内容和目标比第一个飞跃更丰富、更伟大。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设想,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走集约化、集体化之路,发展农村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一句话,就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笔者认为,当前正在我国农村广泛兴起的农业产业化,可以看作是农业经营体制第二次改革开始的标志。

三、江泽民同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承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并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之路和农民的富裕之路。江泽民同志的“三农”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为我国21世纪的农村改革和发展确立了根本的指导思想。

1.进一步强调了新形势下的农业基础地位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认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是关系国家的发展方向、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13亿人口中9亿在农村, 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江泽民同志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当作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1993年,江泽民同志针对我党有些领导干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所产生的忽视和放松农业的倾向,明确指出:“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越是加快改革开放,越是要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加强农业。要真正地而不是表面地,实际地而不是口头地,全心全意地而不是半心半意地加强农业这个基础。”(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20~436页。)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视察苏、沪、浙三省市时又强调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是一条长期的全局性的方针。坚持这一方针,不仅关系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且关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战略部署,成功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

2.进一步明确了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必须长期坚持的经营制度

家庭承包与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我国亿万农民要求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与农村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束缚的一个伟大的历史性创举。农业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党领导广大农民经过长期探索、付出巨大的代价后,才在改革的实践中寻找到的一个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具体国情的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对于这一基本经营体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已经有了大量的理论论述,并做出了明确的政策规定。江泽民同志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对这一重大问题的理论论述和政策规定方面,又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江泽民同志1998年在安徽考察时指出:“深化农村改革,首先必须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它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注:《人民日报》1998年10月15日。)在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又作了进一步明确的表述:(1 )在关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必然性问题上,《决定》提出:“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这种经营方式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能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注:《人民日报》1998年10月19日。)(2 )在关于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问题上,《决定》指出:“稳定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关键是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同时要抓紧制定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法律法规,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注:《人民日报》1998年10月19日。)(3)关于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问题上,《决定》提出:“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不侵犯农民的财产权益,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注:《人民日报》1998年10月19日。)

3.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和根本经验

改革开放2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1)必须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 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这是政治上正确对待农民和巩固工农联盟的重大问题,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2)必须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使用权同所有权分离,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理顺了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这是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3 )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确立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生产,进入流通领域。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4)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包产到户和乡镇企业,都是党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指导,对的就坚持,不对的就改正,把农村改革不断引向深入。(5)必须从全局出发, 高度重视农业,使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从政策、科技、投入等方面大力支持农业。首先启动农村改革,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城市改革,又以城市的改革和发展支持农村改革,这是中国改革的成功之路。

《决定》还明确提出了我国农村改革20年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才能冲破僵化体制和陈旧观念的束缚,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4.确立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跨世纪的目标

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同志逝世后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奋斗目标,为我国农业和农村走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在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又进一步确立了21世纪前十年,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目标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1)在经济上,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2 )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3)在文化上, 坚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

5.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保护思想

农业保护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一种非市场安排的政府行为。我国农业保护的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风险和提高农业竞争能力。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农业作为一个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基础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既受市场风险的制约,又受自然风险的制约,无论在商品市场的竞争中,还是在经济资源的竞争中,常常处于比较软弱和不利的地位。针对当时我国工业高速增长,农业却明显滞后,工农业发展不协调的情况,江泽民同志1993年在《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文中提出:“农业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中是需要加以保护的产业。世界上所有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有保护和补贴本国农业的法规与政策。我国农业还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过程中,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期,更应受到国家的保护。”(注:《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420~436页。)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农业的立法和执法,支持和保护农业,要基本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农产品收购最低保护价、粮食专项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的建立对稳定粮食供求、保护农民和消费者利益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6.进一步明确了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

邓小平同志的农业要有“两个飞跃”(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要走集约化、集体化道路)的思想,抓住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本质,指明了农业和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以及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际内容与实现途径。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农村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所面临的一系列矛盾的夹击中,继家庭土地承包制后,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了产供销、贸工农、科教紧密结合的一条龙经营体制。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的基础上,适时地总结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上,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这样做,不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不侵犯农民的财产权益,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注:《人民日报》1998年10月19日。)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理论是指导中国农村革命、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深入学习、研究这一理论,并从体系上对其全面准确把握,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完成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历史重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1.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将保证中国的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我党把农村改革和发展问题提到了关系国家全局的战略高度,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分析当前实际情况做出的正确选择。我国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多、耕地少,13亿人的吃饭问题只能靠自己解决。如果我们粮食出了大问题,任何国家也救不了我们。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国家自立、民族自强的高度来认识“三农”问题;决定了农业现代化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标志,而且是支撑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往往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发展自身活力的同时,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给予农业特殊的保护和支持。这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迫切要求,也是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2.农村改革的成功实践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指导意义

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一条主线,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农村的实际结合起来,它以调动农民积极性、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广大农民的利益和愿望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根本政策依据。这一实践经验,对于人们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调动亿万民众的积极性。我国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农村改革的实质就是使农村的生产关系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脱离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个实际,改革就无法成功。(3 )坚持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农村改革20多年经验告诉我们,农村改革不能脱离群众,不能脱离实际。农村改革和发展必须在实践中,在农民群众的创造中不断前进。

3.依靠科技振兴和发展农业,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思想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走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生产经营集约化,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1)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确立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2)坚持用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武装农民, 使我国农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改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科技素质不适应农业发展要求的状况。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农业科研能否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农业科研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关键就在于能否充分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4)改革农业科技体制,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创造科技兴农的良好条件和环境。能否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重要的是要为科技兴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支持农业科研机构走向实体化,进行自我积累,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这是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

收稿日期:1999—11—09

标签:;  ;  ;  ;  ;  ;  ;  ;  ;  ;  ;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合作_三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