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热钱流入规模的估算_经常项目论文

近年来我国热钱流入规模的估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热钱论文,规模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热钱流入已经引起我国学术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8年经济危机后的中国,不但率先走出经济探底的泥潭,而且在2009年下半年展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再加上人民币持续的升值预期,导致中国在国际热钱泛滥中首当其冲。对此,中国银监会的刘明康主席在2010年12月17日的财经年会上表示,新兴市场面临史无前例的热钱压力。

来无影、去无踪的热钱流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和资产市场造成了极大影响,一是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和房地产的价格非理性上涨,形成了资产价格泡沫;二是降低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是热钱的持续流入加剧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推动下,热钱大量流入,而一旦人民币升值到位,这些热钱在取得相应的投资收益后就会流出中国,这可能会导致我国资产价格泡沫的破灭,将对中国的资产市场甚至实体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热钱抽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这取决于近年来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到底有多大,因此正确估计近年来流入我国的热钱规模就成为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文认为,目前学术界用于估算热钱流入规模的两种基本方法在估算中国的热钱流入规模时都有较为严重的缺陷,大大低估了中国热钱流入的规模。本文对估算热钱流入规模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得到了更好的估计结果。具体而言,本文认为经常项目下的贸易科目隐藏了大量热钱,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此进行估测。本文通过趋势拟合法得到当期贸易顺差的合理值,再与同期贸易顺差的实际值对比即可得到隐藏在贸易渠道中的热钱。最后根据间接法计算每期热钱的规模。为了较好地估计热钱流入的规模,本文首先介绍热钱流入中国的主要渠道,为后文分渠道估算热钱流入规模打下基础;然后介绍目前流行的两种估算热钱流入规模的方法的缺陷;最后引入我们自己提出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对热钱流入我国的规模进行了估算。

一、热钱流入渠道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资本项目管制是相对严格的。故国际热钱必须寻找各种途径规避监管,总体而言,热钱进入我国的渠道可以概括为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与地下钱庄三类。

1.经常项目下的热钱流入。由于我国经常项目的外汇兑换早已放开,因而国际热钱隐藏在经常项目中,尤其是贸易项中更加容易方便,风险也更小。另外,中国每年的贸易顺差数额巨大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能够容纳大规模的热钱。

(1)虚报进出口商品价格方式。进出口外贸公司通过“高报出口商品价格,低报进口商品价格”可以人为地增加出口外汇收入、减少进口外汇支出,从而将大量国际热钱引入境内。由于我国进出口商品和企业种类繁多,进出口贸易额较大,监管部门难以一一核查,而且此种方式承担的法律责任较小,因此成为境外热钱流入的主要方式之一。

(2)签订虚假贸易合同。国内企业与境外公司签订无实质交易的贸易合同,使得国外企业通过“预付货款”的方式将外汇汇入国内。这种方式操作性很强而且同样难以监管,在最初的“交货期”来临时,合同双方还能够以各种理由不断签订后续的协议合同使之推后延长。另外,即使存在真实贸易,中外企业也可借助诸如地下钱庄等中介机构提前预收货款或延迟支付账款,从而使得资金尽可能长地留在国内。

(3)转移定价。转移定价多发生在跨国集团内部,本来是以避税为主要目的,现在也被国际热钱所利用。如一跨国公司通过设在内地和境外的两个子公司转移定价,人为将内地子公司生产的产品价格定高,从而变相地将资金转移到中国。

2.资本项目下的热钱流入。(1)外资企业或国内投资境外企业虚报盈利。由于我国的会计制度还不完善,一方面,在国内的外资企业通过低报真实盈利水平甚至恶意假报亏损,把应汇出境外的利润留在国内,实现转移热钱的目的。另一方面,我国在境外投资的企业则高报利润,从而将境外热钱以利润形式汇入国内。

(2)FDI渠道。FDI包括成立外资投资企业、参股境内企业和购买企业债券等。具体来说,借道FDI渠道的热钱可以是外商投入超过利用外资批准额度的资本金,又可以是外资企业以之前未投入足额资本为由要求重新补缴出资额。尽管我国对FDI资金的监管比较严格,但在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招商引资规模等数字政绩的情况下,为国际热钱流入打开了漏洞。

3.地下钱庄的热钱流入。地下钱庄的兴起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民间资金来源多元化的需求受到相关政策的限制。李建军(2006)对地下钱庄的定义较有代表性:所谓地下钱庄是地下金融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它是具有类似银行功能的、专门从事资金交易活动的非法金融组织。由于其操作的隐蔽性和灵活性,逐渐成为境外资金非法进入我国的途径之一。

地下钱庄“搬运”境外资本的方式多样,它们非常熟悉国际贸易管理和各项法律法规,理论上一切可以利用的漏洞都能成为其运作手法。比如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包括侨汇、无偿捐赠等在内的经常转移项目,再比如个人超额携带人民币入境,地下钱庄积少成多将热钱转为表面合法的人民币资金,实现热钱的流入。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地下钱庄为境外热钱所利用已被政府和学术界所承认,但到底有多少热钱借道流入却很难有确切数字。2010年5月深圳一举捣毁26个地下钱庄,涉案热钱额高达127亿元。①而德意志银行通过对200家公司和60名高收入个人的调查,认为仅有5%的热钱通过地下钱庄进入中国。鉴于缺乏资料及估算随意程度较高,我们在之后的热钱规模估算中暂不考虑地下钱庄渠道。

二、热钱流动规模的估算方法

对热钱的研究兴起于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国际热钱的快速流动造成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巨大波动,同时也被认为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幕后黑手。此后,根据这些危机案例,诸多学者开始着手关于热钱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般而言,国际上估算热钱规模有两种方法,即直接法和间接法。

1.直接法。所谓直接法,最初是认为国际收支平衡表(BOP)中的“净误差和遗漏项”反映了未被官方记录的非正常资本流动,而直接把这一部分金额归为热钱。当年的净误差和遗漏项为正则意味着存在官方统计之外的热钱流入,若为负则表明热钱流出,资本外逃。但很显然,这种方法太为粗略,因此之后有学者对直接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卡丁顿(Cuddington,1986)在估算拉美国家的资本外逃规模时首先采用了直接法,在“净误差和遗漏项”的基础上加上“短期私人部门资本流动”来弥补隐藏在资本项目中的热钱,其中后者则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货币市场债券、短期信贷等短期资本流动来衡量。

直接法的基本公式为:

HM=EOS+PCF (1)

其中:HM为热钱(Hot Money),EOS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和遗漏项(Error & Omission),PCF代表短期私人部门资本流动(Private Capital Flow)。

但是无论在“净误差和遗漏项”之外考虑多少可能存在热钱的资本项目,直接法都存在两方面的天生缺陷:

(1)涵盖范围过小,对热钱的定义太随意。直接法认为热钱仅存在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所考虑的几个项目中,不够严谨。此外,净误差与遗漏项有相当一部分源于国际收支统计技术方面的差异,不能简单等同于不可解释的资本流动;

(2)忽视了经常项目中所可能隐藏的热钱。如上所说,对于资本管制国家而言,热钱往往披着贸易的外衣进入目的国,经常项目中的热钱数额巨大,只对资本项目进行估算会大大低估热钱的真实规模。

2.间接法。相比直接法,间接法对热钱的定义则要“宽泛”许多。1985年世界银行将新增外汇储备减去贸易顺差与外国直接投资后的残差视作热钱,这也成为间接法估算热钱规模的依据。由于间接法相对更科学合理,并且在理论上得到世界银行对热钱定义的支持,因而间接法逐渐成为学术界估算热钱规模的主流方法。

间接法的基本公式为:

HM=FER-TS-FDI (2)

其中:FER代表新增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TS为贸易顺差(Trade Surplus),FDI是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但客观地说,这种方法仍然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具体表现为:

(1)将除贸易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所有引起新增外汇储备的资本流动全部视为热钱,这显然会高估热钱的实际规模。

(2)间接法假定FDI和贸易顺差不存在热钱,又必然会系统性地低估热钱。尤其对于中国而言,根据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唐旭、梁猛,2007)及实际经验,通过贸易形式流入国内热钱的规模绝不可忽视,而通过计算真实的贸易顺差来还原出隐藏其中的热钱数量正是本文对估算方法的创新之处。

3.对两种估算方法的比较分析。综上所述,当前对热钱规模的测算基本以直接法和间接法为主,而诸多学者对热钱估算方法的改进也是建立这两种方法的基础之上。

(1)直接法的热钱估算。利用直接法计算简单直观,但其固有的缺陷也很明显。众所周知,2010年由于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新兴国家在资本流动中首当其冲,世行和IMF多次发布报告警示新兴市场应采取适当措施抵御热钱流入的风险。但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10年中国的净误差与遗漏项为-597亿美元,即反而存在资本净流出。因此,直接用净误差和遗漏项来代替热钱规模显然是行不通的。

图1 2002-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下净误差与遗漏项数据(亿美元)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事实上,正是由于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国内学者利用直接法估算热钱规模的研究文献大多集中于2000年前后,不但时间相对较早,而且当时基本专注于国际资本外逃等问题。如王军(1996)在净误差和遗漏项的基础上考虑了短期资本的流入情况,结论是1982-1994年期间,短期资本项目共流出797亿美元,超过664亿美元的同期流入数量,且在多数年份中表现为净流出。而任惠(2001)则在宋文兵(1999)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贸易信贷中价格转移形式的资本外逃,估算出1997-1999年中国的资本外逃规模分别为128亿、233亿和122亿美元。

图2 2001-2010年根据世行定义计算的间接法热钱数量(亿美元)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2)间接法的热钱估算。根据世界银行的热钱定义,我们利用间接法计算了2001-2010年热钱规模,其中有三个时点存在热钱大规模的流入,分别是2004年、2007年及2009年之后,这一数据与当时的经济背景比较吻合。2003年之后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升温,大量境外资金豪赌人民币升值涌入中国;2007年则是伴随着国内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火爆,热钱再次大规模跨境流入;2009年之后,全球流动性充裕,热钱再度盯上率先在金融危机复苏的中国经济。

基于间接法更加合理,国内学者在使用直接法估算资本流动规模时往往也会同时采用间接法进一步估算其数量。王军(1996)通过间接法估算出1985-1994年中国资本外逃规模区间为532~1027亿美元,而任惠(2001)估算的中国1997-1999年间资本流出的规模分别为141亿、317亿和130亿美元。

(3)小结。从上文的简单计算可以看出,间接法的逻辑性更强,也更贴合国内现实的经济背景。2003年后国内学者研究短期资本流动问题时,大多都采用的是间接估算法,但问题在于间接法也存在缺陷,因此出现了繁多的对原始间接法的改进方式,得到的结果也大相迥异。

比如近年来有学者提出针对中国的特殊情况,应将外汇储备增加值改为新增外汇占款,其逻辑是外汇占款是国内银行为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以此作为衡量标准能够涵盖传统间接法无法统计的非法渠道进入国内的热钱规模。但这个方法依然缺乏说服力,首先外汇占款数据是由央行统计,与贸易顺差等数据口径不同,是否能完全对接值得怀疑,其次这种方法也遗漏了服务、证券投资等国际收支项目,有失科学。考虑到数据的一致性和连贯性,本文中仍然采用外汇储备增加作为估算热钱的基础。

三、对我国热钱流动规模的重新估算

现阶段我国对国际资本流动仍然实行的是半开放政策,即经常项目的外汇流动完全放开,而资本项目下的资本流动仍有较多管制,且资本管制采取的是“宽进严出,放长限短”的非对等管理方针。②因此,若试图对热钱流动规模的估算更贴近真实水平,则不但要考察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贸易顺差、FDI等数据,还需将隐藏其中的热钱还原出来,以得到更加合理的热钱流动规模。

1.估算思路。围绕前文所阐述的直接法和间接法,各位学者对热钱流动规模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单纯从合理性的角度,还有一种“分渠道估算法”,即分别计算贸易渠道、FDI及外债渠道各自流入的热钱规模然后加总,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确定贸易顺差、FDI等渠道中隐藏热钱的合理水平变成为关键所在。截至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未能找到合理的逻辑和方法来分离出各渠道中的热钱规模,如果单纯依靠主观猜测对各渠道中的热钱数量进行加总,显然缺乏说服力和实际意义,而且从理论上讲,这种估算方法所依据的热钱定义与主流所认同的存在差异,因而在实践中也会产生分歧和误解。

从整体上讲,直接法不适合我国资本管制的具体国情,因而本文仍将以间接法作为估算中国热钱流动规模的基础;但在局部上我们则尝试计算出各个渠道资本流动的合理值,通过与实际值的对比从而分离出伪装在各渠道中的热钱。因此,本文所使用的方法相当于间接估算法与分渠道估算法的综合应用。

2.估算方法。如前所述,估算我国热钱流入数量有两个关键点:一是确定热钱流入的渠道,二是在合理假设的前提下还原出热钱的真实规模。

首先,对于热钱流入渠道的问题,在上一部分中已经详述了间接法欠缺的是没有考虑隐藏在贸易渠道和FDI渠道中的热钱,而两者中我们认为通过贸易渠道流入的热钱是更加值得关注的。其原因在于尽管理论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每一个项目下都有可能隐藏着热钱,但不同渠道所能容纳的热钱规模以及进入成本差距甚远。由于中国对于资本项目的管制相对严格,通过FDI进入的热钱流动性便大大降低,而一旦其丧失短期快速跨境流动性,这部分资金也就失去了作为热钱的意义。同时,我国对跨境资金的管理政策是“宽进严出,放长限短”,也大大提高热钱由FDI进出的成本。因此综合考虑以上两点,隐藏为FDI方式的热钱即使有,其占当年FDI的比例也不会太高。因此若假定FDI中有15%能被定义为热钱,则在热钱流入备受关注的2007年、2009年和2010年,其占之前我们按世界银行间接法所估算热钱规模的比例不到10%。再考虑到贸易渠道等其他渠道所隐藏的大量热钱,该比例还将进一步下降。

同时,许涤龙、侯鹏(2009)利用岭回归的方法,估算2005年和2006年通过FDI渠道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分别为166亿和79亿美元,占当年间接法热钱比例确实不高。因此可以认为FDI渠道中的热钱能够被忽略。

其次,贸易渠道隐藏的热钱数量可能会超预期。相比监管严格的资本项目,通过前文详细阐述过的“转移定价”或“关联交易”等方式进入中国要便利得多。加入WTO之后,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一路攀升,并在近年来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截至2010年我国对外进出口总额已达2.97万亿美元,同比增加34.7%。同时,经常项目早已成为我国每年新增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仅货物贸易顺差就占当年新增外汇储备的68.3%、86.3%及55.1%。

由于我国的经常项目已经放开,故热钱混杂在如此大规模的对外贸易渠道中非常容易,运作相对其他途径要简单许多,风险较小且适合大规模资金流入。因此,若想更贴近热钱流动规模的真实值,就必须更合理估算出贸易渠道之下的热钱暗流。

具体而言,在世行间接法的基础上,我们将贸易渠道单独分离出来,通过对比合理的贸易顺差与统计的贸易顺差,从而将隐藏其中的热钱还原出来。修正后的公式如下:

HM=(FER-TS-FDI)+(TS-RTS) (3)

其中:FER、TS和FDI含义未变,分别代表新增外汇储备、贸易顺差(统计值)和外国直接投资,而RTS则表示合理的贸易顺差(Reasonable Trade Surplus)。

公式的前半部分即与世界银行的公式一样,称为“间接法热钱”,而后一部分则分离出贸易渠道的热钱,称为“贸易热钱”。应该注意的是,本质上讲这两部分的热钱并无任何差异,我们仅是将符合本文定义却又被传统间接法所忽视的热钱纳入估算当中。

3.对我国热钱流入规模的重新估算。还原隐藏在贸易渠道的热钱——流入渠道分析。为得到所谓合理的贸易顺差,先应对贸易顺差的来源进行分析。对外贸易形式多样,但最重要的两种方式是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者合计占有当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的90%左右。

一般贸易:根据现代物流实用词典的解释,一般贸易是指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其交易的货物是企业单边售定的正常贸易的进出口货物。相比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对于热钱隐藏流入有两个不便利之处:一个是单向交易导致转移定价相对困难,再一个是一般贸易涉及的货物多是大宗商品、大型设备等,这些货物基本都有可供参照的国际定价标准,因此很难做手脚。

加工贸易:加工贸易本身还可分为来料加工贸易、进料加工贸易、装配业务等。加工贸易每年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45%左右;而来料加工金额又保持在加工贸易总额81%上下的比例。

进一步拆解贸易顺差发现,2000-2010年加工贸易顺差平均值是总贸易顺差平均值的1.2倍,而近年来来料加工顺差一般仅为当年总贸易顺差的10%上下,这就意味着进料加工是每年贸易顺差的最重要源头。事实上,在这十一年中仅有三年进料加工贸易顺差低于总贸易顺差,且其占比仍不低于80%。

图3 进料加工、来料加工及加工贸易顺差占当年总贸易顺差比例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最后来看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的贸易特点,来料加工本质上只是单纯意义的加工生产,其绝大部分原材料皆由国外委托加工方提供,国内企业仅根据对方要求将原材料加工为成品交付对方。但进料加工实际表现为两个合同、两笔交易,因为此时国内加工企业首先需要用外汇购入国外的原材料,加工为成品后再销往外国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两笔需要使用外汇的交易即为热钱的进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典型手法正是我们之前讲过的“低报进口、高报出口”。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得到结论:加工贸易顺差中隐藏着较大规模的热钱,而进料加工又成为最大的热钱来源。

还原隐藏在贸易渠道的热钱:估算方法的逻辑分析。每年加工贸易进口与出口金额的比率直接反映我国加工贸易的利润率,在产业结构、劳动力成本、要素价格及税率等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短期内加工贸易的“进口金额/出口金额”也应相对稳定,不会大起大落。同时,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占比历年来波动较小,因此相对波动不大的“进口金额/出口金额”与比较稳定的贸易结构使得我们有理由认为:短期中“加工贸易顺差/总出口”的比值是相对稳定的,结合下文的数据也可验证这一点。

一般认为,2002年之前国际资本在我国呈现出净流出的状态,这一情况直到2003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呼声日益增强之后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之所以将2002年作为热钱流入的拐点,除了其他学者的实证研究与具体的经济背景,在上文利用世行间接法估算时也能发现2003年之前热钱流入皆为负值,2003年之后才开始大规模涌入。除此之外,通过分析外商投资的收益汇出与外资利润的变化情况,也能够印证热钱流入拐点的观点。

2003年外商汇出收益与外资利润之比由2002年的99%迅速下降至69%,并在随后几年中进一步降至50%左右。反观2002年前,这一比例皆远远超过100%。故可以认为2002年是国际资本流动方向的拐点年,2002年前外资倾向于将尽可能多的投资收益汇出,而2002年后这一意愿显著下降。

因此,本文估算隐藏在贸易渠道中的热钱的方法的逻辑为:短期中出口结构及整体利润率水平相对稳定,因此“贸易顺差/出口比值”也波动不大。选择2000-2002年的“贸易顺差/出口比值”为基准值,这一阶段尚未有热钱的大规模流入,因而贸易数据反映了真实的商品进出口情况。但是,当考虑中长期的对外贸易时,其劳动力成本、出口商品结构显然发生改变,“贸易顺差/出口比值”也随之会发生显著变化。若假设进出口贸易的变迁是渐进的,则为描述这种渐进性改变的方式我们还需确定一个终期参照点。而对这个终期参照点的要求则显然是当期热钱流动规模较小,进出口数据同样是较大程度地反映了真实的贸易情况。

4.热钱估算结果。以2000-2002年为基期,以2009年6月为终期参照点,通过拟合这段时间内的“贸易顺差/出口比值”来得到未隐藏热钱的合理的趋势值。选择2009年6月为终期的原因在于:第一,2008年年中之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直稳定在6.8,直到2010年第二季度才重新进入升值轨道。而2009年6月美元兑人民币现货汇率与NDF汇率已经非常接近,热钱的套汇空间有限,其流动意愿不高;第二,中国的证券市场在当年7月见顶,随后进入漫长的调整期,博取资本市场收益的套价空间亦有限;第三,2009年中期美国和中国的利率都未有显著变动迹象,热钱也无套利率差动机;最后,根据世行间接法的热钱估算亦可发现2009年6月的热钱规模确实处于低点。

在进出口商品价格不发生很大变动的情况下,根据上述思路拟合的结果为:

Y=0.115+0.0005X (4)

其中:Y为月度的“贸易顺差/出口比值”,而X表示距离2000年1月的月份数。上述关系式意味着,2000-2010年期间,每年合理的“贸易顺差/出口比值”增长0.6%,即2002年的“贸易顺差/出口比值”为9.5%左右,则到2010年这一合理比例将提高至13.7%。

因此,当确定每年合理的“贸易顺差/出口”比值之后,就能够还原出当年合理的贸易顺差值,再与统计的贸易顺差值相比,即可估算出每年隐藏在贸易渠道下的热钱数量。

由此可见,对比初始的间接法估算结果,2008年热钱的数量最被低估,2007年和2008年每年通过贸易渠道进入国内的伪装热钱高达1000亿。2005-2010年间合计流入热钱数量约为8200亿美元左右,同期中国GDP总量为24万亿美元,因此流入的热钱不但从绝对数来说规模巨大,能够在短期中兴风作浪,而且其占中国GDP的比例已达3%,足以产生对宏观经济相当程度的冲击和风险。

四、结论

国际热钱流动是近年来我国的热点问题。本文在阐述热钱内涵、特点与流动渠道的基础上,主要侧重于估算隐藏在贸易渠道中的热钱从而更准确地得到其规模,并根据估算数据对影响热钱流动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我国“半开放、半管制”的外汇管理结构使得国际热钱大都借助非正常渠道流入,给准确估算到底有多少热钱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并进而削弱了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总体而言,热钱流入方式可分为三大类,分别为经常项目渠道、资本项目渠道和地下钱庄渠道。其中,我们认为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下的贸易科目是最值得关注的热钱伪装流入渠道。

通过趋势拟合的方法,本文试图还原出2005-2010年贸易渠道可能隐藏的热钱。我们发现,近几年中国面临持续的热钱流入,每年流入规模从数百亿至上千亿。2007年和2009年热钱流入规模最为庞大,这与当时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相吻合。2007年我国资产价格飙升,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2009年发达国家复苏缓慢,新兴市场前景光明。单独看贸易渠道隐藏的热钱,以2008年为被低估之最,有超过1000亿的热钱通过贸易途径进入中国。

注释:

①李娜:《深圳捣抄26个地下钱庄,涉案热钱主要流入港股》,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ga/ga-gaynd/news/2010/05-12/2277185.shtml。

②截至2006年,中国所有57个资本账户科目中受到严格管制及较多管制的科目共有26个,占比45.6%;较少管制与无管制科目共有31个,占比54.4%。其中,对短期资本管制严于长期资本,对资本流出管制严于资本流入。

标签:;  ;  ;  ;  ;  ;  ;  ;  ;  ;  

近年来我国热钱流入规模的估算_经常项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